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比较研究

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根据《FIG2009-1012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要求以及国际竞技健美操动作编排的发展潮流,以2005版和2009版的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5版和2009版共4套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5版成套动作的编排存在以下特点:(1)音乐素材取材于我国民族特色歌曲和国外流行歌曲,且以摇滚乐的风格为主;音乐节奏的变化为3次和7次,音乐速度为每十秒26拍和28拍,符合我国目前基本现状。(2)操化动作的复杂程度较高,但成套中手型的运用、操化动作的分布均衡性存在不足。(3)过渡与连接动作以简单的弓步起、跪起为主,并且重复次数较多。(4)竞赛场地向前、向左、向右移动运用较多。(5)空间转换主要以完成A-B、B-A、B-C-B、B-C-A的空间转换为主,类型简单、重复率较高,缺乏多样性。(6)成套难度动作系数较低,动作简单,难度动作的编排随时间的推移难度价值呈现下降明显。2009版成套动作的编排存在以下特点:(1)所选音乐与动作的配合较完善;音乐节奏变化次数增加,提升了成套动作的艺术性与观赏性;音乐速度合理,有利于运动员把握音乐及动作的节奏,提高动作的规范性。(2)保持了操化动作的多样性的优势:加强了成套动作编排的均衡性(3)过渡与连接动作对运动员的柔韧性、协调性、上肢力量及腰腹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完成难度大、艺术性增强。(4)竞赛场地重复路线较少,但弧线的使用率偏低。(5)空间转换类型的次数相对均衡,完成难度较大,对运动员的体能及艺术表现力的要求较高。(6)难度级别呈现上升趋势,难度动作编排的布局比较理想。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本文在对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进行细致的比较与分析后,提出一些建议:(1)成套动作编排中,注意突出成套动作的多样性、流畅性及均衡性。(2)竞赛场地三个层次空间转换应增加操化动作中转换的次数,调整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难度动作空间转换的占有率。(3)合理控制过渡与连接动作在成套动作中所占的时间,重视过渡与连接在成套动作中的艺术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录像观察法
  • 2.2.3 比较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1.1 编排的基本依据
  • 3.1.2 成套编排的基本要求
  • 3.2 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基本情况
  • 3.2.1 2009版评分规则对竞技健美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影响
  • 3.2.2 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成套动作的统计分析
  • 3.2.3 对运动拍数、运动时间、运动速率的比较分析
  • 3.3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比较
  • 3.3.1 成套动作艺术性的分析
  • 3.3.2 成套动作难度价值的分析
  • 3.4 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比较
  • 3.4.1 成套动作艺术性的分析
  • 3.4.2 成套动作难度价值的分析
  • 3.5 竞技健美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发展趋势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二级规定动作编排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