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风咳”,早在《礼记》中就有“季夏行春令……国多风咳”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论述其乃十咳之一,是风邪乘肺所致的咳嗽,曰:“风咳,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肺气失宣、气道痉挛为其主要病机。此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发病率高,且中年女性较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咳嗽,咽痒、气急,少痰或无痰为主要症状,具有阵发性、痉挛性、慢性迁延及反复发作等特点。西医上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发展为典型哮喘。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及饮食结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盲法(单盲)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根据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全国著名中医专家晁恩祥教授的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风咳方治疗风咳的经验,观察此方(组成为:炙麻黄、查仁、紫苑、前胡、蝉蜕、地龙、牛子、五味子、炙杷叶、苏子、苏叶等)对“风咳”的临床疗效及相关评价,促进中医对风咳临床研究与治疗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目的观察风咳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疗效,作出科学评价,丰富中医药治疗此病的方法并对其应用机理加以探讨。研究方法以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并符合本研究标准的风咳(风邪犯肺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茶碱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晁氏风咳方,疗程共为21天,详细记录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建立数据库,整理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作出科学评价。研究结果1.临床症状方面:总体上两组患者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试验组在减轻患者咳嗽次数及程度方而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缓解患者咽痒、气急及咯痰等症状方面,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分别为90.0%、60.0%,对照组分别为75.0%、25.0%。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愈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肺功能方面:试验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FEF25、FEF50、FEF75及MMEF75/25等反映小气道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FEV1及PEF两项反映大气道功能指标较治疗前稍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组间比较发现,在FEF25、FEF50、FEF75等反映小气道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体来讲,试验组对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更为有效。研究结论风咳方治疗风咳疗效确切,不仅能够明显减轻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等临床症状,同时能明显改善小气道的功能。总体而言,近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出现,临床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