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恋“西部美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楠[1](2021)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从正式成立至今60多年的舞蹈文化发展历程。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分期作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论述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文化活动和重要意义。论文以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老一辈工作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资料,以笔者到团里实地调查和采访以及到西藏自治区日报社查阅的“第一手资料”为主,并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论着结合起来,来理清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舞蹈发展历程,以此来窥探西藏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在绪论中主要叙述论题的选题背景及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完成论文过程中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成立及前期历程概述。通过两个小节分别论述解放西藏过程中政治历史背景及文化艺术表现以及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前期工作准备及成立情况。第三部分为从第三章到第六章对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进行分期。分别对每个时期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艺术活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舞蹈情况和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舞蹈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为第七章结语。论述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社会主义新西藏发展中的表现,同时反思和总结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赖文熙[2](2020)在《“于正剧”叙事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于正,当代最具争议的商业编剧,既是编剧里的营销高手,也是营销里的成功编剧。由“于正工作室”制作出品的“于正剧”继“金庸剧”“琼瑶剧”“海岩剧”之后,成为了当下唯一冠以编剧之名的商业电视剧。有人说,于正是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也有人说,于正是才华出众的编剧。作为商业与艺术媾和的产物,“于正剧”的争议性反映着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艺术复杂而矛盾的性质。在本质上,“于正剧”和“韩剧”“好莱坞电影”一样,都是“为商业而艺术”的影视作品。作为“国产剧”中的佼佼者,“于正剧”将商业思维与影视艺术相结合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打破了“韩剧”“美剧”“泰剧”等海外电视剧对于国内电视剧消费市场的垄断,提升了“国产剧”在海外影视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站在商业消费与影视艺术的交界处,对“于正剧”进行跨界研究,揭示“于正剧”成功背后的影视叙事策略,同时也对“于正剧”商业叙事模式进行反思。影视艺术是具有商业性与综合性的现代叙事艺术,它既离不开现代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以及文化消费市场,同时又包含了多种传统叙事手段。本文将立足于影视艺术自身复杂、多元的特性,对“于正剧”成功背后的影视叙事策略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与阐释。文章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即对研究背景、现状,以及方法进行梳理。正文的大体逻辑是:首先,从“于正剧”的“华流”影视品牌特色出发,通过分析于正剧的商业模式、“中国风”的影视叙事路线,以及富含东方情味的叙事风格,探讨“于正剧”中的东方叙事美学;其次,根据“于正剧”的故事素材的类型,分析“于正剧”在故事素材的影视开发上的特色,研究“于正剧”如何运用现代意识来开发历史素材,如何以伦理叙事来构建悲剧,以及如何以女性思维对武侠小说进行改编;再者,从影视艺术自身多元的叙事符号出发,对“于正剧”中巧妙的镜头符号、“狂欢性”与“对话性”的人物话语符号,以及抒情写意的音乐符号进行解析;最后,对“于正剧”商业叙事模式进行反思。虽然“于正剧”抓住了改革开放后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黄金契机跻身于国产剧一线品牌,但是由于商业化与市场化的叙事模式,“于正剧”也存在叙事的同质化;煽情、媚俗的套路化;浮夸的女性化;过度娱乐化等多方面问题。
李文静[3](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吉平[4](2019)在《中国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电影是画面与声音、时间与空间完美融合的综合性艺术,在其叙事的进程中不仅具有时间性维度,也更拥有着空间性维度。随着空间叙事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兴起,研究者们不仅着眼于对文学文本空间叙事的运用与剖析,也同样把研究的目光投射到了电影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域上。空间叙事的核心是以探究在场的“叙事空间”的选取、设计、应用等为根本前提,而西部电影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民族电影流派,其重要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导演们对“西部叙事空间”的把握与运用,这为将空间叙事理论导入到对中国西部电影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基础。具体而言,所谓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就是指电影艺术家对西部这一叙事空间如何进行选择、加工和创造,进而把西部叙事空间作为推进叙事进程以及叙事表意的重要手段,最终构建出具有强烈的空间叙事属性的艺术作品的方法。当然,西部电影空间叙事包涵的内容是较为丰富的,本文主要是聚焦于“西部叙事空间”而展开,这是因为“西部叙事空间”的叙事建构与表意开拓不仅是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电影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之所在。这其间,“西部叙事空间”在西部电影的发展流变中其叙事内涵如何构建与嬗变?“西部叙事空间”如何进行其叙事与表意功能?“西部叙事空间”又需要通过何种叙事技巧来完成其叙事与表意?这些都是本论文提出并要解决的重要命题。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重视时间的研究,而忽略了叙事中的空间作用。而电影作为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其空间意识与空间结构是与生俱来的。本论文将首先分析空间与时间、空间与叙事的关系,进而探讨空间叙事与文学、空间叙事与电影的关联及其在这两者之中的作用与功能,以运用与实施到对西部电影的研究上。而对“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内涵及叙事意蕴建构是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的主体方面,这种建构跟西部电影不同发展时期的空间叙事话语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20世纪80年代,“经典西部电影”空间叙事话语主要表现为一种启蒙/寻根/反思型话语,这一时期的话语体系构建了“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与诗意想象;随着时代思潮的演进,早期的启蒙/寻根型话语在20世纪90年代向新反思/消费/主流话语转变,这种变化使“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内涵被不断遮蔽;而在新世纪后,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话语则表现为新主流/新消费/生态话语的共存,在继续瓦解和掏空着“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与意义之际,也在重构着“西部叙事空间”的往昔形象。除了分析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意义衍变,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的重要方面还在于对“西部叙事空间”叙事与表意功能的探究。这种探究离不开空间叙事类型与空间叙事意象的有力支撑。无论是空间叙事类型中的地域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还是空间叙事意象中的自然景物类意象、动物类意象、民俗仪式类意象等,它们都是“西部叙事空间”这一特定的空间场域孕育和生发的,它们共同营建着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叙事与表意的意蕴能指与所指。当然,要使这种意蕴能指和所指得以充分实现,还必须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叙事技巧。电影空间通过不同的空间叙事技巧就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关系,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技巧在内容层面大致可分为空间并置、空间隐喻、空间互文等。叙事线索的并置、叙事场景的互文、叙事景观的隐喻,织就和强化着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的叙事内蕴。空间叙事技巧不仅体现在西部电影文本的内容层面,也更体现在影像本体层面的镜头运用、色彩运用、音乐以及音响的使用上。总之,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话语的流变、空间叙事类型的彰显、空间意象的设置、空间叙事技巧的独特运用,使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呈现出独有的文化内蕴及美学魅力;这是西部电影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电影流派区别于其他电影流派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将会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西部电影叙事学研究乃至中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领域,也将为当下的西部电影实践创作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参照。
孙玮[5](2018)在《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文中认为20世纪后半叶,当代生态批评思潮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生态学作为自然学科分支,逐渐跨越学科边界与人文学科达成融合。生态批评的观念从21世纪初进入中国内地,本土学者试图将这种批评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加以融合,并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作为学术研究的范式,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学、文艺批评和艺术研究领域。因此出现了一批的以生态主义(eco-)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视角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如与文学、哲学、美学、伦理、人类学加以结合后形成的新的学科视角。而生态电影批评,作为生态文学批评的新分支,从此形成了新的关于电影读解的特殊视角。这种被称之为“绿色电影”批评的新型电影研究,是生态批评对自身批评范畴的扩展。针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探讨是生态文艺审美的具体实践形式,并与其背后的生态政治话语与文化文本语境形成呼应和互文的关系。本文以生态主义哲学观念作理论基点,对具体的影像文本进行考察与解读,尝试考察生态电影作品的生态审美意蕴。由此探索电影文化与生态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观念生发出的文化表征,生态电影是如何完成对自然形象的建构,以及如何完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生态电影又是以何种方式在受众群体中完成审美表征的建构,从而展现人类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意蕴。同时,生态电影对于生态之美的表达与建构,故事文本中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最终改变了人类生态观念的建构,从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梳理了生态电影的生成背景及理论源流,并对生态电影的特征、性质和边界作出了限定。生态电影概念的提出,源起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提出。是接受科技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本主义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对负面效应施行了理性的批评与审视,满足并再次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1世纪作为视觉文化与技术狂欢的时代,在信息文化和互联网+的媒介环境之下,形象和影像开始主导受众的审美心理。而这一转变也颠覆了传统文化生活中被文字把持的阐释与表达功能。用之体现的文学文本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生命存在之美,在电影呈现出的直观感受(视觉冲击与影像奇观)面前,变得自惭形秽。受众对生态电影的理解,意味着电影对生态思想的传递,更容易升华为受众个体的生态体验和审美享受。在观看过程中,电影的文化内涵投射于受众情感并引发共鸣,从而发酵潜意识中的生态主义情感。创作者隐含于生态电影中的生态审美意蕴最终建构为观众的审美经验,呼应现实生活体验,从而接受生态电影的立场和主张。本文研究范畴所讨论的生态电影作品,是指那些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理论来源,并将生态系统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讨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影响,呈现出独特生态审美趣味的电影艺术。由此也可以得出,如果将电影传递出的生态审美倾向以及生态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衡量一部电影的类型标准,那么生态电影是包含纪录片以及其他叙事类型的情节电影。在时间跨度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现代”,具体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的时间内。在空间范畴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中国”,从而突出研究的当下性与切近性。本文第一章对东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源流背景及其演变历程做了简要梳理,进而作出讨论与追问关于生态电影所产生的哲学本源与文化语境。人类文明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生态美学观念和哲学源流,是我们今天对生态电影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生态美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生态电影创作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文化语境成形的起点。事实上,我们在创作生态电影中的各种故事情境时,针对自然的表达与诠释,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展现与描摹,都是对人类文明中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观念的复刻。研究根据东西方不同的语境文化来源切入,考察东西方哲学文化传统内生态审美观念各自的变迁历程。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论,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到海德格尔,从20世纪以后蓬勃的生态思潮到现代生态审美;以及东方文化语境中,儒释道三家蕴含着东方智慧的有机生态观念的审美传统。正是这些处于生动演进中的生态审美源流,为当代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美学渊源。本文的第二章对中国生态电影萌芽、发展和类型化的初构进行了回顾。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几代传承,中国电影从阶级叙事到文化和人性叙事,生态意识与生态视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开始被广泛的关注。从最初在科教片中初初展露的生态主题,到后来以自然风光纪录为主的纪录片,直到今天在类型电影中呈现出的生态主题,中国生态电影在三十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诞生与发展。其中所呈现出生态主题、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审美意蕴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几十年短暂的光阴对于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开端,但这关键的一段历程,值得我们的回溯与思考。本文的第三章在考察生态电影的审美内涵的同时,将生态电影作品中具有剧情表达的电影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大量具体文本解读,分析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指出生态电影作为人类精神和自然精神的完美契合,集合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而非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生态学“三分法”对电影艺术创作加以系统考察,中国生态电影除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讨论,也着重于追问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性,包括人自身的精神生态的建构。本文就电影创作与自然生态、电影创作的能量与动力、电影艺术的表达内容与地域色彩、电影创作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精神生态价值的开发、生态主义阐释等问题都加以分析,希望改变生态电影早期创作中“风景如画”的美学创作标准,改变人本主义的创作理念,通过扩展文本表达视野,进而扩宽生态电影的类型边界;最终达成生态电影中自然生态的真实表达和生态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建构。本文的第四章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进行了解析,作为探讨中国生态电影的重要部分,审美的艺术批评,应当寻找具有独特视角,不同于传统生态电影研究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人关注到生态电影不仅在思想意识上有自己的特质,在审美与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生态电影的研究应当从审美和艺术特性上加以探讨。因此,研究生态电影,还需要探讨其独特的美感魅力,理解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分析了解生态电影独特的审美目的,审美观念、审美特性和审美意蕴。在文本细度的基础上,本文对生态电影做了美学特性和美学意蕴的考察,分析了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四大特性: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和主体间性,同时从常规叙事表达层面对中国生态电影进行了审美意蕴分析,并对虚拟影像技术进行叙事表达的数字虚拟电影的生态审美意蕴加以分析。本文的第五章对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背后的文化伦理价值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关注生态电影文本表达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话语体系。关注生态电影建构人与自然冲突或者依存融合的文化伦理关系。从生态电影对人与自然对立、和谐、共生三种不同关系模式的文本创作,分析生态电影创作者对两者价值关系的伦理定位以及其中的生态内涵。探讨如何实现对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探讨建立完备的处理人类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相关道德规范。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怀与特殊关系的表达,时下已成为中国电影创作探讨的焦点。而生态电影中对伦理关系定位的界定,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生态审美的过程。因此,电影中的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解释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扩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本文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就生态电影作为生态主义思想审美意蕴的表达文本,对生态电影的创作进行了文化内涵的分析和审美发展的探讨。并指出了当代中国生态电影伦理话语缺失和创作手法的误区,对未来生态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在全球化语境之下生态电影的美学走向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思索。
李燕吉[6](2018)在《中国类型电影研究》文中提出类型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艺术和商业的双重属性。电影发展史表明,类型片能激发导演的向俗热情,充分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和审美需求,张扬电影的商业属性,从而在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类型化生产中靠票房收回制作成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国类型电影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民国上海电影期,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摸索期,加入WTO后的快速发展期。本论文重点涉及的中国类型电影,是指新世纪中国电影体制市场化改革前后,按照商业化模式拍摄和市场化模式运作,根据特定社会群体的观影喜好而设计,带有容易识别的模式化人物、相似的叙事情节和规律性影像特征的中国内地电影,以及相关的中外、境内外合拍片。尽管电影艺术源于西方,但同许多外来文化最终本土化的历史演变一样,电影一旦成为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工具,就必然与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积淀、情感倾向,以及大众审美需求、社会精神取向紧密契合,最终建构成直面本民族历史与现实、展现本民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电影世界。中国类型电影多与本土小说、戏剧和风骚结缘,作为当代极富代表性、关注度极高的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本质上具有华夏文学属性。中国文学的内在精神,是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类型电影的民族化,是商业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族化,则不可能商业化、类型化。中国类型电影的成型和发展,是在新世纪电影市场化改革后步入正轨的,至今不过十几年时间。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是一种舶来品,国产大片较之美国类型电影,在剧本创作、导演水平、运营机制、市场票房、美学意向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电影要想走向世界,实现文化产业的振兴,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立足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并借鉴好莱坞同行的得失。所以,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应在类型电影的时间、空间、人物、叙事模式、美学理论等艺术形态上,审察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经验,借它山之石对中国类型电影加以阐释和研究。在类型电影的精神内涵上,应立足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阐释和考察墨、儒、释、道等中华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以及五四新文化对类型电影的影响。结论: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走类型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类型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同台竞技,必须彰显民族特色、树立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应尊重类型电影的商业属性和娱乐属性,减少行政指令,扬弃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经验教训,在前期剧本创作和后期拍摄制作方面始终遵循类型化规律。唯如此,才能形成类型电影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娱乐性的统一,促进中国类型电影产业的发展繁荣。
孙葳[7](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王晓丽[8](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提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郭川[9](2017)在《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教人员”是对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职员的统称,在民国社会,公教人员是一个精英阶层,公务员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保证政府的正常运作;教职员则是政府的“智库”,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公教人员又是一个中间阶层,是政府和民众的联接纽带,在思想领域起着控制、教化和引领“民心”的作用。因此,公教人员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公教人员,内迁比例非常之高,不论从自身阶层来看,还是从整个内迁移民来看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是政府和国民抗战到底的精神支柱,公教人员的心态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群体行为,对于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该阶层的历史进程,都是不容忽视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被卷入了一场现代化战争。整个战争期间,除了军事压力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之外,国民政府坚持长期抗战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财政问题,面对内忧外患,国民政府由于生产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不足,只能以滥发纸币的方式来饮鸩止渴,由此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物价不可遏制的飞涨,最终导致国民生活陷入困境,这既是一种连锁反应,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公教人员阶层,由于恪守传统“士人”“谋道不谋食”的生活准则,这一阶层往往缺乏自我谋生能力,战争的暴发又剥夺了他们额外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抗战时期,公教人员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薪金生活。在大后方的特定历史时空中,随着物价飞涨的愈演愈烈,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真正沦入了“十儒九丐”的地步。更重要的是,随着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滑落,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战时社会“士农工商”传统秩序的本末倒置,公教人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滑落,使马斯洛所说人的“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种基本需要无一得到满足。这无疑击穿公教人员作为现代“士人”能够安贫乐道的底线,进而由物质的“不够”产生精神的“不平”,公教人员的群体心态也经历了对国民政府由拥护到离心,直至对立的嬗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最为富庶的沿海地区迅速沦陷,使国民政府的收入骤减,所幸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而非工业品,1937年、1938年,大后方连续两年粮食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价的上涨。对于初到大后方的公教人员来说,还有着法币对地方货币的兑换优势以及中央人对地方人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普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道义感所裹挟,也为“抗日救亡”的民族情绪所激励,这时公教人员普遍呈现“亢奋心态”,在行动上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着日军攻势的加强,大后方与华东各省、印度支那的联系被切断,同时大批难民涌入大后方,使外援减少而内耗加大。此时的公教人员,生活水准下降,战局的不利,也使公教人员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持续性和艰巨性,前期的亢奋心态开始冷却,代之以“沮丧心态”,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开始消极怠工。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基本上处于由“亢奋”——“沮丧”的“过渡期”。二、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1940年,宜昌的陷落,使大后方运输的咽喉——长江航道被扼制,继之滇湎、滇越公路中断,大后方的物资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使该年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面对突如其来、势头汹涌的物价上涨,公教人员普遍出现“焦虑心态”,在行动上则开始出现要求加薪、“跳槽”等自发性群体行动;1941年,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社会也随之发生动荡,公教人员对抗战前途开始感到悲观,普遍出现“迷惘心态”,只能寄希望于战争的提前结束,此期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自觉性的群体行动,开始有组织地逐级上书要求改善待遇。由于此期的物价上涨大都与日军对大后方的“疲劳轰炸”相伴随,大后方物价问题被军事压力暂时掩盖,公教人员的关注焦点得到转移,虽然不满情绪开始萌生,但却在同仇敌忾中自我压抑,总之,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处于“焦虑”——“迷惘”的“量变期”。三、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孤岛”消失,香港沦陷,大后方的海上走私渠道被彻底堵死,通往苏联的沙漠公路和通往印度的“驼峰航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后方的物资需求,恶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军将几乎全部的海、空军力量都转投到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对大后方实施成规模的轰炸,日军陆军的攻击重点也转向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后方暂时得以相安无事。军事压力的减轻,反而使大后方前一时期得到遮蔽的物价问题凸显无遗,国民政府对物价的管控乏力再也难辞其咎。1942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公教人员对战争的提前结束已不抱希望,普遍呈现“苦闷心态”,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暴发,群体性行动开始升级;1943年,国民政府限价政策的失败,使公教人员的心态由前期的量化积累来到质变转折点,公教人员开始出现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置疑心态”,群体性行动也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直接针对政府的越级上书,基层单位再也无力对此加以掌控。所谓“民无信不立”,至此,蒋介石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民心。综合起来看,该阶段公教人员的心态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折期”。四、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1944年,大后方在工业生产能力下降的同时,粮食却获得丰收,大后方物价曾一度回落,但此时公教人员已不堪重负,普遍表现出一种“苦撑心态”,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彻底显露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开始公开发表不满言论,甚至并公开对政府进行抨击;1945年,随着日军进攻的恢复,大后方物价又开始疯涨,与盟国的凯歌高奏对照悬殊的社会现实,使公教人员普遍呈现出“绝望心态”,突如其来的抗战胜利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惨胜”而已,胜利的短暂狂欢难掩对政府、前途的绝望,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满腹牢骚已经转化为要求政府改革乃至革命的要求,总体而言,无论是“苦撑”还是“绝望”,都已发生质变,这一阶段的公教人员心态可以用“质变期”来概括。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精英阶层与政府的疏离。经过八年抗战,公教人员的左翼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右翼则感到心灰意冷,甚至对政府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抱怨,作为大多数的中间派则对政府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此时的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百孔千疮,作为执政基础和思想精英的公教人员,出于绝望而对政府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已然使政府无法正常运作,更何况还日益为政府的对立面所吸引和凝聚。体制内精英阶层的瓦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另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使之成为“脱序人”——即脱离了当时主流社会秩序的人。抗战期间,由于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下降,国民普遍对该阶层丧失敬畏之心,进而至于产生蔑视,该阶层的精英地位日益向边缘化滑落。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生活的窘境使之不得不采取有伤体面,以及有违于传统道德规范,甚至铤而走险的谋生手段,这使得公教人员在进行内省时自惭形秽,自我认同的失落使公教人员开始缺乏自信,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对一惯坚守的信仰出现动摇;总之,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失落,使公教人员最终由吸附在体制内的精英阶层成为流离于体制外的“脱序人”,这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成为势在必然的事。
赵涛[10](2015)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提出“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叠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电影文化发展史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国西部电影历经三十余年时代风云诡谲,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还原到历史文化现场,考量基于时间链条中西部电影理论空间话语建构的特征和要素,凸显电影文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从而开掘出富有活力的学术领地,并提出未来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诸多前瞻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文化形态“微观层次”的考察,着重对花样纷呈、支离破碎的具体文化表象的体验,从而在对文化具像的“深描”(thick discription)中揭示出研究题材本身的宏大性。换言之,本课题不是单纯对于中国西部电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而是对西部电影三十余年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的读解,并勾连起纷繁而芜杂的文化表象,以及一切由电影艺术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电影插曲、主题歌、配乐、歌谣、流行音乐、服装、人物、空间造型、道具等都将被纳入研究的宏阔视野之中。本研究广泛借用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美学、语义学、史学等研究手段,寻怿三十余年来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轨迹,概括其审美文化流向,建立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演变的宏观理论框架,考察三阶段的分期依据、创作规律、嬗变动因及特征等。第一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嬗变的经典阶段(1984—1989)。该时期经历了理论上的命名、创作上的实践、美学本体的探索、类型化的尝试,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品牌和美学风格,极大地影响了90年代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建构和话语体系。在审美文化发展上总体表现为: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趣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原则、新影像叙事的美学追求。经典时期的西部电影在美术造型、音乐和音响、摄影美学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催生出了一系列深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编剧、造型师身处一个激情火热的年代,喷薄而出的艺术才情在时代的巨浪中逶迤而去,并创造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艺术,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摸索前行,奠定了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整体格局与走向。第二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该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寻找电影革新的出路。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受到市场经济和政治话语的挤压,伴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消解和启蒙理性的坍塌,创作者们开始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或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或急流勇退、走向世俗,社会文化的裂变促使电影人开始重新思索电影的出路。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开始逐步向类型化方向拓展:出现了西部主旋律、西部人文电影、西部武侠片、西部魔幻片、西部少数民族电影等类型。中国电影也出现症候性的电影创作倾向:主旋律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热潮,娱乐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意识而被自觉的重视,电影的类型意识开始深化。整个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经历了启蒙精神的离散、现实主义精神的放逐、多元价值的混乱与骚动等思想的震颤,在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文化之困境和突围之挣扎,审美形态的不断探索,类型化电影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随着技术理性的膨胀,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伴生着消费的拜物教,工具理性一跃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宠。在商品为主宰的社会中,艺术生产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影视产品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走在文化消费的最前端并引领着社会消费和时尚风潮,推动了消费主义在全社会的兴盛与蔓延。在消费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分离、本土与外来的共赢与博弈,中国西部电影也面临着一次更为深刻的转型和分化。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从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类型探索的各种可能性、泛喜剧和商业元素的放大、多元语境下影像语言的嬗变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中国西部电影如何才能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中国电影如何与我们所遭遇的这个时代相称,讲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在世界之中的中国故事?除了需要对西部影视文化进行全面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西部电影的产业链,拓宽市场渠道和发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占领文化高地,更重要的是要重估中国经典西部电影的价值,传承和坚守其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根只和“现实主义”关怀,在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之下,在当前“一路一带”的时代大潮中,重新开启一种中国西部电影与文化的叙事动力,以及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与可能。
二、绝恋“西部美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绝恋“西部美人”(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成立及前期历程概述 |
2.1 解放西藏过程中政治历史背景及文化艺术表现 |
2.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前期工作准备及成立情况 |
第三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肇始和发展阶段(1958 年-1966 年) |
3.1 建国后前“十七年”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3.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58 年-1966 年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3.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58 年-1966 年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3.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58 年-1966 年期间舞蹈情况 |
3.4.1 创作情况 |
3.4.2 代表性作品 |
3.4.3 西藏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前后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四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停滞和裂变阶段(1966 年-1976 年) |
4.1 “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4.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66 年-1976 年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4.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66 年-1976 年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4.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66 年-1976 年期间舞蹈情况 |
4.4.1 创作情况 |
4.4.2 代表性作品 |
4.4.3 “文革”十年期间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五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振兴和繁荣阶段(1977 年-1998 年) |
5.1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5.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77 年-1998 年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5.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77 年-1998 年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5.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77 年-1998 年期间舞蹈情况 |
5.4.1 创作情况 |
5.4.2 代表性作品 |
5.4.3 改革开放新时期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六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多元发展阶段(1999 年至今) |
6.1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6.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99 年至今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6.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99 年至今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6.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99 年至今期间舞蹈情况 |
6.4.1 创作情况 |
6.4.2 代表性作品 |
6.4.3 新世纪以来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七章 结语 |
7.1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社会主义新西藏发展中的表现 |
7.1.1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战线上的排头兵 |
7.1.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服务于农牧民的最忠实的文艺工作者 |
7.1.3 西藏自治区歌舞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身份 |
7.1.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西藏歌舞文化传承的重要一支 |
7.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引发的思考 |
7.2.1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新时期面临着舞蹈人才培养不畅的问题 |
7.2.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创作在自媒体大发展时代产生新的挑战 |
7.2.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创作受制于舞美,作品呈现碎片化、仪式化形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于正剧”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华流”古装剧品牌打造东方叙事美学 |
第一节 “于正剧”品牌的诞生 |
第二节 走影视“中国风”叙事路线 |
第三节 富含东方情味的叙事风格 |
第二章 故事素材的影视开发与包装 |
第一节 以现代意识开发历史文化 |
第二节 以伦理叙事构筑悲剧 |
第三节 以女性思维改编武侠小说 |
第三章 影视叙事符号的多重建构 |
第一节 巧妙、精准的镜头符号 |
第二节 人物话语符号:“狂欢”与“对话” |
第三节 抒情表意的音乐符号 |
第四章 “于正剧”商业叙事模式的反思 |
第一节 叙事内容的同质化 |
第二节 媚俗、煽情的叙事套路 |
第三节 浮夸的女性化叙事 |
第四节 过度娱乐化,缺乏历史情怀 |
第五节 “非遗”的影视化传承尚待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中国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 |
五、本选题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三个分期依据 |
第一章 空间叙事与文学空间、电影空间 |
1.1 空间与空间叙事 |
1.1.1 空间与时间 |
1.1.2 空间与叙事 |
1.1.3 空间叙事理论的代表性论说 |
1.2 空间叙事与文学空间 |
1.2.1 文学空间与叙事的关系 |
1.2.2 文学作品中空间叙事的应用 |
1.3 空间叙事与电影空间 |
1.3.1 电影空间与叙事的关系 |
1.3.2 电影作品中空间叙事的运用 |
第二章 建构、解构与重构: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话语流变 |
2.1 话语与叙事话语 |
2.1.1 话语与空间 |
2.1.2 从电影话语到电影空间叙事话语 |
2.2 “西部叙事空间”建构:经典西部电影时期空间叙事话语呈现 |
2.2.1 启蒙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民众落后、愚昧思想的启迪 |
2.2.2 寻根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民族根性的寻求 |
2.2.3 反思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思虑 |
2.3 “西部叙事空间”解构:“后”经典西部电影空间叙事话语呈现 |
2.3.1 新反思话语:对西部空间女性个体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新用 |
2.3.2 消费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的意义遮蔽 |
2.3.3 主流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国家主流意志的彰显 |
2.4 “西部叙事空间”重构:新西部电影时期的空间叙事话语呈现 |
2.4.1 新主流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文化自信与文化风范的呈现 |
2.4.2 新消费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的彻底解构与掏空 |
2.4.3 生态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的再度体认与重构 |
第三章 奇“景”、奇“人”与奇“文”: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类型 |
3.1 叙事类型与空间叙事类型 |
3.2 奇“景”:西部电影的地域空间 |
3.2.1 西部黄土地空间 |
3.2.2 西部草原空间 |
3.2.3 西部荒漠空间 |
3.3 奇“人”:西部电影的社会空间 |
3.3.1 西部人与人 |
3.3.2 西部人与社会环境 |
3.3.3 西部人与社会变革 |
3.4 奇“文”:西部电影的文化空间 |
3.4.1 西部农耕文化空间 |
3.4.2 西部游牧文化空间 |
3.4.3 西部宗教文化空间 |
第四章 升华、伸延与呈现: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意象 |
4.1 意象叙事与空间叙事意象 |
4.1.1 意象与意象叙事 |
4.1.2 空间叙事意象及其叙事功用 |
4.2 奇“景”的升华:西部电影的自然类空间叙事意象 |
4.2.1 父性自然类空间叙事意象:沙漠 |
4.2.2 母性自然类空间叙事意象:黄土地、雪山、草原 |
4.3 意蕴的伸延:西部电影动物类空间叙事意象 |
4.3.1 驯养类动物叙事意象:骏马、骆驼、牦牛 |
4.3.2 非驯养类动物叙事意象:草原狼 |
4.4 内秘的呈现:西部电影民俗仪式类空间叙事意象 |
4.4.1 西部汉民族民俗仪式类意象:婚俗、腰鼓舞、祈雨、闹社火 |
4.4.2 西部少数民族民俗仪式类意象:天葬、磕长头 |
第五章 意义织就与影像赋义: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技巧 |
5.1 叙事技巧与空间叙事技巧 |
5.2 意义织就:西部电影叙事内容层面的空间叙事技巧 |
5.2.1 中国西部电影中的空间并置 |
5.2.2 中国西部电影中的空间隐喻 |
5.2.3 中国西部电影中的空间互文 |
5.3 影像赋义:西部电影影像本体层面的空间叙事技巧 |
5.3.1 西部电影中视觉影像空间的叙事技巧 |
5.3.2 西部电影中听觉声像空间的叙事技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按出版或发表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一、着作类 |
二、学术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界定 |
(一)基本概念:生态美学、生态电影、生态电影审美 |
(二)延展概念:生态伦理、生态批评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电影审美生成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生态审美资源 |
一、西方传统生态观念的三大源流 |
二、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的转向 |
三、西方现代生态观念的纷繁论争 |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
一、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及其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
二、20世纪后多元化的生态思潮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 |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审美观简述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电影建构 |
第四节 中国传统生态审美观念 |
一、中国自然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 |
二、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三大源流 |
第二章 中国生态电影发展的源与流 |
第一节 新千年前生态影像初探 |
一、科教片及生态意识的萌芽 |
二、纪录片:书写真实生态之美 |
第二节 新千年后的生态剧情片 |
一、常规叙事电影中的生态主题 |
二、非常规叙事的生态电影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 |
一、生命敬畏与动物权利 |
二、生态家园与人类回归 |
三、工业发展与科技文明的质询 |
四、消费社会与人类欲望的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分析 |
第一节 电影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
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电影的多面向创作 |
二、生态学“三分法”与生态电影创作 |
三、生态电影的创作元素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自然生态 |
一、人与天地的交互 |
二、“自然的复魅”与中国玄幻神怪类型电影 |
三、女性、影像与自然 |
四、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家园情怀 |
第三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社会生态 |
一、怀特海的社会生态学 |
二、社会生态系统与人的“异化” |
三、全球化,后殖民主义与影像 |
四、中国电影IP创作中的社会生态景观 |
第四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精神生态 |
一、电影中精神生态的含义 |
二、消费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症候 |
三、精神生态对生态电影创作的介入 |
四、诗意的栖居…存在主义下的个人生存 |
第四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解析 |
第一节 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表达的特征 |
一、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自然性 |
二、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整体性 |
三、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交融性 |
四、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
一、物我和谐之美 |
二、诗意栖居之美 |
三、敬畏生命之美 |
第三节 非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
一、虚拟影像制作的生态电影空间建构 |
二、数字虚拟影像叙事的审美意蕴 |
三、走向虚拟影像的绿色生态之维 |
第五章 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文化伦理价值 |
第一节 生态电影的文化伦理书写 |
一、当代主流生态环境伦理学派与审美问题讨论 |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的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 |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生态伦理书写与审美表达 |
第二节 生态伦理视野下生态电影的美学精神建构 |
一、生态灾难预警模式 |
二、生态责任倡导模式 |
三、生态理想期许模式 |
第三节 生态电影中美学精神的文化伦理价值 |
一、电影艺术对生态伦理的精神性救赎 |
二、生态电影对文化伦理的反思 |
三、生态电影对文化多元性的维护 |
结语: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反思与审美走向 |
一、观念传递:生态电影创作的文化内涵 |
二、反思与批判: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
三、回归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下生态电影的审美走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6)中国类型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类型电影之历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1923-1949)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摸索阶段(1979-2001) |
第三节 加入WTO之后快速发展时期(2002至今) |
第二章 中国类型电影之形态 |
第一节 关于“时空的限定与组合” |
一 注重时空限定与组合 |
二 “限定时间+限定空间”组合可以营造紧张和悬念 |
三 “限定时间+非限定空间”组合可以营造想象空间 |
四 “非限定时间+限定空间”组合可以强化情节力度 |
五 “非限定时间+非限定空间”组合可以营造变幻氛围 |
第二节 关于“人物配置” |
一 在正邪搏击中吸引观众关注人物命运 |
二 将爱情至于重重阻力中以赢得观众同情 |
三 聚焦人与自然灾难的抗争以引发观众敬畏 |
第三节 关于“叙事模式” |
一 以线性因果叙事实现“好的故事” |
二 以营造悬念作为线性因果叙事的经络 |
三 退出“宏大叙事”追求“小型叙事” |
第三章 中国类型电影之元气 |
第一节 彰显侠义精神与民族大义 |
一 在墨家“兼爱非攻”“扶危济困”中叙写伦理契约 |
二 在儒家“家国意识”“舍生取义”中讴歌卫我中华 |
第二节 追摄佛道“向善”“中和”的心灵境界 |
一 展示汉传佛学“邪不胜正”“向善而生”的道德观念 |
二 关注老庄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传承“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新文化运动精神 |
一 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女权主义精神 |
二 批判愚昧麻木、奴性入骨的民族劣根性 |
第四章 中国类型电影之启示 |
第一节 差异与融合 |
一 在“市场细分”中发现差异、规划类型 |
二 在坚守中华文化特质中开拓稀缺类型 |
三 在不同类型的融合中追求类型创新 |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 |
一 国产类型电影实践要领悟“文化价值观冲突”理论 |
二 国产类型电影实践要关注“精神慰藉”理论 |
三 国产类型电影实践要应用“审美偏好”理论 |
第三节 拿来与消化 |
一 彰显人文主义精神 |
二 借鉴好莱坞类型片编剧技巧 |
三 关注4Ps视野下的市场化营销模式 |
结语:立足民族文化走电影类型化道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
注释 |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
三、话语与风格 |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
注释 |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
注释 |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
(一) 父权制的魔力 |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
注释 |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
三、想象力的匮乏 |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
第一节 “笑”的盛宴 |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
一、视听的奇观化 |
二、人物的日常化 |
三、叙事的类型化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三、戏剧性的妥协 |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
一、艺术性的追求 |
二、类型化的转向 |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
余论 |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9)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界定 |
1、抗战大后方 |
2、公教人员 |
3、日常生活 |
4、心态 |
5、嬗变 |
二、选题依据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概述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衣不蔽体 |
二、食不果腹 |
三、住不安居 |
四、行步维艰 |
第二节 生老病死 |
一、生不能养 |
二、老不能孝 |
三、病不能医 |
四、死不能葬 |
第二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 |
第一节 1937年—1938 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的“物价天堂”(1937-1938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亢奋心态(1937-1938 年) |
1、对自我的深刻反省 |
2、对领袖的狂热崇拜 |
3、对胜利的盲目信心 |
三、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1937-1938 年) |
第二节 1939年的大后方物价与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物价开始飞涨(1939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沮丧心态(1939 年) |
三、公教人员开始消极怠工(1939 年) |
第三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 |
第一节 1940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转折点(1940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焦虑心态(1940 年) |
1、对难以为生的焦虑 |
2、对物价失控的焦虑 |
3、对党国前途的焦虑 |
三、公教人员的自发性群体行动(1940 年) |
1、要求改善待遇 |
2、“跳槽”行为的蔓延 |
第二节 1941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1941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迷惘心态(1941 年) |
1、对“身世将安托”的迷惘 |
2、对“社会在动”的担忧 |
三、公教人员的自觉性群体行动(1941 年) |
1、高校教职员向学校的群体性上书 |
2、“平价大案”中公教人员的兔死狐悲 |
第四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 |
第一节 1942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化(1942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闷心态(1942 年) |
1、对战争提前结束不再抱希望 |
2、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出现 |
三、公教人员群体行动的升级(1942 年) |
1、“跳槽”行为的普遍化 |
2、“朱森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借题发挥 |
第二节 1943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物价越限越高(1943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置疑心态—转折点(1943 年) |
1、苦闷心态已达顶点 |
2、对政府能力的置疑 |
三、公教人员群体事件频繁(1943 年) |
1、高校教职员向政府的群体性上书 |
2、公教人员对《中国之命运》的抵触 |
第五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 |
第一节 1944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与物价赛跑(1944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撑心态(1944 年) |
1、谁先到达终点 |
2、对政府信心的丧失 |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批评(1944 年) |
1、个人抱怨的公开化 |
2、对政府批评的公开化 |
3、“陶云逵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口诛笔伐 |
第二节 1945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物价的“天文数字”(1945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绝望心态(1945 年) |
1、对经济现状的绝望 |
2、对党国现状的绝望 |
3、对战后前途的绝望 |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1945 年) |
1、中间分子呼吁改革 |
2、激进分子号召革命 |
第六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原因 |
第一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物质原因—不够 |
一、不兼职难以为生 |
二、不典卖难以为生 |
三、不挪借难以为生 |
四、不贪腐难以为生 |
第二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精神原因—不平 |
一、不患贫而患不均 |
二、不患寡而患不公 |
第七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后果—沦为“脱序人” |
第一节 公教人员社会认同的失落 |
一、遭人怜悯 |
二、被人欺辱 |
三、“士农工商”的倒置 |
第二节 公教人员自我认同的失落 |
一、君子也喻于利 |
二、君子也及盗泉 |
三、君子也食嗟来之食 |
四、君子也有所争 |
五、再也不做“读书人” |
第三节 公教人员与政府的疏离 |
参考书目 |
论文涉及人名索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10)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于审美文化研究的中国西部电影 |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四、三个阶段的分期依据 |
五、本课题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本体变革: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经典时期(1984—1989) |
1.1 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望 |
1.1.1 人与土地的生存悖论 |
1.1.2 个体与族群的成长仪式 |
1.1.3 神话意识的传承与呈现 |
1.1.4 农耕体验与影像趣味 |
1.2 现实主义精神的光照 |
1.2.1 解剖和直面现实关系 |
1.2.2 启蒙与诗意的现实主义 |
1.2.3 传承与变革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
1.3 新影像叙事的自觉 |
1.3.1 造型美学自觉 |
1.3.2 声音美学自觉 |
1.3.3 摄影美学自觉 |
第二章 镜城突围: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 |
2.1 文化之困与突围之路 |
2.1.1 镜城的围困与突围 |
2.1.2 电影的祛魅与赋魅 |
2.1.3 主体的聚合与离散 |
2.1.4 文化角力与镜像交错 |
2.2 审美形态的探索 |
2.2.1 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 |
2.2.2 乡村变革与纪实主义 |
2.2.3 审美理想:建构与解构 |
2.2.4 审美形式:丑与俗 |
2.3 类型化的初步尝试 |
2.3.1 西部电影类型观念的确立 |
2.3.2 西部电影语言:类型与反类型 |
2.3.3 承接与断裂:新西部武侠片 |
2.3.4 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民族自省与精神重塑 |
第三章 多元碰撞: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 |
3.1 多元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3.1.1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交锋 |
3.1.2 文化伦理与泛化的喜剧性 |
3.1.3 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 |
3.2 类型探索的新样态 |
3.2.1 西部歌舞片《高兴》:消费语境下的底层狂欢 |
3.2.2 西部生态片《可可西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体认 |
3.2.3 西部警匪片《西风烈》:类型化的本土经验 |
3.3 多元语境中西部电影的镜像审美嬗变 |
3.3.1 西部电影音乐:从赵季平到谭盾 |
3.3.2 西部电影空间造型:从质象、意象到仿像 |
3.3.3 西部电影服饰美学:从意念化到形式化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绝恋“西部美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历程研究[D]. 刘雅楠. 西藏大学, 2021
- [2]“于正剧”叙事策略研究[D]. 赖文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4]中国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 吉平. 西北大学, 2019(11)
- [5]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D]. 孙玮. 西南大学, 2018(01)
- [6]中国类型电影研究[D]. 李燕吉.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7]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8]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9]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D]. 郭川. 西南大学, 2017(10)
- [10]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D]. 赵涛. 西北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