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城
(北海市铁山港区妇幼保健院广西北海536016)
【摘要】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我国的医学检验也赢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医学检验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今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已经渗透到了临床医疗的每一个环节,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最直接的科学依据。本文对就临床医学检验现状和发展展开了相关的探究,探寻存在问题,从而更好的完善,使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现状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379-02
医学检验作为一门以临床检验、临床血液、临床生化、临床免疫等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对生物医学、现代应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理论知识和新型技术的综合应用,为解决相关临床医学有关疾病展开全面的诊断、治疗决策、病程监控及预后的判断。而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我国的医学检验也赢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医学检验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今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已经渗透到了临床医疗的每一个环节,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最直接的科学依据。本文对就临床医学检验现状和发展展开了相关的探究,探寻存在问题,从而更好的完善,使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一、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发展现状
(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
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医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激光机器等内容的综合应用,加快了更类型高度自动化检验仪器的诞生。而且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生化、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项目都达成了自动化或半自动的标准,且新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出现,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的灵敏性以及信息量都很大,且检测结果十分科学、客观,而医学检验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医学检验者素质的提升
随着临床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作用力的扩大,相关的教育学科也在我国不断完善壮大,具体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定位的相关框架已基本形成,而培养目标所围绕的整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有了一定的定势发展,形成了培养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大专、本科、研究生等等,尤其是大城市的人才选拔,可以说医学检验者们的整体素质普遍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相信随着关注度的不断加强,会更加趋于完善。
(三)对质量和管理的关注度
现今很多医院的检验科室已经划分为临床检验、生化、免疫、微生物和血液等相对来说较为独立的几个系统,从之前的单一的临床化学扩展到临床检验、临床检验学、临床微生物学和血液学各个方面,且质量控制体系和内容日趋完善,学科间的相互有效合作,使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的较为完善,促进了各项检验工作的发展。而且随着我国的实验室认可理念的不断加强,要求不断提升,许多实验室都开始了认可的准备工作。实验室质量量的提升与技术的逐渐进步,向着国际标准化靠拢的趋势成为检验科学新的进展,很多检验项目,如生化检验、免疫检验等的部分内容,都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为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提供了管理支撑。
(四)对医学检验的定位偏差
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发展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偏差认识,辅助临床治疗和诊断的工作程式,这一非独立的运行机制制约了医学检验的长远发展,其意义多为对患者进行临床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从属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可以为临床医师带来数据上的支持,让患者更直观的看到自己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但这种被动式的辅助医疗,却造成了医学检验的功能局限,对检验技术的开发,检验理论的研究存在着制约,科研工作进展缓慢,同时医疗资源的占用与浪费现象严重,增加了医疗成本,就像一些医院为了吸引患者,就以各类先进检验设备为噱头。
二、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医学检验缺失与临床的有效沟通
临床医学检验不应该忽视与临床间的重要联系。两者密不可分,一方面临床需要检验人员对检验单有着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检验人员改进工作,接受意见反馈,开展新业务都需要和临床做好良好的沟通。尤其像是一些刚从学校出来的医学生,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存在滞后性,很多新的检验项目他们都需要学习,学习先关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等,那在配合临床诊疗过程中,如果缺失沟通,那么检测结果的意义就可能无法体现。相反,在临床的医师也应该在医学检验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检验项目,通过检验人员掌握项目更新和应用意义。而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保持需要临床护士怎么达成,对标本如何保护,送达过程安全、送达时间有效,良好的沟通,才能节省医疗资源,也为患者减少医疗费用。
(二)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
临床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知识水平较高的、经验较丰富的高、中级检验人员的需求增大。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其科研的进展情况,和设备操作能力。因此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培养检验人才,并重视提升其综合素质,加强实验技术技能噢诶讯、加强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对新知识有着一定预判能力和分析判断。从而技能保证对各类型先进仪器的操作,还能具备实验诊断综合能力,辅助临床诊疗。
(三)医学检验的质控工作还有待加强
医学检验是通过对检验标本的收集和测定,为临床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从而辅助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因此检验报告中的结果、数据,不可缺不可错。一旦弄错,事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医学检验的质控工作。全面开展质量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患者到实验室的检验环节,层层把关、步步谨慎,保证高质量的标本和高质量、高准确度的检验结果。
(四)临床医学检验软硬件建设的失衡
近几年,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学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主要领域还是集中在技术和仪器上,进口检验设备的引进缩小了我们和国外先进检验水平的差距,但软硬件建设的失衡,对于相关理论发展的缺失使我们的医学检验还存在着失重现象。因此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对医学检验的理论研究,在国外,医学检验作为独立的医学学科存在,而反观我国的这方面还需要再加强。
三、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未来发展的具体方向
(一)医学检验各高新技术的发展
临床医学检验融入了很多学科,其内涵丰富,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着我国医学检验工作的进步,可以说现今我国的医学检验正想着全自动化、床边化、分子化、信息化与标准化发展。各项高新技术也会不断的完善发展,实验室自动化系统、自动化分析设备及信息处理系统会更加完善,降低工作成本,减少检测周期,提供更精准的结果。分子生物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人类基因重组计划的完成,提升对疾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的检定水平,还有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等。
(二)转化医学中的全程检验医学
转化医学作为近些年来国际医学领域范围内出现的新概念新内容,其核心建立起基础研究工作者与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打破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和药物研发之间的传统屏障,将实验台和临床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基础研究成果科学、快速且有效的作用于临床治疗,实现其作用力。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转化医学还不成熟,重视全程检验医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寝室,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有效沟通起来,从而使其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与进步。全程检验医学通过使以患者个体为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发展过程和转归的各个阶段,全面应用检验技术,对其单一的诊断前期的辅助模式进行改进,加强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与预后的全方位的诊断检测,个人资料信息化的建立,个体化的服务,不仅保证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数据,还能像基础研究人员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在利用现有的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对其安全性、不良反应做全程的检测服务,从而为开展更加灵敏科学的微量检测提供研发积累。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应用及发展
循证检验医学是国际临床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通过最新、最有利的科研信息指导医生采取最合适的诊断方法与精确的预后估计。其原则是以“当前最好的证据为基础”,全面提升质量的监控,这也是我国现代临床医学实践的一个新方向。通过当前最好的检测与质控展开科学的评价,全过程的、全面的多样的治疗控制模式与方法,横跨各个学科,为患者提供了各项服务的综合体。
(四)整合医学中的自助快速检验
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走向,人们对保健知识的增长,都决定了未来我们将迈进预防、保健和治疗的整合医疗模式。人们对自身的保健需求的增长,与现实生活中医院少患者多的局面形成了矛盾,那么自助快速检验就成为了检验医学的一个新的市场发展趋势。现今各项小型检测仪器的出现、自助的全自动、半自动检测仪器,自我完成身体检验做好保健预防在很多大城市已成为常态。
综上所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医疗水平,医学检验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与要求。而只有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才能取得更多的进步,有更多新的项目和新的技术,从而为临床医学检验所用,并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更好的与各项学科、新技术进行融合与创新,如何与临床做更多有效的互动,都是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加大建设力度,临床医学检验一定能在医疗改革发展中快速稳步成长,符合改革的需要与社会群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敏.检验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J].现代医药卫生.2009(11):1739-1740.
[2]周建光,杨梅.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J].当代医学.2009(19):30.
[3]何英武.检验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医学.2009(27):8-9.
[4]蓝保毅.检验医学的发展前景、趋势及潜在瓶颈[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162.
[5]李春梅.浅议检验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外医疗.2009(33):166-167.
[6]李勇.检验医学的发展和趋势[J].内蒙古中医药.2010(13):119-120.
[7]程玉萍.新世纪对检验医学的定位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5):158
[8]钱晓娟,商新梅,罗秀峰.惟有多渠道沟通才是检验与临床双赢之举[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2):1535-1536.
[9]Kricka.LJ.Ultrasensitiveimmunoassaytechniques.ClinicalBiochemistry.1993.
[10]FarrAD.MedicalLaboratorySciences.1987.
[11]BennettCHN.MedicalLaboratorySciences.1987.
[12]Beurteulung.VonInnenraumluftkontaminationenmittelsReferenz-undRichtwerten[J].Bundesgesundheitsblatt-Gesundheitsforschung-Gesundheitsschutz.2007(7).
[13]D.Felsenberg,W.Gowin.KnochendichtemessungmitZwei-Spektren-Methoden[J].DerRadiologe.1999(3).
[14]DieterMei?ner.ReferenzwertevonSeleninBlutundSerumimRaumDresden[J].MedizinischeKlinik.1997(3).
[15]Prof.Dr.Dr.h.c.RudolfGross.GedankenzurDifferentialdiagnostik*[J].MedizinischeKlinik.2003(12).
[16]P.Papanagiotou,M.Backens,I.Q.Grunwald,G.Farmakis,M.Politi,C.Roth,W.Reith.MR-SpektroskopiebeiHirntumoren[J].DerRadiologe.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