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蜡梅论文-钱正,张四杰,金有权,张新凤

柳叶蜡梅论文-钱正,张四杰,金有权,张新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柳叶蜡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柳叶蜡梅,转录组,香气合成,差异表达基因

柳叶蜡梅论文文献综述

钱正,张四杰,金有权,张新凤[1](2019)在《柳叶蜡梅叶和花转录组测序及香气合成差异基因的筛选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在气味上主要表现为叶揉碎后极芳香,其花香气清淡。为阐明柳叶蜡梅不同部位香气差异的关键调控基因及分子调控途径,本研究选取同时期叶和花作为生物学材料开展转录组测序、拼接序列的功能注释与分类,并使用qRT-PCR技术分析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柳叶蜡梅叶和花中共获得153 059个Unigene,注释到非冗余蛋白库(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 NR)、Swiss-Prot蛋白质序列数据库(Manually Annotated and Reviewed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 Swiss-Prot)、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蛋白质家族的集合数据库(Protein Family, Pfam)、真核生物蛋白质同源簇数据库(euKaryotic Ortholog Groups, KOG)和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 GO)中的Unigene分别有56 964、40 746、22 173、47 858、46 196和37 029个。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在叶和花中共有5 517个具有差异的表达基因,其中2 104个基因上调,3 413个基因下调,分别获得314个GO注释和33个显着富集代谢通路,包括7个与香气合成相关的显着富集代谢通路,共涉及33个差异酶,其中有7个差异酶基因在叶中表达高于花,而其余26个酶基因表达量低于花,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柳叶蜡梅叶及花香气表观性状差异的基因及调控途径。通过q RT-PCR验证,发现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allene oxide cyclase, AOC)、酪氨酸转氨酶基因(tyrosine aminotransferase, TAT)、香叶基香叶基还原酶基因(geranylgeranyl reductase, CHLP)、1-脱氧-木糖-5-磷酸合酶基因(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DXS)、萜品醇合成酶基因((-)-α-terpineol synthase, TES)、柠檬烯合成酶基因((R)-limonene synthase, LMS)及赤霉素3-β-双氧酶基因(gibberellin 3-beta-dioxygenase, GA3OX)在叶中表达水平高,对叶中香气成分的形成贡献度较大,可促进香气成分生物量的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柳叶蜡梅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因组数据库资源。(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颜景惠[2](2019)在《趣谈柳叶蜡梅》一文中研究指出你是否见过在10月上旬带绿叶开花的蜡梅?在气候即将步入严寒之前,抢先开放的一种蜡梅就是柳叶蜡梅。柳叶蜡梅为与虎蹄蜡梅、素心蜡梅是同科但不同品种,柳叶蜡梅在10月初即现初花,一直可以开到11月下旬。开放后其他品种的蜡梅陆续开放,从10月一直到翌年2月都有蜡梅观赏,使蜡梅的观赏期多延长两个月以上。柳叶蜡梅的花朵长在当年生枝条叶芽中,花径自然张开度为1.6cm,花色(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园艺》期刊2019年02期)

郭孝成,王伟,戴毅,俞秀夫,张千伟[3](2018)在《柳叶蜡梅不同部位提取物总多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抑菌特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提取法分别制备柳叶蜡梅根、茎、叶的提取物,选用水和体积分数70%乙醇作为溶剂;以多酚含量、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抑制微生物生长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柳叶蜡梅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中多酚量较为丰富,在根、茎、叶中分别为188.06±1.09、167.40±2.67、32.40±0.94mg/mL。柳叶蜡梅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根、茎、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096、0.097和0.33mg/mL。柳叶蜡梅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以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显着;根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5mg/mL。柳叶蜡梅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特性,其中根为其主要活性部位。(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温慧萍,肖建中,雷伟敏,纪佳娜[4](2018)在《HPLC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柳叶蜡梅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柳叶蜡梅中黄酮类成分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柳叶蜡梅黄酮类成分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滤纸片法对优化提取的柳叶蜡梅黄酮成分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酮含量的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9.0%,提取时间1.7 h;柳叶蜡梅中黄酮类成分为芦丁0.861 mg·g~(-1),槲皮素0.504 mg·g~(-1),山奈酚0.492 mg·g~(-1),总提取量为1.857 mg·g~(-1),与预测值的偏差为1.50%。优化提取的总黄酮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21、11.18 mm。可见,响应面优化柳叶蜡梅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可行,提取的总黄酮具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叶咏菊[5](2016)在《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评价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柳叶蜡梅灌肠剂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及治疗前后综合积分变化情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联合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药。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均为100%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降低明显,与治疗前对比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但相比对照组,在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症状、体征方面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较单独灌肠治疗具疗效更加显着,证实了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6-01)

梁现蕊,肖钦钦[6](2015)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用于柳叶蜡梅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柳叶蜡梅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全面控制柳叶蜡梅质量提供参考.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30m×0.25mm×0.50μm),顶空平衡温度80℃,顶空平衡时间50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静态顶空-气相色谱(HS-GC)分析条件,对12批柳叶蜡梅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标定了25个共有峰,结合相似度软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12批样品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归类,将不同批次的柳叶蜡梅样品分为两类.该方法精密度好,简单快速,为柳叶蜡梅品种的鉴定与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叶玉娟,叶龙华[7](2015)在《柳叶蜡梅的研究综述及开发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叶蜡梅为珍稀濒危植物,是中国特有种。对该树种的相关研究涉及到柳叶蜡梅的植物学特性、繁殖栽培技术、利用科学仪器和方法对柳叶蜡梅各部位所含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树种的各种应用。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近些年来有关柳叶蜡梅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伟影,毛菊华,余华丽,余乐,程科军[8](2015)在《GC法测定柳叶蜡梅中桉油精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柳叶蜡梅中桉油精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Zebron ZB-WAX型毛细管柱(60m×0.32 mm,0.5μm);程序升温:60~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20℃;高纯氮气做载气。结果:桉油精在0.012 6~0.503 4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8%,RSD=1.5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柳叶蜡梅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5年01期)

刘士强[9](2014)在《柳叶蜡梅》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叶蜡梅是中国特有野生蜡梅种,1985年在浙江淳安县被发现,每年9、10月即开淡黄偏白小花,花有香味。一般适应生长在温暖的南方,但笔者成功地南花北移——地栽在山东省临沂市(北纬35°3′,东经118°24′),已培育多年。笔者的几株柳叶蜡梅是花友赠送的种子培育的。其种子形状如同蜡梅种子一样,只是略小一些,初播种于盆中一年后,幼苗移栽地下,经六年培育,在2013年冬始见初花。花为略带黄色的小白花,花蕾呈对称状,生长在树枝干的对侧芽的腋中,花瓣尖锐,花直径约2cm,内外花瓣均为统一颜色,颜色淡黄偏白色,香味淡,每年开花一般在10月下旬左右,气温在8℃(本文来源于《花木盆景(花卉园艺)》期刊2014年03期)

张健健,陆天飞,董彪,王维刚,崔小兰[10](2014)在《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正常C57BL/6小鼠;模型组用75%酒精溶液(8 mL/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4 d,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柳叶蜡梅组用柳叶蜡梅提取物(12 g/kg)溶于生理盐水后灌胃,每天两次,连续11 d;实验组先按柳叶蜡梅组方法灌胃11 d,同时在最后4 d按模型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比较各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并评价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观察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柳叶蜡梅提取物可明显减轻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实验组小鼠血清ALT[(148.75±13.30)U/L]、AST[(170.75±16.96)U/L]与模型组ALT[(260.75±27.35)U/L]、AST[(337.75±37.68)U/L]相比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减轻(P<0.05)。结论柳叶蜡梅提取物在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可能成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新的治疗策略。(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4年02期)

柳叶蜡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你是否见过在10月上旬带绿叶开花的蜡梅?在气候即将步入严寒之前,抢先开放的一种蜡梅就是柳叶蜡梅。柳叶蜡梅为与虎蹄蜡梅、素心蜡梅是同科但不同品种,柳叶蜡梅在10月初即现初花,一直可以开到11月下旬。开放后其他品种的蜡梅陆续开放,从10月一直到翌年2月都有蜡梅观赏,使蜡梅的观赏期多延长两个月以上。柳叶蜡梅的花朵长在当年生枝条叶芽中,花径自然张开度为1.6cm,花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柳叶蜡梅论文参考文献

[1].钱正,张四杰,金有权,张新凤.柳叶蜡梅叶和花转录组测序及香气合成差异基因的筛选和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2].颜景惠.趣谈柳叶蜡梅[J].中国花卉园艺.2019

[3].郭孝成,王伟,戴毅,俞秀夫,张千伟.柳叶蜡梅不同部位提取物总多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抑菌特性比较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8

[4].温慧萍,肖建中,雷伟敏,纪佳娜.HPLC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柳叶蜡梅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8

[5].叶咏菊.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

[6].梁现蕊,肖钦钦.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用于柳叶蜡梅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5

[7].叶玉娟,叶龙华.柳叶蜡梅的研究综述及开发应用前景[J].黄山学院学报.2015

[8].王伟影,毛菊华,余华丽,余乐,程科军.GC法测定柳叶蜡梅中桉油精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5

[9].刘士强.柳叶蜡梅[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4

[10].张健健,陆天飞,董彪,王维刚,崔小兰.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肝脏.2014

标签:;  ;  ;  ;  

柳叶蜡梅论文-钱正,张四杰,金有权,张新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