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推广
作者: 刘斌
导师: 王长发
关键词: 陕西,农产品,质量,认证,研究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农产品的出口,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技术壁垒这种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的贸易壁垒,则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中最重要的一个。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已成为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陕西省虽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品种优势和区位优势,但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与世贸组织的规则和要求存在着强烈的反差,主要表现在:品种乱、品质差,区域规划发展滞后;病虫害、疫病、农药残留问题时有发生;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推行不力,认证发展缓慢;宣传培训不到位,市场准入制度推行缓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完整,工作投入不足。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研究,以合理规划布局,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就成为推动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必然。 论文首先从认证及其类别、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证的由来和发展等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已经开展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体系认证在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充分肯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 论文在对陕西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从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安全组织工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资金投入体系等方面对陕西省陕西省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进而对符合陕西省省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框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和五大原则,即:效益优先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学原则、农业企业与基地相结合原则,确定了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重点和发展目标,从粮油、薯类、果业、中药材、畜牧业、茶叶、小杂粮、蔬菜、山野菜、食用茵等方面对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区域进行了优化布局,提出了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方向,即:经营产业化、布局区域化、生产综合化、销售市场化。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综述
1.2.1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背景情况分析
1.2.2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背景情况分析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研究发展理论与进展
2.1 认证的概念
2.2 认证的类别及概念
2.2.1 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
2.2.2 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3 认证的由来和发展
2.4 认证的作用
2.5 产品质量认证在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
2.5.1 无公害农产品
2.5.2 绿色食品
2.5.3 有机食品
2.6 体系认证在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
2.6.1 体系认证
2.6.2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
2.6.3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模式选择
2.6.4 原产地保护
第三章 陕西省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现状和条件
3.1 资源环境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
3.1.3 土地资源
3.1.4 水资源
3.1.5 生物种质资源
3.2 社会经济基础现状与分析
3.2.1 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3.2.2 历史悠久灿烂,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多彩
3.2.3 西部开发,陕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3.2.4 农业科技独特,科技实力雄厚
3.3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进展
3.4.1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3.4.2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3.4.3 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工作体系
3.4.4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体系
第四章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布局研究
4.1 布局的指导思想
4.2 布局的原则
4.3 认证的重点、目的
4.4 陕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区域布局
4.5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方向
第五章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对策和措施
5.1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政策建议
5.1.1 充分利用 WTO农业规则,增加财政扶持总量
5.1.2 尽快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做到有法可依
5.1.3 实施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认证产品效益
5.2 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主要措施
5.2.1 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5.2.2 认真研究分析,动态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要求
5.2.3 抓好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劳动者和消费者素质
5.2.4 大力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加强监管水平和能力建设
5.2.5 健全检测体系建设,实行例行监测制度,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
5.2.6 加强技术创新,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提高认证水平
5.2.7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体
5.2.8 建立健全销售体系,开展与国际组织间的产品认证互认活动,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5.2.9 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保障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开展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小结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4-06
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研究[D]. 朱晓虹.云南大学2014
- [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策研究[D]. 成昕.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 [3].质量安全认证和信息可追溯双重体系下消费者信任与购买意愿研究[D]. 付丹丹.南昌航空大学2016
- [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王栋.山西医科大学2015
- [5].国内外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比较研究[D]. 周志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 [6].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研究[D]. 连静.湖南农业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策研究[D]. 成昕.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 [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 曾应华.湖南农业大学2007
- [3].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绩效[D]. 王芳.浙江大学2007
- [4].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冯世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 [5].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问题研究[D]. 于杰.东北师范大学2007
- [6].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D]. 左义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7].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 李欣.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 [8].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 刘冬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9].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研究[D]. 徐建堂.中国农业大学2005
- [10].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研究[D]. 耿春燕.山东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