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妇联九届三次执委(扩大)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相敏[1](2021)在《协同治理视角下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R市X村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治,则天下安。乡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权的“神经末梢”和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治理构成了整个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乡村治理的效果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和谐团结,而且对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且特别强调“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而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农村妇女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主体,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建设者。党中央和全国妇联充分意识到了农村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价值,提出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号召广大妇女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发挥农村妇女在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推动乡村社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在妇女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村级妇联作为基础性的妇女工作组织,承担着带领妇女参与乡村治理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职责。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选择了村级妇联作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R市X村村级妇联的基本状况、乡村治理的现状与绩效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当前村级妇联在开展的多种多样工作中所面临的治理困境,并提出了优化村级妇联乡村治理职能、拓展参与乡村治理路径的对策建议,以期望能够更好地提升村级妇联的乡村治理能力,更好发挥其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以协同治理理论为视角,对所选择的调查对象R市X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妇联工作虽然已经全面地展开,并且具有上级党组织和乡镇政府严格地考核目标,也具有自身相对完善的建设规章制度,但是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工作重形式轻实效、难以持续深入开展、自我治理角色与其他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存在着冲突以及履行工作职责重复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未能很好建立、村级妇联缺乏现代治理思维与能力、村级妇联工作缺乏有效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支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村民对村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传统男权观念仍然存在并产生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必须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村民为主体,充分汲取专家学者的建议,着力打造乡村现代治理体系,是妇联治理职能完成的前提。而村级妇联加强自身学识,推进治理能力体系建设,并建立现代治理思维,是有效化解当前面临问题的主体努力。
张晓晨[2](2020)在《社会治理视角下我国妇联组织的职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共治,其最终目标是善治,即保障和改善民生。妇联组织作为我国重要的群团组织和社会支柱,是多元治理的主体之一,肩负着推动妇女儿童发展和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任。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妇联组织如何发挥和优化自身的职能,做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协同各方力量,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妇女儿童,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前面临的现实课题。本文以优化我国妇联组织职能、实现其职能有效发挥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武汉市蔡甸区妇联组织为例,梳理了妇联组织职能发挥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妇联组织在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国内外妇女组织的有益经验,提出社会治理视角下优化我国妇联组织职能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妇联组织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治联系功能弱,利益表达不畅;科层制组织模式,行政化属性明显;政社合作不充分,资源整合能力弱;服务方式单一,与群众需求错位。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群团边缘化的政治地位,传统政府体制的束缚,组织运作方式落后,人员能力素质不高。因此,本文在选择性地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去四化”、“强三性”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实现我国妇联组织职能优化的对策:第一,加强价值导向,提高政治占位;第二,建设高效组织体系,拓宽服务覆盖面;第三,发挥枢纽作用,加强协同合作;第四,创新工作方式,实现精准服务。总体来说,新时期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我国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要做到上联党政、中联社会力量、下联群众,形成有效的互动体系。
邵丽莎[3](2019)在《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组织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女性社会组织也有较快发展,它是以妇女儿童及家庭为主要受益群体,为女性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经过近几年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延伸到各个领域,在整合资源、建设发展、服务女性群体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着自主性不足、女性公众参与意识相对不强、女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能力不足、女性社会组织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缺乏政府支持、管理体制不畅、监管力度不够、公信力树立途径较难、显效慢等因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改善政府监管体制、增强女性社会组织公信力、提高女性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从这几个方面尝试提出改善制约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的不良因素和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具体举措,希望能够为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考。该论文有图3幅,表2个,参考文献48篇。
褚鸽[4](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妇女联合会研究(1949-1994)》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指出,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妇女占全国人口的半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中维护妇女权益,在维权中促进妇女发展,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内在动力和重要途径;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男女平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确,通过对一个地区女性生存状况的考察,便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而妇女联合会是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妇女组织。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争取妇女解放而联合起来的中国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组织,在维护妇女利益、促进男女平等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妇联工作历程的研究,就是厘清妇女发展的轨迹。由此,本文意图通过记叙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妇联组织的工作历程,来厘清延边地区妇女发展的轨迹。纵观现今为止,对妇女组织的专门性的研究依然较为薄弱,以女性发展的角度分析妇联组织影响的成果也少之又少。研究成果中,并没有一部关于妇联组织的权威专着出现,对于延边妇女联合会的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基于以上不足,本文系统整理了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妇女联合会的工作沿革,以文献分析法厘清延边女性发展的历史进程,明确妇联工作的具体作用,分析女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论认为,改革开放前,妇女发展的目标是追求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延边各级妇联分别在为延边妇女取得经济独立、促进家庭和睦和形成人格独立的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妇女发展的目标是维护自身权益和争取全面发展。延边妇联在发动妇女脱贫自立、培养妇女自主意识和完善后勤服务事业等方面为延边女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延边妇联在维护女性发展过程中仍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家庭分工的困境、封建传统的羁绊和思想解放的局限。尽管如此,妇女发展的进程是随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有效政策的发展而逐步向前演进的,这种过程是渐进的、在曲折中逐步得到发展的。
陈刚[5](2019)在《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文中认为农业爱国丰产运动或称爱国增产运动、农业增产竞赛运动等,说法较为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这一时期,国家财政经济面临严峻形势、抗美援朝战争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压力,同时在各行各业还客观地存在着一些浪费现象,这都不得不使中国共产党以“增产节约”的方式来改善国家的困难局面。本论文所考察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年后的1951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发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后,在农村地区开展起来的生产运动为论述主体,并将其置于这一时期在全国普遍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的“组织起来”语境和抗美援朝运动下的“爱国主义”话语体系之下进行考察。“组织起来”是解决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散与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和组织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方式;爱国主义是运动中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农民逐渐形成起来的,中共在运动中以此为号召部分地实现了民众对中共所建立的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本论文试图摒弃传统中共党史研究宏大叙事的偏向,立足于重庆市涪陵区档案局馆藏档案、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和重庆版《新华日报》、《西南政报》、《川东报》等,以政治社会史的研究范式,将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中的“人”作为考察和论述的中心,更多地关注运动中的“人”的活动。本论文主要考察和论述的内容有:首先,以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引入,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与大生产运动的历史渊源,以展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在考察延安大生产运动时,笔者选取运动的组织形式、劳模运动、普通民众和运动成效为论述要点,以此对应本论文的第二、三、四、五章,以期更多地展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同时,以时间先后为序,详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来龙去脉,并引出本论文所考察的涪陵县开展这一运动的相关情况。其次,考察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相关组织力量,包括运动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青年团及妇女团体等。具体阐释运动相关领导机构的设置、方针政策的制定、农业技术的支持、抗灾救灾、协助宣传教育、带头增加农业生产、解决妇女特殊困难和发动妇女参加互助组织等相关情况。并以涪陵县1952年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为主体,具体论述在制定的劳模评奖标准中的“变”与“不变”,劳模的发现与培养,劳模的表彰及劳模群体、个体的相关情况,以及当“丰产旗帜”树立起来后如何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宣传推广,以影响和发动更多的农民“组织起来”、爱国增产。再次,对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中的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考察,分析农民群众参与运动的心理动机、不愿参加运动的思想顾虑、纷繁复杂的其他思想倾向等多重心理动向,以及中共对农民的思想顾虑和错误心理倾向所采取的各种因应及应对措施。最后,考察运动的成效及历史经验与启示。总的说来,在“组织起来”和爱国主义双重语境下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其功效与作用是第一位的,它有效地促进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也对农民的思想意识进行了有效改造,使农民开始孕育出社会主义意识。但是,这一运动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可谓之“双面效应”。当然,中共在运动中都一一予以了纠正,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敢于正视矛盾和善于解决矛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这一运动的开展使中共取得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包括注重加强农村政治工作、注重发展农村经济、注重造就农村工作队伍和注重实施农业奖励政策等。毋庸置疑,这些经验的取得对现今农业、农村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另有结语部分对涪陵县开展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全过程作总的梳理,并对运动中所展露出来的历史的延续性、运动的多维性和群众的可塑性等问题进行学理性的探讨。
陈佳俊[6](2018)在《群团组织改革研究》文中提出1949年以前,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为党领导、动员、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之后,群团组织官僚化、机关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且长期没有消除,桥梁纽带功能趋向弱化。1978年之后,在国家或地方层面发动的四次阶段性改革中,群团组织呈现出“钟摆”,有时主要像党政部门一样工作,有时又向社会组织趋近,至今还未能很好实现改革预期。出现钟摆现象,与党和群众、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逻辑及其改革的阶段性安排有关。在历史上,群团是由党设立并领导的群众组织,具有配合党的意图而动态调整组织功能和角色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既希望通过群团组织来实现国家权力在社会领域的再生产,也希望解决社会自治效能不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延续了国家政权建设初期群团组织作为国家重构社会组织体系的一项制度安排的特征,比较强调保持通过群团组织处理党与群众、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比较积极地尝试盘活群团组织作为社会团体的功能属性,以求促成社会组织的有序成长。所以,就外部条件和环境角度而言,群团组织具备钟摆摆动的外部制度约束和外部动力。钟摆现象同时也是群团组织的内部制度安排及行动选择的结果。首先,在革命时期保障党、群团、群众之间有效衔接的“党团”与“代表制”,受政权建设过程中一元化领导趋势强化的影响,前者逐渐从以“说服与政治工作”方式为主转向以“命令”方式为主;后者则逐渐从群团干部产生的实质性办法转变为象征性制度。这一变化使得“党团”与“代表制”在组织中空转,群团组织的相对独立运行受到实质性压缩,其群众性、社会性长期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这是群团组织实际上主要以亚(辅)党政部门为中轴发生钟摆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自国家将群团组织机构正式纳入国家政权组织体系后,群团组织发生了从“组织上独立,政治上配合”的角色向亚(辅)党政组织角色的过渡。这不仅客观上强化了群团组织对党政部门的依赖性,而且在制度上确立了群团组织低于党政部门又高于一般社会组织的地位。与此相对应,群团组织的绩效评价也采取了以党政、群众都满意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运行制度长期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钟摆”现象的长期性。最后,随着国家对群团干部群体奖励升级,群团机构人员作为“干部型职业中间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持续强化和固定的过程。这一群体在行动上需要保持组织和个人既有身份地位,趋向于向上晋升和谋求职业安全两类行动选择。从田野工作观察,这类群体在日常工作中会采取以保持组织机构和干部既有地位为中轴的、波动式的有限改革策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强调群团政治先进性和担当桥梁纽带时,注重承揽党政部门业务,结果与党政机关的区别变得日益模糊;而在政策导向强调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转型时,则愿意增加社会组织的功用和色彩,但却抵御完全转型为社会组织。在这个角度看,钟摆几乎是组织自我维系的一种选择。据此而言,群团组织的改革钟摆是制度安排、行动者的行动选择共同导致的。因而,群团组织今后的改革需要从制度与行动者两个方面共同推进。
田小青[7](2018)在《省政府2018年3月份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1日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宁,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正升前往湟中县鲁沙尔镇,看望一线值勤民警、消防武警官兵和工作人员,检查督导元宵节塔尔寺酥油花展安保工作。1日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在省委党校举行。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刘宁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副省长杨逢春出席开学典礼。2日元宵节当晚,副省长、省公安厅厅
杨帅[8](2016)在《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丽水市遂昌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采取能适应新形势的社会治理模式,加快推进社会有序发展。随着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格局初具雏形,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在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也为社会团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为我国覆盖面最大的人民团体和最有影响力的妇女组织,妇联肩负着推动妇女发展和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双重重任,在社会大变革、大分化时代,妇联组织应如何顺应新形势的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更好的发挥自身职能;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更好的参与社会治理,成为了考验妇联工作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推进妇联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有效参与为立足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际参与等方法,详述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个案解读,对丽水市遂昌县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做法与成效进行分析,结合案例中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尚存问题和实践经验,提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现为职能边界模糊、服务方式滞后、长效机制缺乏、专职人员短缺等。究其原因,可概括为“四个错位”,即服从上级与服务社会的错位、队伍能力与妇女诉求的错位、组织结构与实际工作的错位、参与方式与治理目的的错位。针对遂昌县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与创新价值,本文认为可以从优化格局、机制重构、创新载体、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着手,有效提升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积极作用的发挥:一是理顺与政府部门、其他社团和妇女群众的关系,优化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设计,善于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二是完善社会协同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出一套新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妇联组织工作的效能;三是通过探索“互联网+”模式、做深项目化管理等载体,搭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平台;四是不断更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夯实组织基础,进一步加强妇联干部队伍建设。
胡军华[9](2014)在《异军与正道 ——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为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妇女解放,突起异军。”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中,社会革命运动的历次成功不仅依靠妇女巨大人力资源的广泛支持,而且妇女运动也是历次社会革命运动的特性、意义和成功程度的重要表征、衡量尺度。十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并用于指导苏维埃革命实践,在特定时代发挥了特定作用,已经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中央苏区”为时空,以“妇女解放运动”为切入点,以毛泽东诗词名句为脉络,以妇女解放运动的“异军”“实际怎样”以及“正道”“应当怎样”的问题为经线,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为纬线,在经纬交织中探讨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愿景、路径、动员机制、巾帼人物、价值作用与现实启示等系列问题,并对镶嵌其间或隐或显的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解释框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空间。本文首先追寻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梳理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愿景,认为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阶级问题、民族问题、国家问题紧密相联系;第二,论文归纳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路径,即解决经济权、唱好婚姻曲、扩大教育面、提升参政度、构建组织网等五维路径,诠释了路径选择的逻辑关系,展示了以中共领导、苏维埃政权主导下的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所取得的显着成绩,反映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的程度,也同时彰显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力度;第三,论文从妇女动员方式、动员模式等方面解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机制,赏析了客家山歌动员方式的“六全”特色,提出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以土地革命为内容的经济动员、以政治参与为目标的政治动员、以阶级思想灌输为方法的文化动员、以群众路线为途径的组织动员和以诉苦、控诉为形式的情感动员的“互利共生型”动员模式;第四,论文考察了中央苏区60位巾帼群英的丰功伟绩、个性特征,归纳了巾帼群英的核心价值:心怀对国家、对社会、对自我的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大义凛然、坚定信念、追求解放的牺牲精神,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第五,论文剖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客家妇女参与心态表征,具体表现为游移不定的观望心态、应景迎合的投机心态、憧憬未来的乐观心态、讴歌胜利的狂热心态、面对挫折的变异心态等;探讨了心态嬗变的意蕴指向,指出人性的本能反应是其内在本质,性格两重性特征是其外在体现,强大的动员功力是其直接推手,从而讴歌了客家妇女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六,论文评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也对农村妇女解放之道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思考,构思了研究展望。本文认为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有益探索,是“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有机构成。论文探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视域中的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独特性、局限性、规律性、根本性与当代价值性,说明了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过程曲折性、复杂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成果创新性、科学理论感召性、精神形态价值性,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性阶级性、人性可塑性立场,客观分析了这个时期中共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扬弃,就能厘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谋“化”之基、求“化”之途、达“化”之效和成“化”之境,进一步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建设。
徐爱新[10](201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女性被剥夺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十九世纪末,女子学校产生,中国女性教育发起了向国家主流教育进军的革命运动,基于社会革命的政治目的和追求妇女解放的妇女工作宗旨,中国共产党成为这场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了女性教育基本思想,开展了一定女性教育实践。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制定了《党纲》、《党章》,明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以及社会革命的政治目的,为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党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认识论,树立了“男女并重”的社会性别观,把女性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提出了“为所有被压迫的妇女们的利益而奋斗”的妇女工作宗旨。党把女性教育作为促进妇女解放的重要手段,作为获取革命人才的重要途径,初步树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的基本教育思想,拓展了教育对象的类别和范围,在不掌握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独立或与社会团体、国民党合作创办了适宜成年女性教育的平民女校、业余补习学校、短期训练班,使各种年龄、各种劳动性质、各种层次的女性均具备了接受形式化教育的可能,为执政后全面构建女性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后,党构建了两性教育全面并轨的苏维埃教育体制,设立了教育管理机构,制定了一定的教育标准规范,搭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女性教育体系框架,将女性教育引入制度化教育发展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为党全面推行其政治纲领和执政纲领提供了前提,党以“男女共同发动、男女共同教育”为基本原则,在教育体制的构建中完全消除了性别界限,将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统一为苏维埃公民教育。党优先发展工农教育,建立了具有苏维埃教育特色的学校教育系统,在许多从未开展过正规学校教育的穷乡僻壤办起了小学,扶持贫苦家庭出身的女童入学,创新了女性成人教育形式,发展起灵活广泛的社会教育,使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成年女性和失学儿童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了培养妇女干部,党积极发展中高等教育,为革命培养女性人才,农村革命根据地基本上形成了由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小学教育三部分构成,以教育政策法规为引导,由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妇女组织牵头,以教育结构体系为载体的女性教育体系的框架模型。抗日战争时期,党进一步完善了女性教育制度,推动女性教育走向人民大众,成为服务于绝大多数女性并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的教育,女性教育率先在中国的局部区域上升到主流教育地位。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为女性教育事业明确了性质、内容和方向,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紧迫的抗战任务对女性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各根据地进一步完善了教育部门与妇女组织联动的女性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办学体制改革,尊重“群众的自愿与需要”,试行“公办民助”的教育政策,初步形成了公办、民办、社会团体办学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女性教育进入旺盛发展时期,小学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迅速扩张,部分地区小学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中高等院校的数量增长,专业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社会教育起到了普及教育的作用,教育对象几乎覆盖到了根据地内每个人,成千上万的女性摆脱了文盲状态,女性教育真正走入女性的生产生活。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局部农村走向全国。伴随着党对全国军事行动的节节胜利,不同地域的女性相继纳入党政权覆盖范围,女性教育对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区域的农村女性拓展到全国各个地域、各个阶层、各个类别、各个民族的女性群体,由于党在城镇女性教育中缺乏经验,城镇女性教育问题得到党的高度重视,教育重心逐渐由农村女性教育向城镇女性教育转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地方教育上升为国家教育,在原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党对全国的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通过立法确立了女性的受教育权,通过学制改革、制定教育政策法规、完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规范教育管理和教学行为,建立了两性教育全面并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互为补充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女性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和大力宣传,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极力消除制约女性接受教育的消极因素,大力提高女童入学率和成人教育普及率,使中国女性的整体素质发生了根本改观。历经建党初期的尝试、土地革命时期的奠基、抗日战争时期的繁盛以及建国后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党纲中的政治理想上升到受《宪法》保护,办学主体由一党之力演变到政府、社会团体、工矿企业、社会人士多元化办学,教育主体由少数女性扩充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覆盖全中国的整个女性群体,与男性教育的关系由两性教育分立到两性教育全面统一,女性与男性共同享受无差别的公民教育,女性教育成为顺应女性发展规律,陪伴、呵护女性成长的日常社会活动,绝大多数女性能够享受到与男性无差别的现代教育,并借助于现代教育追求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统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既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史,也是一部由少数贵族女性教育到以劳动妇女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教育的受教育权变革史,还是一部中国教育史由以男性为主的教育到男女平等受教育的革命史,更是一部领导中国女性推翻封建压迫,追求妇女解放的一部百年妇女解放运动史,不仅圆满完成了中国女性教育主流化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当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底基,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启示。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告诉我们,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教育者的教育思想理念及决心、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需求是推动女性教育发展的四大积极因素,贫穷和封建思想是制约中国女性教育的两大消极因素,当今时代,女性承担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女性教育将继续肩负起教育女性、培养女性、发展女性的时代使命,促进女性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用时代的新思路、新观点深刻解读妇女解放的内涵,科学建构现代女性的成才标准和人才规格,用先进的社会性别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女性对现代教育的内在需求,建立政府、社会、教育或教学机构、个人步调一致协调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针对女性的身心特点科学施教、因性施教,才能顺应女性的成长规律,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的现代女性,使女性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省妇联九届三次执委(扩大)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妇联九届三次执委(扩大)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协同治理视角下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R市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现实意义 |
(三)学术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案 |
1.研究内容 |
2.相关理论 |
3.研究方法 |
4.创新之处 |
一、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村级妇联的概念界定 |
(二)乡村治理的内涵解释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四)研究框架 |
二、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基于山东省R市X村为个案的考察 |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
1.X村地理位置 |
2.X村女性村民基本情况 |
3.X村级妇联职能定位与人员构成 |
(二)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考察 |
1.参与政治治理:村内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
2.参与经济治理:村内经济发展、扶贫与就业工作 |
3.参与文化治理:家庭美德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
4.参与社会治理:社会矛盾调解与纠纷化解 |
(三)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绩效 |
1.有效化解了家庭矛盾,维护了妇女权益 |
2.加强女性孝亲敬老等伦理道德教育,塑造了良好的乡风文明 |
3.支持女性农民就业与创业,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
4.村级妇联为乡村存在与发展开拓了外部的信息渠道 |
三、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1.乡村治理存在时效性不强,工作形式化问题 |
2.村级妇联的治理实践未能获得妇女群体的广泛认同,存在阻隔现象 |
3.作为治理主体的村妇联与其他自治主体缺乏协同,存在着行动冲突现象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协同治理视角的分析 |
1.当前乡村治理中管理思维主导,治理思维滞后 |
2.乡村治理体系中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泛化,行动效能弱化 |
3.村级妇联组织建设不足,治理能力不强 |
4.村级妇联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深化治理的物质保障 |
5.村妇联缺乏突发情况的应急策略 |
四、协同治理视角下完善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 |
(一)村级妇联治理观念的重构:一种摆脱传统行政管理思维的讨论 |
1.明确乡村现代治理的思维 |
2.加强学习,把村妇联塑造成学习型组织 |
(二)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村级妇联的治理能力 |
1.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组织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 |
2.加强村党支部与村妇联有效关系的建构 |
3.建立村级妇联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机制 |
(三)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打造村级妇联参与治理的体系基础 |
1.降低传统文化与传统观念的影响,为塑造现代乡村治理思维奠定基础 |
2.充分研究村史与挖掘本村文化资源,为乡村治理奠定文化基础 |
3.广泛集中民智,科学设计乡村治理体系的系统方案 |
4.推进现有乡村治理机制的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研究 |
致谢 |
(2)社会治理视角下我国妇联组织的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治理 |
2.1.2 群团组织 |
2.1.3 妇联组织 |
2.1.4 组织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第三部门理论 |
2.2.2 资源依赖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社会治理视角下妇联组织职能发挥的机遇与挑战 |
2.3.1 妇联组织职能发挥面对的机遇 |
2.3.2 妇联组织职能发挥面临的挑战 |
第3章 社会治理视角下妇联职能发挥现状——以武汉市蔡甸区妇联为例 |
3.1 蔡甸区妇联的基本情况 |
3.2 蔡甸区妇联职能履行取得的成效 |
3.2.1 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功能 |
3.2.2 脱贫就业体现社会服务职能 |
3.2.3 实践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职能 |
3.2.4 积极发挥政治服务职能 |
3.2.5 建立枢纽型组织开展社会化协同 |
3.3 蔡甸区妇联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政治联系功能弱,利益表达不畅 |
3.3.2 科层制组织模式,行政化属性明显 |
3.3.3 政社合作不充分,资源整合能力弱 |
3.3.4 服务方式单一,与群众需求错位 |
3.4 影响蔡甸区妇联职能发挥的原因分析 |
3.4.1 群团边缘化的政治地位 |
3.4.2 传统政府体制的束缚 |
3.4.3 组织运作方式落后 |
3.4.4 人员能力素质不高 |
第4章 国内外妇女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经验启示 |
4.1 国外妇女组织有效发挥职能的实践经验 |
4.1.1 美国妇女组织的经验 |
4.1.2 日本妇女组织的经验 |
4.2 国内妇女组织有效发挥职能的实践经验 |
4.2.1 广州海珠区妇联的经验 |
4.2.2 昆山张浦镇妇联的经验 |
4.3 国内外妇女组织实践经验的启示 |
4.3.1 鼓励妇女参政议政 |
4.3.2 关注妇女儿童需求 |
4.3.3 培育女性社会组织 |
4.3.4 倡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
第5章 社会治理视角下优化妇联组织职能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价值导向,提高政治占位 |
5.1.1 突出工作重心 |
5.1.2 加强政治引导作用 |
5.2 建设高效组织体系,拓宽服务覆盖面 |
5.2.1 夯实基层建设 |
5.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3 发挥枢纽作用,加强协同合作 |
5.3.1 深化项目化运营管理 |
5.3.2 构建社会化的工作格局 |
5.4 创新工作方式,实现精准服务 |
5.4.1 探索“互联网+妇联”模式 |
5.4.2 丰富联系群众的多元化渠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2 女性社会组织的涵义、特点及分类 |
2.1 女性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的涵义 |
2.2 女性社会组织的特点及分类 |
2.3 女性社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3 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徐州市社会组织建设现状 |
3.2 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 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推进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 |
4.1 加大政府培育扶持力度 |
4.2 提高女性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
4.3 完善女性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妇女联合会研究(1949-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延边地区妇女组织与妇女运动 |
2.1 妇女组织 |
2.1.1 妇女同盟的建立 |
2.1.2 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
2.2 妇女运动 |
2.2.1 延边妇女参与生产运动 |
2.2.2 延边妇女参与土地改革 |
2.2.3 延边妇女参与支前运动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妇联组织工作的开展 |
3.1 妇联组织的形成 |
3.1.1 全国妇联组织的形成 |
3.1.2 延边地区妇联组织的形成 |
3.2 延边地区妇联组织工作状况 |
3.2.1 经济方面的工作 |
3.2.2 社会方面的工作 |
3.2.3 福利方面的工作 |
3.3 延边地区妇联组织成效 |
3.3.1 扶持妇女获得经济独立 |
3.3.2 帮助妇女获得社会地位 |
3.3.3 保障妇女儿童权利 |
第四章 延边地区妇联组织下延边女性发展状况及未来路径 |
4.1 从延边地区妇联组织作用看女性发展 |
4.1.1 改革开放前——追求妇女解放与实现男女平等 |
4.1.2 改革开放后——维护妇女权益与促进妇女发展 |
4.2 延边地区妇联组织下女性发展的未来路径 |
4.2.1 维护女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2 妇联组织下女性发展的路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特色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历史的延续:从大生产运动到农业爱国丰产运动 |
一、大生产运动的实践经验 |
(一)互助组织的组建 |
(二)劳模运动的开展 |
(三)普通民众的参与 |
(四)运动的成效与偏差 |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演进历程 |
(一)土改运动前后的农村形势 |
(二)“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 |
(三)爱国主义旗帜下的丰产运动 |
三、涪陵县从土改运动到农业丰产竞赛 |
(一)土改运动与互助合作的兴起 |
(二)爱国公约与爱国捐献的推进 |
(三)增产节约与生产竞赛的高涨 |
小结 |
第二章 组织的力量:运动中的党、政府、青年团与妇联 |
一、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 |
(一)设置领导机构 |
(二)制定方针政策 |
(三)提供技术支持 |
(四)组织抗灾救灾 |
二、青年团的积极协助 |
(一)带头增加生产 |
(二)助力宣传教育 |
三、妇联的重要支持 |
(一)发动参加互助合作 |
(二)解决生产实际困难 |
小结 |
第三章 树立旗帜:农业丰产劳模评选运动及其前后 |
一、中央到地方农业丰产奖励政策的制定 |
(一)农业部颁布奖励办法 |
(二)西南区制定奖励标准 |
(三)川东区发布丰产指示 |
(四)涪陵县提出丰产要求 |
二、农业丰产劳模的生成与形塑 |
(一)劳模的发现及典型化 |
(二)劳模的教育及培养 |
三、农业丰产劳模的表彰与劳模群体 |
(一)县一届劳模大会的召开 |
(二)劳模的群体结构与特点 |
(三)典型:徐树廷及其互助组 |
四、农业丰产劳模经验的总结及推广 |
(一)由下至上的总结 |
(二)以点带面的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运动中的农民:动机、情感与态度 |
一、参与运动的情感动机 |
(一)感恩共产党 |
(二)向往美好生活 |
(三)追求经济利益 |
(四)从众、随大流 |
二、不愿参与运动的思想顾虑 |
(一)政治压力 |
(二)顾虑怀疑 |
(三)自满麻痹 |
三、纷繁复杂的其他心理倾向 |
(一)迷信保守 |
(二)自卑依赖 |
(三)依靠等待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评析: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成效及经验 |
一、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功效与偏差 |
(一)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功效 |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偏差 |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历史经验 |
(一)加强农村政治工作是重要前提 |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重要目标 |
(三)造就农村工作队伍是重要保证 |
(四)实施农业奖励政策是重要方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研)课题及获奖情况 |
(6)群团组织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改革进程中的“钟摆”特征 |
1.1.2 “钟摆”何以形成?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群团组织与“国家—社会”关系 |
1.2.2 受制度环境影响的“组织单元” |
1.2.3 对群团组织性质、功能的讨论 |
1.2.4 对已有研究的相关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章节安排 |
2. 群团制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
2.1 群团的起源:“轴心-外围”组织体系的建立 |
2.1.1 党的群众化与群众团体的建立 |
2.1.2 根据地政权的社会支柱 |
2.1.3 整合社会的逻辑与“轴心与外围”组织体系的形成 |
2.2 群团制的正式形成:国家重构社会的制度安排 |
2.2.1 重构社会组织体系的制度安排与策略 |
2.2.2 群团制的三重功能定位 |
2.2.3 革命运动式的逻辑与党“社会部门”的形成 |
2.3 进一步发展: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结” |
2.3.1 “社会部门”的延续:党政职能承接与政策执行 |
2.3.2 社团属性的回归:利益传输与合法性供给 |
2.3.3 中介枢纽:整合社会组织的新机制 |
2.3.4 调适社会的逻辑与国家权力在社会领域的延续 |
2.4 群团组织的内涵与分类 |
2.4.1 群团组织的定义、性质与功能 |
2.4.2 组织的数量与分类 |
3. 党团与代表制:组织间的衔接机制 |
3.1 衔接机制的形成 |
3.1.1 “党团”:党与群团之间的衔接 |
3.1.2 群众代表制:党、群团、群众之间的桥梁 |
3.2 党的一元化领导趋势 |
3.2.1 从党团到党组:组织领导核心的确立 |
3.2.2 代表制角色的变化:从实质到象征 |
3.3 党组(党团)与代表制的空转运行 |
3.3.1 党组的空转与角色替代 |
3.3.2 代表制的空转: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整合困境 |
4. 亚(辅)党政部门:组织的角色塑造 |
4.1 独立自主与相互配合:组织间的基本关系 |
4.1.1 基本关系的形成 |
4.1.2 基本关系的功能 |
4.2 从配合到辅助:走向亚(辅)党政部门 |
4.3 亚(辅)党政部门的形成及其特征 |
4.3.1 介于党政与社会组织间的组织地位 |
4.3.2 对党政的结构性依赖 |
4.4 “亚(辅)党政部门”的意外后果 |
4.4.1 组织党政化与机关化问题的强化 |
4.4.2 组织“边缘”地位与“闲散”文化的形成 |
4.4.3 竞争:群团组织间关系的新样态 |
5. 干部型职业中间人:组织的自我维系机制 |
5.1 群众干部的聚集过程 |
5.1.1 从积极分子到群众干部的过程 |
5.1.2 群众干部产生的特征 |
5.2 职业性群众干部群体的形成 |
5.3 干部型职业中间人:特质、行动取向及影响 |
5.3.1 干部型职业中间人的特质 |
5.3.2 两类行动取向:趋于向上与谋求安全 |
5.3.3 目标替代与赞同过剩 |
6. 日常工作中的行动策略:基于A市妇联的个案观察 |
6.1 A市妇联的基本情况概述 |
6.2 两类干部及其行动取向 |
6.3 四组案例观察 |
6.3.1 有为才有位,主动承担党政工作难题 |
6.3.2 主动创新基于对象特殊化的社会服务形式 |
6.3.3 内部成员抵御领导要求 |
6.3.4 寻求制度与板块保护 |
7. 结语 |
7.1 “党组”与干部群众性的回归 |
7.2 国家工作着眼点的调整 |
参考文献 |
(8)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丽水市遂昌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妇联组织的基本内涵 |
2.1.2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 |
2.1.3 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 |
2.2 妇联组织的发展现状 |
2.2.1 妇联组织的职能定位 |
2.2.2 妇联组织的组织体系 |
2.3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 |
2.3.1 治理理论 |
2.3.2 女权理论 |
2.3.3 妇女权益保障理论 |
第3章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3.1.1 职能边界模糊,工作定位不够明确 |
3.1.2 服务方式滞后,参与形式不够多元 |
3.1.3 长效机制缺乏,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
3.1.4 专职人员短缺,思想理念不够开放 |
3.2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服从上级与服务社会的错位 |
3.2.2 队伍能力与妇女诉求的错位 |
3.2.3 组织结构与实际工作的错位 |
3.2.4 参与方式与治理目的的错位 |
第4章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个案解读 |
4.1 遂昌县妇联的基本情况 |
4.1.1 遂昌县妇联概况 |
4.1.2 遂昌县妇联发展史 |
4.1.3 遂昌县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
4.2 遂昌县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4.2.1 搭建发展平台,共创妇女“致富梦” |
4.2.2 创新文明建设,共促社会“和谐梦” |
4.2.3 推动志愿服务,践行巾帼“志愿梦” |
4.2.4 维护合法权益,共圆妇女“自强梦” |
4.2.5 夯实组织建设,助力实现“中国梦” |
第5章 完善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格局:构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5.1.1 理顺关系,借势借力 |
5.1.2 设计制度,合理约束 |
5.1.3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 |
5.2 机制重构: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制 |
5.2.1 社会协同机制 |
5.2.2 权益保障机制 |
5.2.3 长效工作机制 |
5.3 创新载体:搭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平台 |
5.3.1 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互联共治 |
5.3.2 不断做深项目化管理,追求效益最大最优 |
5.4 队伍建设:夯实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 |
5.4.1 更新工作理念 |
5.4.2 转变服务方式 |
5.4.3 夯实组织基础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异军与正道 ——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为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妇女解放突异军: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始基问题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苏区”和“中央苏区” |
(二) 妇女、女性、女子 |
(三) 客家妇女 |
(四) 妇女解放运动及其相关概念 |
(五) 运动与革命 |
(六)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五、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与特色 |
(二) 本文局限 |
七、几点说明 |
第一章 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与愿景 |
第一节 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追寻 |
一、潜在诱因:源自妇女长期受困“双重”压迫力 |
二、直接原因:得益于中央苏区革命的张力 |
三、思想源泉:受益于各种思潮的巨大影响力 |
第二节 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与愿景梳理 |
一、目标调适:前苏区时代中共妇女解放愿景及理论基础 |
二、梦想构建:策略转型下中共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愿景 |
三、践诺尝试:苏维埃共和国政权下的妇女解放运动愿景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路径展开 |
第一节 解决经济权:妇女解放的要旨 |
一、经济权利:妇女诸权的基础和保证 |
二、中央苏区妇女经济权获得与保障 |
第二节 唱好婚姻曲:妇女解放的主题 |
一、婚姻自由: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
二、中央苏区婚姻制度的探索 |
第三节 扩大教育面:妇女解放的基础 |
一、教育开拓:“脱盲”妇女的塑造 |
二、中央苏区多管齐下发展妇女教育 |
第四节 提升参政度:妇女解放的衡量尺度 |
一、妇女参政:妇女解放的反映程度 |
二、中央苏区妇女参政的实践拓展 |
第五节 构建组织网:妇女解放的有力支柱 |
一、健全组织:妇女解放的重要依托 |
二、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历史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唤起工农千百万: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动员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多管齐下: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方式 |
一、口头动员方式 |
二、传媒动员方式 |
三、文艺动员方式 |
第二节 特色彰显: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客家山歌动员方式 |
一、全员参与动员活动 |
二、全员列为动员对象 |
三、全区范围广泛动员 |
四、全程持续动员 |
五、全速创作动员 |
六、全面应景动员 |
第三节 互利共生型: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模式 |
一、“互利共生型苏区妇女动员模式”的概念提出 |
二、“互利共生型苏区妇女动员模式”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得失管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功效评价 |
一、妇女动员的成效 |
二、妇女动员的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雄关漫道花枝俏: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巾帼群英考察 |
第一节 身体印记:巾帼群英的整体肖像概述 |
一、运动源起时的巾帼群英 |
二、运动勃兴时的外来巾帼群英 |
三、运动演变中的本地巾帼群英 |
第二节 林树统观:巾帼群英的代表个案描述 |
一、妇运领袖:李坚真 |
二、扩红先进:刘英 |
三、文宣明星:李伯钊 |
四、支前标兵:李美群 |
第三节 胶合与同构:巾帼群英的核心价值解读 |
一、始终大义凛然、坚定信念、追求解放的牺牲精神 |
二、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
三、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地黄花分外香:客家妇女参与运动的心态嬗变 |
第一节 倒海翻江卷巨澜:客家妇女参与运动的心态表征 |
一、客家妇女游移不定的观望心态 |
二、客家妇女应景迎合的投机心态 |
三、客家妇女憧憬未来的乐观心态 |
四、客家妇女讴歌胜利的狂热心态 |
五、客家妇女面对挫折的变异心态 |
第二节 谁主沉浮:客家妇女参与运动心态嬗变的意蕴指向 |
一、人性的本能反应是妇女心态嬗变的内在本质 |
二、性格两重性特征是妇女心态嬗变的外在体现 |
三、强大的动员功力是妇女心态嬗变的直接推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人世难逢开口笑: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定位 |
一、难以磨灭的历史地位 |
二、公正公允的时代局限性 |
第二节 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价值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有益探索 |
二、“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不是春光胜春光: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现实启示 |
一、必须科学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必须激发妇女的主体意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 |
三、必须强化妇女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健康文化,提升妇女动员效应 |
本章小结 |
结语 又踏层峰望眼开: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研究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人间知己吾和汝 |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 |
第1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萌芽(1921.07—1927.09) |
1.1 党积极推动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的思想基础 |
1.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重新定义了女性的社会属性 |
1.1.2 党的宗旨和任务为女性教育主流化提供了动力源泉 |
1.2 党开展女性教育的社会基础 |
1.2.1 中国现代女性教育的初期发展扭转了女性对教育的认识 |
1.2.2 中国妇女运动的初期发展为女性教育准备了人才 |
1.3 党的早期女性教育实践 |
1.3.1 创办平民女校进行平民教育 |
1.3.2 开办短期训练班培养妇女运动骨干 |
1.3.3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
1.4 党在建党初期女性教育工作的特点 |
1.4.1 初步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的基本教育思想 |
1.4.2 拓展了中国现代女性教育的形式 |
1.4.3 为女性教育添加了浓重的政治色彩 |
1.4.4 教育权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女性教育活动止于尝试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制度化(1927.10—1935.09) |
2.1 女性教育制度化的基础 |
2.1.1 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女性教育制度化创造了条件 |
2.1.2 革命形势的发展加速了女性教育制度化的进程 |
2.1.3 党的人才标准对女性教育制度化提出了要求 |
2.2 女性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
2.2.1 女性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原则 |
2.2.2 设立女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
2.2.3 搭建女性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
2.2.4 制定女性教育规范 |
2.3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妇女干部教育 |
2.3.1 委托中高等院校培养妇女干部 |
2.3.2 开办短期速成训练班培养妇女干部 |
2.3.3 在日常工作中引导督促妇女干部成长 |
2.4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女性民众教育 |
2.4.1 引导女性破除封建思想积极投身革命 |
2.4.2 发动扫盲运动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 |
2.4.3 利用生产技术教育提高女性的生产能力 |
2.5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学龄女童教育 |
2.5.1 广泛设立小学推行义务教育 |
2.5.2 积极推进学龄女童入学 |
2.5.3 学龄女童教育概况 |
2.6 农村革命根据地女性教育的成效 |
2.6.1 女性对学习的态度由冷淡转为热衷 |
2.6.2 改变了女性的生存观念和生活质量 |
2.6.3 为革命培养了一支有生力量 |
2.6.4 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女性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
2.7 农村革命根据地女性教育的特点 |
2.7.1 中国现代女性教育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
2.7.2 奠定了现代女性教育体系的底基 |
2.7.3 完成了女性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
2.7.4 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不完全性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大众化(1935.10—1945.08) |
3.1 女性教育大众化的背景 |
3.1.1 抗日战争对女性教育大众化提出了迫切要求 |
3.1.2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为女性教育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3.1.3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为女性教育大众化创造了条件 |
3.2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妇女干部教育 |
3.2.1 完善在职妇女干部教育制度 |
3.2.2 委托学校培养多层次、多类别女性人才 |
3.2.3 创办妇女干部学校 |
3.3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女性民众教育 |
3.3.1 激发全体女性的抗战热情 |
3.3.2 提高女性整体文化素质 |
3.3.3 面向女性普及劳动生产技术 |
3.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学龄女童教育 |
3.4.1 开展办学体制改革 |
3.4.2 大力扶持学龄女童入学 |
3.4.3 把抗战教育辐射到日伪占领区和近敌区 |
3.5 抗日民主根据地女性教育的成效 |
3.5.1 提高了女性的教育化程度 |
3.5.2 改变了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
3.5.3 为抗战培养了一支重要力量 |
3.6 抗日民主根据地女性教育的特点 |
3.6.1 党对女性教育的领导能力显着增强 |
3.6.2 上升到主流教育地位 |
3.6.3 具有鲜明的战时教育特征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拓展(1945.09—1949.09) |
4.1 女性教育的拓展及其产生的影响 |
4.1.1 解放战争使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局部农村拓展到全国 |
4.1.2 教育对象的结构变化引发教育重心的转移 |
4.1.3 教育基础的差距催生分级教育 |
4.2 解放区的妇女干部教育 |
4.2.1 利用学校和训练班大量培养妇女干部 |
4.2.2 恢复建立在职干部教育制度 |
4.3 解放区的女性民众教育 |
4.3.1 在农村推广老根据地的女性教育 |
4.3.2 在城镇建立起女性教育的基础框架 |
4.4 解放区的学龄女童教育 |
4.4.1 接收改造旧学校 |
4.4.2 继续扶持贫困女童入学 |
4.5 解放区女性教育的成效 |
4.5.1 提升了女性的生活品质 |
4.5.2 激发了女性的巨大潜能 |
4.6 解放区女性教育的特点 |
4.6.1 教育对象由局部群体扩充到女性整体 |
4.6.2 完成了由战时教育向常规教育的过渡 |
4.6.3 女性教育受到政治高度约束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正常化(1949.10—1956.12) |
5.1 女性教育正常化的前提与保障 |
5.1.1 新中国法制建设为女性教育正常化提供了前提 |
5.1.2 新中国教育制度建设为女性教育正常化构筑了保障 |
5.2 新中国的妇女干部教育 |
5.2.1 由速成教育向正常化教育转变 |
5.2.2 妇女干部教育融入国家干部教育体系 |
5.3 新中国的女性学校教育 |
5.3.1 着力提高女性群体的受教育率 |
5.3.2 利用中高等教育培养女性专业人才 |
5.4 新中国的女性社会教育 |
5.4.1 在思想和身体上解放妇女 |
5.4.2 深入开展女性扫盲运动 |
5.4.3 在女性中推广使用生产服务新技术 |
5.5 新中国女性教育的成效 |
5.5.1 提升了女性的受教育率 |
5.5.2 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支主体力量 |
5.6 新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 |
5.6.1 中国女性教育全面上升到国家主流教育地位 |
5.6.2 全面服务于女性的生产生活 |
5.6.3 与男性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
结论 |
一、中国共产党女性教育的主要成就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的总体特征 |
三、中国共产党开展女性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
四、关于现阶段我国女性教育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省妇联九届三次执委(扩大)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治理视角下村级妇联参与乡村治理的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R市X村为例[D]. 相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社会治理视角下我国妇联组织的职能优化研究[D]. 张晓晨.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2)
- [3]徐州市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研究[D]. 邵丽莎.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4]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妇女联合会研究(1949-1994)[D]. 褚鸽. 延边大学, 2019(01)
- [5]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D]. 陈刚. 西南大学, 2019(12)
- [6]群团组织改革研究[D]. 陈佳俊. 浙江大学, 2018(09)
- [7]省政府2018年3月份大事记[J]. 田小青. 青海政报, 2018(06)
- [8]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丽水市遂昌县为例[D]. 杨帅. 湘潭大学, 2016(06)
- [9]异军与正道 ——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为考察[D]. 胡军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D]. 徐爱新. 河北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