82例布氏菌病误诊分析

82例布氏菌病误诊分析

甘肃省瓜州县人民医院王建峰安涛736100

【中图分类号】R5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6)6

【摘要】布氏菌病在我国农牧区长期存在,以往多为散发病例,近年来随着牛羊养殖数量的增加,以及对布氏菌病防治松懈麻痹等原因,致使布氏菌病疫情有明显上升趋势。布氏菌病经早期、规范、足疗程治疗,预后良好。然而就目前诊疗情况分析,本病的漏诊、误诊率极高,致使病程迁延,转为慢性,遗留骨关节损害,长期难愈,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不便,给社会、家庭造成一定负担。本文就我科收住布氏菌病患者,针对漏诊、误诊情况进行简要分析、讨论,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重视。

【关键词】布氏菌病误诊漏诊预防

布氏菌病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病情差异很大,轻症只能靠细菌学和免疫学方法确诊。一般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慢性布氏菌病对人类的危害尤其严重。患者大都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产、生活。

我科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共收治布氏菌病患者82例。布氏菌病经正规、足疗程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其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足疗程。然而,据我科收住的82例布氏菌病患者分析,早期误诊率高达82.93%,致使病情迁延,极易转为慢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难度,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生产劳作。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2例患者均为本地常住居民。其中农民79例;兽医2例;城镇居民1例。有明确家畜接触史者80例,1例有食用未煮熟羊肉病史,1例无明确病史。其中男65例,女17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10岁—77岁。其中年龄20-50岁患者60例。年龄最小患者10岁,最大74岁。病程2周—2年。

1.2临床表现分析82例患者中,发热79例,发热超过1月者65例,发热超过3月者14例。关节疼痛者80例,以髋关节及腰椎关节疼痛为主者78例,以踝关节及膝关节疼痛者2例。活动严重受限,难以转侧者58例。发热伴头痛、恶心者2例。无肝脾肿大、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患者。

1.3误诊情况分析

1.3.1临床症状分析82例患者中,误诊病例共68例,占82.93%。其中初诊为骨性关节炎者34例(50.00%);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1例(30.88%);初诊为感冒者3例(4.41%);初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者3例(4.41%);初诊为肺结核者1例(1.47%);初诊为腰椎结核者1例(1.47%);初诊为糖尿病者1例(1.47%);发热超过1月未能明确诊断者3例(4.41%);1例以布氏菌病收住,确诊诊断为急性风湿热(1.47%)。

1.3.2实验室误诊分析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者78例(95.12%),初查为阴性,复查阳性者4例(4.88%)。

1.4误诊原因分析据分析误诊原因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布氏菌病回升极为明显,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本病起病多缓,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等。以午后及夜间为甚。早期与感冒症状及风湿热症状极难鉴别。临床医生多在对症治疗无效后才想到查布病抗体。加之,本病尚无人-人传播证据,布氏菌病未列入上报传染病行列,故而不能引起疾病控制部门重视。②患者对本病认识不足,病史提供不明确。③患者大多为体力劳动者,或多或少都有骨关节、腰椎疾患,当患者出现布氏菌病相关症状时,相关辅助检查(如腰椎X线片、类风湿因子等)往往误导临床医生诊断。④当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医生给予抗菌素、解热镇痛类药物治疗,往往可暂时缓解症状,掩盖病情。⑤试管凝集试验有一定假阴性可能(其原因可能为抗菌药物影响,亦有可能为操作因素)。

2讨论

布氏菌病经早期、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病死率低。但若诊治不及时,不彻底,导致病情长期迁延,治疗较复杂,治疗效果差。甚至可遗留骨关节的器质性损害,使肢体活动受限,甚则出现精神异常。所以布氏菌病治疗的关键在早诊断,早用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疫区的传染源进行检疫。加强畜产品的消毒和卫生监督。加强疫区布氏菌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加强临床医生相关知识培训。疫情流行期间,遇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的患者,尤其是布病疫区来的患者,要仔细追问有无牛羊等家畜及其皮毛接触史、居住地区等流行病学资料,应常规查布氏杆菌抗体,必要时可多次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转为慢性布病的可能。

标签:;  ;  ;  

82例布氏菌病误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