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切削力控制的进给速度调节方法研究

面向切削力控制的进给速度调节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高速铣削作为一种高质、高效的加工技术,对当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速铣削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很高的主轴转速和很大的进给率速度,致使加工件的质量对切削力的波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对高速铣削加工中切削力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不仅有助于合理制定高速铣削加工工艺,而且能够尽量发挥机床的加工性能,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传统的轮廓加工中,通常采用法向等距方法规划工件余量和恒定的进给速度。但是,由于工件轮廓曲面形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走刀过程中,刀具的切削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切削载荷波动,影响了加工质量。进给速度的选择,通常是以极限安全条件的最小进给速度作为整个加工过程的进给速度,这使得刀具在大部分加工过程中处于轻度载荷状态,不能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降低了加工效率,不利于高速加工的进行。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加工中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以切触弧和等效进给速度为变量的铣削力模型,并研究了基于该切削力模型的进给速度调节方法。结合铣削加工余量优化思想,提出了面向高速加工的恒切触弧轨迹规划和刀具等效进给速度恒定的高速铣削加工方法。旨在通过改变切削余量使刀具与工件接触部分的切触弧保持恒定,并且依据工件的几何形状和等效进给速度恒定的条件来约束调节刀位点进给速度,使得加工过程中刀具加工状态保持稳定,稳定了切削力,同时由于优化了进给速度,进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加工试验中,分别应用三种加工方法:传统的等厚余量—恒刀位点进给速度铣削、等厚余量—等效进给速度优化调节铣削以及恒切触弧轨迹规划—恒等效进给速度铣削,进行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等厚余量—等效进给速度优化调节铣削方法和恒切触弧轨迹规划—恒等效进给速度铣削方法都能很好地控制切削载荷。相对而言恒切触弧—恒等效进给速度的加工方法,切削载荷稳定性最好,有利于高速铣削加工的应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切削力预测模型
  • 2.1 引言
  • 2.2 建切铣削力模型时的两种假设
  • 2.3 切削力模型变量的确立
  • 2.3.1 切触弧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2.3.2 等效进给速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2.4 切触弧与等效进给速度的验证试验
  • 2.4.1 试验条件及参数
  •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3 切触弧对切削力的影响
  • 2.4.4 等效进给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 2.5 切削力模型
  • 2.6 切削力模型的可靠性试验
  • 2.6.1 加工仿真与计算
  • 2.6.2 试验条件与试验参数
  • 2.6.3 试验准备及试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切削力模型的进给速度调节方法
  • 3.1 引言
  • 3.2 进给速度调节的控制模型
  • 3.3 进给速度调节的实现手段
  • 3.4 进给速度调节
  • 3.4.1 进给速度调节流程
  • 3.4.2 进给速度阶梯化
  • 3.5 试验验证
  • 3.5.1 加工仿真与计算
  • 3.5.2 试验条件及参数
  • 3.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恒切触弧恒等效进给的切削力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立铣加工恒切触加工余量规划
  • 4.3 恒切触弧余量规划仿真
  • 4.4 恒切触弧恒等效进给速度切削载荷控制策略
  • 4.5 试验验证
  • 4.5.1 加工仿真与计算
  • 4.5.2 试验条件及参数
  • 4.5.3 试验准备及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提高翻新设备的进给速度[J]. 现代制造 2019(04)
    • [2].铆接过程中进给速度对轮毂轴承性能的影响[J]. 机械 2014(03)
    • [3].关于后置处理器设计中进给速度处理方法的研究[J]. 机床电器 2010(03)
    • [4].关于后置处理器设计中进给速度处理方法的研究[J]. 工具技术 2010(08)
    • [5].模具型腔粗加工进给速度优化研究[J].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 [6].满足非线性误差要求的五轴进给速度控制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4(07)
    • [7].一种五轴侧铣加工进给速度的优化方法[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3(09)
    • [8].数控加工中进给速度的优化方法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2(04)
    • [9].一种高速数控加工自适应进给速度生成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08(02)
    • [10].四轴联动数控加工中连续微路径段进给速度的区域控制[J]. 机床与液压 2011(13)
    • [11].基于切削力模型的进给速度调节方法[J]. 今日科苑 2009(22)
    • [12].复杂曲线、曲面高速加工中的最高恒定进给速度算法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12)
    • [13].基于工况匹配的进给速度动态优化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08(05)
    • [14].超声切割铝蜂窝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19)
    • [15].连续加工路径的进给速度规划算法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3)
    • [16].叶轮滚铆加工中滚铆头进给速度的分析与计算方法[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9(05)
    • [17].3D打印工艺螺杆转速和进给速度的最佳匹配关系[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8].五轴加工中进给速度的多约束自适应控制策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9(01)
    • [19].输入电流与切削进给速度对木材激光烧蚀效果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 2016(06)
    • [20].数控机床进给速度对圆度的影响测试与分析[J]. 机械与电子 2014(02)
    • [21].自由曲面数控加工的实时自适应进给速度规划算法[J]. 制造业自动化 2013(11)
    • [22].数控雕铣加工铝合金材料进给速度的优化与实验验证[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9(01)
    • [23].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直接插补进给速度规划[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06)
    • [24].基于连续捷度的进给速度规划算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1(13)
    • [25].基于有限元数值模型和进给速度优化的薄壁件侧铣变形在线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21)
    • [26].基于切削力预测模型的复杂曲面铣削进给速度优化[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6(07)
    • [27].油膜附水滴润滑技术下进给量和进给速度对车削不锈钢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35)
    • [28].气动自动打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0(10)
    • [29].基于分段刀轨S曲线加减速控制的进给速度优化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2(10)
    • [30].旋压机滚珠丝杠驱动进给速度和预紧相关性[J]. 机械管理开发 2016(02)

    标签:;  ;  ;  ;  ;  

    面向切削力控制的进给速度调节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