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救助主体与方式的转变 ——以长春市华阳社区为例

社区救助主体与方式的转变 ——以长春市华阳社区为例

论文摘要

社区社会救助即独立于企业之外、运行于社区之中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以社区为主体和载体,为社区成员提供管理服务,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享受法定基本保障、单位补充保障后,基本生活仍然发生困难时给予托底保障,发挥其管理服务和托底保障功能。社区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终落实和托底的基础部分。具体说来,社区社会救助可由国家的社会救助和社区社会救助两个部分组成。以我国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为基础,顺应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社区社会救助发挥着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目前正在中国城市社区形成的社会救助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难以清楚地界定保障对象,运行成本比较高;二是社区社会救助的规模无限制地扩张;三是现行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些问题虽然与现有制度和政策的具体缺陷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只有通过社会化的社会救助体系才能解决。由此提出对现行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改革,走社区化道路。城市贫困人口的社区救助也一直是东北三省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社区救助也是目前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对长春市华阳社区实地调查和贫困群体的多次访谈的基础上,从社会支持这一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南阳社区的社区救助在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方面的不足表现及其根源,提出完善社区救助体系的建议,即实现社区救助主体与方式由单一被动到多元互动的转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整合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疏导机制,消除公众不良的社会心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贫困群体的生活权益;依法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从社区的角度来看,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会互助网络;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动,提高社区凝聚力;拓宽渠道,发展社区小额信贷;构建社区支援综合网络。从城市贫困群体的角度来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现代社会支持的获得;加强人际之间的互动,提高自身的应对压力的素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2.1 本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2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1.2.3 本选题的研究过程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思想
  • 第二章 城市贫困与社区社会救助
  • 第一节 城市贫困、贫困群体与社会救助
  • 2.1.1 城市贫困的界定
  • 2.1.3 社会救助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外城市社区救助及其启示
  • 2.2.1 英国社会救助
  • 2.2.2 美国社会救助
  • 2.2.3 德国社会救助
  • 2.2.4 日本社会救助
  • 2.2.5 韩国社会救助
  • 2.2.6 启示
  • 第三节 我国社会救助社区化的必然性
  • 2.3.1 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 2.3.2 我国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基础
  • 第三章 传统的社会救助体制到社区社会救助体制
  • 第一节 传统的社会救助体制的历史演变
  • 3.1.1 古代中国的济贫制度
  • 3.1.2 近代中国的社会救济制度
  • 3.1.3 建国后的社会救济制度
  • 第二节 传统社会救助体制的缺陷
  • 3.2.1 社会救助立法层次较低
  • 3.2.2 社会救助资金的供需矛盾
  • 3.2.3 专项救助制度相对缺失
  • 3.2.4 城市低保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3.2.5 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的整合度有待提高
  • 第三节 社区社会救助内涵
  • 3.3.1 社区社会救助的内涵
  • 3.3.2 社区社会救助的功能
  • 3.3.3 社区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华阳社区救助体系的运作及其问题
  • 第一节 华阳社区社会救助体系的运作情况及分析理论
  • 4.1.1 社区的基本情况
  • 4.1.2 社区社会救助的基本情况
  • 4.1.3 社会支持网理论
  • 第二节 正式社会支持不足的表现及其根源分析
  • 4.2.1 城市贫困群体正式社会支持不足的表现
  • 4.2.2 正式社会支持不足的根源
  • 第三节 城市贫困群体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匮乏及其根源分析
  • 4.3.1 城市贫困群体非正式社会支持匮乏的表现
  • 4.3.2 城市贫困群体非正式社会支持匮乏的根源
  • 第五章 完善社区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区社会救助主体与方式的转变:从单一被动到多元互动
  • 第一节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 5.1.1 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
  • 5.1.2 整合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
  • 5.1.3 疏导机制,消除公众不良的社会心理
  • 5.1.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贫困群体的生活权益
  • 5.1.5 依法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
  • 第二节 从社区的角度来看
  • 5.2.1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会互助网络
  • 5.2.2 社区应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动,提高社区凝聚力
  • 5.2.3 拓宽渠道,发展社区小额贷款
  • 5.2.4 构建社区支援综合网络
  • 第三节 从城市贫困群体的角度来看
  • 5.3.1 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现代社会支持的获得
  • 5.3.2 加强人际之间的互动,提高自身的应对压力的素质
  • 第四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本资料
  • 期刊文章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主体的探讨[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 [2].论国家作为社会救助主体的法律责任[J]. 江海学刊 2016(05)
    • [3].“困难有助”:创新和完善社会救助[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5(11)
    • [4].社会救助多元主体的整合路径[J]. 人民论坛 2019(12)
    • [5].以权利义务的平衡为视角解析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6].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 [7].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学习与实践 2013(03)
    • [8].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理论与改革 2013(02)
    • [9].从关爱到权益保护:新时代流浪乞讨治理转向[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10].完善残疾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基于非经济救助视角[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1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救助解析——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20(07)
    • [12].保定市城镇老年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现状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3)
    • [13].完善辽宁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8)
    • [14].中华慈善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J]. 史学月刊 2020(08)
    • [15].公共治理视阈下社会安全事件赔偿与救助主体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16].社会组织与农村贫困主体消除的多元化[J]. 科技和产业 2009(06)
    • [17].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四十年:回顾与前瞻[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 [18].浅析城市流浪乞讨人群的社会救助[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9)
    • [19].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创新研究[J]. 教育探索 2011(07)
    • [20].社会组织在贫助体系中的作用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5)
    • [21].社会救助:现代社会的国家责任[J]. 公法研究 2011(02)
    • [22].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 2013(05)
    • [23].论社会救助多主体责任的定位、关系及实现[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3)
    • [24].非政府组织与农村贫困的消除[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5].问题金融机构私力救助及其法律制度完善[J]. 武陵学刊 2015(04)
    • [26].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的探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22)
    • [27].金融危机救助中的惩罚制度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8].问题银行救助的权力配置研究——以美国为鉴[J]. 西南金融 2013(05)
    • [29].论多元化主体参与社会救助[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 [30].晚清时期社会救助事业的新特点[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标签:;  ;  ;  ;  

    社区救助主体与方式的转变 ——以长春市华阳社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