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青藏高原因受独特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尤其新构造运动差异性、降雨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影响,滑坡发育。据1990—2005年统计,青海省共发育滑坡671个,其中岩质切层滑坡246个,占滑坡总数的36.7%。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滑坡做为一种地质灾害,其严重的危害性已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城镇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历史文物保护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本人以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西山Ⅴ、Ⅵ号新滑坡为例,通过地质调查、地表勘测、钻孔取芯分析、地下水检测、室内外试验等手段,认为Ⅴ、Ⅵ号新滑坡基本特征继承了老滑体的特征:平面形态均呈不规则条带状,蠕变(滑)土体总体上为含砾粉质黏土、含泥砾卵石、砂泥岩碎块及粘质土混杂堆积体;结构从上至下呈松散状—较紧密状;滑床由坚硬、致密状泥岩组成。滑坡变形特征主要以地面裂缝为主,局部出现坍塌。主要分布于滑体前部、中部;其规模大小、形态特征各有差异。滑坡蠕变(滑)的产生与地形地貌条件紧密关联。不利的地质结构和地形条件是新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因;水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作用是新滑坡的发生诱发因素。通过稳定性计算及工程地质分析:Ⅴ、Ⅵ号新滑坡在无连续降雨或大暴雨且无地震的一般状态下,稳定系数分别为1.14和1.07,表明在该状态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在无连续降雨或大暴雨但有地震的情况下,稳定系数分别为1.02和1.01,较一般状态而言都有下降,而且非常接近滑动临界状态;在有连续降雨或大暴雨但无地震的情况下,稳定系数分别为0.996和0.92,均小于1.0,表明如果滑体物质处于饱和状态时,将进入失稳状态,同时可以看出,水的作用对滑坡稳定程度的影响相对要大于地震或其它动荷载的影响;在有连续降雨或大暴雨且有地震的情况下,稳定系数分别为0.89和0.87,远低于1.0,表明如果在这种非平衡状态下,两滑坡必滑无疑。论文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对Ⅴ、Ⅵ号新滑坡防治方案进行优化,认为排水、支挡、削方压脚、填缝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为优化方案。该方案是从滑坡发生的内、外动力因素上着手,即可防止地表水的入渗,提高岩土强度,增加滑体整体稳定性,而且施工材料可就近取材,合理利用。施工场地条件优越,投资合理,周期短,见效快。达到治标治本的双重效果。为青海省类似滑坡的防治具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