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

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后牙体抗折载荷和折裂模式的影响,为临床上重度楔状缺损患牙选择合适的桩核冠修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自2010年8月到2010年10月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因正畸原因拔除的新鲜下颌第一前磨牙64颗,随机分为8组,每组8颗,各分组内容如下:A1-1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A1-2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A2-1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A2-2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B1-1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B1-2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B2-1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B2-2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所有离体牙根管治疗后建立楔状缺损模型,各组按分组内容进行重度楔状缺损牙体的桩核冠修复。修复完成后将所有样本牙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载荷和折裂模式的测试,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方向与牙体长轴呈30°角,加载速度1mm/min,加载点位于牙冠颊尖颊侧0.5mm。记录测试结果,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1.抗折载荷:A1-1组:1.55±0.49KN;A1-2组:1.35±0.55 KN;A2-1组:1.22±0.42 KN;A2-2组:1.11±0.43 KN;B1-1组:0.78±0.14 KN;B1-2组:0.87±0.39 KN;B2-1组:1.28±0.46 KN;B2-2组:0.75±0.29 KN.方差分析各组数据间抗折载荷大小,结果显示:F=3.863,P=0.002<0.05,组间抗折载荷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经LSD法两两比较,得出抗折载荷A1-1组>B1-1组,A1-2组>B1-2组, B2-1组>B1-1组, B2-1组>B2-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其它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折裂模式:根据冠根比例和桩核冠修复的要求,将颊侧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组牙根折裂至冠边缘下1.5mm以内,桩脱位或桩折断且牙根未折裂者定位可修复性折裂,其他折裂方式定位不可修复性折裂。颊侧楔状缺损下方有牙本质肩领组桩脱位或折断且牙根无折裂者定位可修复性折裂,其他方式定为不可修复性折裂。A1-2组与B1-2组可复性折裂比例为37.5%,其他各组可复性折裂比例均为0%。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检验水准a=0.05,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各组可修复性折裂模式比例数值可知,组间差异存在于A1-2组与除B1-2组以外的其它6组间,B1-2组与除A1-2组以外的其它6组间,A1-2组与B1-2组可修复性折裂模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A1-1组,A2-1组,A2-1组,B1-1组,B2-1组和B2-2组6组间可修复性折裂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保留颊侧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有利于提高修复后牙体的抗折载荷,对折裂模式无影响。2.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当颊侧设计牙本质肩领并且使牙体桩核冠修复处于临床冠长不大于桩长的临界值时,牙本质肩领的存在使牙体折裂模式为不可复性折裂,并且由于多数情况下牙本质肩领的存在并不能够提高牙体抗折载荷,故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不建议在颊侧制备牙本质肩领。3.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相同条件下,铸造桩核修复的牙体抗折载荷不小于纤维桩核修复的牙体,但铸造桩核修复的牙体折裂线位置多延伸至牙根中下2/3部位,纤维桩核修复的牙体折裂位置多位于牙根上1/3部位,纤维桩核组可修复性折裂比例高于铸造桩核组。4.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保留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颊侧不设计牙本质肩领,铸造钴铬合金桩修复方式使牙体的抗折载荷最大,但此时牙体折裂模式多为不可复性折裂;保留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颊侧不设计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修复方式使牙体抗折载荷大小仅次于铸造桩核修复方式,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纤维桩核修复可修复性折裂比例高于铸造桩核组。5.临床上重度楔状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时应综合分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牙体预备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前牙全瓷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01)
    • [2].插销式铸造桩核冠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0)
    • [3].前牙全瓷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03)
    • [4].人机互交技术在桩核冠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20(10)
    • [5].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牙体缺损患者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1)
    • [6].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3)
    • [7].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表现[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20)
    • [8].临床桩核冠修复失败原因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04)
    • [9].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5)
    • [10].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6)
    • [11].桩核冠修复牙体大部分缺损[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2].桩核冠修复失败的原因及预防[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2)
    • [13].36例桩核冠修复失败原因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12)
    • [14].有限元法在桩核冠修复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02)
    • [15].纤维桩与金属桩行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综述 2013(12)
    • [16].分裂式桩核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残根58例[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1)
    • [17].桩核冠修复下颌中切牙不同长度残根的光弹应力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9)
    • [18].分裂式桩核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残根58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11)
    • [19].212例牙体大面积缺损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 2010(08)
    • [20].影响桩核冠修复效果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0(10)
    • [21].分裂式桩核冠修复下颌第二磨牙残冠残根17例[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05)
    • [22].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03)
    • [23].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7)
    • [24].纤维桩用于后牙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5(03)
    • [25].20例前牙桩核冠修复的回顾分析[J]. 当代医学 2010(22)
    • [26].牙冠延长术结合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应用[J]. 华夏医学 2009(03)
    • [27].口腔选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 2014(23)
    • [28].冠延长术在桩核冠修复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32)
    • [29].桩核冠修复技术保存第一磨牙的效果观察[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09(01)
    • [30].嵌体与桩核冠修复不同程度缺损前磨牙残冠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05)

    标签:;  ;  ;  ;  ;  

    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