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因为其能源供应的零污染、全固态结构、高能量转换效率、对燃料的广泛适应性、供电规模多元化和安装地点灵活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新能源开发的研究热点。由于SOFCs在能量转换过程中需要经历复杂的传热、传质、电化学反应等过程,因此,SOFCs输出功率密度和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其能量转换效率和使役寿命。然而,能量转换效率和力学性能受SOFCs部件材料离子导电率、阳极/电解质/阴极界面电阻的影响和化学反应活性面积的相互依赖的影响,难以用实验手段测定各个影响参数对SOFCs性能的影响。为此,利用模拟计算技术来选择和优化SOFCs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和电池运行条件是改善和提高其综合性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SOFC工作原理,对其系统内固—气共存多相传热传质建立热流模型,采用“尘气模型”(Dust Gas Model)研究了多组分气体在流道和多孔介质内的传输,率先采用改进的BFD(Brinkman-Forschheimer-Darcy)模型,描述气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渗流,考虑了混相多组分气体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动量和能量源项,然后提出采用有限元软件和外部子程序的方法对此模型进行求解。首次建立了针对复杂结构和材料的SOFCs的智能化电化学模型,定量描述SOFCs系统内能量转换过程中伴随的化学反应与热流电化学模型的耦合关系,研究了瓦楞和多面体SOFCs复杂结构电极内和电解质内的电子三维不定向迁移、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与系统内化学反应程度和速度的关系,并介绍软件的系统设计、实现了无须重新前处理的智能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FLUENT二次开发。为避免电极和电解质间界面接触状态影响电池输出功率和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引起高温循环操作后的剥离或“串气”,率先在SOFC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引入了功能梯度层,保证了在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的阴极、阳极和电解质之间的梯度层物性参数和孔隙连续渐变,寻求兼高能密度和较好力学性能的SOFCs最佳结构设计。为了扩大燃料气适应性,研究了碳氢化合物混合气体作为燃料气的SOFCs的综合性能,考虑了甲烷气体的重整反应、可逆的水交换反应以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多种化学反应机制对输出功率密度的影响。率先发现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气在小型SOFCs能量转换过程中氢气逐渐增多的趋势,据此提出了采用碳氢化合物和其尾气循环供应燃料气的方法,并从理论上阐明了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气的对工业尾气回收利用的可行性。首次基于SOFCs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对复杂结构包括瓦楞和多面体SOFCs的热应力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结构SOFCs的电化学性能特点,提出了采用多面体结构SOFCs可以达到兼顾力学性能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预期效果。采用复阻抗技术测试功能梯度SOFCs复合电极的电导率,实验验证了功能梯度层可以改善阴/阳极和电解质界面接触状态从而减小SOFCs界面电阻,并分析了各自离子导电性能与工作温度,结构设计和材料的关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复杂结构论文; 热流模型论文; 三维电化学模型论文; 智能化软件系统论文; 热应力分析论文; 功能梯度材料论文; 碳氢化合物燃料气论文; 复阻抗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