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的设计围绕时间与文化的核心,以设计语言、场所精神、形体、肌理、空间的自然发生为设计理念,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诠释远古文化韵味。实践让时光的韵味去自然表达建筑,而令设计的语境隐于场所的气质中。
【关键词】文化;时间;发生;场所;设计语境
【Abstract】ShanghaiSongzeSiteMuseumdesignedfocusontheconnotationoftimeandculture.Naturally-occurringofdesigntechniques,spiritofplace,shape,textureandspaceisthedesignconcept.Thedesigntriestointerpretancientculturalcharmsbymodernarchitecturallanguage,andtoillustratethemuseumbycharmoftimewithhidingdesigncontextbehindspiritofthesiteinthesametime.
【Keywords】Culture;Time;Occurring;Site;DesignContext
【中图分类号】TU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4-0022-03
上海,这座城市著名到实在无需多言。但是,上海的源起在仅仅几十年前都还曾无迹可寻,据传开埠前只是个历史面目模糊不清的渔村。1958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1的发现终结了上海没有考古的遗憾,不仅如此,其发掘与研究的结果令人惊讶地将上海的历史推进到5千至6千年前新石器时期。
崧泽遗址作为上海古文化的发源地,其“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井”等一系列关键性的发现令崧泽遗址以“上海之源”闻名于世。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初衷即是对“上海之源”的文化致敬与传扬,选址为崧泽遗址所在的青浦区崧泽村。
崧泽村所处的这片土地正是江南水网纵横的典型自然地貌,西临油墩港河,东边村落为规划中的遗址公园,北接沪青平公路,而地块中间则为崧泽塘支河所分隔。整个场地环绕着河流与稻田,与不远处的村舍遥遥相对,水乡意蕴十足。数千年岁月沉淀在这块土地上的厚重气息,弥散在灵动的流水与风中起舞的芳草丛间,在优雅宜人的风景中融入丝丝不可抗拒的庄重与深远。它不同于在都市中毫无关联的一块土地上去遥祭过往不可追忆的时光,而是在岁月与文化的源点去融入这片悠远的语境。面对这片承载着历史的场地,强势主导的冲动不由得开始消减,而让其自然生长的想法成为主导。
1.设计语言的发生
崧泽文化遗址是如此古老,久远得超过有文字记载以来传统文化所覆盖的岁月。传统建筑语言面对这般悠远的历史时似乎还是过于单薄,难以承载起时光沉积在崧泽遗址的份量。
查阅崧泽遗址出土文物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这种远古文化特有的质朴与简洁整体的美感,而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气质恰与现代建筑的审美核心有着奇妙的相通之处。作为一个全新建造的博物馆,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本身即无法脱离时代的整体环境叙事,何不让现代的建筑与久远的过往穿透时光去对话,为博物馆赋予更鲜活的生命气息?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诠释远古文化韵味时所碰撞出的闪亮火花,也正是设计语言的发生。
2.场所精神的发生
博物馆的建设场地被崧泽塘支河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9000余平方米可建设主体建筑,北侧4000余平方米地块为景观场地。主要入口位于北侧地块沪青平公路方向,设置一座跨越崧泽塘支河的步行桥成为必然。一桥跨越支河,从物理通过性而言是强隔离弱连接,从参观者对博物馆形体的视觉体验上却是强连接弱隔离。河的“隔离”与桥的“连接”这样两种空间关系天然地交织于场地中,这种若即若离的微妙状态带给场地难得的可能性去引入新的定义,亦引发了场所精神的自然发生。
对于场所气质的界定而言,北侧地块为“心境”,基本无建筑而偏重氛围;南侧地块为“实境”,设置建筑主体并偏重表达。北侧地块作为前园,整体上由门卫建筑及草坡呼应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体量,将设计主题仪式化地加以强调。草坡从土地中抬起,复又沉入大地,强调景观与土地锚固不可分割的关联,而挡土墙随着草坡隆起或平复,亦呈现出掩埋及出土的形象联想。这种仪式性的空间塑造及形式联想将前园强化为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前的精神准备空间,从心灵上为参观者在纷繁的城市中辟出了一片庄重与干净的庭园。
遗址博物馆与前园隔桥遥遥相对,建筑整体由以几何分形的理念出发用相近的模块体量组合出富有变化的造型,错落的体量与屋面透出重檐叠瓦的意味,又如古老村落的缩影,亲和而温馨,水墨画卷的画面感跃然而出。总体布局上,前有优雅庭院曲径迂回,后有博物馆主体如层层交叠的古老村落。小桥、流水、村落和庭院的画面剪影所组成的正是写意的江南水乡图景,透着浓郁的人文传统气息。
崧泽塘支河两侧地块的空间气质一为内敛一为外向,既对峙又融合,如虚与实的对话,亦如过往与当下的衔接。桥则作为两者的媒介,成为强弱连接与转换的节点。心境与实境相互渗透的虚虚实实间,设计语境的深度得以延伸,场所气质的承转起合亦为遗址博物馆引入了回味与遐想。
3.形体的发生
现代建筑设计对于简洁的理解方式有很多种,将一切简化至极致的极简主义因其在审美上的高度概括所带来的强烈戏剧性效果而有着众多追随者。但是我们认为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的简洁不应刻意强调这种极致。文化的魅力在于多样性与丰富的变化,浸透着更多感性的色彩,而过于强调极简的设计语汇往往更渗透出科技的理性味道与冷漠感,少了些许人文的气息。遗址博物馆的设计把握适度简洁这一核心原则,以几何分形的理念出发用相近的模块体量组合出整体又富有变化的建筑造型。干净而有力的建筑体量及造型配以简洁变化的屋顶,塑造建筑的厚重感与雕塑感,着重强调建筑的整体张力与沉稳大气。
石材的质感决定建筑形象的灵魂。驻足在崧泽遗址场地,面对着原土与砾石碎瓦组合成的抽象纹理,洞石即刻浮现于脑海。作为一种古老而雅致的建筑材料,米白洞石的色泽柔和,天然形成的孔洞呈条纹状分布在石材上,更接近于木纹与土层等富有生命感的质感,弱化了石材的硬朗与冰冷。
洞石的应用历史及与遗迹有着深远的关联,而洞石斑驳的孔洞既是丰富的材料肌理,又彷如岁月风化的印痕,透着沉静而久远的时光积淀。从远距离观看洞石时,其细小的孔洞已隐去,石材条纹层次类似土层的层叠纹理,亦与文化遗址的考古联想相暗合。这种呈现出自然韵味的材料质感拉近了现代建筑材料与文化遗址的距离感,正是最适合于表现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的材料。
质感与距离的互动成就着建筑的整体效果,随着距离的拉近,石材质感的细节成为了主体,甚至不限于视觉,连带触觉也开始参与对于质感的接触与体验。在质感将建筑与参观者拉近到心灵的距离那一刻,参观者得以静下心来去感受博物馆的脉搏与心跳。距离与质感的动态交织仿若螺旋上升中折射出强烈的生命力,肌理得以发生。
5.空间的发生
室内与室外的藩篱在设计中被打破,外立面石材直接延伸至室内,将建筑的质感引入室内空间,形成纯净的整体氛围。这种内外一体的整体感使得遗址博物馆呈现出高度的纯净与简洁,仿若由完整的原石雕琢而成,形成了静谧而沉稳的独特氛围,为参观者营造出能够静静品味久远文化的空间
传统绘画中留白是遐想的意境,内庭院即是将光与影的无尽遐想引入博物馆内部。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内部穿插大小不等的三个内庭院,风格皆强调简洁明快,以卵石铺地,植一株观赏乔木,其设计主旨即是最大化的留白。梁与格栅在洞石墙面上投下的日影即是笔触。随着时光变换,光与影亦呈现出无尽的变化与意境,让时间的流逝以视觉变化的形式在建筑上留下痕迹,为博物馆引入富有韵味的空间细节。
在总体格局上,博物馆前的园与博物馆内的院,与博物馆自身共同组成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纪念建筑空间序列与模式,在一进进的递进中隐隐呈现出公共性及文化性,甚至使得遗址博物馆空间自然蕴含了礼仪的庄重,正是对应了致敬崧泽文化的场所氛围。
6.结语
从整体到细节,文化与岁月成为整个设计的主角。当转换视角,把高调的人为主导转变为对语境和质感的发现与培育时,“自然发生”就成为了设计的原生动力。对于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的设计而言,让时间的厚重与意蕴去自然呈现其悠长的回味,而让设计的语境隐于场所的气质中,这样的设计历程亦成为了心境抽离浮华的参悟。在心境收获隽永与宁静时,建筑得以发生。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