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尔尼菲青霉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腺苷脱氨酶及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
马尔尼菲青霉菌论文文献综述
陈钟,何艳,周国强,周泉[1](2019)在《腺苷脱氨酶及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内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特异性的指标,以早期筛查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方法本研究纳入经确认的艾滋病患者158例,分为HIV感染组62例、AIDS患者组43例、PSM组53例,酶偶联速率法检测腺苷脱氨酶(tADA)及其同工酶ADA1和ADA2、AST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PSM组的CD4~+T细胞计数显着低于AIDS组和HIV感染组(p<0.05,p<0.05);PSM组的tADA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且PSM组的ADA2活性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但各组ADA1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PSM组的AST和ALT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SM组的tADA、ADA2和AST值降低(P均<0.01)。经ROC曲线分析,tADA、ADA2和AST的临界值分别为18.5、13.4和115.9 U/L。结论 tADA、ADA2和AST均有望成为早期筛查PSM的血清学指标,其中ADA2效果最好,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林友飞,刘毅萍,吴迪,范欣欣,林芬[2](2019)在《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误诊结核病一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报道1例误诊为结核病的HIV阴性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复习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17年福州肺科医院的1例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中国知网检索马尔尼菲青霉病相关病例文献,对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例男性,45岁,以咳嗽、发热、盗汗、腰痛伴皮肤包块形成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双肺可见斑点状、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曾长时间抗结核治疗无效,并出现全身皮肤多处(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吴颖涛,许星红,丁进亚,徐娟,汪芳[3](2019)在《血培养染色法快速鉴定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基层医院实现快速鉴定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osis Marneffei,PM)。方法通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ame,AIDS)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做革兰染色、糖原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及墨汁染色,观察酵母样形态中有无腊肠样且有横隔的孢子。结果 PM在PAS染色中,菌体的胞壁和横隔染成明显的紫红色,胞内容物不易着色;在革兰染色中,菌体呈深蓝色圆形或卵圆形,横隔不着色;墨汁染色中可见酵母样孢子。结论在基层医院中,AIDS病人血培养阳性,取其培养液涂片中发现腊肠样、不出芽、有横隔的真菌可初步鉴定为PM,简单易行,比单纯培养法可提前3~5 d提示临床。(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吕张红,袁妞,徐美[4](2019)在《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根据患者疾病不同阶段做好针对性心理护理,加强皮疹护理、淋巴结活检创口护理、发热护理和药物治疗的护理。经治疗护理患者咳嗽缓解、肺部病灶少许吸收好转、全身皮疹减轻、复检未见马尔尼菲青霉菌,予以出院。(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9年03期)
石秀东,黄诗雯,詹艺,何欣源,周粟[5](2019)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CT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的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52例AIDS合并PSM患者中,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19例(占36.5%)、实变影7例(占13.5%)、粟粒结节(≤5mm)25例(占48.1%)、结节(>5mm,≤3cm)16例(占30.8%)、肿块(>3cm)1例(占1.92%)、空洞7例(占13.5%)、支气管扩张7例(占13.5%)、肺间质病变31例(占59.6%)、心包积液5例(占9.6%)、胸腔积液11例(占21.2%)、胸膜增厚23例(占44.2%)、纵隔淋巴结肿大32例(占61.5%)。病变累及双侧肺38例(占73.1%)、累及肺段数≥2者42例(占80.8%)。6例肺部无病变,但临床表现均异常。结论:AIDS合并PSM患者的胸部CT常见征象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粟粒结节或结节、间质病变、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磨玻璃密度影、散在多发随机分布的粟粒结节或结节、肺间质病变、病变多为双肺、多叶段分布较具特点,结合发热、特异性"脐凹"样皮疹、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个/μL等特征,可高度提示该病诊断。(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王星,董明亮[6](2019)在《33例艾滋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对抗真菌治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福建泉州地区艾滋病患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特点、特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艾滋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33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性霉素治疗组19例和伏立康唑治疗组14例;分析其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发生的特点,以及抗真菌治疗后存活率的差异。结果:经两性霉素与伏立康唑分别治疗后,伏立康唑治疗组的存活率高于两性霉素治疗组,但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在临床上没有典型的特征,初期发现并及时接受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均为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但在艾滋病晚期患者伴马尔尼菲青霉菌病,采用伏立康唑部的安全性较两性霉素有较大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9年01期)
高世华,池细俤,李国玉,吴文辉[7](2018)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临床特点,总结实验室检测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11某院收治的13例PSM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对马尔尼菲青霉菌(PM)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AIDS、肾移植后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易患PSM;本地区PSM发病无季节性和旱雨季的特征。PSM患者血清CRP、SAA水平显着升高,均值分别为49.83mg/l、119.19mg/l;7例血清AST异常的患者中6例AST/ALT>1;5-氟胞嘧啶等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值较低。结论加强易感人群的管理以降低PSM发病率;CRP及SAA可以做为PM感染的敏感标志物;AST>1×ULN且AST/ALT>1可做为PSM患者肝脏病理变化的辅助指标;重视血液或骨髓涂片中PM的形态学检测、延长真菌培养观察时间可减少漏检;PM药敏试验时应平行进行菌落计数以提高药敏试验的重复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8年11期)
赵瑾,方芳,乐英棒,李一荣,郭清莲[8](2018)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特征,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63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表现中发热、肺部感染和口腔损害的比率分别为90.5%、68.3%、47.6%;感染患者中血培养和骨髓培养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5.6 d和4.9 d;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CD4/CD8值、白蛋白和白球比值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96.8%、50.0%、98.4%、100.0%、91.9%和98.4%,而降钙素原升高和真菌1,3-β-D葡聚糖定量试验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91.2%和59.5%;39例(61.9%)患者经抗真菌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艾滋病患者,如果出现高热症状,且降钙素原或真菌1,3-β-D葡聚糖试验阳性,CD4/CD8值显着下降,要高度怀疑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感染。(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8年19期)
李莉,李晶,郑荣飞,郑跃杰,王文建[9](2018)在《HIV阴性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3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3例HIV阴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neffei,PSM)患儿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3例PSM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主要有发热、咳嗽、精神差、进行性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1例颅脑CT显示多发片状低密度影,脑梗塞,后进展为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脑疝,2例肺CT显示多发异常密度影,均提示结核可能;3例患儿中1例为高IgM综合征,1例1月前曾患水痘,1例无基础疾病;分别予以脑脊液培养、血培养、肺泡灌洗液培养、肺活检确诊。1例颅内压持续增高家属放弃死亡,2例好转。结论 PSM可发生在非HIV感染儿童,肺和脑是主要靶器官,有肺部或颅内感染治疗无效且影像学可疑结核感染者应考虑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可能,尽早行病原学检查以到达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8年09期)
金颖康,吴上志,辜淑君,张亚文,张抗抗[10](2018)在《儿童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5例临床回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um marneffei,PSM)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的15例非HIV感染相关播散性PSM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 15例患儿中,男∶女=9∶6,中位年龄23个月(3个月至4岁10个月)。入院时均有发热、肝大,多伴有咳嗽气喘、脾大、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3.3%(14/15),真菌G试验阳性80.0%(8/10),真菌GM试验阳性87.5%(7/8)。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15例肺部均有累及,表现形态多样。骨髓培养和淋巴结组织活检马尔尼菲菌阳性率最高(>90%)。预后与病程长短及抗真菌治疗疗程相关,死亡的7例患儿病程明显长于治愈的8例(P<0.05),抗真菌治疗时间均<2周,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治愈患儿采取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静滴2~4周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维持,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儿童非HIV感染相关播散性PSM好发于婴幼儿,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缺乏特异性。同时进行多部位体液培养或组织活检(尤其是骨髓培养和淋巴结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病程偏长、未进行及时抗真菌治疗的患儿容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马尔尼菲青霉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报道1例误诊为结核病的HIV阴性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复习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17年福州肺科医院的1例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中国知网检索马尔尼菲青霉病相关病例文献,对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例男性,45岁,以咳嗽、发热、盗汗、腰痛伴皮肤包块形成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双肺可见斑点状、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曾长时间抗结核治疗无效,并出现全身皮肤多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尔尼菲青霉菌论文参考文献
[1].陈钟,何艳,周国强,周泉.腺苷脱氨酶及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内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意义[J].贵州医药.2019
[2].林友飞,刘毅萍,吴迪,范欣欣,林芬.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误诊结核病一例并文献复习[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3].吴颖涛,许星红,丁进亚,徐娟,汪芳.血培养染色法快速鉴定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
[4].吕张红,袁妞,徐美.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9
[5].石秀东,黄诗雯,詹艺,何欣源,周粟.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CT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9
[6].王星,董明亮.33例艾滋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对抗真菌治疗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
[7].高世华,池细俤,李国玉,吴文辉.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
[8].赵瑾,方芳,乐英棒,李一荣,郭清莲.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8
[9].李莉,李晶,郑荣飞,郑跃杰,王文建.HIV阴性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3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8
[10].金颖康,吴上志,辜淑君,张亚文,张抗抗.儿童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5例临床回顾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
标签: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 腺苷脱氨酶及其同工酶; 谷草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