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某型弹射器是某型贮运发射筒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导弹弹射发射的动力装置。为顺利完成该型弹射器的研制工作,使其各项性能指标更好地满足研制任务书的要求,有必要对其在高、低温环境下的工作特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将严格遵循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的内容包括:将弹射器划分为高、低压室,建立高、低压室内弹道方程组,提炼整理高、低压室内弹道计算模型,编制计算程序,由此确立开展弹射器内弹道理论研究的手段。推导高、低压室燃气压强对时间的变化率的表达式,以及导弹运动加速度、运动速度关于高、低压室燃气压强的表达式,分析高、低压室燃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与导弹运动加速度、运动速度的关系,由此明确决定弹射器工作特性的主要因素,即装药的燃烧性能和燃面增面比。策划实施高、低温环境下的燃气发生器热试车和弹射器弹射试验,试验情况与理论分析是基本吻合的,但包覆药柱不同批次的质量差异、支撑地面的质地差异等等,都会影响试验结果。依据燃气发生器热试车和弹射器弹射试验的测试结果,对内弹道理论计算做出完善性修正,由此评估弹射器在高、低温环境下的主要性能指标。综合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的成果,最终得出弹射器的工作特性决定于弹射器的固有性质,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离散性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可用于指导某型弹射器的研制,确保该型弹射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研制任务书的要求;本课题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方法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为后继相关型号借鉴利用,对专业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的来源及类型1.2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1.2.1 意义1.2.2 国内外现状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内容第二章 弹射器简介2.1 概述2.2 燃气发生器2.3 贮气罐2.4 导气管2.5 作动筒2.6 其它2.7 工作过程2.8 工作环境温度2.9 弹射性能要求2.10 小结第三章 包覆药柱及其燃烧的基本理论3.1 包覆药柱的组成3.2 装药几何燃烧定律3.3 装药燃烧速度及其影响因素3.3.1 装药燃烧速度的概念和定义3.3.2 装药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3.3.2.1 安定性的影响3.3.2.2 加工质量的影响3.3.2.3 燃气压强的影响3.3.2.4 初始温度的影响3.4 装药燃烧速度的工程表述3.5 小结第四章 内弹道方程组的建立及计算程序的编制4.1 高、低压室划分4.2 弹射过程分析4.2.1 时间界定4.2.2 时间细分4.3 高压室内弹道方程组4.3.1 基本假设4.3.2 内弹道方程组4.4 低压室内弹道方程组4.4.1 基本假设4.4.2 内弹道方程组4.5 内弹道计算模型4.5.1 高压室内弹道计算模型4.5.2 低压室内弹道计算模型4.6 计算程序的编制4.7 小结第五章 燃气压强变化规律及与导弹运动参量的关系5.1 高压室燃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5.1.1 高压室燃气压强对时间的变化率5.1.2 高压室燃气“压强-时间”曲线的实质5.1.3 平衡压强5.1.3.1 平衡压强表达式5.1.3.2 影响平衡压强的因素5.1.4 高压室燃气压强的稳定性5.2 低压室燃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5.2.1 低压室燃气压强对时间的变化率5.2.2 低压室燃气“压强-时间”曲线的实质5.2.3 低压室燃气压强的最大值5.3 导弹运动参量与高、低压室燃气压强的关系5.3.1 导弹运动加速度、运动速度关于低压室燃气压强的表达式5.3.2 导弹运动加速度、运动速度关于高压室燃气压强的表达式5.4 小结第六章 内弹道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6.1 燃气发生器热试车6.1.1 试验方案6.1.2 测试结果6.1.3 试验分析6.2 常温弹射试验6.2.1 试验方案6.2.2 测试结果6.2.2.1 第一轮测试结果6.2.2.2 第二轮测试结果6.2.3 试验分析6.3 高、低温弹射试验6.3.1 试验方案6.3.2 测试结果6.3.3 试验分析6.4 小结第七章 内弹道理论计算的修正7.1 内弹道理论计算的修正依据及原则7.2 内弹道理论计算的修正方法及步骤7.3 基于2005 批包覆药柱的内弹道理论计算修正7.4 基于2006 批包覆药柱的内弹道理论计算修正7.5 内弹道理论计算修正的综合7.6 小结第八章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设想8.1 结论8.2 下一步研究设想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弹射器论文; 垂直发射论文; 低温论文; 工作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