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底栖桡足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学,底栖猛水蚤,黑潮分支,分类学
底栖桡足类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河[1](2019)在《黄、东海交界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底栖桡足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年9月和12月对黄、东海交界海域共计20个站位进行小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内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底栖桡足类的群落结构和形态分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共鉴定出以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的16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其它类群依次为底栖桡足类、动吻类、多毛类、双壳幼体、介形类等。9月航次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1758±759)ind./10 cm~2,线虫占总丰度的95.6%,;平均生物量为(1216.4±464.7)μg·dwt./10 cm~2,线虫占55.26%;12月航次平均丰度为(2011±1471)ind./10 cm~2,线虫占95.6%;平均生物量为(1143.0±755.0)μg·dwt./10 cm~2,线虫占67.28%。2)研究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可以划分为近岸群落和外海群落两个生物类群。ANOSIM检验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在季节间(9月和12月)并无显着差异。CLUSTER划分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组,组I主要由近岸站位构成,组II主要由外海站位组成。其中近岸组小型底栖动物群落表现出高丰度值、低多样性特征,外海站位表现出低丰度值特征。BIOENV分析表明,水深、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砂含量以及沉积物Zn含量等环境要素组合能够较好的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群落间的差异。3)长江口外的上升流和低氧会导致该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增加,多样性下降。9月航次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最大值出现在长江口上升流和低氧重合区,且该海域内海洋线虫所占比例增加,桡足类和其它类群所占比例下降。上升流会导致该海域水体初级生产力增加,为小型底栖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低氧则遏制了大型底栖动物以及对低氧敏感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桡足类等)的生存,减小了小型底栖动物被捕食的压力,有利于海洋线虫的生存。4)黑潮入侵会导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在其入侵路线上增加。在各断面分布上,除D1站位外,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最高值均出现在60 m等深线附近,该分布特征与黑潮在东海的入侵路线吻合,推测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增加与黑潮入侵密切相关。黑潮入侵所导致的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增加以及其所携带的溶氧可能是造成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黑潮水常年稳定的温、盐特质,能够减少季节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生存和繁殖。5)研究发现了Haloschizopera属2个新种,Haloschizopera cheni sp.nov.和Haloschizopera sheni sp.nov.;Heteropsyllus属1新纪录种;Zosime属1新纪录种。研究海域内共计鉴定底栖猛水蚤80余种,6类幼体,隶属于17科,36属。其中粗毛猛水蚤科(Miraciidae)种类最多,包含10属18种。此外,本研究还对Haloschizopera属进行了重新描述,并建立了该属分种检索表。6)研究海域底栖猛水蚤群落主要可以划分为近岸群落和外海群落两个类群。CLUSTER划分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底栖猛水蚤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组,其中组I和组II主要由离岸站位组成,组III主要由近岸站位组成(BS除外)。与组I和组II相比,组III在丰度和物种多样性上是均显着低于组I和组II。近岸环境压迫如人类活动干扰、污染、低氧等可能是造成该区域猛水蚤丰度和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BIOEVN分析表明,水深和底层盐度是影响猛水蚤群落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马林[2](2014)在《胶州湾底栖桡足类的生物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猛水蚤是底栖桡足类的主要类群。它们形态多样,一般小于1mm,栖息环境多样,分布范围极广。它们在海洋小食物网和海洋污染检测中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因此,搞清楚胶州湾底栖桡足类的种类对于研究胶州湾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2011年8月和9月采集的胶州湾沉积物表层样品进行分析。样品用10%甲醛固定,虎红溶液染色,38μm孔径的网筛上冲洗,然后用Ludox-TM硅胶液进行离心提取,显微镜下挑选,75%酒精保存。鉴定时,首先将标本在乳酸中透明,然后用钨丝经电解制成的末端尖锐的解剖针进行解剖。共发现底栖猛水蚤22种,隶属于21属,13科,大多数种为胶州湾的新记录,甚至是新种,其中典型丹猛水蚤DanielsseniatypicaBoeck,1873为世界性分布,球苏格兰猛水蚤Scottolanabulbifera(Chislenko,1971)在中国南海也有分布。胶州湾发现的底栖猛水蚤出现种类最多的是粗毛猛水蚤科Miraciidae Dana,1846,共发现7种。8月C1和C4站出现种数最多,为8种;9月C3站出现种数最多,为11种;9月各站底栖桡足类的种数均比8月出现种数多。胶州湾各站底栖桡足类的分布不均匀,这可能是因为底栖桡足类的分布受底质、季节和环境的影响造成,不同深度、季节和底质的底栖桡足类种类分布有一定差别。由于底栖桡足类的难鉴定性,很多种类未鉴定到种的水平,搞清楚胶州湾的底栖桡足类分布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27)
许婕,王桂忠,吴荔生[3](2012)在《2种浮游硅藻对底栖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实验生态的研究方法,研究了2种浮游硅藻对底栖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发育时间以及成体持续产幼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可以直接有效地利用这2种浮游硅藻并完成其整个世代的发育和成体的繁殖,但是不同藻类对该种猛水蚤的影响不同.总体来说,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是日本虎斑猛水蚤整个发育阶段以及成体繁殖期间良好的饵料;低浓度(含碳量0.03μg/mL)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也是日本虎斑猛水蚤成体繁殖期间的良好饵料,但该藻在较高浓度(含碳量≥0.17μg/mL)下虽然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存活无抑制作用,对其发育和繁殖却均产生抑制.此外,与牟氏角毛藻相比,投喂相同高浓度(含碳量8.50μg/mL)的中肋骨条藻后,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各期发育时间延长、持续产幼数降低,差异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郭玉清,张志南,慕芳红[4](2002)在《渤海海洋线虫与底栖桡足类数量之比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渤海的22个站位 ,分3个航次采集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 ,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中两个主要类群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数量变动和两者数量之比评价沉积物有机污染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同一航次的不同重复 ,数量变动差异显着或极显着 ;在同一个站位24h6次重复取样 ,两者数量的变异系数较大 ;在应用该比值进行沉积物有机污染评价时 ,在同一站位该比值波动较大。(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2年12期)
慕芳红,张志南,郭玉清[5](2001)在《渤海底栖桡足类群落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 1 998年 9月航次的调查结果 .小型底栖生物总平均丰度为 ( 86 8 8±50 9 7)个 /m2 ,底栖桡足类居第 2位 ,平均丰度为 ( 6 6 3± 56 9)个 /m2 ,占总数量的7 6 % .根据 77种底栖桡足类丰度所做的聚类和标序分析将渤海 2 0个站位划分为 4个组合 .根据 1 1种环境因子数据所做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研究海域划分为两个生境、4个亚区 .对研究海域进行的分区与自然分区是基本一致的 .支配研究海域底栖桡足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深和沉积物粒度 .(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1年06期)
底栖桡足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猛水蚤是底栖桡足类的主要类群。它们形态多样,一般小于1mm,栖息环境多样,分布范围极广。它们在海洋小食物网和海洋污染检测中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因此,搞清楚胶州湾底栖桡足类的种类对于研究胶州湾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2011年8月和9月采集的胶州湾沉积物表层样品进行分析。样品用10%甲醛固定,虎红溶液染色,38μm孔径的网筛上冲洗,然后用Ludox-TM硅胶液进行离心提取,显微镜下挑选,75%酒精保存。鉴定时,首先将标本在乳酸中透明,然后用钨丝经电解制成的末端尖锐的解剖针进行解剖。共发现底栖猛水蚤22种,隶属于21属,13科,大多数种为胶州湾的新记录,甚至是新种,其中典型丹猛水蚤DanielsseniatypicaBoeck,1873为世界性分布,球苏格兰猛水蚤Scottolanabulbifera(Chislenko,1971)在中国南海也有分布。胶州湾发现的底栖猛水蚤出现种类最多的是粗毛猛水蚤科Miraciidae Dana,1846,共发现7种。8月C1和C4站出现种数最多,为8种;9月C3站出现种数最多,为11种;9月各站底栖桡足类的种数均比8月出现种数多。胶州湾各站底栖桡足类的分布不均匀,这可能是因为底栖桡足类的分布受底质、季节和环境的影响造成,不同深度、季节和底质的底栖桡足类种类分布有一定差别。由于底栖桡足类的难鉴定性,很多种类未鉴定到种的水平,搞清楚胶州湾的底栖桡足类分布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栖桡足类论文参考文献
[1].刘清河.黄、东海交界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底栖桡足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2].马林.胶州湾底栖桡足类的生物多样性[C].“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2014
[3].许婕,王桂忠,吴荔生.2种浮游硅藻对底栖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郭玉清,张志南,慕芳红.渤海海洋线虫与底栖桡足类数量之比的应用研究[J].海洋科学.2002
[5].慕芳红,张志南,郭玉清.渤海底栖桡足类群落结构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