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肾脏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的参数组合、正常灌注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①探讨64层螺旋CT(Spiral CT,SCT)肾脏灌注成像的技术方法;②测定正常肾脏皮质、髓质的各项灌注参数;③分析正常肾脏皮质、髓质灌注值与年龄、性别、左右侧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应用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30例健康志愿者先行肾脏CT平扫,确定肾门层面为灌注层面,而后以6ml/s速度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50ml,在肾门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扫描延时时间为6s。每个病人的扫描分3个序列,每个序列的扫描时间为30s,间隔10s让患者呼吸换气,然后接着下一个序列扫描。每个序列的球管曝光时间为0.5s,间隔时间分别为0.5s、2.5s、4.5s。在西门子工作站上用Body Perfusion软件包中的Kindey分析软件处理数据。测定正常肾脏的各项灌注参数值,应用配对t检验及两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左右侧及男女各灌注参数有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应用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三组间肾脏皮质、髓质灌注参数值有无显著性差异,从而分析年龄是否对各灌注参数产生影响。结果:①探讨出理想的64层螺旋CT灌注参数组合。②28例正常肾脏64层CT灌注成像表现为双侧肾脏皮质TDC曲线(time-densitycurve)和双侧肾髓质TDC曲线对称,基本重合。肾皮质BF为301.56±68.79ml/100ml/min,BV为38.86±5.83 ml/100ml,TTP为11.17±1.12s,PS为42.85±10.88ml/100ml/min,PBV为67.53±10.25ml/100ml;肾髓质BF为157.78±34.58 ml/100ml/min,BV为28.53±3.90 ml/100ml,TTP为12.38±1.15s,PS为75.59±22.68ml/100ml/min,PBV为28.24±0.94ml/100ml。③双侧肾脏皮质、髓质灌注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肾皮质BF、BV、TTP、PS、PBV的P值分别为0.55、0.73、0.60、0.16、0.68;肾髓质BF、BV、TTP、PS、PBV的P值分别为0.09、0.72、0.60、0.09、0.65。P值均>0.05);男、女肾脏皮髓质灌注值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肾皮质BF、BV、TTP、PS、PBV的P值分别为0.29、0.50、0.40、0.72、0.31;肾髓质BF、BV、TTP、PS、PBV的P值分别为0.45、0.38、0.11、0.45、0.75。P值均>0.05);但年龄因素对肾脏皮髓质灌注参数有影响,年龄<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三组比较肾皮质BF、BV、TTP、PS三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肾髓质BV、PS三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时,P均<0.05。结论:①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能测量正常肾脏皮质、髓质各灌注值,能定量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②肾脏皮髓质的灌注值与年龄相关,而与性别、左右侧无关。第二部分肾脏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梗阻性肾积水积水肾脏单肾功能的评价目的:①探讨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积水肾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表现(灌注参数值的变化与灌注图的变化);②探讨64层螺旋CT肾灌注成像对单肾功能损害及其分级的的评估价值;③64层螺旋CT肾脏各灌注参数值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36例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均对其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①将积水组(48个肾脏)各灌注参数位与第一部分测定的正常组对照分析;②根据SPECT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把72个肾脏分为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重度受损组,分别测量3组肾皮质和髓质的64层螺旋CT血流灌注参数,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③将各灌注参数与单侧肾脏GFR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①36例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的CT灌注成像表现为双侧TDC曲线不对称,积水侧肾皮质、髓质的TDC斜率与峰高降低。积水肾的肾皮质BF为203.20±44.93ml/100ml/min,BV为27.61±3.90 ml/100ml,PS为30.68±6.48 ml/100ml/min,PBV为46.49±10.85 ml/100ml;肾髓质BF为99.89±24.08 ml/100ml/min,BV为18.32±4.32ml/100ml,PS为51.80±12.09 ml/100ml/min,PBV为21.3l±2.95ml/100ml。与第一部分正常肾脏各灌注参数值相比均下降(P值均<0.05)。②肾功能受损组肾皮质和肾髓质各血流灌注值均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重度受损组3组间肾皮质和肾髓质血流灌注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肾皮质、肾髓质各血流灌注参数组间两两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③肾皮质和髓质的各灌注参数与单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肾皮质BF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0.852。结论:①64层螺旋CT肾脏灌注成像能对积水肾肾皮质和髓质的血流灌注状态与肾功能损害进行定量评估;②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对受损肾功能进行分级;③64层螺旋CT肾灌注成像测定的肾皮质、髓质的各灌注参数值与SPECT测定的GFR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64层螺旋CT肾脏灌注成像对评价肾积水时肾血流变化情况及预测单侧肾脏功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第三部分肾脏皮髓质分界、肾皮髓质对比度及皮髓质CT峰值与单肾功能相关性的64层螺旋CT研究目的:观察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中正常肾与梗阻性肾积水时积水肾肾脏皮髓质分界(CMD)、肾皮髓质对比度(CMC)及皮髓质CT峰值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单肾功能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择36名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均对其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并将患者按SPECT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正常组(24个)和轻度肾功能降低组(21个)与重度肾功能减退组(27个)。并分别以肾皮髓质分界清晰、模糊、部份可见与消失将CMD分为四种不同程度;分别测量皮质峰值时刻的皮质及髓质CT值,计算皮髓质对比度(CMC),分别测量髓质峰值;探讨正常组、轻度肾功能降低组与重度肾功能减退组之间CMD、CMC与皮髓质CT峰值的差异;分别将上述CMC及肾皮质及髓质CT峰值与GF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 CMD:正常组(24个),24个(100%)CMD清晰;轻度肾功能降低组(21个):14个(66.67%)CMD清晰,2个(9.52%)CMD模糊但仍可见,5个(23.81%)CMD部分可见;重度肾功能减退组(27个):7个(25.93%)CMD清晰,5个(18.52%)CMD模糊但仍可见,15个(55.56%)CMD部分可见。(2) CMC值及其与GFR相关性:正常组CMC为0.616±0.203,肾功能轻度受损组CMC为0.517±0.140,肾功能重度受损组CMC为0.367±0.110。CMC与GFR呈正相关(r=0.536,P<0.05)。(3)肾皮质及髓质CT峰值及与GFR相关性:正常组肾皮质CT峰值为132.95±21.99Hu,肾髓质CT峰值104.07±16.15Hu;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皮质CT峰值为90.97±29.32Hu,肾髓质CT峰值75.90±24.70 Hu;肾功能重度受损组肾皮质CT峰值为68.45±24.09Hu,肾髓质CT峰值56.90±21.31Hu。肾皮质CT峰值与GFR呈正相关(r=0.672,P<0.05),肾髓质CT峰值与GFR呈正相关(r=0.623,P<0.05)。结论:(1)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积水肾功能减退时CMD半定量化与量化指标CMC及肾皮髓质CT峰值均降低。(2)梗阻性肾积水肾脏CMC、与肾皮质及髓质CT峰值改变与GFR具有正相关关系,因而其对预测单侧肾脏功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第四部份肾脏皮质厚度、皮层容积大小与单肾功能相关性的64层SCT研究目的:研究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与单肾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36例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在对其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后进行全肾CT增强扫描,并于2天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根据SPECT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把72个肾脏分为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重度受损组,分别测量三组病例的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均值;比较三组间64层SCT测量的肾脏皮质厚度、肾皮质容积大小的差异,分析肾脏皮质厚度、肾皮层容积大小与同侧肾GFR值的相关性,从而探讨64层SCT测量肾脏皮质厚度、肾皮层容积大小对单肾功能的评价价值。结果:肾功能正常组、轻度受损组、重度受损组三组间肾脏皮质厚度分别为0.51±0.1、0.37±0.12、0.23±0.80(cm),三组间肾脏皮质容积大小分别为74.26±11.92、55.28±15.19、27.57±7.02(cm3)。三组之间肾脏皮质厚度及容积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60,77.01,P值均<0.01)。肾脏皮质厚度、皮质容积大小与肾脏GFR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8与r=0.815,P值均<0.01)。结论:64层SCT增强扫描及相关后处理软件测量的肾脏皮质厚度与皮层容积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单肾功能,可以作为64层SCT评价单肾功能的有用参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
标签:层螺旋论文; 灌注成像论文; 肾脏论文; 肾积水论文; 单肾功能论文; 梗阻性肾积水论文; 肾皮髓质分界论文; 肾皮髓质对比度论文; 肾皮髓质峰值论文; 肾皮质论文; 肾皮质厚度论文; 肾皮质容积论文; 肾脏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