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断层泥孔段孔壁失稳及泥浆技术对策研究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断层泥孔段孔壁失稳及泥浆技术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汶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为了研究地震的发震机理以及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国土资源部会同科技部和中国地震局组织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研究内容,是在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及龙门山前缘安县—灌县断裂附近实施5口科学群钻的基础上,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进行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岩心以及通过主动震源地震成像和观测,识别活动断裂各种构造要素,测量断裂破坏带的宽度和破坏强度,确定断裂的构造属性。并在孔内安放仪器,建立长期的地震观测站。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在孔深585米时钻遇断层泥,孔壁严重失稳,先后两次发生恶性卡钻事故,迫不得已进行侧钻,严重制约了整个项目的进度。无论是从事地质岩心钻探,还是从事石油钻井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过去几乎都没有在大地震发生不久后在断层泥地层钻探取心的经历。在WFSD-1孔钻探施工中,解决断层泥地层取心钻进问题,对钻探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对断层泥孔段孔壁稳定性基本力学机理、孔壁破坏准则、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的计算以及影响孔壁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断层泥的物质组成及其理化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得出断层泥的原始含水率较低、分散性很强、渗透率很低及吸水易膨胀的结论;同时也通过试验测试了断层泥在原始含水率状态及风干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断层泥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得出断层泥的含水率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急剧下降。通过对断层泥孔段孔壁稳定性基本力学机理的分析,以及对断层泥的理化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测试研究等,提出了断层泥钻探面临的问题,即:(1)高地应力引起断层泥发生塑性流动,从而使得钻孔缩径;(2)断层泥吸水发生体积膨胀引起钻孔缩径;(3)由于断层泥的强粘滞性以及强分散性,容易发生压差粘滞卡钻。针对上述三点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及泥浆技术对策,即:(1)提高泥浆的比重,增大泥浆液柱压力来平衡高地应力;(2)降低泥浆的失水量且实现泥浆低渗透性,来抑制断层泥吸水膨胀;(3)提高泥浆的润滑解卡性能,使其在钻进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发生卡钻时具有一定的解卡性能。针对提出的泥浆技术对策,专门开发了适应小口径取心钻探并具有稀释成膜特点的的处理剂,并通过大量试验甄选出与之相配伍的其他处理剂,最终研制出了具有良好沉降稳定性、较低失水量和渗透性的高比重低失水低渗透泥浆体系,应用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预期目标
  • 第2章 孔壁围岩应力状态及孔壁稳定影响因素
  • 2.1 直孔孔壁围岩应力分析
  • 2.2 斜孔孔壁围岩应力分布
  • 2.3 破坏准则
  • 2.3.1 摩尔-库仑强度理论
  • 2.3.2 德鲁克-普拉格(Drucke-Prager)强度理论
  • 2.4 孔壁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计算
  • 2.5 孔壁稳定影响因素
  • 2.5.1 天然因素
  • 2.5.2 人为因素
  • 第3章 断层泥的物质组成及理化性能
  • 3.1 断层泥的形成
  • 3.2 断层泥的矿物组成
  • 3.3 断层泥的理化性能
  • 3.3.1 断层泥样品的采集
  • 3.3.2 断层泥的原始含水量
  • 3.3.3 断层泥密度
  • 3.3.4 断层泥的膨胀性
  • 3.3.5 断层泥的分散性
  • 3.3.6 断层泥的渗透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断层泥力学性能
  • 4.1 断层泥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1 试验仪器设备
  • 4.1.2 试验数据及结果
  • 4.2 断层泥抗剪强度
  • 4.2.1 实验仪器设备
  • 4.2.2 试验数据及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断层泥钻探主要问题及泥浆技术对策
  • 5.1 主要问题
  • 5.1.1 高地应力条件下钻孔缩径
  • 5.1.2 粘土矿物水化膨胀缩径
  • 5.1.3 压差粘滞卡钻
  • 5.2 泥浆技术的思路与对策
  • 5.2.1 实现压力平衡钻进
  • 5.2.2 实现泥浆体系的低失水低渗透
  • 5.2.3 润滑解卡
  • 5.3 泥浆体系的优化配方
  • 5.4 工程应用—以一号孔工程为例
  • 5.4.1 断层泥缩径卡钻事故
  • 5.4.2 泥浆体系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出川之路穿越地震断裂带 专家建议多建隧道桥梁[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01)
    • [2].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风景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设计建议[J]. 规划师 2008(07)
    • [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钻成果令人振奋[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0(04)
    • [4].“城市双修”思路下地震断裂带控制地区规划建设方法研究——以银川市地震断裂带休闲公园规划建设为例[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24)
    • [5].汶川地震断裂带碳质来源、赋存特征及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 2016(10)
    • [6].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中取心钻进方法应用的演变[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07)
    • [7].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 [8].汶川地震断裂带汞的地球化学特征[J].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2)
    • [9].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探工程实施总结[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4(09)
    • [10].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井液技术与应用[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4(09)
    • [11].地震断裂带中气体来源及运移机制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2)
    • [12].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地应力分布及其对井壁稳定的影响——以WFSD-2井为例[J]. 地质与勘探 2012(02)
    • [1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钻一号孔终孔[J]. 地球学报 2009(05)
    • [14].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的钻探技术研究及应用[J]. 地质装备 2013(06)
    • [15].X80应力大变形刚穿越地震断裂带施工关键技术[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5)
    • [16].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钻探施工概况[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12)
    • [17].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多项重要发现[J]. 地球学报 2012(05)
    • [18].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三号孔(WFSD-3)事故处理与认识[J]. 安徽地质 2016(01)
    • [19].“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获重大发现[J].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2009(06)
    • [20].汶川地震和科学钻探[J]. 地质学报 2008(12)
    • [21].汶川地震断裂带滑移行为、物理性质及其大地震活动性——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证据[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 [22].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一号孔主断层的随钻流体响应特征[J]. 地球学报 2013(01)
    • [23].汶川地震断裂带东北端浅部结构的人工地震探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 [24].山东颁布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 须避地震断裂带[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 2008(03)
    • [25].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2号孔350~800m井段的钻探泥浆气体组分变化[J]. 物探与化探 2012(01)
    • [26].经典茶座[J]. 国际城市规划 2008(03)
    • [27].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开钻[J]. 安庆科技 2009(01)
    • [28].地表探槽断裂岩岩石磁学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不同滑移机制[J]. 地质学报 2015(12)
    • [29].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建设场址须避开地震断裂带[J]. 农民文摘 2008(07)
    • [30].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钻探和测井课题组织实施经验与体会[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4(09)

    标签:;  ;  ;  ;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断层泥孔段孔壁失稳及泥浆技术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