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山岭重丘地区的隧道建设中,很多隧道修建在软弱围岩地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铁隧道及大跨径连拱隧道方面。而且,在关于隧道施工及其监控量测的研究中,受条件的限制,人们往往采用单一的方法开展施工前期预测、开挖数值模拟及实测数据回归分析,因此,有必要对山岭重丘地段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及其监控量测开展深入的研究。鉴此,文章结合独岩隧道工程实例:1.在分析适应用性条件的基础上,建立随机介质理论独岩隧道地表移动与变形模型,并选择相应计算参数,使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数值积分,预测了独岩隧道地表移动与变形量及其规律;2.使用FLAC软件,建立独岩隧道数值分析模型,动态模拟隧道开挖实际过程,获得了围岩动态变形规律;3.合理布置隧道内部和地表监控量测断面,进行现场监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对随机介质预测结果、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实测值及其回归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从定量上来看,三者结果略有差异;从定性上来看,三者结果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由此说明:前期的随机介质模型预测结果和开挖过程中的FLAC动态模拟结果都反映了现场监测信息,三者相辅相成,起到了很好的为隧道施工服务的作用,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化施工。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反馈设计修改及指导施工,使独岩隧道的施工纳入科学的动态管理之中,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 地表的随机介质变形规律及沉降预计2.1 随机介质理论2.1.1 理论简介2.1.2 基本原理及模型2.2 地表移动问题的随机介质计算方法2.2.1 单元开挖2.2.2 任意开挖2.3 独岩隧道地表移动与变形模型及其数值实现2.3.1 模型的建立2.3.2 模型的数值实现2.4 MATHEMATICA 计算及结果分析2.4.1 计算参数2.4.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2.5 随机介质理论预计地表沉降2.6 小结第三章 隧道施工的动态数值模拟分析3.1 FLAC 显式有限差分的特点及其计算原理3.1.1 FLAC 显式有限差分形式的特点3.1.2 FLAC 显式有限差分计算原理3.2 本构模型的选取3.2.1 各种本构模型适用性比较3.2.2 Mohr-Coulomb 本构模型3.3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3.3.1 计算范围3.3.2 支护条件3.3.3 计算参数3.4 独岩隧道上下台阶施工动态模拟及结果分析3.4.1 上下台阶施工动态模拟3.4.2 模型1 动态模拟结果分析3.4.3 模型2 动态模拟结果分析3.4.4 模型1 和模型2 分析结果对比3.5 小结第四章 独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其结果分析4.1 独岩隧道工程概况4.1.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4.1.2 隧道及其支护体系设计概况4.2 NATM 监控量测及其开展情况4.2.1 NATM 及其监控量测概述4.2.2 监控量测工作要求4.2.3 独岩隧道监控量测的开展情况4.3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目的、方法4.3.1 量测数据处理目的4.3.2 量测数据处理方法4.4 围岩稳定性判断及二衬施作时间控制4.4.1 围岩稳定性判断4.4.2 二衬施作时间控制4.5 独岩隧道NATM 监控量测实测结果分析4.5.1 洞周收敛量测结果分析4.5.2 拱顶沉降量测结果分析4.5.3 K1+925 断面地表沉降量测结果分析4.6 K1+700 断面随机介质理论、FLAC 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对比4.7 小结第五章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独岩隧道的应用5.1 出口端拱顶未回填密实5.2 钢支撑拱脚悬空5.3 强爆破引起的局部塌方5.4 进口端综合治理5.4.1 量测数据等监测信息综合分析5.4.2 信息反馈并指导施工5.4.3 经验总结5.5 小结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软弱围岩隧道论文; 随机介质理论论文; 动态变形规律论文; 信息化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