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釜铁于陶冶”:刘咸炘文化思想研究

“取釜铁于陶冶”:刘咸炘文化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刘咸炘出身于近代成都颇具声望的书香门第。他自幼慕学,笔耕不辍,虽英年早逝,却已著作等身。其生平著述大都收入《推十丛书》中。1996年,在刘咸炘百岁诞辰之时,成都古籍书店出版了《推十书》影印本,收录了刘咸炘的代表性著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研究逐渐受到当代国内学者的重视。但现有研究大都集中于著名的思想人物和团体,而对地方性学者的研究则相对匮乏。本课题以刘咸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文化思想的全盘深入考察,从中心与边缘、全国与地方的比较视角揭示文化保守主义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演变理路。 在祖父刘沅的“先天之学”和章学诚的“后天之学”的基础上,刘咸炘独辟蹊径地建立了一套文化比较理论,尝试彻底解决这一现时代之根本问题。他以章氏之校雠方法考镜中国学术的源流,主张“统莫大乎六经”,以经为中国学术之源头,而经之价值则见于其所载之道。由经而后有子史之别,由道而后有诸子之裂。后人有见于分,而无见于合,遂令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湮没不彰。其中最显著的一点便是传统儒家学者大都将儒家与道家对立起来。在刘咸炘看来,除非将两者统一起来,否则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便始终不能悉睹真貌。他将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又称作“道术”,以与西方的哲学相区别。之所以不单名“道”而名“道术”,乃是为了强调道术兼有形而上之思辨层面和形而下之实践层面。从形而上层面来看,道术可分为天道与人道,前者是探究万物生成的宇宙论,后者是探究人心好恶的心性论。从形而下层面来看,道术又可分为伦理与群理,前者关注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友之间的伦理规范,后者关注以社会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等诸层面的制度建构。刘咸炘遵循天人合一的思维图式,主张道术中的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地方性学者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状况、资料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知人论世”——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家世
  • 第二节 生平
  • 第三章 “学为人也”——学术渊源与宗旨
  • 第一节 “家学槐轩,私淑实斋”
  • 第二节 “学文”
  • 第四章 “统莫大乎六经”——经学思想
  • 第一节 “六经本体”
  • 第二节 “六艺设教”
  • 第五章 “合外内之道”——儒学思想
  • 第一节 儒门大义
  • 第二节 儒学流变
  • 第六章 “吾以观其复”——道家思想
  • 第一节 老子之道
  • 第二节 道学源流
  • 第七章 “为人之术”——道术思想(上)
  • 第一节 天道
  • 第二节 人道
  • 第八章 “治群之术”——道术思想(下)
  • 第一节 家庭伦理
  • 第二节 社会伦理
  • 第九章 “取釜铁于陶冶”——中西文化观
  • 第一节 动与植
  • 第二节 进与退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刘咸炘作品[J]. 文史杂志 2018(05)
    • [2].谁言良辰轻唤回(一)——学者刘咸炘和他的朋友们[J]. 书屋 2014(12)
    • [3].刘咸炘对南宋史家的批评与接受——以《宋史学论》为中心的考察[J]. 宋史研究论丛 2019(01)
    • [4].知言以穷其原,论世而董其理——评欧阳祯人教授著《刘咸炘思想探微》[J]. 人文论丛 2017(01)
    • [5].刘咸炘的思想来源[J]. 蜀学 2013(00)
    • [6].刘咸炘对新文化运动的態度[J]. 蜀学 2011(00)
    • [7].刘咸炘与学侣交往補述[J]. 蜀学 2011(00)
    • [8].儒学与新学的对话:刘咸炘的五四思想[J]. 天府新论 2019(03)
    • [9].刘咸炘“推十学”在民国史学界的影响——基于民国时期史家引用的一项考察[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0].家族文化对刘咸炘的影响[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11].刘咸炘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J]. 人文论丛 2012(00)
    • [12].论刘咸炘的学术思想与浙东学术[J]. 诗书画 2017(03)
    • [13].刘咸炘《蜀诵》的编纂体例与史学价值[J]. 蜀学 2011(00)
    • [14].刘咸炘文献学贡献初探[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5].论刘咸炘的国学观念与学术思想[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08(00)
    • [16].刘咸炘与古典诗学的最后重构[J].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1)
    • [17].刘咸炘的史表观[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8].刘咸炘书法思想探微[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9].刘咸炘庄学研究初探[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20].试论刘咸炘小说观的成因[J]. 青年作家 2015(08)
    • [21].从时代与地域特征看刘咸炘诗学观[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06)
    • [22].刘咸炘老、庄研究述论[J]. 蜀学 2013(00)
    • [23].刘咸炘与朱熹道教观异同论[J]. 哲学动态 2014(10)
    • [24].以风救骚,以骨救肉,以狭救广——论刘咸炘的诗歌创作[J]. 人文论丛 2009(00)
    • [25].刘咸炘《文选》评点述论[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6].名人手稿的典藏、保护与利用刍议——以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刘咸炘手稿为例[J]. 图书馆杂志 2018(12)
    • [27].尊魏,恋蜀,远吴:刘咸炘对《三国志》三国亲疏书写的认知[J]. 史学史研究 2018(01)
    • [28].民国书法批评的反思与建构——以张宗祥、刘咸炘、弘一等人为中心[J]. 中国书法 2017(22)
    • [29].刘咸炘的书学理论[J]. 文史杂志 2008(06)
    • [30].吴芳吉与学侣刘咸炘交游续考[J]. 中华文化论坛 2018(02)

    标签:;  ;  ;  ;  ;  

    “取釜铁于陶冶”:刘咸炘文化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