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气候是影响建筑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气候区的气候特征,采用相应的被动式气候设计手段,对可持续发展及能源的节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从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出发,分析我国188个城市气候观测点典型气象年中影响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的主要外部气象参数,包括室外日平均温度,水平面总辐射日辐照量,水平面散射辐射日辐照量等,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分区奠定了数据基础。 通过建立被动式太阳房计算模型,应用稳态传热分析方法,结合实测气象数据分析,确定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分区指标——综合辐射百分比,定量的分析了我国不同程度应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可行性。 利用建筑气候设计原理,结合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气候区室外气候条件与热舒适区关系,建立了不同气候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的边界条件。 集热部件的集热效率是影响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本文在稳态传热分析基础上,分析了三种常用集热部件的集热效率曲线,并结合实测月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提出了适应不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分区的集热部件形式。 最后,为了更直观的体现分区结果,方便建筑师采用,本文首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软件,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分区进行可视化,并利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分区指标及集热效率曲线分析结果,结合各区气候特点,提出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不同设计分区的优化设计原则。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研究[J]. 江西建材 2017(05)
- [2].低能耗绿色建筑中针对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应用评价方法研究[J]. 建筑节能 2017(05)
- [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在民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1)
- [4].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在西北地区民居住宅中的应用探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10)
- [5].被动式太阳能建筑[J]. 北方建筑 2020(04)
- [6].被动式太阳能结合相变墙在苏北自然通风环境下的应用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7].拉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供暖潜力分析[J]. 暖通空调 2013(06)
- [8].国外被动式太阳能房的新进展[J]. 华中建筑 2011(08)
- [9].高寒地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的调查与分析[J]. 工业建筑 2010(12)
- [10].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J]. 太阳能 2009(10)
- [11].浅议拉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J].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2].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被动式太阳能住宅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19)
- [1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解读[J]. 建设科技 2012(05)
- [14].对在河北农村地区推广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12(32)
- [15].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要点[J]. 建筑 2009(23)
- [16].拉萨地区传统民居被动式太阳能应用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09)
- [17].被动式太阳能家居设计[J]. 绿色环保建材 2014(03)
- [18].被动式太阳能生态住宅设计研究[J]. 工业建筑 2011(05)
- [19].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应用[J]. 中国建设信息 2009(04)
- [20].离网地区被动式建筑与分布式能源结合的适用性分析[J]. 节能 2020(03)
- [2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概念在实际案例中运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21)
- [2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节能经济优化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2(08)
- [23].多空间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热工设计[J]. 智能城市 2019(08)
- [24].甘肃省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分区探讨[J]. 建设科技 2014(11)
- [25].住宅设计实践中的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研究[J]. 华中建筑 2010(07)
- [26].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J]. 科技传播 2013(20)
- [27].青海省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方式调查[J]. 建设科技 2014(02)
- [28].西藏矿山使用被动式太阳能暖房采暖[J]. 南方金属 2016(04)
- [29].论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引入屋顶节能[J]. 山西建筑 2015(30)
- [30].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能系统集热部件玻璃热性能研究——以陕西西安农村为例[J]. 建筑节能 2012(02)
标签: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论文; 气候分区论文; 综合辐射百分比论文; 可视化论文; 设计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