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然创新火花 培养创新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1](2020)在《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数学问题意识”是人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因认知冲突所产生的批判、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与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新课标中对于学生问题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基于2017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三个维度入手,调查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现状.本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本文的研究过程: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书籍、期刊等,笔者梳理与问题意识发展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调查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访谈曲阜一中高一、高二的8名数学教师,笔者了解有关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的现状,以及有关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然后,笔者在相关文件和问卷的指导下,结合教师访谈结果,设计并编制了测试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问卷,笔者对曲阜一中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最后,结合调查结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针对性策略.本文的研究问题为:(1)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是什么?(2)造成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现状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高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普遍薄弱.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女生之间也不存在显着差异;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和数学问题意识水平相关.(2)高中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正确表征问题的能力较弱;高中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较弱、提问的机会较少;高中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较弱、对问题的反思和总结较少.(3)影响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因素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观念,学习氛围,学生自身因素(自信心、知识储备)等.培养策略:(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具体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教学,组建课外数学研究小组,布置开放性作业,开展多元化评价方式,提高自身素养.(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3)构建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4)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等.
郭静[2](2020)在《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还应适当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阵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小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在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也影响着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因此,低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析阅读材料,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小学一、二年级是思维品质发展的黄金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时期要引导小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能力。随着绘本故事书不断地引入到我们国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儿童绘本,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被不断地运用到低段的阅读教学中来。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对于低段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许多低段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低段绘本阅读课堂实践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有些低段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绘本故事简练的语言,对识字不多的低段小学生进行专项识字训练和朗读训练,使绘本失去了最初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丧失了绘本阅读的兴趣。还有一些低段语文教师对于绘本故事的内容研究过深,超出了低段小学生的理解范围,把绘本阅读故事课变成了品德修养课。甚至有的低段小学语文教师把绘本当成普通的小学语文课本,精雕细琢地对绘本进行专项的阅读训练。在这种“精细”的绘本阅读下,使绘本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绘本阅读教学来培养低段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当前力求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这种现象,本文主要力求解决以下出现的问题:其一,如何正确使用绘本,保持绘本自身的优势。其二,如何将思维品质的培养应用到真实的绘本课堂情境中去,并使它富有实践性、操作性。其三,如何利用绘本的多元价值,为语文阅读教学打造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笔者基于以上的问题,主要以低段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点,力图运用绘本为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次论文主要是利用文献分析法,针对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的来探求有关于低段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刘小燕[3](2019)在《“火”部字和火文化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文中提出回顾前人部首字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对汉字的本体研究,很少将部首字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结合起来,提出具体的教案设计和教学策略。本文尝试以“火”部字的教学设计作此类探索。“火”是一个成字部件,以“火”部为单位展开汉字教学,对“火”部中的常用字进行讲解,可以让留学生对中国汉字系统有更深的理解。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图表统计法分析整理《说文解字》《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和《博雅汉语》中的“火”部字,发现《说文解字·火部》所收录的汉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比《大纲》和《博雅汉语》中的“火”部字后,统计出《博雅汉语》“炙”“焕”等超纲词;再根据本义将“火”部字分为燃烧、取暖、照明、饮食四大类,并从字形演变、构造等方面予以解释;然后,从五行、火崇拜和烹饪文化三个方面阐释中国火文化。最后,笔者利用曾在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担任汉字课教学积累的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先选取《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I》中的“火”部字进行汉字课的教学设计,提出教学原则与思路:先教基本笔画、再教派生笔画;先教独体字,再教合体字;注意汉字笔顺的正确书写和部件偏旁的正确读法;因“火”部有变体“灬”部,为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在教学中将其分开,分别教学。再选取“火”部字蕴含的烹饪文化进行文化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煎、炸、煮、炒等各种烹饪方法的呈现与讲解,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火”部字与火文化。
王旭[4](2019)在《例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以“网页设计”项目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其实,当前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是一根火柴,可以将一团团火种点燃,让学生燃起智慧之火、生命之火、创新之火。从一杯水转变为一团火亦是我们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要进行技术素养观转变,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
吴大银[5](2018)在《尊重“异想天开” 让生命在创新中精彩》文中研究指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线的劳技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技术工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然学生的创新火花,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李辉,谢辉丽,蒙理云,欧美福,张宝军[6](2018)在《改进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中认为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化学家西博格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可见学好化学的作用巨大。化学学科教学的魅力所在就是化学实验,可以说:魅力化学,实验当先。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乐在其中、乐而好学;加强演示实验教学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化学实验对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及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演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化学教学的关键一环是有效开展好演示实验教学。
孙文旭[7](2017)在《直喷汽油机直接喷油起动瞬变过程燃烧机理和排放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总量也在飞速增长,随之带来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最新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尤其是针对机动车发动机领域所颁布的排放法规和燃油油耗法规也越来越严格。城市道路拥堵,交通状况的恶化,尤其是机动车在市区内等待红灯的情况,会导致机动车长时间处于怠速工况,机动车在怠速工况下不但消耗燃油还会增加尾气的有害污染物排放。所以怠速工况起动停止这一有效的节能减排的技术应运而生,借助缸内直喷汽油机能够高柔性地对缸内的喷油及点火参数进行控制的特点,使发动机无需借助起动电机的辅助即可起动,直接起动模式能够有效摒弃传统起动方式的一些固有缺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市拥堵及等待红灯时的怠速工况,从而达成降低油品消耗,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的目的。还因起动停止技术的安全性高、起动反应迅速、改造费用低并且在震动噪声等舒适性指标上也能给机动车带来改善,所以正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并有望普及推广。本文基于缸内直喷汽油机搭设建立了直接起动过程瞬态测控平台,针对缸内直喷汽油机直接喷油起动这一特殊瞬变过程,以试验和模拟仿真这两种方法探究了正转直接起动过程和反转直接起动过程之中发动机的控制参数(包括喷油时刻、点火时刻、过量空气系数等)、发动机的状态参数(包括喷油压力、冷却液温度、活塞初始位置等)和停机策略(停机过程中节气门开度、停机转速)对直接起动前两循环的转动特性、燃烧特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有害排放物生成和气缸运动历程及其与传统起动工况的化学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区别;分析不同热氛围、化学氛围和喷射能量等燃烧初始边界条件对缸内燃烧过程和有害物形成历程的影响规律,丰富点燃式内燃机瞬变工况燃烧理论;界定出简单、可靠的首循环稳定点燃所需的边界条件及后续起动过程能稳定进行的气缸运动特征;确定影响起动瞬变过程燃烧和排放的关键因素及其优化控制策略。基于主动控制瞬变燃烧边界条件的策略提高发动机起动性能、降低排放污染物。为实现缸内直喷汽油机频繁、快速、高效和低排放的起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目分主要研究结论:1.直接起动模式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有害排放物排放及发动机转动特性与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密切相关;适当的两次喷射策略能加快缸内燃烧放热速度、发动机转速提高。2.活塞初始位置是影响直接起动模式能否成功起动的重要因素。正转直接起动及反转直接起动模式能够成功起动,所对应的发动机缸内活塞初始位置既有一定的范围的重和,又存在一定范围的差异;冷却液温度过高或过低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活塞初始位置范围均有所减小,70℃冷却液温度时活塞初始位置范围最大;提高喷射压力有利于扩大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活塞初始位置范围,但影响程度有限;将膨胀缸的活塞控制在90°CA-125°CA能在较宽冷却液温度和喷射压力范围内使直接起动模式实现。3.停机过程增大节气门开度更易于降低气缸内的残余废气量,直接起动模式首循环着火及起动成功概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增大节气门开度还可使活塞停止在气缸中间位置的概率显着升高;起动机辅助起动模式首循环的着火界限较直接起动模式显着变宽,且其着火行为也更为复杂,会有“自燃”情况出现。通过本项目研究,一方面丰富了点燃式发动机瞬变工况燃烧理论;另一方面为缸内直喷汽油机直接起动模式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孙凤玲[8](2017)在《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泰戈尔在诗歌中营造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意象,以此传达其深邃的梵我合一思想,在有限中实现与无限结合的欢娱。本文旨在通过对泰戈尔诗歌中典型自然意象的阐释,由浅入深论述自然意象背后涉及的宗教哲学命题。本文主要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重点论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印度宗教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自我”和“大梵”;作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核心命题之“梵我合一”。通过对诗歌的文本细读,揭示出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所表达的核心命题。同时,本文运用了统计分析法,使自然意象基本形态得以简明呈现,也运用文学地理批评方法阐释自然意象的成因与来源。引言部分对国内外泰戈尔诗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提出本文主题研究的可行性。第一章运用统计分析法,将自然意象归为植物、动物、季候、山川与天体五种,以及在此基础上构成的基本形态。同时,通过一系列图表,将“黄昏”、“鸟”、“莲”、“树”等高频次意象清晰呈现出来。其自然意象的主要特征有四:整体性、群体性、象征性及神秘性。从审美特点来看,自然意象具有鲜活的动态美、静态美与和合之美。第二章从自我生命塑造、自我生命的觉醒和自我生命为获取自由而采取的坚毅果敢的行动三个方面,论述了泰戈尔诗歌中的自我内涵。自我既指个体生命,亦指一切自然生命,诗人极力表现自我生命的喜怒哀乐,是为了阐释梵我合一的思想。第三章结合具体自然意象探讨了“大梵”的基本内涵。第一,“大梵”既是一切花草树木、风云雷电、日月星辰等自然生命,又不具任何形体而潜隐于自然万物之中。第二,通过自然生命的永恒与时间的永恒,阐明“大梵”的不死。第三,Dharma之梵,主要体现了“大梵”作为宇宙精神与终极真理的深层内涵。作为最高宇宙精神的“大梵”,往往与“新娘”、“婚礼”等自然意象相关;作为终极真理的大梵,是不断变化的自然生命与最高创造者内在的和谐统一。第四,创造者“大梵”与自然生命是一种无限与有限、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创造者与自然生命内在的和谐,最终由强烈的合一之情——“爱”得以实现。第四章重点探讨自我生命如何实现与“大梵”的合一。作为人类的自我,主要立足于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与梵合一;同时,死亡和婚礼亦是实现与梵合一的重要方式。作为自然生命的自我,首先通过肯定/否定方式实现合一,其次是通过自然万物与梵内在的同一实现合一;此外,通过死亡与婚礼实现梵我合一。在此基础上,进而论析人、自然与大梵通过物化方式实现合一,以及彼此内在的同一不二。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泰戈尔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有着深厚的宗教哲学内涵;第二,自然意象与自然观是统一的;第三,自然意象既源于诗人自幼生活的地理环境影响,也受其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印度传统宗教哲学对自然意象的营造、表达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第四,泰戈尔梵我合一思想是对东西方宗教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钱丽华,黄金旺[9](2017)在《浅谈怎样做好党校科研工作》文中指出做好党校科研工作是提高党校办学质量、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补足党校师资短板和促进党校教研人员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党校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是"多学、善思、勤写、讲课检验"。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能给党校教研人员、党校、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正效应。做好党校科研工作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诚实精神。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要解决好文章屡投不中、时间不够、科研主攻方向不明和研究课题缺乏等问题。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要强化研教结合、加强智库科研、为科研人员潜心攻关创造条件以及提高科研奖励标准等。
肖聪丽[10](2015)在《浅谈小学语文的创新》文中认为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就要积极探索语文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实践,体验快乐、成功、创新,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学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浅析如下。
二、点然创新火花 培养创新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然创新火花 培养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问题 |
1.2.2 问题意识 |
1.2.3 数学问题意识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访谈法 |
1.5.3 调查研究法 |
1.5.4 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总结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高中教师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3.1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访谈目的 |
3.1.2 访谈对象 |
3.1.3 访谈过程 |
3.2 访谈的结果分析 |
3.2.1 教师关于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支持情况 |
3.2.2 教师关于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因素的分析 |
3.2.3 教师关于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建议 |
第四章 调查设计与过程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问卷的编制 |
4.4 问卷评分标准 |
4.5 问卷的实施 |
4.5.1 第一次预测试 |
4.5.2 第二次预测试 |
4.5.3 第三次预测试 |
4.5.4 正式测试 |
第五章 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5.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5.2 高中生发现问题阶段的现状分析 |
5.3 高中生提出问题阶段的现状分析 |
5.4 高中生分析、解决问题阶段的现状分析 |
5.5 对影响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因素的分析 |
5.6 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现状的分析 |
5.6.1 调查对象数学问题意识的总体性分析 |
5.6.2 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差异性分析 |
5.6.3 不同性别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差异性分析 |
5.6.4 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7 调查结论及归因分析 |
5.7.1 高中生发现问题意识现状及归因分析 |
5.7.2 高中生提出问题意识现状及归因分析 |
5.7.3 高中生分析、解决问题意识现状及归因分析 |
第六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
6.1 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则 |
6.1.1 主体性原则 |
6.1.2 激励性原则 |
6.1.3 因材施教原则 |
6.1.4 层次性原则 |
6.2 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 |
6.2.1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6.2.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6.2.3 构建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
6.2.4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有关高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调查问卷》(第一次预测卷) |
附录三 《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调查问卷》(第二次预测卷) |
附录四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第三次预测卷) |
致谢 |
(2)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分析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一)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现状 |
1.课堂提问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
2.课堂实施过程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3.课堂设计单一弱化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
(二)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 |
1.教师相关理论知识的匮乏 |
2.“知识至上”的教育大环境 |
二、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原则与要求 |
(一)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原则 |
1.发展语言和思维培育相结合的原则 |
2.掌握知识和训练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
3.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则 |
4.思维训练应符合低段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原则 |
(二)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 |
1.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化 |
2.绘本阅读教学的内容要综合化 |
3.绘本阅读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 |
4.绘本阅读教学的评价要多元化 |
三、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实施建议 |
(一)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步骤 |
1.精选绘本,符合年龄特点 |
2.研读绘本,探究核心价值 |
3.欣赏绘本,感受“悦”读之美 |
4.共读绘本,升华价值情感 |
(二)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 |
1.“导”不离本,先声夺人 |
2.巧用方法,启思激趣 |
3.阅读指导,欣赏绘本 |
4.绘本拓展,引起思考 |
(三)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技巧 |
1.“声”: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技巧 |
2.“情”:身临其境的情感表达技巧 |
3.“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技巧 |
4.“表”:形象生动的绘本表演技巧 |
5.“养”:丰富多彩的绘本文化技巧 |
四、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
(一)绘本阅读教学前激趣启思,培养发散性思维 |
1.启发思维,唤醒课堂 |
2.设置悬念,启发诱思 |
(二)绘本阅读教学中以问促思,培养灵活性思维 |
1.巧抓细节,激活思维 |
2.设置疑问,细节处理 |
(三)绘本阅读教学后引导探究,培养深刻性思维 |
1.多方启发,深入思考 |
2.因时制宜,引导探究 |
3.巧拨妙引,领悟内涵 |
(四)绘本阅读拓展任务驱思,培养创造性思维 |
1.情境预设,激发生成 |
2.延续情境,临摹创作 |
3.创设情境,自主原创 |
五、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案例分析 |
(一)课例选取 |
1.课例来源 |
2.课例内容 |
3.选取课例的原因 |
(二)基于欣赏活动式的小学语文绘本案例分析 |
1.窦桂梅老师的《我爸爸》案例设计 |
2.《我爸爸》教学设计分析 |
(三)基于情境创设式的低段小学语文绘本案例分析 |
1.曹爱卫老师的《最奇妙的蛋》案例设计 |
2.《最奇妙的蛋》案例设计分析 |
(四)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火”部字和火文化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火”部字分布 |
第一节 《说文解字》的“火”部字 |
第二节 《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中的“火”部字 |
第三节 《博雅汉语》综合教材中的“火”部字 |
第四节 《博雅汉语》和《大纲》的“火”部字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火”部字的语义分析与火文化阐释 |
第一节 “火”部字语义分析 |
第二节 火文化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火”部字和火文化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I》“火”部字教学分析 |
第二节 “火”部字教学设计 |
第三节 火文化教学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例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以“网页设计”项目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现状分析 |
●具体实施 |
1.课前准备 |
2.课内探究 |
3.课后提升 |
●总结反思 |
1.剖析问题 |
2.小组合作 |
3.过程性评价 |
4.巩固创新 |
(5)尊重“异想天开” 让生命在创新中精彩(论文提纲范文)
一、留足空间, 激发创新意识 |
二、注重实践, 培养创新思维 |
三、巧施评价, 点燃创新火花 |
四、质疑问难, 发扬创新精神 |
(6)改进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理论依据 |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 通过实验改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二) 通过实验改进, 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四、研究参与人员 |
1、本课题组成员分工: |
2、研究的对象 |
五、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
六、课题研究步骤 |
(一) 第一阶段 (2016年12月----2017年02月) 准备阶段。 |
(二) 第二阶段 (2017年02月----2017年09月) 实验阶段。 |
(三) 第三阶段 (2017年09月----2017年12月) 总结阶段。 |
七、研究方法 |
八、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
九、总结改进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
(7)直喷汽油机直接喷油起动瞬变过程燃烧机理和排放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能源问题 |
1.1.2 环境问题 |
1.2 缸内直喷汽油机技术 |
1.2.1 缸内直喷汽油机 |
1.2.2 国内外缸内直喷汽油机现状 |
1.3 起动-停止技术 |
1.3.1 起动-停止技术的优势及问题 |
1.3.2 国内外起动-停止技术研究状况 |
1.4 国内外缸内直喷汽油机起动工况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缸内直喷汽油机起动-停止技术研究试验平台及模拟平台搭建 |
2.1 引言 |
2.2 台架总体布局 |
2.3 直接起动瞬变过程测控系统 |
2.4 冷却液温度控制系统 |
2.5 扭矩测量系统 |
2.6 排放采集系统 |
2.7 可视化定容装置及喷油器、燃油轨道压力传感器标定系统 |
2.7.1 可视化定容装置 |
2.7.2 标定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
2.7.3 标定方法与标定结果 |
2.8 计算仿真平台搭建 |
2.8.1 几何实体模型 |
2.8.2 计算网格划分即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设置 |
2.8.3 数学模型及计算算法 |
2.8.4 数值计算方法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首循环着火特性、发动机转动特性及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3.1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首循环着火特性的影响 |
3.1.1 过量空气系数及喷油-点火间隔时间对首循环着火特性的影响 |
3.1.2 活塞初始位置对首循环着火特性的影响 |
3.1.3 冷却液温度对首循环着火特性的影响 |
3.1.4 喷射压力对首循环着火特性的影响 |
3.2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首循环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3.2.1 喷射策略对首循环燃烧和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3.2.2 活塞初始位置对首循环燃烧和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3.2.3 冷却液温度对首循环燃烧和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3.2.4 不同喷射压力对首循环燃烧和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3.3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首循环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3.3.1 控制参数对直接起动模式首循环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3.3.2 活塞初始位置对直接起动模式首循环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3.3.3 冷却液温度对直接起动模式首循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次循环燃烧特性、发动机转动特性及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4.1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次循环燃烧特性的影响 |
4.2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次循环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4.2.1 过量空气系数对次循环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4.2.2 喷油正时系数对次循环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4.2.3 冷却液温度对次循环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4.2.4 喷射压力对次循环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4.2.5 不同活塞初始位置对次循环发动机转动特性的影响 |
4.3 控制参数及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次循环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4.3.1 控制参数对次循环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4.3.2 冷却液温度对次循环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4.3.3 喷油压力对次循环有害物排放的影响 |
4.4 正转直接起动模式 |
4.5 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转动特性需求 |
4.6 不同起动条件对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停机控制参数对活塞停止相位及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发动机停机后燃油轨道压力的变化规律 |
5.3 发动机停机后曲轴的相位 |
5.4 发动机停止后活塞相位的规律 |
5.5 发动机停止过程中发生反转的情况判断 |
5.6 发动机停止过程中发生反转的理论分析 |
5.7 发动机停止过程中发生反转的判断 |
5.8 停机前转速对活塞停止相位及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影响 |
5.9 停机时节气门开度对活塞停止相位及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影响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种起动模式与直接起动模式 |
6.1 原机起动特性 |
6.2 起动机辅助起动模式首循环着火及燃烧 |
6.2.1 试验研究方法 |
6.2.2 不同冷却液温度时喷油控制策略 |
6.2.3 点燃区和自燃区燃烧特性分析 |
6.2.4 起动过程燃烧特性、起动转速特性和排放性能 |
6.2.5 不同起动模式下起动转速与排放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7.3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然意象的形态、特征与审美价值 |
第一节 自然意象的基本形态 |
一、植物意象 |
二、动物意象 |
三、季候意象 |
四、山川意象 |
五、天体意象 |
第二节 自然意象的重要特征 |
一、群体性 |
二、整体性 |
三、象征性 |
四、神秘性 |
第三节 自然意象的审美特点 |
一、动态美 |
二、静态美 |
三、和合美 |
第二章 自然意象与自我 |
第一节 自我生命的塑造 |
一、自我心境 |
二、自我灵魂 |
三、自我形象 |
第二节 自我生命的觉醒 |
一、初觉醒的狂喜 |
二、觉醒中的沉吟 |
第三节 坚毅果敢的行动力 |
一、渴望挣脱束缚 |
二、挣脱束缚的坚毅行动 |
第三章 自然意象与大梵 |
第一节 创造者之大梵 |
一、动植物、山河意象中的大梵 |
二、天体、季候意象中的大梵 |
第二节 “不死”之大梵 |
一、自然生命的永恒 |
二、时间的永恒 |
第三节 Dharma之梵 |
一、作为宇宙精神的Dharma |
二、作为终极真理的Dharma |
第四节 自然意象与大梵的结构关系 |
一、对立 |
二、统一 |
三、爱 |
第四章 自然意象与梵我合一 |
第一节 人与大梵合一 |
一、在社会实践中合一 |
二、通过婚礼合一 |
三、通过死亡合一 |
第二节 自然与大梵合一 |
一、外在的合一 |
二、内在的合一 |
三、通过死亡与婚礼合一 |
第三节 人、自然与大梵合一 |
一、以物化方式合一 |
二、内在同一不二 |
结语 |
一、深厚的宗教哲学内涵 |
二、自然意象与自然观 |
三、自然意象的成因 |
四、对东西方的继承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浅谈怎样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做好党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做好党校科研工作是提高党校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
(二)做好党校科研工作是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的必然要求 |
(三)做好党校科研工作是加长党校师资短板的必然要求 |
(四)做好党校科研工作是党校教研人员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做好党校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 |
(一)“学”是基础 |
(二)“思”是关键 |
(三)“写”是根本 |
一是随时随地记想法。 |
二是记笔记。 |
三是整理资料,建立资料库。 |
(四)“讲”是检验 |
三、做好党校科研工作的正效应 |
(一)做好党校科研工作可以给党校教研人员个人带来正效应 |
一是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能让党校教研人员尽快成长成熟起来,胜任自己的工作。 |
二是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能让党校教研人员捷足先登,优先获得进步发展机遇。 |
三是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能让党校教研人员的人生厚重起来。 |
四是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能让党校教研人员获得持久的快乐。 |
(二)做好党校科研工作可以给党校带来正效应 |
一是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能让党校呈现出干事兴业的气象面貌。 |
二是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能增强党校发展的软实力。 |
(三)做好党校科研工作可以给社会带来正效应 |
四、做好党校科研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
一是要有敬业精神。 |
二是要有奉献精神。 |
三是要有创新精神。 |
四是要有吃苦耐劳精神。 |
五是要有诚实精神。 |
五、做好党校科研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办法 |
(一)文章屡投不中怎么办? |
(二)没有时间搞科研怎么办? |
一是要珍惜时间 |
二是要善于挤时间 |
三是要把有限的时间聚焦在党校科研上 |
四是要排除干扰 |
(三)搞科研没有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怎么办? |
(四)找不到好的研究课题怎么办? |
六、做好党校科研工作的建议 |
(一)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提高 |
(二)加强智库科研,发挥党校决策咨询作用 |
(三)为教研人员潜心攻关创造条件 |
(四)提高科研奖励标准 |
(10)浅谈小学语文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兴趣的培养 |
二、创新的氛围的营造 |
三、创新思维的提升 |
四、创新意识的引导 |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 |
四、点然创新火花 培养创新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调查研究[D]. 刘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D]. 郭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火”部字和火文化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计[D]. 刘小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例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以“网页设计”项目教学为例[J]. 王旭.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09)
- [5]尊重“异想天开” 让生命在创新中精彩[J]. 吴大银. 华夏教师, 2018(15)
- [6]改进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A]. 李辉,谢辉丽,蒙理云,欧美福,张宝军.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 2018
- [7]直喷汽油机直接喷油起动瞬变过程燃烧机理和排放控制研究[D]. 孙文旭. 吉林大学, 2017(12)
- [8]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D]. 孙凤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浅谈怎样做好党校科研工作[J]. 钱丽华,黄金旺. 西藏发展论坛, 2017(02)
- [10]浅谈小学语文的创新[J]. 肖聪丽. 文理导航(下旬),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