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确切病理机制不明。可能受到肠道菌群、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和遗传易感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许多研究显示,细菌是IBD的促发因素。鞭毛蛋白(CBir1)作为鞭毛细菌抗原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菌的毒性成分,现有关细菌鞭毛蛋白与IBD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建立IBD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情况,检测其血清及组织中CBir1、TLR5和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β2(Mast cell tryptase, MCT)、组胺的表达水平,并对模型组进行干预,研究CBirl在IBD致病中的作用,了解它对IBD诊断和炎症活动程度评估的重要意义,以探讨IBD发病机制。方法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①正常对照组:野生型BALb/c小鼠,自由饮食。②生理盐水组:禁食24h,自由饮水,100μl生理盐水灌肠后自由饮食,于第8天,第15天重复此操作。③50%乙醇组:将50%乙醇溶液100μl灌肠。④TNBS+50%乙醇组:第1天用2.0mgTNBS/50%乙醇100μl灌肠,第8天用2.5mgTNBS/50%乙醇100μl灌肠,第15天用3.0mgTNBS/50%乙醇100μl灌肠。⑤酮替芬+TNBS+50%乙醇组:将0.5mg酮替芬溶于生理盐水100μl,于灌肠前30min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00μl;酮替芬溶液⑥LPS+OVA+TNBS+50%乙醇组:将LPS10μg+OVA20μg溶于生理盐水100μl于第7、9、12、15天对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00μl此溶液,OVA50μg溶于生理盐水100μl于第18、19、20、21天进行腹腔注射100μl此溶液。对各组小鼠进行DAI评分,于第22天全部剪头处死,ELISA检测血清中抗-CBir1、MCT、组胺浓度,结肠组织HE染色后进行HI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组织内CBir1、TLR5和MCT的表达。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农示,所有数据用Levene检验方法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各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方差分析有意义者再采用LSD-t检验法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P<0.05时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的结肠粘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规则,几乎无炎症细胞浸润。50%乙醇组粘膜层分布少量淋巴细胞。TNBS+50%乙醇组上皮细胞破碎,杯状细胞减少,粘膜层、肌层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粘膜上皮见小片状坏死,并于粘膜下层及固有肌层小血管增生。酮替芬+TNBS+50%乙醇组粘膜层、肌层有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LPS+OVA+TNBS+50%乙醇组正常腺体结构消失,炎症累及肠壁全层,固有基层增厚。且肠粘膜组织学损伤程度越深,CBirl(或抗-CBir1)、MCT、(或)TLR5和(或)组胺在肠粘膜组织中和(或)血清中的表达越高。(2) TNBS+50%乙醇组、酮替芬+TNBS+50%乙醇组、LPS+OVA+TNBS+50%乙醇组的DAI评分、HI评分、CBirl(或抗-CBirl)、MCT、(或)TLR5和(或)组胺在肠粘腆组织中和(或)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酮替芬+TNBS+50%乙醇组低于TNBS+50%乙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BS+50%乙醇组低于LPS+OVA+TNBS+50%乙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组、50%乙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BD模型组血清抗(?)-CBirl与MCT浓度呈正相关(r1=0.648,P1<0.01),血清抗-CBir1与组胺浓度亦呈正相关(r2=0.751,P2<0.01)。结论(1) CBir1参与了实验性IBD的致病过程;(2) CBir1可通过激活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肥大细胞释放化学介质从而导致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3) CBirl、TLR5、MCT和组胺的表达量与IBD模型结肠炎的严重程度一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信教育对IB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18)
- [2].英夫利昔联合美沙拉嗪治疗IBD效果及不良反应[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01)
-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新特点及中草药防治[J]. 西藏科技 2010(08)
- [4].IBD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19)
- [5].我国产业高新区向产业商务区(IBD)转型的新趋势[J]. 中国高新区 2011(11)
- [6].IBD地方流行株油乳剂灭活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J]. 畜禽业 2011(02)
- [7].复方中药治疗鸡IBD的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4)
- [8].肠道菌群及饮食对IBD的影响[J].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0(04)
- [9].中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06)
- [1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J]. 中国畜禽种业 2009(11)
- [11].加味黄连解毒汤防治IBD及对雏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15)
- [12].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吉林医学 2020(02)
- [13].IBD分子佐剂靶向提呈亚单位疫苗重组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3(02)
- [14].白芍总苷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IBD模型小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8)
- [15].美沙拉嗪控释剂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8)
- [16].肠黏膜通透性增高与IBD、IBS发病机制和脾气虚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
- [17].基于混合患病兄弟对IBD数据的连锁分析[J].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2011(01)
- [18].同源相同(IBD)定位在QTL精细定位中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 2010(02)
- [19].一种处理混合患病兄弟对IBD数据连锁分析的方法[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9(03)
- [20].TLR/IL-1信号的负性调控因子在IBD中的作用[J]. 江西医药 2010(07)
- [21].褪黑素受体表达与褪黑素对IBD、IBS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0(04)
- [22].PPARγ:一个IBD治疗的新靶点[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8(04)
- [23].从长链非编码RNA角度探讨针灸治疗IBD的效应及调节机制[J]. 世界中医药 2017(02)
- [24].IBD专病门诊在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中的价值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02)
- [25].探讨健康教育对IB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32)
- [26].腹部超声检查在IBD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26)
- [27].聚焦解决模式对IBD缓解期病人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7(07)
- [28].IBD患者对14种食物不耐受性的分析及其饮食干预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03)
- [29].乌骨鸡转移因子消除IBD疫苗引起的免疫抑制的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3)
- [30].Notch-mTOR信号介导的免疫反应与能量代谢轴:中医药预防IBD复发的可能关键[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