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因素对压低上颌第一磨牙生物力学性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几种因素对压低上颌第一磨牙生物力学性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在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压低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应力应变情况;并研究不同牙周支持组织高度、不同骨质密度对应力应变的影响,以期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目的:1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2研究压低上颌第一磨牙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应力应变情况;3研究压低上颌第一磨牙时,不同骨质密度对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应力应变的影响;4研究压低上颌第一磨牙时,不同牙周支持组织高度对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应力应变的影响。方法:1运用3DSS对上颌第一磨牙标准模型进行扫描;使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8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2根据链状皮圈在口内的衰减情况,模拟压低上颌第一磨牙过程中的不同时间阶段,对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应力应变进行计算;3按照不同骨质密度下的弹性模量对牙槽骨进行设定,对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应力应变进行计算;4建立不同牙周支持组织高度的上颌第一磨牙有限元模型,对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应力应变进行计算。结果:1建立了包含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硬骨板、松质骨及密质骨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共96 875个10节点四面体单元,132 838个节点:上颌第一磨牙40 415个单元,58 605个节点;牙周膜10 258个单元,20 602个节点;硬骨板12 202个单元,24 413个节点;皮质骨4 132个单元,8 053个节点;松质骨29 868个单元,44 977个节点;2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在压低过程不同时间阶段的应力应变集中部位基本相同。牙根的应力应变集中区主要为根分叉及各根的根中部分;牙周膜应力应变集中区主要为牙周膜的根尖及牙颈部周围;牙槽骨应力应变集中区主要为牙槽窝的根分叉及根尖部位。随加载时间的递增,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等效应变递减;3不同牙槽骨骨质密度对牙根及牙周膜的应力应变集中部位及大小基本没有影响,对牙槽骨的应力应变集中部位也基本没有影响;而对牙槽骨的应力应变大小影响较大,随着牙槽骨骨质密度的降低,牙槽骨的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等效应变递增;4随着牙周支持组织高度的降低,最大等效应力应变递增。随着牙周支持组织高度的降低及根分叉的暴露,牙根根分叉区应力应变逐渐减小,直到应力应变集中部位仅位于各根中部;牙周膜的应力应变集中部位始终在牙周膜的根尖及牙颈部周围,并逐渐增大;牙槽骨根分叉区应力应变先增大,随着根分叉的暴露,转而减小,最终使应力应变主要集中于牙槽窝的根尖部位。结论:1 3DSS结合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切实可行,模型几何相似性好,并且结构完整,网格质量较好,可以满足各种正畸加载的需要;2牙周膜在压低上颌第一磨牙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但由于其应变较大,要注意控制初始力值,防止损伤牙周膜。并且,由于牙根的等效应力主要集中于根分叉及根中部位,所以根尖在压低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吸收,提示我们最好采用三维测量技术研究磨牙压低的疗效及预后;3随着牙槽骨骨质密度的降低,牙槽骨的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等效应变递增。所以在对骨质密度较低(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上颌第一磨牙压低时,最好适当减小初始加载的力值,既保护支抗的稳定性,又有利于磨牙生理性的压低移动;4牙根、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应力应变随牙周支持组织高度的降低而增加,并变得过于集中,更易造成组织损伤。笔者认为,当牙周支持组织高度降低到9mm时(根分叉刚要开始暴露),进行压低时即要慎重;当牙周支持组织高度降低到7mm时(根分叉完全暴露),则为压低上颌第一磨牙的禁忌证之一。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3DSS结合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上颌第一磨牙压低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应力应变情况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不同骨质密度对压低上颌第一磨牙时应力应变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不同牙周支持组织高度对压低上颌第一磨牙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展示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男性全牙列牙周膜数字解剖学建模与测量[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5)
    • [2].吃饭多咀嚼可以防老痴[J]. 益寿宝典 2017(24)
    • [3].白皮杉醇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J]. 北京口腔医学 2020(03)
    • [4].牙周膜胶原纤维空间结构的重建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09)
    • [5].从前磨牙各轴面附着水平评估剩余牙周膜面积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9(11)
    • [6].基于超-黏弹性的牙周膜本构模型构建及模拟[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8(02)
    • [7].分离部位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06)
    • [8].牙周膜再生方法主要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 2016(10)
    • [9].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15)
    • [10].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07)
    • [11].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脂诱导实验研究[J]. 口腔医学 2013(04)
    • [12].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6)
    • [13].牙周膜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J]. 口腔医学研究 2009(02)
    • [14].人牙周膜干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检测的实验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8(09)
    • [15].牙周膜注射与根尖浸润用于儿童第一恒磨牙麻醉的效果评价[J]. 河北医学 2020(09)
    • [16].寻找牙周膜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3)
    • [17].舌侧矫治器关闭间隙上前牙牙周膜应力变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1)
    • [18].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广东牙病防治 2015(12)
    • [19].同一个体来源正常与炎性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比较[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5(01)
    • [20].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实验[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04)
    • [21].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04)
    • [22].牙周膜干细胞巢与牙周组织再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04)
    • [23].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牙周膜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03)
    • [24].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新进展[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0(03)
    • [25].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09)
    • [26].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07)
    • [27].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06)
    • [28].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内皮向分化的影响[J]. 口腔医学 2020(06)
    • [29].影响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因素[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6(06)
    • [30].微环境对牙周膜干细胞分化的抑制和诱导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02)

    标签:;  ;  ;  ;  

    几种因素对压低上颌第一磨牙生物力学性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