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芳朱月卿(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妇产科福建漳州363000)
【中图分类号】R8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033-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时机在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阴道顺产需会阴侧切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于胎头拨露时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于宫口开全后,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在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及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选择在宫口开全后,较胎头拔露时延长了镇痛时间,缩短了缝合时间,有利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
【关键词】会阴侧切缝合术麻醉镇痛时机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分娩助产最常用的手术,侧切缝合所引起的疼痛不亚于宫缩剧痛,给产妇带来创伤性痛苦。为减少会阴侧切缝合术所引起的疼痛,临床上常规应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止痛。而麻醉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药物发挥最佳作用,麻醉时机的选择尤其重要。我院自2011年通过对43例产妇于宫口开全后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进行止痛,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初产妇86例,均为单胎,头先露,年龄22-36岁,平均28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周,均无产科合并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与时机观察组于宫口开全后,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产妇取截石位,会阴部皮肤严格消毒后,取10ml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10ml,更换原来的针头,改用9号消毒腰穿针,排尽针头内的空气,术者将左手中指、示指伸入阴道左侧,触及坐骨棘及骶棘韧带后,右手将腰穿针自左侧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进针,向坐骨棘尖端内侧约1cm处穿过骶棘韧带,有落空感后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入1%利多卡因约5ml,将针头抽回至皮下,于会阴侧切口两边行局部浸润麻醉,上下层各2次,每次注射1ml共4次,待胎儿、胎盘娩出后,常规缝合。对照组则是于胎头拨露时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及所用药物和剂量同观察组。
1.2.2观察指标
1.2.2.1疼痛程度。
1.2.2.2会阴切口缝合时间。
1.2.2.3胎心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1.2.2.4会阴切口愈合评估。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大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采用SAS10.0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
2.4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比较(见表4)
3讨论
3.1镇痛会阴部的感觉是由阴部神经支配,从理论上分析实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术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但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常达不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本研究在宫口开全后即实施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浸润麻醉,延长了阻滞神经末梢的时间,并使麻醉部位与切口相一致,增加了皮肤层的麻醉效果,切口缝合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3.2缩短了会阴缝合时间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使用后,能使阴道壁、会阴及盆壁组织松弛,产妇切口缝合时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产妇与助产士很好配合,有利于术者的操作,明显地缩短了缝合时间。
3.3对新生儿的影响本研究从不同时段采取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后,并未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3.4会阴切口愈合及产后出血量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会阴切口愈合、产后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4小结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选择在宫口开全后,较胎头拔露后延长了镇痛时间,缩短了缝合时间,减少会阴伤口出血量;同时采用联合麻醉的方法,使麻醉药物注射用量相对减少,伤口局部免疫反应降低,伤口局部炎症反应减轻,有利于伤口Ⅰ期愈合,减轻产妇痛苦,有利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
参考文献
[1]贝绍生,刘杨.痔宁肠溶止痛栓在肝肠病镇痛中的应用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2(18):170-171.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8.
[3]韩永霞.会阴侧切麻醉方法的改进[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62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