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耐高温和高湿,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在南方农区具有很大的饲草应用潜力。但一年生野生大豆茎细弱、缠绕,单播时产量不高,与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苏丹草(Sorghum sudanenes(Piper)Stapf.)等高秆禾本科作物间作或混播,能提高其饲草产量。一年生野生大豆与高秆禾本科作物间混作收获后,直接混合青贮,不仅能避免一年生野生大豆单独青贮时缓冲能力较大、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导致的青贮失败,而且还能提高禾本科作物青贮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本试验研究了一年生野生大豆和饲用高粱不同间作比例对饲草产量的影响,然后研究了一年生野生大豆和饲用高粱不同混合比例及饲用高粱不同收获日期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米糠或麦麸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以期寻求一年生野生大豆与饲用高粱的最佳间作比例和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适宜青贮方法,为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高产栽培和青贮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间作试验结果表明,与一年生野生大豆单播相比,2行一年生野生大豆:1行饲用高粱的间作比例有提高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产量的趋势,其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产量占饲草总产量的比例约为10%。而1行一年生野生大豆:1行饲用高粱和1行一年生野生大豆:2行饲用高粱两种间作比例反而会降低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饲草产量,并且一年生野生大豆的攀爬高度和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也低于2行一年生野生大豆:1行饲用高粱的间作比例。一年生野生大豆和饲用高粱混合青贮的结果表明,3种混合比例(10%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和90%的饲用高粱混合青贮;5%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和95%的饲用高粱混合青贮;2.5%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和97.5%的饲用高粱混合青贮)的青贮饲料与单贮饲用高粱的发酵品质差异不大,且均能调制成优质青贮饲料;而单贮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发酵品质不佳。10%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和90%的饲用高粱混合青贮的CP含量显著高于单贮饲用高粱(p<0.05),而5%的一年生野生大豆与95%的饲用高粱混合青贮和2.5%的一年生野生大豆与97.5%的饲用高粱混合青贮的CP含量与单贮饲用高粱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收获时间对混合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收获时间的推迟,混合青贮和饲用高粱单贮的发酵品质变化不明显(p>0.05),但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降低;与此相反,一年生野生大豆单贮的发酵品质有所改善,青贮饲料氨态氮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上升。结果证明,饲用高粱拔节后期青贮适期的持续时间较长。添加不同比例麦麸或米糠对一年生野生大豆进行青贮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米糠或麦麸可显著改善一年生野生大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p<0.05);添加20%米糠或麦麸的青贮饲料其发酵品质与10%的添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米糠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优于麦麸。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以2行一年生野生大豆:1行饲用高粱的比例间作能提高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产量,其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产量占饲草总产量的比例达10%左右。饲用高粱拔节后期的青贮适宜时期持续时间较长。上述间作方式种植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和饲用高粱收获后直接混合青贮不仅可达到饲用高粱单贮青贮的良好发酵品质,且能明显提高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若以一年生野生大豆单独青贮,则添加10%的米糠或麦麸可改善其青贮的发酵品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安市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对策[J]. 吉林农业 2019(23)
- [2].野生大豆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02)
- [3].野生大豆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因子的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 2019(04)
- [4].辽宁省野生大豆利用途径及保护模式初探[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4)
- [5].野生大豆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6)
- [6].我国农科院成功构建一年生野生大豆泛基因组[J]. 生物学教学 2015(02)
- [7].黑龙江两岸中俄野生大豆研究和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10)
- [8].野生大豆耐盐性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21)
- [9].不同生态环境野生大豆叶片结构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10)
- [10].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3)
- [11].中国农科院专家揭示野生大豆遗传变异特征[J]. 福建农业科技 2014(09)
- [12].东北野生大豆种群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2)
- [13].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子营养成分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3)
- [14].半野生大豆应用于绿肥牧草的前景分析[J]. 大豆科技 2015(05)
- [15].湖南野生大豆物理与生物特性的研究[J]. 饮食科学 2019(08)
- [16].野生大豆的进化[J].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4(09)
- [17].半野生大豆起源及野生大豆稀有性状来源的形态学证据[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6)
- [18].中国野生大豆和它的近缘的收集、保存和利用(英文)[J]. 大豆科学 2017(02)
- [19].野生大豆的进化[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4(09)
- [20].我国率先构建野生大豆泛基因组[J]. 甘肃科技纵横 2014(09)
- [21].我国率先构建野生大豆泛基因组[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29)
- [22].中国不同地区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育期长度及结构性状的比较[J]. 大豆科学 2012(06)
- [23].野生大豆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02)
- [24].半野生大豆在栽培条件下的变化[J].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6)
- [25].贺兰山野生大豆种源保护探析[J]. 宁夏农林科技 2010(02)
- [26].野生大豆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世界农业 2010(03)
- [27].巴彦县的野生大豆资源亟待保护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03)
- [28].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及承德农科所在野生大豆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J]. 中国种业 2009(S1)
- [29].中国野生大豆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
- [30].大豆属4种植物叶表观结构植纹鉴定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