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幕府末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幕府末期,儒学思想,西洋文明
幕府末期论文文献综述
宋媛媛,姚继中[1](2014)在《幕府末期儒学思想助推西洋文明摄入小考——以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桥本左内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普遍认为,幕末后的明治维新正是挣脱了传统儒学思想的束缚,才得以迅速且全方位地接受了西洋文明。然而,通过对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桥本左内叁位开明儒学者的文献考证发现,幕末的儒学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日本文人接受西洋先进政教体制,但其"经世济民"的治世理论,以及儒学所具有的"穷理"精神,却为日本吸收西洋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土壤。儒学思想并未阻碍,而是助推了日本摄入西洋文明的进程。(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4年06期)
倪兆坤[2](2013)在《论德川幕府中期和末期改革的不同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国家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要保持和时代发展的同步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政治改革就很好的阐明了这一点。虽然在开幕初期,德川政权通过各种制度来保证政权的稳定,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改革之路已是势在必行。但是就纵观德川幕府时期不同时间段上的改革来说,其表现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虽然说在结果上都不免于失败的厄运,可是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诉求与期望。(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08期)
张晓刚,黄甜[3](2011)在《岩濑忠震与日本幕府末期外交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濑忠震(1818—1861)是德川幕府末期的中层官吏,也是近代日本政治舞台上最初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幕府末期叁杰之一;他活跃在幕府末期开国的大变动时期,参加了影响日本历史进程的《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暨"安政五国条约"的谈判、签订活动,在日本从锁国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岩濑忠震对当时日本局势的判断及建言对日本早期现代化进程亦产生了不可轻视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李艳飞[4](2011)在《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对海外消息的搜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户时代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日本人直接到海外贸易和交流的途径,除了保留与中国、荷兰在长崎进行的有限贸易,以及通过对马藩、萨摩藩与朝鲜、琉球的来往以外,禁止与一切外国的通交往来。但是,德川幕府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在200多年的锁国期间,德川幕府在用锁国政策清除西方基督教势力的同时,也通过中国商船与荷兰商船提供的风说书来对周边局势进行关注,以此来保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德川幕府末期,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德川幕府比以往更为关注中国局势的变化,尤其重视对中国大陆的政治、军事及社会动态等各方面消息的搜集。因此,每当有中国商船驶达长崎港,便立即有唐通事登船询问,并将唐船主及船员所提供的唐船风说书译成日文,然后由长崎奉行呈递给江户幕府。唐船风说书所带来的有关中国态势的情报消息,给德川幕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一些要求抵御外敌、改革内政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要以中国的惨败为借鉴,努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采取有效的治国措施,来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安定。通过唐船风说书,日本主动开眼看世界,并以此来保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得日本在闭关锁国体制下仍能了解世界,借鉴他国的治国经验,并学习世界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唐船风说书制度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日本的锁国政策,使得日本在近代化的历程中少走了许多的弯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苏小楠[5](2009)在《江户幕府末期及明治初期的科学译词——以化学领域的译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词汇的传承以及译词的构成方法两方面调查了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的日本化学译词。调查结果表明,在继承和吸收了『舎密开宗』译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化学译词,多数属于修饰关系。译词的多数是由单字词根或二字词根构成,与前置词根相比,后置词根的种类丰富,造词法也更为发达。这也是导致具有修饰关系的译词数量偏多的主要原因。以词根为基础的造词方法,是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翻译外国词汇的主要方式,特别在翻译近义词较多的专门术语中运用得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宋媛媛[6](2009)在《幕府末期经世家之思想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幕府末期的经世家—渡边华山之儒学教养为主要研究对象。渡边华山(1973~1841年)、江户时代后期的政治家、画家。32岁时任田原藩家老。其间写下了《外国事情书》、《慎机论》、《初稿西洋事情书》、《再稿西洋事情书》、《觖舌或问》等着作。着作中所引用的资料成为了幕府末期研究西洋事情的主要知识来源。由此有关华山的兰学知识的研究,非常盛行。而关于他的儒学教养,却少有人提起。笔者在仔细考察华山的着作及其日记的基础上,发现其着作中的夷狄观、国家意识、西洋文明观、实学观等都与其儒学教养有着深深的联系。且笔者在探究华山思想转型中,发现了华山实学观的独特性。即华山主张通过保留儒学的实学方面的有用性,来合理的吸取西洋思想。这样的实学观是华山通过对朱子学中“格物穷理”进行再解释而形成的。笔者试图通过对华山儒学教养的考察,来探究出幕府末期的经世家们是如何进行思想之转型。(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9-04-20)
吴树实[7](2008)在《浅谈江户幕府末期两种试铸币——“庆应通宝”和“铜山通宝”》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paper showed us clearl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se two trial coins,and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Qingyingtongbao should be produced at the later period of Jianghu time.While Tongshantongbao was made during Shogunate period at Qiutian county.The author also analysis the face value system as well as the signatures of Qingyingtongbao.(本文来源于《中国钱币》期刊2008年03期)
左学德,王晓燕[8](2007)在《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幕藩体制与商品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户中后期幕府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幕藩体制的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幕藩制商品流通机构开始解体,其主要表现是以大阪为代表的特权性质的中央市场逐渐衰落,而以广大农村小商品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的民族性统一市场逐渐形成,加之幕末各藩的成功改革以及开国贸易给日本国内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幕藩体制及其商品流通机构最终瓦解了。(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熊艳娥[9](2005)在《花开异域——浅论日本幕府末期咏物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幕府统治末期,活跃在词坛的野村篁园、日下部梦香和友野霞舟叁人,优游唱和,交往密切,皆以咏物词见长。尤其是野村篁园,其词集《秋篷笛谱》一百五十首中几乎半数为咏物词。此叁人咏物词刻画细腻,构思精巧,倾向于艺术形式,稍有寄托者,发身世之感,叹年华易逝,表达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志向。在艺术技巧方面,多学南宋咏物词,手法极为娴熟,可与中国词人相媲美。(本文来源于《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臧佩红[10](2004)在《日本幕府末期的教育及其近代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幕府末期,中央幕府及各藩采取了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发展措施,同时西方近代教育的情况也大量传入,从而大大促进了该时期的教育发展。日本幕府末期的教育不仅具有完备的组织机构,而且其中也孕育了诸多近代因素,为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Studies of Modern World History》期刊2004年00期)
幕府末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个国家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要保持和时代发展的同步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政治改革就很好的阐明了这一点。虽然在开幕初期,德川政权通过各种制度来保证政权的稳定,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改革之路已是势在必行。但是就纵观德川幕府时期不同时间段上的改革来说,其表现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虽然说在结果上都不免于失败的厄运,可是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诉求与期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幕府末期论文参考文献
[1].宋媛媛,姚继中.幕府末期儒学思想助推西洋文明摄入小考——以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桥本左内为中心[J].外国语文.2014
[2].倪兆坤.论德川幕府中期和末期改革的不同点[J].青年文学家.2013
[3].张晓刚,黄甜.岩濑忠震与日本幕府末期外交刍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李艳飞.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对海外消息的搜集[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苏小楠.江户幕府末期及明治初期的科学译词——以化学领域的译词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
[6].宋媛媛.幕府末期经世家之思想转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7].吴树实.浅谈江户幕府末期两种试铸币——“庆应通宝”和“铜山通宝”[J].中国钱币.2008
[8].左学德,王晓燕.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幕藩体制与商品经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熊艳娥.花开异域——浅论日本幕府末期咏物词[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0].臧佩红.日本幕府末期的教育及其近代因素[J].StudiesofModernWorldHistory.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