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种植义齿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口腔修复治疗手段,甚至被认为是牙列缺失和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之一,使许多缺牙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特别在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种植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不同类型高质量种植体的不断研制成功,早期认为无法种植或种植失败率较高的情况已大大改观,有学者提出“种植无边界”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患者健康和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局部牙槽骨的种种缺陷已不再成为口腔种植的障碍。但种植义齿尚存在一些令人不容乐观的地方,这是因为不同修复类型的种植义齿均存在着一定的失败率,并且存在着外科、软组织、支架机械性以及发音、美观等多方面的并发症,同时,对于一些并发症的处理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所以,目前种植义齿已逐渐从开拓性尝试发展到了面对具体病例必须权衡利弊,作出合理选择的实用阶段。研究表明,导致种植义齿负重(active service)后失败的主要骨吸收必然导致种植义齿失败。为了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和治疗成为临床研究领域的重点及难点,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总结和推广相关的临床经验任重而道远原因是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是一种进展性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炎症,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反应,它导致种植体周围支撑骨组织的功能丧失。种植义齿功能负重后,由于过度负荷、口腔卫生差、邻牙病变等原因,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引起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种植体周围骨的丧失又常常加重或诱导种植体周围炎。不加控制的种植体周围。引导骨再生技术是口腔种植学最重要的外科技术之一,也是目前最多研究报道使用于种植体周围炎手术治疗的技术。引导骨再生技术根据各类不同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即上皮细胞、成纤维组织细胞比牙周膜细胞、成骨细胞移行速度快,利用各种细胞间在形态、大小上的差别、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膜在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人为地竖起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避免这些细胞与成骨细胞之间的竞争抑制,确保成骨过程在无成纤维细胞干扰的前提下逐渐完成,最后实现缺损区完全的骨修复。纵观近十年的文献报道,人们认识到种植体周围炎可以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得到控制,这些治疗措施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但是治疗的关键是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获得重建,种植体获得再整合。目前国外关于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研究有零星报道,但对治疗效果持不同观点,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引导骨再生技术对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进行治疗和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对临床标本的治疗效果,以期探讨引导骨再生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种植体周围炎性骨缺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保证种植义齿的长期成功提供保障。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一、种植体骨整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拔除成年Beagle犬全部下颌前磨牙,双侧即刻各植入CDIC纯钛螺纹种植体3颗。3个月种植体骨整合后,接入愈合基台。二、建立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动物模型种植体基台龈下丝线缠绕,1个月诱导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取出丝线。通过菌斑控制措施,让种植体在实验动物口腔暴露1个月。三、种植体周围骨量测定翻瓣暴露种植体,肉眼直视下测量种植体颊侧、舌侧、近中、远中4个视野的骨缺损量。四、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对种植体周围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相应治疗空白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翻瓣刮治,枸橼酸、生理盐水交替浸泡种植体表面,关闭术创。实验组:①Bio-Oss组:种植体周围翻瓣刮治,枸橼酸、生理盐水交替浸泡种植体表面,骨缺损区Bio-Oss+胶原膜引导骨再生。②OAM组:种植体周围翻瓣刮治,枸橼酸、生理盐水浸泡种植体表面,骨缺损区充OAM+胶原膜引导骨再生。五、获取带种植体的下颌骨标本5个月后临床评估骨再生情况。再过1个月,处死动物制取标本,沿种植体长轴切片,然后手工磨片,制作厚度为30~50μm带种植体骨磨片,甲基胺蓝染色。六、组织形态学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同放大倍数观察组织学变化和骨再生情况。用医学图像分析管理系统对每张切片缺损区及非缺损区测量新生骨。第二部分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一、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收集种植体周围炎牙槽骨吸收超过5mm的,临床上归类于濒危的种植体,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对其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通过临床和放射学评估GBR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效果。二、活动型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临床收集活动型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病例,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通过临床和放射学评估GBR技术对种植体根尖区骨缺损的重建效果。结果第一部分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一、一般情况2条犬均存活,即刻植入的12颗种植体全部形成骨整合,并建成动物实验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分组进行骨重建,顺利完成实验。当再次手术打开植入区时,见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有明显再生骨组织。二、影像学检查所有种植体周围骨接触水平均在直视下测量近中、远中、颊侧、舌侧4个视野,结果显示:治疗前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接近40%。而经过不同治疗后,5个月时各组之间骨的再生水平不一,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植入Bio-Oss和OAM组最高,对照组较差,说明GBR能较好地促进骨再生,改善种植体周围炎所致的骨缺损。三、骨组织形态学检查:低倍光学显微镜下,实验组种植体肩台周围有大量的新生骨形成;对照组种植体肩台周围未见新生骨,骨缺损区存在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形态学定量测定显示,骨接触率在实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部分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一、10颗种植体周围炎病例,9颗TPS界面种植体(其中Frialit-2种植系统,阶梯螺纹状占5颗;Xive种植系统,螺纹柱状占4颗)周围骨再生理想,测量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深度最大数值为1.9mm,最小值为0mm。1颗HA界面种植体(BLB种植系统press-fit柱状)失败。二、5颗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行GBR术后临床追踪2~5年,种植体根尖区没有出现瘘管,放射学检查可见种植体根尖区密度明显增高。结论1.种植体基台龈下丝线缠绕可以诱导形成近似于临床实际的种植体周围炎动物试验模型。2.对于带种植体骨组织进行塑料包埋处理,可以得到30μm左右的骨磨片。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骨组织的细微结构,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情况,以及胶原纤维和类骨质。3.Bio-Oss、OAM结合胶原膜可以引导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区形成骨再生。4.Bio-Oss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可以挽救临床濒危的罹患种植体周围炎(非HA界面)的种植体。5.Bio-Oss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可以重建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根尖区的骨缺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种植体周围炎骨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种植体骨整合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动物与材料仪器
  • 2 实验过程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种植体周围炎实验动物模型建立
  • 1 器材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分组及治疗过程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试验四 带种植体骨磨片制作和组织形态学分析
  • 1 主要器材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临床试验
  • 实验1 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
  • 1 材料
  • 2 试验设计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2 活动型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
  • 1 材料
  • 2 试验设计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牙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J]. 机械制造 2017(11)
    • [2].影响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因素[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2(04)
    • [3].骨质疏松症与颌骨种植体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04)
    • [4].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固定修复效果评价[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05)
    • [5].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对骨结合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01)
    • [6].TiO_2光催化效应对种植体生物活性的影响[J]. 口腔疾病防治 2016(01)
    • [7].巧用废弃种植体瓶和彩色胶布保管纤维桩[J]. 中国疗养医学 2012(01)
    • [8].种植体表面处理对骨缺损修复和骨结合影响的评价[J]. 医学综述 2011(19)
    • [9].人工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6(04)
    • [10].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案研究进展[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10)
    • [11].影响种植体周围牙龈乳头高度因素[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08)
    • [12].影响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宿主因素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04)
    • [13].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体支持的固定和可摘义齿的回顾性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01)
    • [14].影响种植体周软组织位置因素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05)
    • [15].下颌单侧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04)
    • [16].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修复在无牙颌下颌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6(09)
    • [17].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及界面成骨细胞活动变化的研究进展[J]. 甘肃医药 2015(03)
    • [18].数枚折断种植体取出后同期植入新种植体1例[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4(04)
    • [19].早期加载种植修复前牙缺失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09)
    • [20].早期种植的临床应用观察[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02)
    • [21].口腔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1)
    • [22].种植义齿冠修复后失败病例的临床报告[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01)
    • [23].影响牙科用钛和钛合金种植体腐蚀性的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03)
    • [24].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龈下菌群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 2011(05)
    • [25].提高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 2011(22)
    • [26].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03)
    • [27].种植体形态结构设计研究进展[J]. 广东牙病防治 2009(11)
    • [28].钛材料仿生天然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 [29].下颌种植球帽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34)
    • [30].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01)

    标签:;  ;  ;  ;  ;  ;  

    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