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对策研究

完善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公务员合理有序流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务员队伍建设,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寄予了殷切希望。但是,我国现行公务员流动管理在如何实现为政府广纳群贤、整合关系、化解矛盾、新陈代谢、提高效能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差距,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我国公务员流动的基本矛盾、外在挑战、流动特点、基本功能等等,相对丰富了我国公务员流动理论,也为本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本文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取得的成绩,在观念、制度建设和民主化程度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然而,随着经济体制转轨、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和我国全面融入国际舞台,与全国出现的四次人才流动高潮相比,我国公务员流动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优秀人才外流,流动方向单一,流动缺少活力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思想、具体机制以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同时也为公务员流动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明确了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章继续分析了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方面的成功实践,并从中归纳出对我国公务员流动有建设意义的启示,然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和独特环境出发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完善对策分别从目标定位、具体原则、文化建设、组织改造、机制构建、具体环节等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在目标定位方面,党领导公务员流动管理是加强公务员流动管理要明确的第一任务,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在公务员流动管理中坚持正确的方向;为此,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群众公认、依法办事、流动与稳定相协调和适度原则。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建设新型政府文化,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公务员流动的文化环境。在组织改造方面,则主要合理借鉴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运动的经验以提高公务员流动的效率。在机制构建方面,本文提出建立市场配置机制、宏观调控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每一机制均相应提出具体举措和绘制示意图。各机制相互支撑,对公务员的流动管理起到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具体环节管理则主要从入口、楼梯口和出口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文章最后还对公务员流动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学术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图
  • 2 我国公务员流动理论研究述评
  • 2.1 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现状述评
  • 2.1.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人才流动理论
  • 2.1.2 人才流动必然性研究理论
  • 2.1.3 人才流动决策理论
  • 2.1.4 人才流动的效应研究
  • 2.1.5 公务员流动机制研究
  • 2.2 我国公务员流动基本理论探讨
  • 2.2.1 公务员流动的基本内涵
  • 2.2.2 公务员流动的类型
  • 2.2.3 公务员流动的衡量指标
  • 2.2.4 公务员流动中的基本矛盾
  • 2.2.5 公务员流动的外部挑战
  • 2.2.6 公务员流动的基本特点
  • 2.2.7 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基本功能
  • 3 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新时期全国人才流动高潮
  • 3.1.1 70 年代后期复位性人才流动高潮
  • 3.1.2 80 年代中后期开放性人才流动高潮
  • 3.1.3 90 年代中后期市场成长性人才流动高潮
  • 3.1.4 新世纪以来国际性人才流动高潮
  • 3.2 公务员流动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
  • 3.2.1 确立了依靠科学选人用人机制选贤任能的观念
  • 3.2.2 流动管理工作走上多元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 3.2.3 流动过程中民主程度和公开程度不断提高
  • 3.2.4 公务员能上能下取得明显进展
  • 3.2.5 流动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 3.3 公务员流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公务员优秀人才外流严重,流失弊端亟待解决
  • 3.3.2 公务员流动规程缺乏必要监督,暗箱操作屡见不鲜
  • 3.3.3 公务员流动方向单一,趋利流动明显
  • 3.3.4 公务员入口管理科学有效性有待提高
  • 3.3.5 公务员内部流动缺少活力
  • 3.3.6 公务员出口管理有待完善
  • 3.4 公务员流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思想文化上,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
  • 3.4.2 组织上,权力集中度较高
  • 3.4.3 制度上,公务员流动管理不够规范
  • 3.4.4 个体上,公务员流动影响因素众多
  • 4 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变革及借鉴价值
  • 4.1 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变革的基本举措
  • 4.1.1 引入新公共管理理念
  • 4.1.2 放松规则
  • 4.1.3 淡化政治中立原则
  • 4.1.4 实行绩效评估及灵活的薪酬奖励制度
  • 4.1.5 进行分权化改革并精简规模
  • 4.2 西方公务员制度变革对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借鉴价值
  • 4.2.1 公务员流动管理始终要立足国情
  • 4.2.2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4.2.3 实行以人为本
  • 4.2.4 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借鉴企业人才流动管理经验
  • 4.2.5 实行多元化的招聘模式
  • 4.2.6 公务员的流动管理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管理过程
  • 5 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完善对策
  • 5.1 明确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定位与原则
  • 5.2 培育新型组织文化,营造先进文化环境
  • 5.3 推行组织改造,营造良好组织环境
  • 5.3.1 推进行政组织的扁平化改造
  • 5.3.2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适度分权与必要管制相结合
  • 5.3.3 限制性引入市场机制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
  • 5.4 完善公务员流动管理的机制
  • 5.4.1 构建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
  • 5.4.2 构建公务员流动宏观调控机制
  • 5.4.3 构建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
  • 5.4.4 构建公务员流动考核评价机制
  • 5.4.5 构建公务员流动监督约束机制
  • 5.5 公务员流动的具体环节管理
  • 5.5.1 公务员流动的入口管理
  • 5.5.2 公务员流动的楼梯口管理
  • 5.5.3 公务员流动的出口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丰硕的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成果为研究公务员流动理论奠定良好基础
  • 6.1.2 公务员流动理论需要从基本矛盾、外部挑战、基本功能等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 6.1.3 公务员流动管理成效明显,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 6.1.4 西方公务员制度变革措施为加强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提供参考
  • 6.1.5 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目标定位到具体环节等加强努力
  • 6.2 展望
  • 6.2.1 公务员流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需要进一步系统化、专门化
  • 6.2.2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到党管干部原则和公务员流动管理的紧密结合需要做深入研究
  • 6.2.3 用行政生态学的观点对公务员流动作进一步分析有待努力
  • 6.2.4 公务员流动管理具体环节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 6.2.5 公务员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 6.2.6 公务员自身产权制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完善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