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稳定中印关系与创造战略机遇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于立环[1](2021)在《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及其代表的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印度大选,成立了以莫迪为首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素以强人着称的莫迪,自组阁之日起其内外政策就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而其上台后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更是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截止到2021年,莫迪政府已经执政了近7个年头。在这7年间,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由执政初期的对华接触政策逐渐滑向执政中期的对华“问题外交”,由“问题外交”再过渡到了对华强硬外交政策。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在继承以往印度政府对外政策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变化具体表现为:对外政策的保守性显着增强;印度传统的“不结盟”外交传统日趋淡化;“平衡外交”的特点日益明显;对华政策的投机性和冒险性增强。莫迪政府颇具投机性的对华政策和中印两国边界地区对华军事冒险行为,不仅破坏了中印之间脆弱的信任机制,加剧了中印之间地区战略竞争,而且也大大增强了中印发生军事对抗甚至武装冲突的风险,给中印正常双边关系地发展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莫迪政府上述对华政策,多少增加了中国在西南边陲的战略压力,妨碍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落实。对此,中国政府应客观认识印度对华政策新变化,在继续发展对印关系的同时,准确定位印度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防范印度可能进行的政治、军事冒险行为。
李艳壮[2](2020)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对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促进地区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重要构想,也构成了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联系,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和印度地理相邻,印度是中国重要邻邦,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重要国家。深刻认识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对华政策,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和中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心态较为复杂,一方面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是重要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是巨大挑战,将影响其在南亚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矛盾心态在其对华政策中得到了明确体现。印度对华政策体现了鲜明的“对冲”战略特点,印度一方面注重加强与中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合作;另一方面,也正视与中国之间竞争,加强对中印争议地区控制以维护地缘利益、强化区域整合以提高地区影响力、密切与相关利益方合作以牵制中国。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消极认知,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以及自身的文化认同因素。印度对华政策选择性合作限制了中印合作领域,不利于中印实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印度对华政策竞争性思维及多样化制衡手段,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顺利实施,也不利于实现中印的战略信任。中印作为地区大国和新兴大国,健康的中印关系对于双方非常重要。中印双方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从地区稳定与繁荣出发,深化双边合作,积极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和地区稳定。
赵志文[3](2020)在《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印度与中国同属历史悠久的亚洲大国,除了贸易和商业关系之外,文化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几乎相似地,在历经了殖民时代之后,最终成为全球焦点。在竞争与合作中,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充满全球性影响。双方都认为,中印双边关系可以在21世纪的亚洲乃至世界发挥重要性作用。中国和印度两国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正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力求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对中印两国关系可以总结为“老问题上会产生新的矛盾,而新形势下又会出现新的摩擦”。自冷战结束后,印度对华政策日益趋向现实主义。2014年莫迪上任印度总理以来,外交风格趋于务实与灵活,对华政策呈现出合作与防备并存的特点。经济方面,莫迪为实现国内发展,需要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为印度的经济增长提供发展助力。在文化方面,中印通过举办“太极瑜伽会”等活动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印两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通过互学互鉴的方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印度与中国在多方面有积极合作的共同立场,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印度政府对中国始终呈现防范态度,例如中国和印度关于边界问题的摩擦时有发生,印度时常利用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印度公开承认南海的仲裁结果,以及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怀疑态度,甚至在2017年6月,印度与中国在洞朗地区爆发了长达72天的对峙,引发了中印双方自1962年以来时间最长的对峙,对两国关系造成了极大损害。因此,文章将以中印洞朗危机为分水岭,叙述洞朗危机爆发前后印度总理莫迪的对华政策,从西藏因素、巴基斯坦因素、印度国内外环境以及莫迪个人执政风格等角度分析莫迪对华政策的实施动机,最后得出结论,莫迪的对华政策不会取得突破,中印关系也不会恶化,要认识到中印双方在战略发展时期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和政治交流需求,印中关系将会在困难中不断发展前进。
钟阳莉[4](2020)在《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对国民价值观的塑造,更是作为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参数,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代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软实力。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压力,莫迪政府极力打造印度“印记”,注重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实行多元文化战略,利用文化外交改善中印长期存在的症结,极大地提升印度文化在华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本文以印度对华文化外交为研究对象,从五个部分探讨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文化和文化外交的概念进行界定:文化是由社会实践构成人类对道德、习俗、知识、价值观、作风、信仰、取向的普遍认知。文化外交则是外交行为主体的活动和表现形式;第三部分重点阐述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的现状和动因。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现状表现可概括为;对华外交主体层次化,内容多样化和产品形象化。其动因可概括为;实现“有声有色大国”的目标、通过开展对华文化外交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印度文化在华的影响力,巩固印度在华利益。第四部分通过透视印度对华文化的现状和动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全面分析制约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的因素。第五部分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促进两国文化发展的策略,从政府层面、经济层面、民众和社交媒体层面全面展开策略分析。依据问题因素,提出促进中印两国文化外交发展的对策:一方面,中印两国开展文化外交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推动中印两国文化外交发展应遵循谨慎性、协作性与灵活性、适度风险原则与积极性原则。另一方面,印度对华开展文化外交的目标在于夯实中印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印度开展对华文化外交对中印两国的关系导向。面对当前局势,中国应该沉着冷静,认清现实,寻找本国文化的发力点,积极宣扬本国优秀文化。中印两国的历史争端和外交分歧所暗含的“偶然性”必然为现在合作共赢的趋势所取代,中印两国文化外交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两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双方文化外交的开展犹如虎添翼。只有拥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时代之音。
吉元戎[5](2020)在《新闻报道中的身份建构:《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议题框架分析》文中提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正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但直到2020年初,南亚的“轴心性”大国印度都没有加入。印度的态度也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亲印派”国家产生影响,这使得印度对“一带一路”的真实态度及印度在“一带一路”议题中的身份定位成为当下需要了解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诠释包裹”理论来对《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总结“一带一路”的诠释包裹、框架装置以及框架特征,并依托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关于语言、身份和国际关系的理论逻辑,借助报道框架分析来探究“一带一路”议题中印度内生身份和社会身份建构。本研究选取了《印度时报》网站145篇英文报道,依托框架理论,以“诠释包裹”理论为分析路径,来分析《印度时报》网站报道文本对“一带一路”报道框架和身份建构。研究归纳出印度抵制“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发展遇阻、“一带一路”带来负面影响、“一带一路”议题下印度的友好外交、成员国为“一带一路”辩护、“一带一路”发展势头良好等七个诠释包裹。通过进一步进行框架分析发现:《印度时报》网站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框架多元,但总体以负面框架为主。《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报道的框架“利己性”和“内视性”明显,报道框架议题深度不足推理过程浅表化,隐性与显性框架配合表达谨慎的抵制态度,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导致框架界限模糊,同时还运用国际信源解构中国“一带一路”内涵。《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报道镜像中的身份建构分为三个层面。《印度时报》网站将印度的内生身份定位为大国,不仅能够与国际和区域大国保持友好外交关系,同时还能在南亚诸国中处于主导地位。在社会身份建构中,《印度时报》网站将印度定位为“一带一路”的“受害者”和制衡者,同时又与中国保持着暧昧多变的关系。在框架分析和建构分析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从传播理念、传播原则和传播策略等方面探讨了几点“一带一路”对印传播思考:一是要建构身份认知,引领双方友好发展;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协同传播机制;三是加强“一带一路”对印“精准传播”;四是用微观叙事完成宏大主题的传播。
张红霞[6](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印度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邻国和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无论是在地理结构、战略位置还是在经济往来、贸易合作方面,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互联互通来说都极为重要。然而印度是目前南亚七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的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还保持怀疑消极的态度。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片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消极行动谨慎的原因,探究了“一带一路”在印度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印度在选择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却又受经济、政治、安全多种因素的影响,担忧“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太地区的发展,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反制策略。长远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不仅有发展的可行性,也有扎实推行的持续性。本文指出,通过经贸发展上深化务实合作、区域合作上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战略发展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大措施,来探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路径及中国的应对之策,以此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
杨理伟[7](2020)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推进中尼印三方合作 ——模式变革与路径选择》文中认为发展合作是一国对外政策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三方合作项目以及参与三方合作的主体不断增加,三方合作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发展合作模式之一。在对新兴援助国发展合作路径的研究中,三方合作经历了从关注南北的经济技术合作向关注南南的发展合作转变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发展合作趋势,三方合作的目的在于满足三方的发展需求,共享各方的发展经验。今天,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新兴援助国随着实力的提升都在积极推动发展合作中三方合作的管理与实践。因此,三方合作可以视作新兴援助国国际发展合作路径的新探索。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逐渐呈现“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本布局。在南亚区域内,“中尼印经济走廊”作为中国深入南亚地区,推进三国发展合作,实现中印市场对接,促成次区域发展合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为止,中尼印经济走廊倡议下三方合作的总体发展态势低于预期,且进展缓慢。具体而言,南南合作框架下推进中尼印三方合作模式变革和路径选择的趋向表现为:(一)中尼印三方合作的路径尚处于建构阶段。目前中尼印三方尚不存在成熟的合作机制,三方合作倡议地提出更多的是基于双边的关系互动和多边的平台连接。三国由于地缘上地接近、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三方皆有现实上的发展合作需求,如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经贸投资合作等。但是中尼印三国对三方合作的需求度、贡献度是不同的,囿于三国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失衡、经济功能主义单一,地缘政治对三方发展合作的影响远远大于地缘经济。中国是三方合作的积极倡议者和推动者,无论是发展合作的意愿还是发展型公共产品的供给都最为积极;尼泊尔是三方合作的强需求方,印度是三方合作的不稳定因素,对安全的敏感迫使印度“关键大国”的角色经常性缺失。(二)推进中尼印次区域三方合作机制需要转变中尼印现有的发展合作模式,借鉴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路径。在模式上即以三国的双边竞合性发展合作态势逐渐向三国的双边+三方、三方合作转变。在路径上,根据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践,需要在供给主体上发挥关键大国的作用,增进政治互信、分割发展型公共产品的主导权;供给方式上强化机制的制度化建设、确保三方合作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增进收益预期;供给内容上对接三方发展需求,优势互补,丰富三方合作的内容。诚然,南南合作框架之下的中尼印三方合作对改善中尼印三边关系的互动维度、调节三边权力关系的结构、重构三边的利益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中尼印三方合作路径的建构对中国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开展更为有效的发展合作而言,不无启发。
张立[8](2020)在《构建中印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核心理念,对于促进中国自身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本文旨在结合中印这两个新兴大国实际,系统深入探讨中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形势、目标与实现路径。本文提出,伴随中国相对实力不断提升,中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主动权正显着增强;同时,印度对华冒险主义冲动和对冲战略失控,将构成中印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巨大挑战。两国应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引,巩固战略合作伙伴的政治关系定位,构建良性竞合的经济关系、互信透明的安全关系以及包容互鉴的人文交流关系。
彭东辉[9](2019)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注“不可思议的印度”,关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在坚持“有声有色大国”的诉求下,国家安全战略完成了由传统安全战略向综合安全战略的转变。一是由以往的国防建设为中心,向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心转变。二是谋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三是视核武器为大国“标配”,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战略。四是重视印度洋安全,实施“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五是缓和与邻国关系,整合南亚力量。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安全威胁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而布局的。从英属印度时期的“三个缓冲区”战略,到印度独立后的“两个同心圆”战略及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国家安全战略,在“有声有色大国”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威胁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不尽一致,但总体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利用印度半岛“北背雪山、三垂大海”的地缘优势,印度在“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中“一超”地位突出。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信仰非暴力的宗教和频发的教派主义冲突是印度安全最大的挑战之一,印度社会的世俗主义转型还远未结束。印度国家安全的维护和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印巴冲突及中印关系几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印度要在放权和自治间做出选择,以应对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完成国家整合。克什米尔问题是南亚的顽疾,70余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三场半”战争。战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加剧了印巴对抗。印巴虽有缓和迹象,但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印边境线2000余公里,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对推进中印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对全球格局来说,印度认同多极格局,通过“入常”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推动了全球治理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印巴安全困境造成南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印度在大力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的同时,同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中印关系来说,中印在南中国海、印度洋等主要海洋通道亟须通过战略对话,培育战略互信。对跨境水资源分配,沿江水文观测、水利建设等敏感问题要及时沟通,消除分歧。这些问题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张丽[10](2019)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受到沿线沿路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随着丝路基金设立、《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以及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被普遍视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却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关注和研究。中印共同崛起成为21世纪亚洲甚至国际政治新动向。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大、毗邻而居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面临着市场、资源、地区影响力竞争等诸多挑战。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否打破冲突魔咒实现和平共处,对双边关系、亚洲乃至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态度及应对,探究印度对华认知影响因素,厘清错误知觉产生的根源,对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互谅、形成良性战略互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身份理论及国际政治错误知觉两个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从尼赫鲁到英迪拉再到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国家身份认知对其南亚政策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间18份印度外交年报,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相关外交文档文本分析,论述印度外交战略布局及其对华政策定位转变。第三、四章为本文主体论证部分,对包括2013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112组议会相关问答、30组新闻发布会相关记者问答、38份外交部相关新闻通告、6份政要演讲在内的192份印度外交文档进行话语及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本对象的立场、观点、价值、利益等,推断其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并据此系统梳理总结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关切及应对。第五章探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印度视角下中印关系走向。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大致经历了观望争议、不合作、抗衡抵制、竞争合作四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动态建构中。印度致力于追求大国地位,视中国为市场资源及地区主导权竞争对手,尤其忌惮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加大存在。随着南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显着合作成效,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从摇摆到抵制的较大转变。2018年1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单边主义及对伊制裁使印度国家利益受损,印度重新审视对美政策,提升印俄及印中关系,逐渐回归大国平衡外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随之“柔化”。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领土主权关切及对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增大的关切,本质上都体现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一方面,印度担心巴基斯坦在中国经济及军事援助下获得对印战略优势,从而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唯恐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不断增加,危及印度地区主导权。因此,印度通过“邻国优先”政策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南亚国家、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经阿富汗联通中亚国家、通过印日联盟打造“亚非增长走廊”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以印度为中轴向四周辐射的印度版“一带一路”规划,并借力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印度对华认知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研判、自我定位及对中国角色身份定位等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知觉主要受认知相符、诱发定势、历史包袱等三个维度因素影响。自我与他者身份是动态建构的产物,国家间通过行为互动确定敌人、对手或朋友关系。中印之间缺乏战略相互保障,印度将中国在南亚防御性安全行为解读为进攻性战略,在此棱镜下,印度对华负面认知不断集聚,加之历史偏见的现实影射以及西方舆论的激化,从而导致洞朗对峙发生。中印互信缺乏根源在于人文交流动能不足,民众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更遑论培养相互认同感。长远来看,自下而上的民间模式比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更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
二、稳定中印关系与创造战略机遇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稳定中印关系与创造战略机遇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三、本课题的研究路径和方法 |
四、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演变 |
第一节 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 |
一、印度国民大会党拉奥政府的对华政策 |
二、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三、印度国民大会党辛格政府的对华政策 |
第二节 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和特点 |
一、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 |
二、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演变及其特点 |
第一节 莫迪其人及其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的成立 |
一、纳伦德拉·达摩达尔达斯·莫迪其人 |
二、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的成立及其对华政策主张 |
第二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 |
一、莫迪执政初期的对华接触政策 |
二、莫迪执政中期的中印摩擦 |
三、莫迪执政后期对华日趋强硬政策 |
第三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与特点 |
一、莫迪政府与往届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 |
二、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 |
一、印度的国家利益诉求 |
二、保守政治的影响 |
三、印度国内党派政治与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 |
第二节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国际因素 |
一、国际格局因素 |
二、地缘政治因素 |
三、域外大国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
第一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加剧了中印在地区层面的竞争 |
二、增加了中印在边境地区发生对抗甚至冲突的风险 |
三、对中印经济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 |
第二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一、增加了中国的战略压力 |
二、阻碍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
三、损害了两国的政治互信 |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一、从大局出发继续维护与发展中印关系 |
二、在战略上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印度 |
三、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印度的认知 |
2.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2.2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认知 |
2.2.1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认知 |
2.2.2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印度对华政策基本内容 |
3.1 重视对华合作 |
3.1.1 增强经济联系 |
3.1.2 加强政治合作 |
3.1.3 推动安全合作 |
3.2 正视与华竞争 |
3.2.1 强化区域整合以提高地区影响力 |
3.2.2 密切与相关利益方合作以牵制中国 |
3.2.3 加强对中印争议地区控制以维护地缘利益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印度对华政策特点及评价 |
4.1 “一带一路”倡议下印度对华政策特点 |
4.1.1 偏向于选择性的合作 |
4.1.2 竞争性的政策思维 |
4.1.3 多样化的制衡手段 |
4.2 “一带一路”倡议下印度对华政策评价 |
4.2.1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具有负面性 |
4.2.2 竞争性政策不利于中印关系的稳定发展 |
4.2.3 多样化的制衡手段破坏了中印战略信任 |
4.3 印度对华政策未来走向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莫迪上台前印度对华政策回顾 |
第一节 从印度独立到冷战前(1947—1989) |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1989—2014) |
第二章 洞朗危机前的莫迪对华政策 |
第一节 “高开低走”的整体走向 |
一 莫迪上台伊始与华关系回暖 |
二 印度在中国南海问题发声 |
三 洞朗危机使中印关系降至冰点 |
第二节 印度对华呈现两面性——合作与防备并存 |
一 莫迪与中国的合作成果显着 |
二 中印边界摩擦不断 |
三 印度对“一带一路”持消极态度 |
第三章 洞朗危机结束后莫迪的对华政策 |
第一节 武汉会晤重启中印关系进程 |
一 印度对藏独分子态度“冷淡” |
二 印中高层互动 |
第二节 金奈会谈促进中印关系进程稳中有进 |
第三节 基于共同利益—对华政策呈现更务实的特点 |
一 印中共同发声反对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 |
二 印中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
三 印度推进与中国的反恐合作 |
第四章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实施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实施的有利因素 |
一 印度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
二 印度的大国理念 |
三 印度的中立主义外交传统 |
四 中国对印度的睦邻政策 |
第二节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实施的不利因素 |
一 印度的“西藏”筹码 |
二 巴基斯坦因素影响莫迪对华政策 |
三 国内外环境的影响 |
四 中印在核战略上的分歧 |
第三节 莫迪个人的执政色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1.1.1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学者关于文化外交理论概述 |
1.2.2 国外关于文化外交理论概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化外交理论分析 |
2.1 文化与文化外交的内涵 |
2.1.1 文化的内涵 |
2.1.2 文化外交的内涵 |
2.2 文化外交的特点、途径与作用 |
2.2.1 文化外交的特点 |
2.2.2 文化外交的途径 |
2.2.3 文化外交的作用 |
第3章 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的现状与动因 |
3.1 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的现状 |
3.1.1 文化交流主体层次化 |
3.1.2 文化交流内容多样化 |
3.1.3 文化交流产品形象化 |
3.2 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的动因 |
3.2.1 实现“有声有色大国”的战略目标 |
3.2.2 通过对华文化外交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
3.2.3 加强文化传播,增加印度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 |
第4章 制约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的因素 |
4.1 国内因素 |
4.1.1 印度国内政治因素 |
4.1.2 印度媒体的片面报道 |
4.1.3 宗教文化因素 |
4.2 国外因素 |
4.2.1 地缘边界问题 |
4.2.2 中印两国文化差异 |
4.2.3 “中巴关系”和美国因素 |
第5章 促进中印两国文化外交发展的策略 |
5.1 加强政府合作,提升战略互信 |
5.1.1 加强两国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
5.1.2 增进边界互信,妥善解决边界争端 |
5.1.3 深化合作共识,提升沟通效力 |
5.2 加强经贸合作,夯实文化交流基础 |
5.2.1 开展“中印+”经济合作新模式 |
5.2.2 创新文化外交市场运作方式 |
5.3 增强民间交流,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
5.3.1 发挥民众力量在中印两国文化交往的纽带作用 |
5.3.2 增强社交媒体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舆论导向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新闻报道中的身份建构:《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议题框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1.框架理论 |
2.身份认同 |
3.后建构主义下的语言、身份与国际关系 |
(四)研究综述 |
1.印度英文媒体涉华报道相关研究 |
2.印度英文媒体“一带一路”报道及相关研究 |
(五)研究方法 |
1.文本分析法 |
2.文献分析法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问题 |
一、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 |
1.《印度时报》网站概况 |
2.取样时间段 |
3.样本选择 |
(二)样本概况 |
1.报道分布 |
2.报道字数 |
3.报道体裁 |
4.稿件来源 |
5.消息来源 |
6.议题类型 |
二、《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报道框架分析 |
(一)“诠释包裹” |
1.“诠释包裹”分布 |
2.七个“诠释包裹”稿源比较 |
(二)框架分析 |
1.印度抵制“一带一路” |
2.“一带一路”发展遇阻 |
3.“一带一路”带来负面影响 |
4.“一带一路”议题下印度的友好外交 |
5.各方期待印度加入“一带一路” |
6.成员国维护“一带一路” |
7.“一带一路”发展势头良好 |
(三)框架矩阵 |
(四)框架特征 |
1.报道框架“利己性”和“内视性”明显 |
2.报道框架议题深度不足推理过程浅表化 |
3.隐性与显性框架配合表达谨慎的抵制态度 |
4.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导致框架界限模糊 |
5.运用国际信源解构中国“一带一路”内涵 |
三、《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报道中的身份建构 |
(一)“一带一路”报道中印度的内生身份建构 |
1.大国定位 |
2.大国关系的平等伙伴 |
3.小国关系的主导者 |
(二)“一带一路”报道中印度的社会身份建构 |
1.“受害者”与制衡者 |
2.暧昧多变的印中关系 |
(三)“一带一路”报道中印度对他国的角色建构 |
四、中印“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策略 |
(一)建构身份认知,引领双方友好发展 |
(二)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协同传播机制 |
(三)加强“一带一路”对印“精准传播” |
(四)用微观叙事完成宏大主题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附录 |
(一)图表列表 |
(二)类目统计表 |
(三)样本新闻列表 |
(6)“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 |
一、“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理论创新 |
(一)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
(二)继承发展了中国周边外交思想 |
(三)推动实践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过程 |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成果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 |
一、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 |
(一)消极怀疑:基于国家威胁论和地缘战略论的零和博弈 |
(二)谨慎行动: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选择性参与 |
二、“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现实推进 |
(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进展 |
(二)中印共同推进的国际区域协作 |
三、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制策略 |
(一)印度提出的替代方案 |
(二)印度参与的其他区域合作计划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消极行动谨慎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因素 |
(一)中印双边贸易失衡的矛盾 |
(二)印度经济发展优势的削弱 |
二、政治因素 |
(一)印度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削弱 |
(二)印度对“珍珠链”战略的担忧 |
三、安全因素 |
(一)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管控难度 |
(二)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争端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发展的前景展望 |
一、经济需求 |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印双边经贸发展合作 |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 |
二、政治领域 |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建设 |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印度东北部发展与稳定 |
三、战略契机 |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重塑印度周边外交关系 |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印倡议对接合作发展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
一、推动中印两国贸易畅通,深化经贸务实合作 |
(一)搁置领土争议,缓解中印贸易不平衡 |
(二)优化外贸结构,加深互补性经贸合作 |
二、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
(一)深化合作领域,扩大利益汇合点 |
(二)促进设施联通,实现发展战略对接 |
三、发挥人文交流纽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加强高层政策沟通,增强政治互信 |
(二)推进中印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南合作框架下推进中尼印三方合作 ——模式变革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创新和限制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尼印三方合作的理论框架:次区域公共产品的国家合作 |
第一节 次区域主义与三方合作 |
一、次区域经济合作下的三方合作 |
二、次区域三方合作的结构性要素 |
三、次区域三方合作的互动性要素 |
第二节 次区域公共产品的国家合作 |
一、次区域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 |
二、次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影响因素 |
三、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
第三节 三方合作与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
一、次区域三方公共产品国家合作的基础 |
二、次区域三方公共产品国家合作的制约因素 |
三、次区域三方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尼、印三方合作:政策、机构与行动 |
第一节 中国与尼泊尔发展合作关系 |
一、政策原则:平等互利 |
二、管理与机构:层级管理,区域统筹 |
三、发展与现状:援助+合作 |
第二节 印度与尼泊尔发展合作关系 |
一、政策原则:双重原则 |
二、管理与机构:部门协调,国别优先 |
三、发展与现状:援助+合作 |
第三节 中国与印度发展合作关系 |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 |
二、经贸合作的互补及前景 |
三、多边主义的合作 |
四、发展合作倡议的对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较中、尼、印双边发展合作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
第一节 中、尼、印双边发展合作的同质性 |
一、南南合作的原则规范 |
二、“发展”的目标导向 |
第二节 中、尼、印双边发展合作的异质性 |
一、中国与尼泊尔:水平式的发展合作 |
二、印度与尼泊尔:垂直式的发展合作 |
第三节 中、尼、印次区域三方合作的基础和困境 |
一、合作基础——双边关系与合作机制泛化效应 |
二、合作困境——地缘政治与战略需求消极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中尼印经济走廊的推进及实践 |
第一节 中尼印经济走廊——三边关系的互动 |
一、中、尼、印三方权力结构 |
二、中、尼、印双边互动关系 |
三、中、尼、印三边关系的互动 |
第二节 中尼印经济走廊——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
一、供给主体:主体差异,利益多元 |
二、供给方式:中国倡议,三方参与 |
三、供给内容:发展合作、互联互通 |
第三节 中尼印经济走廊——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 |
一、三方合作机制的建设 |
二、三方合作的内容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尼印三方合作的未来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中尼印次区域三方关系的互动 |
一、三边关系的认知 |
二、外源性行为体的介入 |
三、中尼印三边关系的互动——中印主导 |
第二节 中尼印次区域三方合作的路径 |
一、供给主体:大国的协调合作 |
二、供给方式:次区域三方合作的制度化 |
三、供给内容:互联互通的外溢效应 |
第三节 中尼印次区域三方合作机制的未来趋势 |
一、中尼印次区域三方合作机制——地区多边形式 |
二、中尼印次区域三方合作的方向——互联互通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构建中印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新型中印关系的机遇 |
(一)全球层面看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流 |
(二)中印两国国内政策的支持 |
(三)中印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机制的自增强效应 |
(四)中国拥有日渐提升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战略主动权 |
二、影响构建新型中印关系的主要挑战 |
(一)现实主义思维的影响与冒险主义冲动 |
(二)相互认知的分歧导致战略猜疑的存在 |
(三)国际势力的楔子战略与印度的对冲战略相呼应 |
(四)边界分歧的管控问题 |
三、新型中印关系的建设目标 |
(一)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定位的双边政治关系 |
(二)构建良性竞合的经济伙伴关系 |
(三)构建互信透明合作的新型安全关系 |
(四)发展密切交流、互鉴互赏、包容相亲的人文关系 |
四、新型中印关系的构建路径 |
(一)加强战略对话,提升互信水平 |
(二)推进双边务实合作 |
(三)加强地区及全球层面多领域合作 |
(四)切实提高分歧管控水平 |
(9)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 |
一 关于南亚地区的研究 |
二 关于印度安全战略的研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
一 论文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结构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相关界定 |
一 安全的内涵 |
二 安全观的流变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 |
一 安全战略研究的兴起 |
二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
第三节 战略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
一 战略文化及其内涵 |
二 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要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文化渊源 |
一 现实主义:考底利耶《政事论》思想 |
二 理想主义:阿育王“达摩”思想 |
三 等级秩序:印度教的秩序观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塑造 |
一 全球诉求:“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 |
二 地区诉求: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
三 双边关系: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 |
第三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 |
一 奉行经济实力优先的政策 |
二 “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胁 |
三 “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 |
四 提升与世界性大国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
一 国家安全决策的机构设置 |
二 国家安全决策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突出特点 |
第一节 半封闭的地缘政治为依托 |
一 相对隔绝的次大陆 |
二 “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 |
三 日趋重要的战略要冲 |
第二节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
一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 |
二 印度教主要的教派组织 |
三 频发的教派冲突 |
四 尚未完成的世俗主义转型 |
第三节 “东向政策”到“东向行动” |
一 “东向政策”:向东盟主动出击 |
二 “东向行动”:经济与安全并举 |
三 “东向行动政策”的多维影响 |
第四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变量 |
第一节 东北部分离运动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东北部与中央关系长期紧张 |
二 东北部主要的分离运动 |
三 以国家统一整合分离运动 |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
二 印巴克什米尔战争 |
三 克什米尔问题走势 |
第三节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 |
二 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 |
三 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 |
四 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印太”战略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美日印澳战略利益的再塑 |
二 “印太”战略的战略意图 |
三 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认知 |
四 “印太”战略的基本走势 |
第五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巩固了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 |
一 以实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
二 申请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
第二节 对南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
一 战略互信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
二 印巴安全困境,次区域合作异常顺利 |
三 整合南亚邻国,缓和地区安全局势 |
第三节 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 国际海洋通道问题 |
二 跨境水资源治理问题 |
三 中印高层交流机制的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档案 |
英文档案 |
中文着作(含译着) |
英文着作 |
中文论文(含译文) |
中文学位论文 |
访问网站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10)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进展和基本观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印度国家身份及其南亚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与发展 |
一 国家身份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 政治精英对印度国家身份认知的演变 |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 |
一 知觉、错误知觉与外交决策 |
二 印度南亚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外交战略及对华政策调整(2000‐2018)---基于《印度外交年报》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 |
一 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布局 |
二 2008 年后印度外交自我定位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重心 |
第二节 印度对华政策定位 |
一 印度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界定(1998‐2018) |
二 印度对印中关系的定位(2000‐2018)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认知的转变(2014‐2018)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及态度的演变 |
第一节 争议观望期(2013年10 月--2015年7 月) |
一 印度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 |
二 印度官方回应 |
三 印度的战略盘算 |
第二节 不合作期(2015年7月--2017年5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关切 |
二 印度对中国在印度周边推进互联互通的安全关切 |
三 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消极合作态度 |
第三节 抵制抗衡期(2017年5 月--2018年5 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关切升级 |
二 印度对洞朗事件的认知 |
三 印度对中国‐马尔代夫关系的关切 |
四 印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印度周边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忌惮 |
第四节 竞争合作期(2018年5 月—至今) |
一 印中首脑武汉会晤的积极意义 |
二 印度大国外交平衡政策回归对印中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体现印度合作倾向的其他积极因素 |
四 印巴领土纠纷投射在中巴经济走廊主权关切的不利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应对 |
第一节 印度版“一带一路”概念及主张 |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下印度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一 印度强化与邻国关系以维护地区影响力 |
二 印度与邻国互联互通代表项目 |
三 “邻国优先”政策下的“印度优先”先决条件 |
四 对邻国“印度优先”预期落差的积极应对 |
第三节 印度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举措 |
一 印日联盟及“亚非增长走廊” |
二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
三 “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盟 |
四 重新审视非洲及中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印度认知的因素及印度视角下双边关系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 |
一 身份定位 |
二 互信缺乏 |
三 历史积怨 |
四 西方舆论 |
第二节 印度视角下印中关系发展趋势 |
一 印度学界及智库对双边关系发展的研判 |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政治精英对双边关系走向的认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稳定中印关系与创造战略机遇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研究[D]. 于立环.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2]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对华政策研究[D]. 李艳壮. 燕山大学, 2020(01)
- [3]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D]. 赵志文. 郑州大学, 2020(06)
- [4]印度对华文化外交研究[D]. 钟阳莉. 南昌大学, 2020(01)
- [5]新闻报道中的身份建构:《印度时报》网站“一带一路”议题框架分析[D]. 吉元戎. 长安大学, 2020(06)
- [6]“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 张红霞. 武汉大学, 2020(04)
- [7]南南合作框架下推进中尼印三方合作 ——模式变革与路径选择[D]. 杨理伟.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2020(08)
- [8]构建中印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J]. 张立.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0(01)
- [9]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彭东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D]. 张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