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排龈药物盐酸四氢唑啉、盐酸羟甲唑啉、盐酸肾上腺素、氯化铝和硫酸铁对牙龈的影响以及排龈效果,为临床排龈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生30名,随机分成6组,分别使用不同排龈药物进行排龈处理,A组为盐酸四氢唑啉,B组为盐酸羟甲唑啉,C组为盐酸肾上腺素,D组为氯化铝,E组为硫酸铁,F组为生理盐水。通过滤纸条法收集排龈前及排龈后1d(一天)、3d(三天)、5d(五天)、7d(七天)、9d(九天)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即时称重得到龈沟液的量,并超低温冷冻保存。收齐样本后统一检测,于解冻后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龈沟液中所含天冬氨酸转氨酶(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GCF-AST)水平作为反映牙龈炎症的指标。通过比较这两项指标来评价不同药物对牙龈的刺激引起炎症的程度。排龈前后分别用硅橡胶精确取模,获得作排龈处理实验牙颊侧龈沟的清晰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后制成沿牙冠长轴方向颊侧外形高线2mm厚颊舌侧切片,在显微镜下测量龈沟宽度进行比较,以评价不同药物的排龈效果。结果:1.各组排龈药均使排龈后1d龈沟液的量达到最多,之后逐渐降低恢复至排龈前的基础值;盐酸四氢唑啉组、盐酸羟甲唑啉组和生理盐水组龈沟液变化量的恢复比盐酸肾上腺素组、氯化铝组和硫酸铁组发生得更早;硫酸铁组与生理盐水组,硫酸铁组与盐酸四氢唑啉组,引起的龈沟液变化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为0.05)。2.各组排龈药均使排龈后即出现GCF-AST水平的升高,除生理盐水在排龈后1d即开始出现下降恢复外,其余各组在排龈后1d仍处于上升趋势,至排龈后3d GCF-AST水平达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趋于排龈前GCF-AST水平;盐酸四氢唑啉组、盐酸羟甲唑啉组和生理盐水组龈沟液变化量的恢复比盐酸肾上腺素组、氯化铝组和硫酸铁组发生得更早;硫酸铁组与生理盐水组引起GCF-AST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为0.05)。3.各组排龈后龈沟宽度比较,由大到小依次为:盐酸四氢唑啉组和盐酸羟甲唑啉组、硫酸铁组和氯化铝组、盐酸肾上腺素组、生理盐水组。结论:1.各类排龈药物的使用均引起一过性牙龈刺激症状,但基本能于排龈后逐渐恢复。硫酸铁可引起较明显的牙龈刺激反应,而盐酸四氢唑啉、盐酸羟甲唑啉组、盐酸肾上腺素组、氯化铝与生理盐水之间未见明显差别。2.各类排龈药物的排龈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盐酸四氢唑啉和盐酸羟甲唑啉、硫酸铁和氯化铝、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3.盐酸四氢唑啉、盐酸羟甲唑啉作为排龈药物,性质温和仅引起轻微的一过性炎症反应,排龈效果较为显著,提示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排龈时间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临床军医杂志 2013(12)
- [2].单线排龈和双线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04)
- [3].电刀排龈法和压线排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 广东牙病防治 2012(06)
- [4].排龈药物对牙周组织的影响[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02)
- [5].不同排龈药物的排龈效果观察[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01)
- [6].排龈时间对排龈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1(05)
- [7].排龈术的临床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03)
- [8].单双线排龈法固定修复86例患者的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 2010(07)
- [9].两种排龈方法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四川医学 2012(10)
- [10].自制胶体型牙龈收缩剂的排龈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 上海口腔医学 2010(02)
- [11].三种排龈方法对龈沟液含量及成分的影响[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04)
- [12].排龈膏排龈在前牙固定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13].3次排龈法在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 陕西医学杂志 2014(10)
- [14].两种排龈方法在前牙烤瓷冠修复中临床应用比较[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09)
- [15].排龈术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对比应用[J]. 吉林医学 2011(03)
- [16].不同排龈方法对牙周健康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1(20)
- [17].排龈牙的临床应用分析[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04)
- [18].排龈时间与药物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比较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02)
- [19].单双线排龈法固定修复90例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03)
- [20].双线排龈法对口腔固定修复效果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J]. 吉林医学 2013(31)
- [21].自制排龈替代疗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02)
- [22].排龈术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11)
- [23].可注射吸水膨胀性排龈膏的制备与排龈效果评价[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2(02)
- [24].三维模型分析法评价不同排龈时间下的龈沟宽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1)
- [25].龈下楔状缺损修复前不同排龈方法对修复后牙龈出血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4(07)
- [26].排龈线与排龈膏在老年人固定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3(04)
- [27].排龈术联合调牙合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01)
- [28].排龈术对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21)
- [29].Expasyl排龈膏在牙齿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01)
- [30].排龈法充填后牙邻面洞的临床体会[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