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药多用:补阳还五口服液(论文文献综述)
孙兴华,宋欢欢[1](2021)在《高血压的中医药诊疗思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高血压常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并发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虽然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已有长足进展,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降压效果虽显着但停药后血压回升快,虽然血压得到控制但临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降压药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等。从中医药方面提出高血压的诊疗思路,主张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病求本。提倡辨证用药和辨病用药相结合,提高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在不悖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酌情加入已被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有降压作用的天麻、钩藤等,力求精准用药。高血压常和其他疾病共存,选药尽可能一药多能,多靶点、全方位治疗,如:葛根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取其降压降糖之效;罗布麻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取其降压调脂之效。对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主张中西医并举,补偏救弊,相得益彰。对于有升压作用的枳实、青皮、麻黄、甘草等,治疗高血压时应当少用或不用。西药降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咳嗽、水肿、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可用中药缓解或纠正。通过探讨高血压的诊疗思路,使治疗思路更清晰、用药更精准,从而提高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展文哲[2](2020)在《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收集的172例中风后便秘(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探索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相关致病因素及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共172例,获取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Excel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SPSS 21.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视情况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①性别:本研究纳入病例的男女比例约为1.82:1,且男性患者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②年龄: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③发病季节:以夏季最为多见;④病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的患者最易发生本病,按发生本病的人数由高到低排序,则中风后遗症期(91例,占52.9%)>中风恢复期(55例,占32.0%)>中风急性期(26例,占15.1%);⑤中风类型:中经络患者161例,占93.6%,而中脏腑患者较少,共11例,占6.4%。2.证型分析:①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49例,占28.5%)、津亏血少证(40例,23.3%)、肠道气滞证(30例,17.4%)、肠道实热证(24例,13.9%)、脾肾阳虚证(13例,7.5%)、瘀血阻滞证(8例,4.7%)、痰湿壅盛证(8例,4.7%);②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段或发病季节之间无明显关联(P>0.05),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构成无显着差异(P>0.05);③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其中风分期存在差异(P<0.05);④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其中风类型存在差异(P<0.05)。3.用药分析:从总体上看,治疗用药的性味上以辛、苦为主,配伍多和以甘药,寒温并用,归经多属肺肝、脾胃和心肾经。①本研究发现出现频次较高的40味常用中药依次为:甘草、白芍、川芎、半夏、茯苓、大黄、当归、白术、火麻仁、柴胡、天麻、陈皮、牛膝、黄芪、酸枣仁、郁金、生地、丹参、枳实、麦冬、石菖蒲、黄芩、厚朴、枳壳、远志、党参、知母、珍珠母、瓜蒌、太子参、夏枯草、肉苁蓉、桃仁、麦芽、玄参、龙骨、黄精、砂仁、红花、苦杏仁;②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825次)>化痰药(424次)>活血化瘀药(391次);③通过分析各证型常用药物,每种证型的常用药基本与其病机相契合,符合该证型临床常用方剂组方用药规律。结论:1.本研究发现中风后便秘中医证型中,瘀血阻滞证和痰湿壅盛证是本病不同于便秘分型,独有的两种证型;组方用药以活血化痰贯穿始终,与本病特有证型和病机相对应。2.本病中医辨证分型复杂多样,其中肺脾气虚证、津亏血少证、肠道气滞证是最常见的三种证型。3.本病常与肝、肺、脾胃密切相关;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主要病机为津血不足、肺脾气虚,气滞化火、血瘀痰盛;治疗以通腑泄浊、润肠通便为主,视具体情况灵活佐以行气导滞、活血息风、化痰利湿等法,故其用药也须与证型相对应。小结:中风后便秘证型复杂,其证型分布与中风类别不同有关,例如中脏腑者往往痰湿壅盛证居多,而受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小。中风后便秘从病性来看是一种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疾病,因此在治疗上始终应当注意活血化瘀及健脾化痰。
张丽梅[3](2017)在《王永炎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室早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永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主要以运用中医手段预防和诊治心脑血管疾病为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的多项重大课题,作为中医内科的学术带头人,对中风、痴呆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化地临床与基础研究,使我国的中医药脑病防治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我有幸作为王永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对王永炎教授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其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王永炎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及临证经验进行总结:1.王永炎教授学术渊源;2.王永炎教授学术思想;3.王永炎教授诊治心血管病经验整理与总结;4.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1第一部分:探究王永炎教授的学术渊源。王永炎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师从于中医名家董建华老师,学术思想深得其真传,继承了董先生许多宝贵经验,并擅于发展创新,又熟读经典,勤于临证,从医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不仅在以中风病为主的中医脑病理论和临床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主要学术方向,并且在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方剂组分配伍、临床评价、中药资源、临床中药学等方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2第二部分:挖掘王永炎教授的学术思想。王永炎教授创立了较为完整的中风病的中医诊疗体系,其中首推的便是“证候规范化”研究。导师多年来着力于中风病的诊疗发展,制定创立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其中明确提出了中风病的名称、病类以及证类的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和其相应的治则治法,使中风病的临床诊疗更加规范和系统化,为后来的众多学者提供了清晰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易行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更是对我国临床其他各科建立中医药的规范化系统化诊疗体系起到了一定启示及模范带头作用。王永炎教授初次对病络的涵义给出了明确定义:病络是络脉的病理过程和病机环节,是病证产生的根源。强调通过深入分析病络的发生机制,对寻求其共同的病机、制定治法方药、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将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提出心阴不足、风动心络为室性早搏的病机之一,在临床上根据本病的基本病机形成治疗本病的经验方:养阴熄风复脉汤。3第三部分:王永炎教授诊治心血管病经验整理与总结。本部分通过重点选取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室性早搏,系统整理分析王永炎教授防治此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医师运用中医药预防和治诊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学术经验。高血压:王永炎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治疗应注重五脏一体,脏腑并重,其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主要的发病机理为:早期多标实,如肝阳上亢、瘀血内停、外感风邪等;中期由于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尤其是年迈精衰者,往往转化为肾精亏虚或气血不足之证,病机复杂,病情较重,变证丛生。辨证要点: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辨病是前提,辨证是核心,强调辨证论治。冠心病:王永炎教授认为冠心病总病机为“阳微阴弦”,病位在心及心络。其发病机理本虚标实,其中,本为气、血、阴、阳的虚损,标为痰、瘀、风冷、毒热,中医治疗总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强调在冠心病的诊治中应遵循“五脏六腑整体调节”,治疗上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分证论治,标本兼顾。同时指出,冠心病的预防应放在首要位置,中医药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优势,注重针药并施。房颤:在房颤的治疗中,王永炎教授在多年的临证中,总结出本病常见的方证及主治规律。总结发现炙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等为主要方证。导师认为肾虚是导致本病的重要病机,临证时强调补肾。室性早搏:王永炎教授认为“心阴不足,风动心络”是阴虚证室性早搏的基本病机,指出风邪致病具有起病急而变化快的特性,而心悸之“悸动”、“心中突兀不宁”、“时轻时重”、“时发时止”等症类似于“风邪”为病的表现。在治疗上也体现了“以风治风”的思想,风类药质地轻清,可起到疏解宣透的作用,特点多为辛、散、窜、透、动等,一方面能发散祛邪、化湿、祛痰;另一方面其仍可发散开郁、温通走窜、滋养血脉、行气化瘀。养阴熄风复脉汤:王永炎教授在多年临证实践中,重视风邪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强调风药止悸对提高室性早搏阴虚证疗效尤其重要。认为“心阴不足,风动心络”是阴虚证室性早搏的基本病机,并在临床上根据本病的基本病机形成治疗本病的经验方:养阴熄风复脉汤。药物组成为:北沙参、玄参、丹参、黄连、麸炒僵蚕、蝉蜕、全虫、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甘松等。方中北沙参、玄参二者相伍,养阴润燥、滋阴降火、培元固本而共为君药;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蝉蜕疏散风热、透邪外出,全虫走窜,搜风通络、攻毒散结,三药相合,搜风通络而共为臣药;丹参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黄连苦寒,清热解毒,生龙牡潜敛心神、安神定志,酸枣仁酸甘收敛,伍龙牡而共奏养心安神之效,五药相合,兼顾标实,配合君臣以竟佐助之功;甘松味辛,其气芳香,开郁醒脾,引导方中药物直到病所,为使药。诸药相合,标本兼顾,完切病机,而共奏养阴熄风、安神复脉之功。4第四部分: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早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观察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早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使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室性早搏(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纳入7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养阴熄风复脉汤”加减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25mg,2/日治疗,疗程均为28±2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差异。研究结果:入组的受试者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患者经治疗后,①中医证候总疗效分别为:治疗组89.9%,对照组72.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所减少,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其中,心悸、易惊善恐、气短乏力、心烦不安、失眠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室性早搏次数疗效:两组患者经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均有所减少,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动态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3.9%,对照组67.6%,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有SDNN、SDANN、PNN50、RMSS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治疗后四项指标均有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其中,SDNN、SDANN、RMSSD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表明养阴熄风复脉汤能明显改善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间接佐证了心阴不足、风动心络是室性早搏的病机之一。2.养阴熄风复脉汤可减少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室性早搏总数,通过其对心室变异率各项指标的影响,考虑室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本方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改善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症状。3.养阴熄风复脉汤对室性早搏患者最慢心率变化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论文的创新点:1.系统归纳、总结王永炎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2.首次提出“心阴不足,风动心络”是阴虚证室性早搏的基本病机,立养阴熄风复脉法,并在临床上根据本病的基本病机形成治疗本病的经验方:养阴熄风复脉汤。3.进一步验证王永炎教授经验方养阴熄风复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思路。
马龑[4](2016)在《保元养心方治疗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经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导师袁海波教授近五十年来从事中医药研究以及诊疗工作,善于运用中医药理论防治内科心血管疾病及相关脏腑疾患,在继承和发扬前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创立保元养心方,临证应用时灵活加减变化,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本课题通过跟师随诊、与师交流、收集和整理总结医案,总结了导师对胸痹心痛病的理论认识,创立保元养心方的基本背景及理论基础,探索保元养心方的组成、方义及临证应用的加减用药。通过对医案的研究,总结了常见的症状、舌象、脉象、兼证、用药频次、药物功能分类等,为中医的经验传承,和中医药的继承发展提供助力。方法:一、学术思想研究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报纸刊物,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翻阅查询中医药杂志、中医研究等刊物,收集详读导师着作文章及着作等,反复阅读、研究思考、标注重点,不懂之处请教导师,体会导师诊病经验,初步总结导师对胸痹心痛病的总体认识及保元养心方创立的基本背景、思路。2.跟师期间,侍其左右抄方随诊,随时记录笔记,包括导师用药的经验及谈医话,时常翻阅回忆,对重点难点标注后请教导师,及时与导师进行学术探讨与沟通,精心记录学习内容,并进一步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二、病案研究1.收集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导师运用保元养心方治疗的胸痹心痛的,理、法、方、药完善的医案76例。2.在导师指导下,依据第七版中医内科学(中医类专业用,周仲英主编)对胸痹心痛病进行诊断,依据第五版中药学教材对医案中出现的药物进行分类,教材中未出现的中药材依据《中药大辞典》(第二版,南京中医药大学编着)进行统一规范。3.依据第七版中医诊断学(中医类专业用,朱文锋主编),参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袁海波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医案观察表,将原始医案术语规范化,把原始医案转化为规范医案。4.建立Excel医案数据库,将收集到的医案按患者编号、性别、年龄、症状、舌象、脉象、证型、治法、方药完整地录入,反复核对数据库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5.运用SPSS19.0软件,对Excel医案数据库的数据采用频数统计分析,统计应用了保元养心方诊疗的胸痹心痛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象、脉象、证型、治法、方药等分布情况。同时进行保元养心方药物加减组成的分析。结果:一、学术思想研究结果1.导师认为,胸痹心痛病应独立命名,其病位在心,相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临证中注重轻症与重症的区分,导师认为胸痹心痛病的病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寒湿侵袭、损阳伤正;饮食不节、痰湿内生;七情内伤、气血瘀滞;劳逸无度、伤心损脾。证分四型:气阴两虚型;痰湿阻滞型;气滞血瘀型;心阳虚脱型。2.导师认为胸痹心痛病的病程分期可分为三期,其中第二期时心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弱,自我调节恢复功能受限,患者自觉症状明显,通过休息、调养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能缓解病症,通常选择就医治疗,此阶段是胸痹心痛病治疗的关键阶段,也是保元养心方形成的基础及背景。3.导师创立的保元养心方,由保元汤、生脉散、丹参饮、四物汤四方化裁加减而成,主要药物有:太子参(西洋参或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黄精、赤芍、川芎、丹参、檀香、砂仁、桂枝、炙甘草组成,功用保元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临床应用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型的胸痹心痛病较多,临证加减用药灵活多变。二、医案研究结果1.收集医案中胸痹心痛病的患者,男性26人,女性50人,发病人群以中老年(5070岁共64人)居多。2.收集的医案中,出现的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胸痛、失眠、烦躁、乏力倦怠、心慌、头晕、头痛、耳鸣、脘腹胀满、纳呆、多汗、便干、四肢麻木、便溏、下肢浮肿、颈项痛、嗳气、腰膝酸软、畏寒怕冷。3.主要舌象分为以下几种:舌质暗淡苔薄白、舌质暗淡苔厚腻、舌质暗红苔薄白、舌质暗红苔厚腻、舌质暗红苔薄腻、舌质暗紫有瘀斑苔薄腻、舌质暗紫有瘀斑苔薄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舌质暗边尖红舌苔薄腻、舌质暗边尖红苔薄白。以舌质暗淡苔薄白最多,占总数的60.5%。4.主要脉象包括以下几种:脉弦细、脉沉细、脉弦沉细、脉弦细滑、脉弦沉、脉弦细结、脉沉、脉弦滑、脉弦细涩、脉弦、脉细数、脉沉滑、脉沉细结、脉沉细涩。以脉弦细及脉沉细最多见,分别占总数的32.4%、22.4%。5.导师运用保元养心方治疗的胸痹心痛病基本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兼证证型按由多到少可见气滞型、痰湿型、瘀热型、心阳虚弱型、胃气逆型。6.根据76例医案中出现的药物统计,共出现药物106味,出现频次共1216次,出现频次最多的药物是太子参(或以人参、党参、北沙参、南沙参等代之)、黄芪、麦冬、五味子、檀香、丹参、甘草、茯苓、郁金、白术、延胡索、广木香、枳实、焦山楂。7.根据76例医案中出现的药物分类统计,导师治疗气阴两虚证型时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补阴药频次较高。结论:1.导师认为胸痹心痛病的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虚”是指心脏虚弱受损,外邪侵袭,心脉阻滞而致心痛;“标实”表现为寒凝、气滞、痰湿、血瘀等,气阴两虚贯穿发病始终。2.在胸痹心痛病的治疗过程中以益气养阴活血为原则贯穿始终,但对病程中存在的其他兼加证型,有针对地加减用药治疗,用药平缓。3.倡导基本病机、基本治法、基本方药的统一。4.“不离乎心,不止乎心”注重胸痹心痛病的发生与肺、脾、肝、肾的关系,整体把握,统筹兼顾。5.医嘱调护,关怀病人,顺应自然,不妄作劳。
时文远[5](2015)在《中风醒脑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心脑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为中风醒脑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临床研究,系统评价中风醒脑液对NSTEMI的治疗作用,为中风醒脑液干预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1)回顾中医学关于“心痛”“胸痹”等类似疾病的认识和研究,并归纳其与现代医学AMI的联系。(2)探讨中医学关于心脑异病同源及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3)探讨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的实践基础及理论依据。2.临床研究(1)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对两组纳入病例要求基线齐性,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均予西医常规抢救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治疗组另予中风醒脑液干预治疗,疗程14d。(3)病程中按照拟定的诊疗计划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或记录ECG、VLP. CK-MB、cTnI、胸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超声心动图(LVEF、 E/A、WMSI)等,并记录不良安全事件。观察结束后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古人对“真心痛”等类似AMI的疾病诊治经验丰富,与现代医学观点具有类似之处;中医学理论支持心脑异病同源、异病同治的观点;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符合中医理论。2.临床研究(1)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一致,各项基线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2)中风醒脑液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缺血性心电图均成好转趋势,但是治疗组改善趋势更为明显。与同组内入院时相比较,治疗组在24h的结果就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是在72h。两组间结果比较显示在24h、48h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在疗程中VLP均成好转趋势,但治疗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的指标在第1周及第2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CTnI和CK-MB在病程初期达峰值后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的cTnI和CK-MB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两组间结果比较显示差异在第48h、72h时更为突出(P(0.01)。(5)两组患者胸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成下降趋势,治疗组更为明显,两组在25-48h时间段内的数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7日两组症状已无明显差别。(6)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各时间段内镇痛药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两组在各个时间段的LVEF、E/A、WMSI指标均趋于好转,治疗组趋势更明显。在第7d、14d时治疗组的WMSI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第14d时治疗组LEVF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整个观察过程中未见两组间E/A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中医学对AMI类似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医学理论支持心脑异病同治的观点;2.中风醒脑液的理法方药适合临床治疗心血管急症,其治疗AMI符合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3.中风醒脑液可以显着改善急性期NSTEMI患者的ECG、VLP、CK-MB、cTnI、超声心动图(LVEF、E/A、WMSI),降低胸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4.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5.中风醒脑液是治疗NSTEMI的有效方剂。
朱玉娟[6](2013)在《益气化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淄博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益气化瘀汤(党参、黄芪、茯苓、白术、柴胡、赤芍、葛根、郁金、炒麦芽、陈皮、川芎、甘草)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中医症候、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显效率36.67%,有效率56.67%,总有效率93.34%。心电图显效率26.67%,有效率33.33%,总有效率60.00%。中医症状显效率43.33%,有效率46.67%,总有效率90.00%。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P<0.05)。治疗组有更明显的降低TG、LDL-C,升高HDL-C、有效的改善血流变各项指标的作用。结论:运用益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着。
边微[7](2012)在《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中风病证治经验的数据挖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由文献综述与病历资料分析两部分组成。文献综述包括中医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研究进展、西医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现状三方面内容。病历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下: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全面解析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有关中风病的证治特点与学术思想,提炼出周教授临证经验中所蕴涵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的有效总结与传承。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绍华教授诊治的中风病患者。病案内容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的统一病历格式,制作结构化电子病历中风病数据收集模板,整理并记录诊疗信息。共收集病例124例。之后采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对医案数据进行规律性研究,其中对症状、证型及立法、方药等频次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关联规则、社会网络、非线性降维等方法挖掘周教授治疗中风病的证治特点以及药物配伍规律;采用双聚类分析法,挖掘周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用药用量特点。最后通过与周教授交互沟通,详尽分析、阐述数据挖掘结果。结果:1症状-证候之间的关系及证候分型特点:124例中风病患者病例中出现证候多为痰热腑实证、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等,以及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症状与证候之间的关系。2证候-治法-方药之间的关系特点:在不同治则治法的指导下,处方多以温胆汤、大秦艽汤、一贯煎、镇肝熄风汤、补阳还五汤等加减化裁。3总体用药分布特点及症状-药物之间的关系特点:用药频次最多依次是当归、川牛膝、赤芍、生地、黄芩、羌活、桑枝、地龙和石菖蒲等。针对不同症状,还专症专用、随症加减。4具有高关联强度的药物配伍:常用药物配伍(支持度>0.3)有:具有祛风通络功效的为:川牛膝与桑枝,川牛膝与羌活,羌活与桑枝,当归与羌活与地龙;具有活血通络功效的为:当归与桑枝、赤芍与羌活,当归与地龙;具有养血活血功效的为当归与赤芍,当归与生地。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结果可以看出中风病患者中“痰热腑实证”所占的比例最多相应“清热化痰法”使用频次也最多,因此在中风病的治疗上周绍华教授擅用温胆汤加减。2在周绍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的核心药物中,除外清热化痰药物外,秦艽、羌活、川芎、白芍、生地、黄芩、茯苓、当归、赤芍、桑枝、石菖蒲等药物为大秦艽汤主要组成,也为秦归活络口服液的主要组成成分。以方论证,可见周教授在中风的病机方面倡导“外风引动内风”的病机理论。3另外,周教授还主张中风血瘀证,在中风病的治疗中重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除当归、赤芍、红花、川芎等草药外,更善用桑枝、川牛膝、羌活、鸡血藤等引经药,及水蛭、乌梢蛇、地龙、土鳖虫等虫类药物。4周绍华教授的中风病证候分型中,肝肾阴虚证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的治疗与病机认识和传统中医有不同之处。如肝肾阴虚证中,周老侧重养血柔肝,惯用一贯煎合四物汤治疗,兼以化痰祛风通络;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中,周老分清标本主次,以滋养肝肾之阴为主,辅以平肝潜阳。5本研究体现了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客观性、有效性、潜在性、新颖性的特点,该技术能够处理海量数据,挖掘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中医药信息进行结构化、标准化,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名老中医的证治经验与学术思想,与传统跟师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玛依努尔·斯买拉洪[8](2012)在《沈宝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总结及痰瘀同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是他们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是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为整理、总结、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2008年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和实施了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经验继承工作。沈宝藩教授长期坚持中西医诊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采取痰瘀同治法有其独到见解。多年来我在沈宝藩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整理。研究目的:通过总结整理名老中医沈宝藩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以探索其临证规律及学术特色,挖掘其科学内涵,并加以升华和创新。以便于更好的继承老师的学术经验,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弘扬和继承中医药事业。研究方法:1.通过每周跟师临证抄方2次,整理收集处方400份,撰写跟师笔记、临床病历、学习月记、定期听课学习,临诊中随时记录老师的处方用药经验,总结和整理了指导老师经验和技术专长。2.较为全面的收集学习关于沈宝藩教授及其弟子发表的反映其相关学术观点的论文共40余篇、着作5部,结合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学习相关的文献和书籍120部,查阅清华同方文献680篇,这样有助于整理老师学术思想的渊源和临证经验。3.收集沈宝藩老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历,并在临床实践中自己不断进行思辨、领悟,总结、分析、凝练其辩证、立法、处方及用药特点,同时加以挖掘、深化、升华。研究结果:整理了老师痰瘀同治法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来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总结整理了老师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如何辨病辩证相结合的经验,汇集中西之长,提高临床疗效。老师的学术观点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人和前几期老师的学术继承人共同撰写了论着《沈宝藩临床经验辑要》和《沈宝藩临证检验集》几年来还撰写了《沈宝藩教授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经验述要》和《沈宝藩教授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验》,分别发表在《新疆中医药》杂志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中。
张孟[9](2011)在《舒天宁颗粒治疗偏头痛风火痰瘀候优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以舒天宁3g和舒天宁6g与是否合用西比灵5mg组合的四种治疗方案对偏头痛风火痰瘀候的疗效,筛选制定偏头痛风火痰瘀候最佳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将80例偏头痛风火痰瘀候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第一组为舒天宁3g,第二组为舒天宁6g,第三组为舒天宁3g加西比灵5mg,第四组为舒天宁6g加西比灵5mg,治疗28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指数、伴随症状、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70%、75%和85%,四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比灵、舒天宁3g在改善患者头痛指数方面有重要作用(P<0.05),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二者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之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领域(P<0.05),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P<0.05)。各治疗组对生存质量量表其他领域的改善作用不明显。一般治疗组对伴随症状无改善作用(P>0.05),其余三个治疗组对眩晕、头如裹、胸闷、耳鸣、失眠、呕吐痰涎等伴随症状均有改善作用(P<0.05)。结论:第四组的治疗方案能解除或缓解头痛,降低头痛指数,改善临床伴随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领域,西比灵、舒天宁3g二者合用具有交互作用,但不符合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要求。第三组更符合经济卫生学评价要求,因此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进行选择。
姜恩顺[10](2009)在《扶正通便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便秘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症状,患者多以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太少、粪便干结且量少,排便时间延长,便后不尽感等等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便秘与年龄、性别、饮食、职业、遗传、药物、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居住区域及种族、婚姻、性格等因素有关。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之一,而功能性便秘在便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临床上治疗本病症的方法很多,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良反应较多且容易产生依赖性,并导致肠道神经末梢的损害而加重便秘症状,而中医治疗便秘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且治疗作用肯定,本文就古代中医对便秘的认识,近几年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及思路,以及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下一步研究思路。周乐年教授,行医数十载,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较为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上有独道的见解,在临床上患者来诊,有诸多表现,周老师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并参照望诊、闻诊所得综合辨证,每每获得良效。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概括为扶正通便、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扶正是根本,通便是目的;扶正培本、全顾为要;祛邪通便,精选为要;谨守病机,选药精当。并归纳得出扶正通便一方,该方经临床研究证实治疗阴阳气血诸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显着。本文分析了周老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学术思想,同时对26例功能性便秘属虚证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了评分。结果表明扶正通便方对功能性便秘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四例典型病例和周老师的辨证分析,以完整的总结周乐年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思路。
二、一药多用:补阳还五口服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药多用:补阳还五口服液(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的中医药诊疗思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之本,辨证要精 |
2 临床论治,注意分期 |
3 病证互参,标本兼治 |
4 精准用药,取利弃弊 |
5 一药多用,兼顾他病 |
6 中西结合,相得益彰 |
7 未病先防,防患未然 |
(2)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样本含量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风后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收集 |
2.2 数据规范化处理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 发病季节 |
3.1.4 中风分期 |
3.1.5 中风类型分布 |
3.1.6 证型分布 |
3.2 性别、年龄、病程、季节、中风分期、中风类型与证型的分布关系 |
3.2.1 性别与年龄的分布情况 |
3.2.2 年龄与病程的分布情况 |
3.2.3 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分布情况 |
3.2.4 中医证型与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
3.2.5 中医证型与季节的分布情况 |
3.2.6 中医证型与病程分布情况 |
3.2.7 中医证型与中风类型的分布情况 |
3.3 药物使用统计 |
3.3.1 药物频率统计 |
3.3.2 药物类别统计 |
3.3.3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
3.3.4 各证型的高频药物使用统计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季节 |
1.4 中风分期 |
2 中风类型与证型分布规律 |
2.1 中风类型 |
2.2 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
2.2.1 文献资料分析 |
2.2.2 临床资料分析 |
3 基本病机特点分析 |
3.1 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3.2 津血不足,肺脾气虚 |
3.3 气滞化火,血瘀痰盛 |
4 治疗用药特点分析及中医辨证分型用药 |
4.1 肠道气滞证 |
4.2 肺脾气虚证 |
4.3 津亏血少证 |
4.4 脾肾阳虚证 |
4.5 痰湿壅盛证 |
4.6 瘀血阻滞证 |
4.7 肠道实热证 |
5 展望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对中风后便秘的认识 |
1 中医对中风后便秘的认识 |
1.1 对中风后便秘中医病名的认识 |
1.1.1 中医对于便秘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对于中风后便秘病名的认识 |
1.2 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古代医家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家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风后便秘的辨证论治 |
1.3.1 中医内治法 |
1.3.2 中医外治法 |
1.3.3 内外兼治法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诊断标准 |
1.1 中医诊断标准 |
1.1.1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
1.1.2 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2.1 中风诊断标准 |
1.2.2 便秘诊断标准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王永炎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室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王永炎教授学术渊源 |
1 王永炎教授简介 |
2 成才之路 |
2.1 研读经典,勤于临床 |
2.2 博采众长,传承发展 |
2.3 完善体系,衷中参西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王永炎教授学术思想 |
1 重视经典,传承创新 |
2 创中风病诊治标准,提出气血逆乱犯脑理论,倡活血化瘀之治法 |
2.1 统一病名,明确病位 |
2.2 探本求源,发微病机 |
2.3 辨证论治,规范诊疗 |
3 治病求本,创制大法 |
3.1 活血化瘀 |
3.2 化痰通腑 |
4 明确“病络”涵义,构建“络病理论” |
5 “络病理论”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
6 提出风邪致悸说,倡养阴熄风法治疗室性早搏 |
6.1 风邪为室性早搏的重要病因 |
6.2 心阴不足、风动心络为室性早搏的病机之一 |
6.3 创立新方-养阴熄风复脉汤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王永炎教授诊治心血管病经验整理与总结 |
1 王永炎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3 典型病案 |
1.4 跟师体会与创新继承 |
2 王永炎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2.3 典型病案 |
2.4 跟师体会与创新继承 |
3 王永炎教授治疗房颤经验 |
3.1 病机认识 |
3.2 辨证论治 |
3.3 典型病案 |
3.4 跟师体会与创新继承 |
4 王永炎教授治疗室性早搏的经验 |
4.1 病因病机 |
4.2 辨证论治 |
4.3 典型病案 |
4.4 跟师体会与创新继承 |
5 临床经验方的整理与新药研制开发 |
5.1 药物组成 |
5.2 功能主治 |
5.3 组方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早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1.6 脱落病例处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4 临床疗效判定 |
2.5 不良反应观察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基线资料 |
3.2 疗效评价分析 |
3.3 安全性观察 |
4 讨论 |
4.1 室性早搏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
4.2 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早的临床疗效分析 |
4.3 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治疗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早的作用机制 |
4.4 养阴熄风复脉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不足及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附录 |
(4)保元养心方治疗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学术思想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导师对胸痹心痛病的认识 |
2.保元养心方创立的基础及意义 |
3.保元养心方组成及方义 |
4.保元养心方的加减化裁 |
医案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1.对象来源 |
2.纳入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 病人基本信息分布表 |
2. 症状分布情况表 |
3. 舌象统计表 |
4. 脉象统计表 |
5. 兼证分布统计表 |
6. 方药统计分析结果 |
7. 药物功能分类表 |
理论探讨 |
一、治病求本,病机为要 |
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
三、君臣有序,佐使共助 |
四、不离乎心,不止乎心 |
五、既病防变,顺应自然 |
六、医案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导师袁海波教授相关论文 |
附录2 导师袁海波教授医案收集表 |
附录3 医案信息汇总表 |
附录4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5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5)中风醒脑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风醒脑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理论探讨 |
1. 中医学对AMI的认识和研究 |
1.1 中医学对AMI的认识 |
1.1.1 急性发病,病位在心 |
1.1.2 预后凶险,视为重症 |
1.2 中医学关于AMI的病因病机认识 |
1.2.1 病因 |
1.2.2 病机 |
1.3 关于AMI治疗原则的探讨 |
1.4 中西医结合关于AMI的研究 |
2. 中医学关于心与脑异病同治的理论探讨 |
2.1 中医学理论基础 |
2.1.1 心与脑在功能为用方面联系密切 |
2.1.2 心与脑的功能活动均以气血为本 |
2.1.3 心与脑的阴阳、五行属性相同,生理特点相近 |
2.2 心与脑虽异病但常具有共同病因和治则 |
2.2.1 病因病机相似 |
2.2.2 心与脑疾病的治法治则方面具有共同性 |
3. 基于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心脑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
3.1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相同的发病因素 |
3.2 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方法具有相近之处 |
4. 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的依据 |
4.1 中风醒脑液的方药特点 |
4.2 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的实验基础 |
4.3 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的实践基础 |
第二部分 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临床资料 |
1.1.1 病例选择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中止标准 |
1.1.6 剔除标准 |
1.1.7 剔除与中止试验病例的处理 |
1.2 实验分组 |
1.3 临床干预 |
1.3.1 常规治疗 |
1.3.2 中药治疗 |
1.4 观察指标 |
1.4.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1.4.2 疗效评价指标观测 |
1.4.3 安全性评价 |
1.5 盲法设计及实施 |
1.6 质量控制 |
1.7 不良事件的处理 |
1.8 样本量的计算 |
1.9 统计学分析 |
1.9.1 统计分析的数据选择 |
1.9.2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临床研究结果 |
2.1 病例纳入情况 |
2.1.1 各研究组病例纳入情况比较 |
2.1.2 病例剔除及中止情况说明 |
2.2 基线分析 |
2.2.1 一般资料 |
2.2.2 入院前用药情况 |
2.2.3 一般安全性指标 |
2.2.4 心脏相关指标 |
2.2.5 常规治疗用药情况 |
2.3 检测指标结果 |
2.3.1 心电图表现 |
2.3.2 心室晚电位 |
2.3.3 cTnl和CK-MB |
2.3.4 胸痛症状变化 |
2.3.5 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
2.3.6 超声心动图结果 |
2.4 主要临床事件及安全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祖国医学对AMI治疗的认识 |
3.1.1 重视温药,慎用寒凉 |
3.1.2 扶正祛邪,畅通心脉 |
3.2 辨证的“论治”与“分型” |
3.2.1 “论治”与“分型”的探讨 |
3.2.2 辨主证与施治的意义 |
3.3 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的疗效探讨 |
3.3.1 中风醒脑液配伍与治疗NSTEMI的关系 |
3.3.2 中风醒脑液对心电学的影响 |
3.3.3 中风醒脑液对cTnl和CK-MB的影响 |
3.3.4 中风醒脑液对胸痛症状的影响 |
3.3.5 中风醒脑液对心功能的影响 |
3.3.6 中风醒脑液对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影响 |
3.4 中风醒脑液治疗NSTEMI的现代药理学探讨 |
3.4.1 人参 |
3.4.2 三七 |
3.4.3 川芎 |
3.4.4 大黄 |
3.5 从临床结果分析中风醒脑液心脑异病同治 |
3.5.1 治脑之法即治心之策 |
3.5.2 治心之病即治脑之未病 |
3.5.3 心脑异病同治重在选药得宜、方证相适 |
3.6 中风醒脑液对NSTEMI治疗预后的影响 |
3.7 试验中的统计学探讨 |
3.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益气化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诊断标准 |
(一)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二)西医诊断标准 |
(三)稳定型心绞痛分级诊断标准 |
三 试验病例标准 |
(一)纳入病例标准 |
(二)排除病例标准 |
(三)剔除病例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一)治疗方法 |
(二)观察项目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一)心绞痛症状疗效判断标准 |
(二)硝酸甘油停减标准 |
(三)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
(四)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五)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判定的标准 |
六 统计学方法 |
七 临床资料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 治疗组、对照组疗效对比 |
二 治疗组、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比较及减停率分析 |
三 治疗组、对照组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分析 |
四 治疗组、对照组心电图疗效及分析 |
五、治疗组、对照组中医症状疗效及分析 |
(一)中医症状总疗效对比 |
(二)中医各单项症状疗效对比 |
六、对血脂的影响及分析 |
七、对血流变学的影响及分析 |
八、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一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病因病机 |
(一)胸痹心痛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
(二)气虚是发病基础 |
(三)气虚是瘀血生成的重要因素 |
(四)瘀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致病因素 |
二 立法思想和药物分析 |
(一)益气化瘀法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治法 |
(二)组方分析 |
(三)现代药理研究 |
三、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中风病证治经验的数据挖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一、古代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参考文献一 |
综述二 西医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一、缺血性卒中 |
二、出血性卒中 |
参考文献二 |
综述三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现状 |
1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的基本内容 |
2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的基本模式 |
3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的基本方法 |
4 信息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 |
5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传承研究中的应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三 |
第二部分 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病历资料分析 |
前言 |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一、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的证治经验 |
二、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的学术思想 |
三、数据挖掘方法的特点及优势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四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沈宝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总结及痰瘀同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沈宝藩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渊源概述 |
参考文献 |
沈宝藩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 |
1. 沈宝藩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可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
1.1 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当采用痰瘀同治法 |
1.2 沈师的中西医结合思想和临床实践 |
1.3 辨病和辨证相结合规范证型治疗 |
1.4 灵活应用古方治今病 |
1.5 沈师取用中医辩证和现代药理药效相结合的用药经验 |
1.6 教学思想与经验 |
2. 痰瘀同治法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特色举要 |
2.1 脑中风 |
2.2 老年痴呆 |
2.3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 |
2.4 高血压病 |
2.5 高脂血症 |
3. 痰瘀同治法在其他疾病诊治中特色举要 |
3.1 痹症的诊治 |
3.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的诊治 |
沈宝藩教授痰瘀同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近5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概况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 |
2.1 气虚血瘀,痰浊阻滞 |
2.2 气阴两虚,痰瘀痹阻 |
2.3 心阳亏虚,痰瘀同病 |
2.4 痰热瘀血,阻滞心脉 |
2.5 诸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 |
3. 治疗 |
3.1 活血化瘀 |
3.2 益气活血 |
3.3 理气化瘀 |
3.4 活血祛痰 |
3.5 益气温阳 |
3.6 益气养阴 |
4. 现代医学研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疗效评价标准 |
5.1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 |
5.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
5.3 冠心病中医症候计分标准参照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
5.4 观测方法 |
6. 统计学处理 |
7. 质量控制手段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知情同意书 |
冠心病中医症候计分标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舒天宁颗粒治疗偏头痛风火痰瘀候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观察 |
一、病例选择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方案 |
(三) 观察内容 |
(四) 统计方法 |
(五) 受试者权益保护 |
(六) 质量控制与保证 |
(七) 卫生经济学分析 |
三、一般资料 |
(一) 性别 |
(二) 年龄 |
(三) 病程 |
(四) 头痛指数 |
(五) 症状体征 |
(六) 生活质量 |
四、研究结果 |
(一) 四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
(二) 四组治疗前后头痛指数改善情况比较 |
(三) 四组治疗前后量表 SF-36 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
(四) 四组治疗前后伴随症状体征比较 |
(五) 安全性评价 |
(六) 成本—效果分析 |
(七) 成本—效果分析的敏感度分析 |
五、结论 |
讨论与体会 |
一、病因病机 |
二、治法分析 |
三、药物组成及组方用药特色 |
(一) 药物组成 |
(二) 药物分析及方剂配伍 |
四、组方特色 |
(一) 强调应用风药 |
(二) 寒热并用 |
(三) 重视止痛药的应用 |
(四) 升降并用 |
五、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探讨 |
(一) 生活质量概述 |
(二) 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三) 中医学与生活质量 |
六、舒天宁颗粒改善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与机理分析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二) 疗效机制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扶正通便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2.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及思路 |
参考文献 |
3.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1.扶正通便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2.临床疗效观察及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一药多用:补阳还五口服液(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的中医药诊疗思路探析[J]. 孙兴华,宋欢欢. 中医研究, 2021(02)
- [2]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展文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王永炎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室早的临床研究[D]. 张丽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4]保元养心方治疗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经验的研究[D]. 马龑.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5]中风醒脑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D]. 时文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
- [6]益气化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朱玉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3)
- [7]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中风病证治经验的数据挖掘分析[D]. 边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S2)
- [8]沈宝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总结及痰瘀同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D]. 玛依努尔·斯买拉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9]舒天宁颗粒治疗偏头痛风火痰瘀候优化方案研究[D]. 张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4)
- [10]扶正通便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 姜恩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