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金沙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

云南省金沙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

一、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高立鹏[1](2021)在《长征路上看退耕》文中指出2021年7月26日—8月2日,我们来到云贵高原,开启"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云南段的征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采访这条路上正在上演的另一个故事——退耕还林还草。赤水河畔种竹人很多人认识扎西,是因为中央红军曾在这里开过一系列着名的会议,史称"扎西会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扎西是赤水河的源头地区之一。赤水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扎西河,源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城扎西镇。它向南流21公里,到达一个叫二龙抢宝的地方,与从镇雄流过来的赤水河汇合。

杨帆[2](2021)在《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云南省巧家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工程建设成效。本文在充分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县域基本信息以及该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实施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统计学知识和比较分析法,对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提升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在此得出以下结论:(1)巧家县土地类型多样化。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9400hm2,其中耕地总面积为74878.8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42%,林业用地达178500.9hm2,占总面积的55.9%;有林地面积72580.8hm2,占国土面积的22.7%;疏林地14.9hm2;灌木林地面积80609.0hm2,占国土面积的25.2%。但坡耕地的比例较大,15度—25度的土地大约23951.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1.99%。(2)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推进。巧家县自2002年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累积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400hm2,配套荒山造林11133.3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造特色经济林11120hm2,退耕还林以来,巧家县的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逐步合理化、多元化。退耕还林工程尤其在2014年—2019年期间实现了高效增长,2018年达到峰值相比前后年份平均增长4.2个百分点。(3)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显着。巧家县2012—2018年退耕还林期间,粮食总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每亩地粮食产量由250公斤,提高到了400公斤;粮食总产量提升了20%;201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5666.6hm2,农民实现产值5亿余元;花椒种植20466.6hm2,实现产值近5.5亿元;芒果和蚕桑共种植84533.3hm2,实现产值近9.6亿元;板栗种植566.6hm2,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几项产业达到近21亿元。生态建设方面,2015—2019年巧家县的乔木、灌木、乔灌木培育规模增量较大,2015年三类林木的培育总量为1133.3hm2,2016年为666.7hm2,2017年为2000hm2,2018年为10000hm2,2019年为8579hm2。对比2015年和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生物量和枯落物总量,2019年不同造林地生物总量为149.9t/hm2,比2015年的143.4t/hm2增长了6.5t/hm2;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枯落物总量为145.7t/hm2比2015年的105t/hm2增长40.7t/hm2。在水土保持、预防自然灾害,调节局地气候,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效益方面,能源利用结构得到优化,截止2018年巧家县累计建设沼气池42104口,节柴灶7.57万眼,推广太阳能37804m2;民众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参与退耕还林的热情和自觉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4)巧家县退耕还林问题犹存。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存在政策落实不充分,宣传工作不到位、工程实施保障性不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工作中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地区实际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张凤英[3](2020)在《基于遥感和LPJ模型模拟的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格局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起着重要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植被生长的重要指标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指标和内容。NPP不仅是评估碳平衡的重要因子,还是衡量植被生态质量及评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重要指标。影响植被覆盖的驱动因子有很多,其中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利用LPJ模型(Lund-Potsdam-Jena Model)估算长江流域净初级生产力,对长江流域1982-2013年植被NPP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长江流域的植被监测与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利用残差趋势法,结合2000-2013年植被NPP遥感数据和模拟数据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相对作用,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流域NPP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异质性,1982-2013年植被NPP大致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年均植被NPP值为475.76 gC·m-2·y-1,长江上、中、下游植被NPP年均值大小排序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上游;NPP总量排序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不同类型的植被NPP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NPP随着海拔的增高呈现波动起伏的特点。(2)气候因素对植被NPP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时间尺度上看,1982-2013年长江植被NPP与气温呈显着正相关,而与降水则呈较弱的负相关性。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超过70%的地区NPP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为正相关;不同植被类型NPP与气温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比例排序:草地>灌丛>林地>农田,与降水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比例排序:农田>林业>灌丛>草地。极端洪涝和极端干旱致使长江部分区域植被NPP减少,因此大规模极端气候事件可能导致植被NPP减少。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对气温和降水均存在敏感性,但对气温存在较强的敏感性,而对降水的敏感性不强。(3)2000-2013年长江流域NPP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中部及东部、洞庭湖西部和长江下游北部,NPPres(即残差NPP)为正,人类活动起到积极作用;人类活动导致青海省南部到四川西北部、汉江流域、洞庭湖东部及江西省等地植被NPP减少,NPPres为负。2002-2008年人类活动对NPP变化主要表现为积极影响,再加上2000年以后鄱阳湖、洞庭湖、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和汉江的NDVI增长率高于NPP模拟值,说明重大的生态工程使得植被覆盖率增加。(4)2000-2013年长江流域植被改善区域面积在总体变化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为60.42%,退化区域面积在总体变化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为39.58%,人类活动作为主导因素在植被改善和退化中的影响是最大的。农田、森林NPP的增加主要受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影响,草地和灌丛NPP的增加主要受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影响,四种植被类型退化主要受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影响。(5)2000-2013年长江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贡献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人类活动对长江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气候,因此,人类活动是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陈国民[4](2020)在《攀西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研究 ——以会理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开发潜力巨大的经济区域。“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各种政策实施下,攀西地区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攀西地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承载区,也是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防控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攀西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区域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扩张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利用的状况日益加剧,引发了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景观生态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为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已成为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对攀西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研究,厘清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情况,对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决策、协同推进区域生态治理与开发建设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四川建设长江生态屏障重点地区——会理县为研究区,以“3S”技术为基础,提取研究区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会理县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生态源和扩张源,构建阻力表面,识别生态廊道,最后叠合基于MCR模型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分区,对会理县生态安全格局进行识别研究,并提出优化和保护建议,为会理县经济和产业等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缓解攀西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思路借鉴。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根据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与TM/OLI多光谱影像建立解译标志,实现对会理县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提取,并基于DEM与坡度数据,对2018年土地利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数据表明:会理县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呈现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其他地类为辅的格局,林地覆盖面积最大,占比达53.13%,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山区,园地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草地大面积分布在金沙江沿岸的干热河谷气候区,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随乡镇点、河流和公路分布,各地类分布情况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地形分异特征明显。(2)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发现,2005~2018年间,研究区的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耕地和草地呈持续减少趋势;耕地、园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动态度较大,变化显着,其中以园地动态度最大,增速最快,增长最为明显。研究区各地类之间的转换主要发生在中南部的地势平缓区,转换时段主要为2010~2015年,以耕地和草地转出、园地和林地转入为主。(3)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提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极度和重度敏感区为会理县生境生态源,共780.61km2,主要分布在会理县北部的六华镇、云甸镇、太平镇、下村乡,中部的鹿厂镇,以及金沙江及支流沿岸的新发镇、新安傣族乡、树堡乡和竹箐乡等乡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主要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根据形态学景观空间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连通性评价,以林地和水域为前景要素,确定19个景观生态源,其中林地景观生态源17个,水域景观生态源2个。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阻力因子,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阻力面,最终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重力模型,识别会理县潜在生态廊道171条,重要生态廊道22条。(4)融合生境生态源和景观生态源为综合生态源,提取建设用地为扩张源,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得到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再叠合生态廊道完成会理县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结果表明:会理县高水平安全格局2351.48km2,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中水平生态安全格局818.60km2,围绕高水平安全格局分布;低水平安全格局和其他区域分别为736.78km2、611.09km2,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和南部。然后根据参考相关文献,将高水平安全格局对应划分为适宜生态用地的核心保护区(1162.84 km2)和一般保护区(1186.64km2),将中水平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为生态缓冲区,将低水平安全格局和其他区域分别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的生产生活区和重点开发区,并根据不同分区与研究区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见。

陈正发[5](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王淑静[6](2019)在《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历史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土壤污染、生境破坏等土地生态环境问题频出,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金沙江流域山区河流特征明显,不仅是我国生态屏障重点区,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丰富的矿藏与水能使该地区长期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生态环境与开发模式不兼容。为构建绿色国土空间,有必要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土地生态管护的建议与政策,以此提升国土开发和利用质量,为推进脱贫攻坚任务提供生态保障,为助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引作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金沙江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难以摆脱“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农田减少-人口贫困-陡坡垦殖-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和贫困人口的增收;加之,改革开放后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全区涉矿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因此,本文以东川区为研究区域,以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结合国家级贫困县与资源衰退型城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任务要求,基于“驱动力(D)-状态(S)-响应(R)”框架模型构建了符合东川区地域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采用极差法、组合赋权法(熵权法-AHP)、多标准评价法测算东川区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值,分析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时空变化规律,以提出相关对策及措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所测土地生态安全值可知,东川区土地生态系统虽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仍然保持基本功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13-2017年间,研究区综合安全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生态环境处于敏感状态(Ⅱ级)(LES为0.406428)。2014年LES骤降到0.339695,属恶劣状态(Ⅰ级),生态结构受到显着破坏,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土壤重金属超标。但自2015年起生态安全水平逐步改善,至2017年达良好状态(Ⅳ级)(LES为0.649116)。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主要基于如下原因:第一,区域生产总值较基期年增幅较大,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坡改梯、退耕还林(草)等陡坡耕地、荒山荒地整治系列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林牧业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力逐渐增强。第三,政府部门不断干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得以控制。第四,企业减排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2.2013-2017年,东川区驱动力、状态、响应安全值较初始年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响应安全指标层对全区综合评价影响程度最大,其次分别为驱动力指标层、状态指标层。响应层指标中,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r8)影响程度最大;驱动力指标层中,陡坡耕地面积比例(d7)影响程度最大;状态层指标中,森林覆盖率(s3)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知,“八大工程”等抗干扰措施亟需持续加强,以维持逐步好转的发展态势。3.为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稳定,以DSR模型为原则,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驱动力层:(1)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2)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3)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2)状态层:(1)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3)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3)响应层:(1)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2)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3)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杨济达[7](2019)在《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匹配合适的作物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脆弱生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性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德钦高原特色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葡萄酒质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决定产区区域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综合分析产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认识产区生境优势,对于揭示非黄金纬度葡萄产区的生境成因和指导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和生产具有地理标识的葡萄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揭示高原环境保障优质葡萄品质的环境成因,探索当地局部生境对葡萄生长的优劣性,本论文从高原产区的县域尺度,分析了德钦县地形因子、土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从葡萄种植产业带的局部尺度,研究了县域干旱河谷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从物种生态位的角度,探索了局部生境的环境要素特征,并与传统产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析了葡萄种植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德钦县以高山峡谷为典型地形特征,其中海拔高于3300m的土地面积占6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67%,8个坡向平均分布。海拔垂直差异和下垫面破碎化是限制产区葡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海拔小于3300m河谷区域土地类型以农业生产活动利用类型为主,表现为耕地和居民点破碎零散分布,土壤类型以棕色褐土、棕壤呈优势,水热配比表现为“干暖”,年均温为6.4℃~14.6℃,年均降水量为390mm~667mm,干燥度18.3~30.0。地形、热量和水分条件垂直分异导致在河谷区域(1834m~2753m)形成“缓坡”(坡度<8°集中分布)、“干”(降水量400mm;干燥度18.3)、“热”(年均温14.6℃;>10℃积温4928℃)三种成分的集中分布状况,该局部环境因子为葡萄经济栽培所需的“干、热、坡地”环境所匹配,使得在高寒山地的河谷局部环境具备环境资源条件让葡萄种植成为可能。(2)河谷区气候条件的水热配比表现为年均温15.9℃~17.8℃,最热月均温23.9℃~25.2℃,最冷月均温 8.6℃~13.0℃,年辐射量为 49009.3 W.m-2~52900.3 W.m-2;年降水量375 mm~516 mm,年内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月均降水量46 mm~108 mm;土壤性质为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半淋溶型土壤,以褐土为主,pH显示呈弱碱性或碱性。干旱河谷局部地带性环境完全具备了欧亚种葡萄栽培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满足其喜光照、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的生境需求,在其他传统品种受限的条件下又正好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了天然的局部生境资源。(3)河谷区以旱生特征植被为优势类型,又以小叶刺灌丛为典型,主要以“小叶马鞍叶·苦刺花群落(Com.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Sophora davidiia)”和“小叶荆·小叶马鞍叶群落(Com.Vitexmicrophylla-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为主。群落外貌多呈稀散矮生的半荒漠状态,优势种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层次结构单调。物种组成在属水平以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为主,并带有热带成分向温带过度的性质,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异较小,垂直分异明显。部分物种如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垫状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var.pulvinatum)和部分属如沙针属(Osyris)、鼠李属(Rhamnus)与地中海山地硬叶小叶灌丛的成分相同,群落结构、外貌以及植物区系类似于地中海同类植被,与地中海传统葡萄产区在生境上具有相似性并联系紧密。(4)在河谷区分布有毛葡萄(Vitis heyneana)和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两种葡萄属种质资源分布,存在葡萄属植物原生生态位。温度变异性是干旱河谷区域葡萄生态位分布的主导因子,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Isothermality)、温度季节变化(Temperature Seasonality)为显着影响因子。环境要素具备优质葡萄生长需求和发展潜力,热量条件表现为:生长期有效积温1789℃,最热月均温22.1℃;生长季均温19.4℃;光热系数Ⅰ(Rt)=3.2;无霜期208.3天;水分条件表现为:年均降水量429mm;生长季降水量321.3mm;成熟季降水量166.7mm;干燥度(DI)1.4。生态优势体现为:温度极端差异平缓(-6℃~30℃),季节性变异明显(TS=54.11)成为该区域葡萄越冬无需冬季下架埋土的热量生境优势;较高的干燥度水平(DI=1.4)和较低降雨量(429mm)是葡萄挂果周期长,糖分积累充分的水分生境优势。(5)葡萄种植对德钦县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体现为耕地内部种植种类的改变。对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表现为农业结构和生计模式的改变。农业模式从依赖自然资源型的粗放农业向市场主导型的商业农业转变,养殖业水平呈下降趋势。葡萄种植区和非葡萄种植区农户生计模式两极化发展。葡萄种植区从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收入结构以葡萄种植收入为主;非葡萄种植区呈山地退化迁移模式,劳动力和收入结构向非农活动转移。本研究探索了低纬度、高海拔酿酒葡萄产区的高山峡谷环境地带性特征;揭示了干旱河谷保障葡萄优质生长的生境成因;对产业带的干旱河谷生境梯度格局深化了认识;对高原酿酒葡萄的发展和葡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区域环境背景资料和生境适宜性数据支持;对藏区山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变化和响应提供了案例;为葡萄产区科学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欧朝蓉[8](2017)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热河谷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干扰活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区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开展干热河谷生态安全评价量化研究有利于明确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过程,探究其发展趋势,揭示影响地区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及障碍形成机制,为干热河谷区域生态风险防范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本地区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本文以元谋干热河谷区(元谋县全境)为案例地,以3S技术、景观生态学、地理空间分析、数理模型、多元统计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了元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植被覆盖度的特征,继而以景观格局指数、植被覆盖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参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分析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异质性;以DPSIR框架模型构建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物元模型研究各评价指标和综合生态安全等级关联性,基于综合指数模型研究DPSIR分类指标的关联性及综合生态安全发展趋势;构建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度模型研究影响因素的障碍度及其变化,辨明主要障碍因素及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形成机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8年和2016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了元谋干热河谷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表明,元谋土地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多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程度较大,但总体程度较小,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有小幅的变化。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频繁,草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的面积最多,建设用地的转入态势明显,未利用地转出态势明显。区域景观格局复杂程度增加,景观斑块增多,斑块面积缩小,各种景观类型面积差异缩小,景观优势度下降,破碎化程度加深。以地理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 2008-2016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异质性,进而以地理回归模型探索高程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元谋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与地势走向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植被覆盖度总体均值偏低,中高山区域的高植被覆盖度比例大幅减少,该区域植被生态状况退化。植被覆盖度正向变化区域面积略高于负向变化区域面积,但负向显着性变化区域面积大于正向显着性变化区域。干热河谷对高程引起的降水差异十分敏感,干旱年份降水的显着不足使高程导致的水分和蒸发的差异性对植被覆盖度的作用力更为明显,2012年后高程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作用明显降低,表明人为干扰因素作用力加强。从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两个层面研究了 2008-2016年来元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生态系统静态服务价值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林地,其次为草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对生态系统静态服务价值的障碍作用最大。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略有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在现阶段远低于静态价值,但变化率远高于静态价值,表明现阶段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视程度不够,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价值将显着提高。以景观格局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参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研究元谋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指数(LESP)、景观生态质量指数(LEQ)及景观生态安全度(LESD)值都属于临界安全值范围,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景观生态安全度在整体空间和局部空间上存在正相关关系。高值—高值区分布在在元谋东部和南部的中高山区中,低值—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坝周低山区和中低山区。2016年低值—低值在金沙江沿岸坝周低山及中低山区分割明显,反映了该区域景观趋于破碎化。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结构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起决定性作用,而未利用地开发、耕地面积增长、城市扩张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非结构因素作用增强。以DPSIR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物元模型和综合指数模型对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利用障碍度模型量化评价指标的障碍度,分析生态安全障碍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经历了向“极不安全转化”→向“较不安全”转化→向“临界安全”转化→向“较为安全”转化四个阶段,生态安全级别持续提升,但仍然没有真正进入“较安全”级别。时间序列法研究表明虽然未来5年综合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缓慢增长,但未来仍将长期处于向“较安全”转化等级。2005年至2015年间元谋综合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类型发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8年间,综合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素类型为经济发展水平;2009-2011年,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成为主要障碍类型,经济因素退居其次;2012年-2015年,人口因素逐渐成为主要障碍类型,耕地质量成为其次。元谋干热河谷综合生态安全主要受制于原生性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在经济、社会、土地问题逐步改善的情况下,人口因素成为关键障碍因素。必须通过生态移民和产业转型减少人口对区域综合生态安全的压力,实现生态安全质的转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时空特征和综合生态安全量化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陈芳淼[9](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毛瑢[10](2006)在《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区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机理及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胜县金官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为了了解和掌握非洲狗尾草、东非狼尾草和肯尼亚白三叶3个引进草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并回答其水土保持的机理,同时探讨其能否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本研究采取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引进草种为研究对象,以耕地和裸地为对照,对引进草种的水土保持作用机理及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一年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1) 引进草种的茎叶和枯落物对降雨的持水能力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有关,两者呈线性函数相关。茎叶和枯落物的生物量越大,对降雨的截留能力越强,截留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狗尾草、狼尾草、三叶草。 (2) 引进草种主要通过根系分泌物、死亡以及网络固持和穿插等作用有效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主要表现为:降低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增强其蓄水保水能力;提高土壤中粘粒、粉粒的含量;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初渗速度、稳渗速度和稳渗系数,增强土壤的渗透能力;提高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以稳渗速度为例,引进草种分别比裸地增加了175%~612%,比耕地增加了69%~338%。 (3)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发现,引进草种均能控制土壤侵蚀。在76mm/h雨强下,狗尾草径流量仅为0.70mm/h,土壤侵蚀量为16.495t/hm2·h,比裸地分别降低了93.71%和97.78%,耕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径流量为20.1lmm/h,土壤侵蚀量为1202.6t/hm2·h,比裸地分别高出81.00%和61.86%;而在53mm/h下,狼尾草、狗尾草和三叶草水土保持作用都很突出,保土效益都高达90%以上,裸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研究还表明,径流量与地表盖度、降雨强度、总孔隙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累积泥沙量主要由地表盖度、降雨强度、有机质含量决定。 (4) 引进草种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通过其地上部分的持水性能和根系对土

二、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长征路上看退耕(论文提纲范文)

赤水河畔种竹人
走进红色扎西
娜姑镇的石榴熟了
森林环绕的村庄
走在新长征路上

(2)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方法
        1.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第二章 巧家县基本情况
    2.1 巧家县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2 巧家县自然资源及特点
        2.2.1 气候资源
        2.2.2 土地资源
        2.2.3 林业资源
    2.3 巧家县社会经济情况
    2.4 巧家县退耕还林现状
第三章 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3.1 生态效益
        3.1.1 气候资源方面
        3.1.2 土地资源方面
        3.1.3 林业资源方面
    3.2 经济效益
        3.2.1 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
        3.2.2 经济收入情况
        3.2.3 地区产业结构情况
    3.3 社会效益
        3.3.1 能源利用结构方面
        3.3.2 退耕区民众生态意识方面
        3.3.3 巧家农业基础建设方面
第四章 巩固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策略分析
    4.1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4.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
    4.3 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
    4.4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
    4.5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基于遥感和LPJ模型模拟的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格局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1.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驱动力
        1.2.3 模型和遥感在植被NPP研究中的应用
        1.2.4 长江流域植被NPP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植被现状
        2.1.3 地形地貌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2.2.1 气象数据及处理
        2.2.2 植被类型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
        2.2.3 NPP资料及处理
        2.2.4 其他资料
    2.3 模型及研究方法
        2.3.1 LPJ模型介绍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
    3.1 LPJ模型估算结果及精度验证
    3.2 长江流域植被NPP空间变化特征
    3.3 长江流域植被NPP时间变化特征
    3.4 海拔梯度上植被NPP分布规律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植被NPP的影响
    4.1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
        4.1.1 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4.1.2 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4.2 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
        4.2.1 气温变化对NPP的影响
        4.2.2 降水变化对NPP的影响
        4.2.3 极端气候对NPP的影响
    4.3 NPP对降水和气温的敏感性研究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
    5.1 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
        5.1.1 工程分布
        5.1.2 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
        5.1.3 NPP和 NDVI空间分布
    5.2 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时间变化特征
        5.2.1 人类活动对NPP影响的时间变化特征
        5.2.2 NPP和 NDVI时间分布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气候与人类因素在植被NPP变化中的贡献率
    6.1 气候与人类活动在植被变化中的作用
        6.1.1 人类活动与气候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6.1.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的影响
    6.2 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的气候因素贡献率
    6.3 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的人类贡献率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攀西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研究 ——以会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现状
        1.2.2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经济人口
        2.1.3 重要地理区划与生态环境问题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资料收集
        2.2.2 数据处理
第3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与时空演变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3.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立
        3.1.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解译标志
        3.1.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3.2 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
        3.2.1 土地利用/覆被分布情况
        3.2.2 土地利用/覆被地形梯度效应
    3.3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3.3.1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
        3.3.2 土地利用的类型转换
        3.3.3 土地利用变化强度
    3.4 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方法
    4.1 “源”的提取方法
        4.1.1 生态源提取
        4.1.2 扩张源提取
    4.2 综合阻力面构建方法
    4.3 生态廊道提取方法
        4.3.1 潜在生态廊道提取
        4.3.2 重要生态廊道提取
    4.4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方法
        4.4.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4.4.2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第5章 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
    5.1 “源”的提取
        5.1.1 生境生态源提取
        5.1.2 景观生态源提取
        5.1.3 综合生态源和扩张源提取
    5.2 综合阻力面构建
    5.3 最小累积阻力面构建
    5.4 生态廊道提取
    5.5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第6章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及保护建议
    6.1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6.1.1 各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土地利用/覆被情况
        6.1.2 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分布特征
    6.2 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6)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二、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小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二、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土地生态安全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第二节 理论基础概述
        一、土地生态学理论
        二、人地关系理论
        三、系统学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东川区概况及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地貌
        三、气候条件
        四、资源状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行政区划和人口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贫困状况
    第三节 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第四章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第一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二、基于DSR模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标准化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三、评价标准划分
    第三节 基于DSR模型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一、2013-2017 年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二、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加强土地生态安全驱动力正向作用
        一、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
        二、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三、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
    第二节 维稳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水平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
        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
        三、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完善土地生态安全响应保障体系
        一、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
        二、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三、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7)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藏高原地理效应与云南热带山原特征
        1.1.2 横断山地带性特征
        1.1.3 传统农牧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态学发展
        1.2.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
        1.2.3 云南山地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1.2.4 横断山干旱河谷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
        1.2.5 德钦干旱河谷葡萄种植与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德钦县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状况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地形要素分析
        2.1.2 遥感解译和影像分类
        2.1.3 气候因子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德钦县土地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2.2 德钦县气候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3 讨论
        2.3.1 德钦县区位特点与土地资源分布格局
        2.3.2 德钦县局部气候特征和成因
        2.3.3 德钦农业资源条件
    2.4 小结
第三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材料
        3.1.1 植物群落调查
        3.1.2 河谷气候因子分析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组分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河谷气候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2 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3 河谷土壤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3 讨论
        3.3.1 德钦干旱河谷类型
        3.3.2 干温河谷植物群落特点分布格局
        3.3.3 德钦干温河谷成因
    3.4 小结
第四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环境因子影响机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生态位模型分析
        4.1.2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1.3 物候期生长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德钦野生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2 德钦种植酿酒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3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2.4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物候指标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产区的局部气候特征及差异性
        4.3.2 中国葡萄区划标准下的德钦产区
    4.4 小结
第五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遥感数据源和预处理
        5.1.2 影像分类和精度检验
        5.1.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5.1.4 社会经济数据和农村参与式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95-2015德钦县土地利用变化
        5.2.2 1995-2015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
        5.2.3 德钦葡萄种植状况
        5.2.4 基于村级尺度农业结构对比分析
    5.3 讨论
        5.3.1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5.3.2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生计模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产区发展思路和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1.3.2 景观格局研究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3.4 植被覆盖度
        1.3.5 生态安全评价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和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状况
        2.1.7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数据源
    2.4 研究内容
        2.4.1 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
        2.4.2 植被覆盖度时空异质性
        2.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2.4.4 景观生态安全变化
        2.4.5 综合生态安全及障碍因素
    2.5 技术路线
    2.6 研究方法
        2.6.1 GIS空间分析
        2.6.2 遥感技术
        2.6.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2.6.4 模型研究
        2.6.5 多元统计分析
3. 干热河谷地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研究
    3.1 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
        3.1.1 DEM数据处理
        3.1.2 基本地形的提取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1 波段的选取与合成
        3.2.2 几何精校正
        3.2.3 遥感影像裁剪
    3.3 土地利用遥感解析
        3.3.1 遥感影像的判读特征
        3.3.2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3.3.3 遥感影像解译
        3.3.4 解译成果野外验证
    3.4 土地利用变化
        3.4.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4.2 土地利用转移
        3.4.3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
        3.4.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5 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
        3.5.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3.5.2 景观格局分析
    3.6 小结
4. 干热河谷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
    4.1 遥感预处理
    4.2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4.3 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
    4.4 植被覆盖度变化时间特征
        4.4.1 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
        4.4.2 植被覆盖度的转移矩阵
        4.4.3 植被覆盖度地带性变化特征
        4.4.4 植被覆盖度的年际波动
        4.4.5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
    4.5 基于GWR的高程因素分析
        4.5.1 GWR的高程模型构建
        4.5.2 高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的空间异质性
        4.5.3 高程因素回归系数的时间演变
    4.6 小结
5. 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1 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
        5.1.1 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评价方法
        5.1.2 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
        5.1.3 单位面积食物生产功能价值
        5.1.4 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分析
    5.2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
        5.2.1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评价方法
        5.2.2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调节系数
        5.2.3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分析
    5.3 小结
6. 干热河谷地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动态
    6.1 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
        6.1.1 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的构建
        6.1.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6.2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动态
        6.2.1 景观生态安全度空间采样
        6.2.2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综合分析
    6.3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性
        6.3.1 空间自相关模型
        6.3.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分析
    6.4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度
        6.4.1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模型
        6.4.2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度分析
    6.5 小结
7. 干热河谷地区综合生态安全及障碍因素研究
    7.1 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综合生态安全评价的框架模型
        7.1.2 综合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基于熵权物元评价模型的综合生态安全评价
        7.2.1 数据的标准化
        7.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7.2.3 物元评价模型
        7.2.4 物元模型域与节域确定
        7.2.5 综合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7.3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区域综合生态安全评价
        7.3.1 综合指数模型
        7.3.2 区域综合生态安全评价
    7.4 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因素
        7.4.1 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度模型
        7.4.2 综合生态安全单指标障碍度
        7.4.3 综合生态安全分类指标障碍度
    7.5 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10)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区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机理及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保持现状
        1.1.2 示范工程概况
        1.1.3 问题的提出
    1.2 本研究的议题及目的、意义
        1.2.1 本研究的议题
        1.2.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本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范围界定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本研究范围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植被水土保持作用
        2.1.1 冠层
        2.1.2 枯枝落叶层
        2.1.3 根系
    2.2 退耕地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2.2.1 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2.2.2 退耕地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2.3 牧草在退耕地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中的优势
第三章 引进草种的持水能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引进草种茎叶与根系生物量测定
        3.1.2 试验区引进草种茎叶持水能力测定
        3.1.3 试验区引进草种枯落物持水能力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进草种生物量
        3.2.2 引进草种茎叶持水能力
        3.2.3 引进草种枯落物持水能力
    3.3 小结
第四章 引进草种的土壤改良作用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根系生物量调查
        4.2.2 土壤容重、孔隙度
        4.2.3 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4.2.4 土壤机械组成
        4.2.5 土壤有机质
        4.2.6 土壤渗透性
        4.2.7 土壤抗侵蚀能力
    4.3 小结
第五章 模拟降雨条件下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人工模拟降雨产流时间
        5.2.2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下土壤侵蚀过程研究
        5.2.3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下径流累积量和泥沙累积量
        5.2.4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下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关于引进草种水土保持作用机理的讨论
        6.1.1 关于引进草种持水能力的讨论
        6.1.2 关于引进草种改良土壤的讨论
        6.1.3 关于引进草种持水能力与改良土壤关系的讨论
        6.1.4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地方
    6.2 关于模拟降雨条件下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效益的讨论
        6.2.1 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6.2.2 关于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效益影响因子的讨论
        6.2.3 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6.2.4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地方
    6.3 关于引进草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讨论
        6.3.1 引进草种经济效益概算
        6.3.2 实践指导意义
    6.4 引进草种的效益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引进草种的持水能力
        7.1.2 引进草种的土壤改良作用
        7.1.3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下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效益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征路上看退耕[J]. 高立鹏. 绿色中国, 2021(19)
  • [2]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 杨帆. 广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遥感和LPJ模型模拟的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格局及驱动力分析[D]. 张凤英.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攀西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研究 ——以会理县为例[D]. 陈国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6]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D]. 王淑静.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7]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济达. 云南大学, 2019(09)
  • [8]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欧朝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区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机理及效益研究[D]. 毛瑢. 昆明理工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云南省金沙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