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2654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研究在对适合当代学生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探索、研究和整改。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主体性学习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初中地理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我们将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又叫作地理学。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要求地理教师重新认识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地理课堂教学在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教学效能,真正实现“主体回归”,确立素质教育观念的现代教学观,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地理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主体性教学主动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间相对狭窄,时间相对加速,出现了很多新型社会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能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是必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地理教学成为人类与环境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是人类必须探索、不断钻研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也将提升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基本素质作为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国策。
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有些地理教师认为课堂上没有足够时间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这部分教师认为高中地理教学任务重,而实际教学课时偏少,课堂中如果采用讨论、辩论、质疑、游戏、实验探究、学习反思等能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会导致课堂容量偏小,知识深度达不到高考能级要求,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考试考什么就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堂”(而不是“学堂”),教学过程成了教师的“个唱独白”。还有些地理教师有畏难思想。这部分教师认为,要发展学生主体性就必须有好方法,有好方法就必须常学习、多研究、勤思考,这就要动脑筋、花时间、费力气,备课量太大,还是老办法、老经验“轻车熟路”。上述教师的种种思想与行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主体性的培植。
第二,有些地理教师课改意识较为淡薄。
这部分教师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新理论漠不关心,对新课程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知之不多、行之甚少,平时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很少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的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些地理教师“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这部分教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和“分数至上”观的束缚,认为“教师只有教出好成绩才算有真本事,学生只有考出高分数才能有好出路”,教师眼中“只见分数不见人”。在地理课堂中,他们一味追求地理知识的“强行灌输”和地理能力的“短期速成”,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放心,练得越多、越难、越频越踏实。教师成了传授地理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盛放地理知识的“容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对策分析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先学后教的模式,尤其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依据地理教材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不断掌握更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地理问题,实现地理学科价值所在。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枯燥而无聊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生倦,课堂也是毫无生机;而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学习当中,主动地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地位。评价课堂氛围的好坏要从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中吸收知识的情况等几个方面入手。因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要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出发,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水平。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创造更为活泼和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应该给予学生平等的地位,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和学习中更加轻松和自如。同时教师还应该更加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困惑,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是被重视的,从而更加乐意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应试教育”是中国高考制度下的一个产物,很多学生、家长、教师为了最终的高考一战,往往过度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成绩以外的一些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应试”评价体系的一大弊端。因而优化评价方式,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塑造和培养过程,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的提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做主体性地理课堂教学的积极探索者、勇敢推进者和智慧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尤金洁例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63-64。
[2]邓绍辉风与等压线空间关系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5),74-75。
[3]宋广文马姝娟刘莎莎源问题呈现方式对认知负荷及类比推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0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