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及“五脏应时”理论与室内环境构建的相关性研究

适应性及“五脏应时”理论与室内环境构建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人工冷热环境调控技术的日益成熟,以营造一种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为目的的建筑系统设计方法,使得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长期在恒定的室内环境生活或工作,导致人体的气候适应能力和免疫能力下降,随之产生了诸多的关联健康问题。在营造室内环境时,重视人体对气候的适应性行为调节能力和考虑人体顺应气候变化所需室内环境的需要,是构建低能耗、健康、舒适室内环境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与此相关的系统研究对健康住宅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适应性热舒适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国内外对于适应性热舒适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明确对于适应性热舒适研究意义和方法。针对我国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的四个气候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同时测得室内外的温度,比较分析了不同气候分区的室内热环境情况和居民对室内环境的主观评价。通过询问冬季和夏季不能忍受的温度,得出不同气候地区的心理期望可接受温度分别为:夏热冬暖14.3~29.5℃,夏热冬冷13.5~28.0℃,寒冷地区15.2~25.0℃,严寒地区17.5~24.5℃。分别计算不同气候区的热中性温度为夏热冬暖16.3℃;夏热冬冷14.2℃;寒冷地区集中供暖19.1℃(集中供暖),14.5℃(非集中供暖);严寒地区19.5℃(集中供暖),14.4℃(非集中供暖)。同时计算了不同地区冬季热中性温度和可接受的温度范围。统计分析了我国各气候区人体热舒适适应性行为。其次,从时间医学和“五脏应时”分析了人体适应气候和季节变化的规律。通过人体对顺应气候节律的变化的的生理节律的分析,重新审视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对营造健康室内环境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五脏应时”理论对健康室内环境营造的指导意义以及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成果的定性描述、时间上的不连续性以及描述方式的差异性。因此进一步研究提出顺应气候变化人体健康的生理节律的描述方法,是解决“五脏应时”理论工程应用问题的关键。最后,阐述了健康住宅的定义:健康住宅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筑本身为健康建筑,二是良好的住区室外物理环境。对于日本开展的增进健康保护住宅项目以及中国“十二五”期间关于健康室内环境改善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分析比较了中日健康环境营造方法的差异,对我国在健康室内环境研究的导向进行分析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健康室内环境
  • 1.2.2 人体顺应季节变化生理反应
  • 1.2.3 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室内环境
  •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健康室内环境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人体热舒适适应性理论
  • 2.1.1 人体热适应性理论
  • 2.1.2 人体适应性热舒适实测研究方法
  • 2.2 时间医学
  • 2.3 "五脏应时"理论
  • 2.3.1 "五脏应时"理论的基本观点
  • 2.3.2 "五脏应时"理论的现代认识和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气候室内热环境和主观舒适性调查研究
  • 3.1 气候分区
  • 3.1.1 气候特点
  • 3.1.2 气候分区
  • 3.2 调查概要
  • 3.3 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调查分析
  • 3.3.1 住宅特性分析
  • 3.3.2 室内温度的分析
  • 3.3.3 室内热环境的主观评价
  • 3.4 喜好室内环境的统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气候地区居民热舒适适应性分析
  • 4.1 不同气候区的适应性行为分析
  • 4.1.1 冬季的取暖措施
  • 4.1.2 不同气候区行为调节措施
  • 4.2 不同气候区可接受的热环境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5 "五脏应时"理论工程应用的相关性研究
  • 5.1 人体的温度感受器
  • 5.2 人体的光感受器
  • 5.3 "五脏应时"理论对健康环境构建的指导意义
  • 5.3.1 顺应环境变化的意义
  • 5.3.2 健康室内环境营造的依据
  • 5.4 "五脏应时"理论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健康室内环境的构建思路
  • 6.1 健康住宅
  • 6.2 日本健康住宅研究开发项目
  • 6.3 "十二五"健康室内环境改善研究开发项目
  • 6.4 中日健康环境营造方法的差异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气候适应性热舒适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与研究[J]. 四川水泥 2020(07)
    • [2].探讨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J]. 智能城市 2020(18)
    • [3].湖南长沙智慧供暖开启集中供暖3.0时代[J]. 供热制冷 2018(01)
    • [4].徐州市集中供暖现状及发展探析[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06)
    • [5].青岛市集中供暖住宅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7(03)
    • [6].从集中供暖的南北之争说起[J]. 江苏城市规划 2015(10)
    • [7].电暖器怎么用更安全[J]. 致富天地 2017(01)
    • [8].取暖方式由烧煤热炕到用集中供暖 上楼村民供暖认知需更新[J]. 农民文摘 2016(12)
    • [9].早晨睁眼后该做的第一件事[J]. 康颐 2017(01)
    • [10].把时光里的深情说给你听[J]. 快乐阅读 2016(17)
    • [11].注重解决城市集中供暖改造费全部由用户承担的问题[J]. 乡音 2015(11)
    • [12].武汉市集中供暖(制冷)发展问题及建议[J]. 武汉建设 2014(01)
    • [13].光谷空调能源系统对武汉发展集中供暖制冷的启示[J]. 武汉建设 2014(03)
    • [14].你愿意为集中供暖付多少钱?[J]. 幸福(悦读) 2013(04)
    • [15].南方城市集中供暖真的来了! 湘、皖、鄂、苏在行动[J]. 供热制冷 2019(12)
    • [16].西宁:天然气集中供暖价格下调[J]. 供热制冷 2016(02)
    • [17].城镇化下北方省区集中供暖耗煤及节能潜力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8)
    • [18].湖州冬季集中供暖成本计算[J]. 无线互联科技 2014(03)
    • [19].南方集中供暖或危及能源红线[J]. 国家电网 2013(01)
    • [20].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J]. 居舍 2019(34)
    • [21].利用工业余热分片集中供暖的减排及经济效益研究——基于湘潭市天元美居乐小区的调查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33)
    • [22].南京江水中提取能量集中供暖供冷[J]. 煤气与热力 2016(08)
    • [23].谷电、太阳能设备加热与熔盐蓄热的集中供暖技术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05)
    • [24].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实现乡镇集中供暖[J]. 小氮肥 2016(04)
    • [25].集中供暖:支持南方集中供暖,北京人最热心[J]. 市场研究 2016(06)
    • [26].集中供暖与地源热泵采暖节能性分析[J]. 科技风 2014(17)
    • [27].让地热化解南方冬季怨念[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15)
    • [28].集中供暖过程中供热管网水力失调与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01)
    • [29].肥市期待集中供暖(下)[J]. 中国农资 2013(34)
    • [30].我国典型气候地区集中供暖经济性分析[J]. 中国电业(技术版) 2014(07)

    标签:;  ;  ;  ;  

    适应性及“五脏应时”理论与室内环境构建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