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网络出版对高校学报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陈颖[2](2021)在《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体育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促进我国综合实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是曲折的。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建立,不仅扩大了全区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还推动了全区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与改革,为全区的高校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桥梁。本文以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为研究对象,以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概况,发展经历,发展的基本状况包括:职能的履行情况、性质的基本特征、规章制度与内部监管制度情况、内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情况、协会的资源与经费情况、以及协会的宣传方式情况,教师对协会的认知情况及参与情况及协会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是经过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注册、教育厅主管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职能履行的不够充分,政府参与过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机制、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缺少监督管理部门和制度。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内部组织结构及相关部门的设立过于形式主义。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人力资源水平低下,存在工作人员配比不足的问题。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过于依靠政府,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致使经费比较匮乏。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方式单一。针对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以下建议,为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需要进一步明确组织宗旨和目标,完善职能并准确定位。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大力度为协会提供政策支持,减少直接干预,使协会更大发挥和体现其职能和作用。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要完善组织内的规章制度,建立内部监督体系,提高公信力。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应优化组织结构,增加独立的财务部门、商务部门和宣传部门,负责协会的资金运转、实体运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为协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各部门要配齐相应的工作人员,明确部门职责,真正地为高校学生和教师服务。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方式,例如,建立网站、公众号平台,与媒体平台合作对赛事进行直播,提高协会的知名度,让更多地人深入了解协会。
窦星辰[3](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董文静[5](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黄莹莹[6](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舆论是社会的皮肤,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至关重要。正面、正向的舆论是民众精神振奋、民气激扬的催化剂,是凝聚人心、增强共识合力的加速器。与此相反,负面、负向的舆论则可能扰乱民众视听、混淆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致使民众为社会上的某些错误观点或者偏激情绪所利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波助澜,对社会的整合和发展形成阻力。高校作为网络舆论生态的重要阵地,面对频发、多发、突发的校园事件和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的大学生,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迫在眉睫。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等相关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梳理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借助现实案例对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现状部分着重从两方面阐述,即取得的显着实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网络舆论引导者存在对舆论引导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当的情况、网络舆论引导的内容存在把关不足阵地建设不佳的情况、网络舆论被引导者存在媒介素养欠缺引导作用淡化的情况、网络舆论引导的环境存在软硬环境兼治力度欠佳的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引导者的引导意识和引导措施、引导内容的具体把关和阵地建设、被引导者的素养教育和引导作用以及引导环境的软硬兼治四个方面进行策略分析。通过对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现状及策略的阐明,希望能够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建言献策,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李紫贤[7](2020)在《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创作阐述》文中研究指明军旅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我国各类纪录片的创作中独树一帜。它不仅蕴含着我国国家政治军事高度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还彰显了我国的强军意志、强军实力和强军风采。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是以记录高校里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为主体,以新媒体技术为表现方式的一部军旅题材纪录片。本部纪录片主要展现高校里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们不负韶华,助力强军伟业,追逐青春梦想,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续写别样精彩人生的一种奋斗精神。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下的现役军人们敢打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本文分别从五个部分对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创作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分析了本部纪录片的选题背景,研究梳理了军旅题材纪录片的研究现状,结合了笔者的部队新媒体技术科研成果——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运用,阐释了本部纪录片的创作价值意义;第二部分:详细讲述了本部纪录片的前期准备,分别包括前期调研、主题确立、叙事结构和脚本设计等方面;第三部分:详细讲述了本部纪录片的中期拍摄过程,包括器材选择、采访人物选择、拍摄场地选择、画面构图和拍摄技法等方面;第四部分:对本部纪录片的后期成片和包装制作进行详细阐述;第五部分:对本纪录片进行总结和反思,再一次深度剖析了笔者对本部纪录片创作的收获所得以及不足之处;第六部分:阐述了笔者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展望。
余佩[8](2020)在《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W市“大学之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新时代我党战略目标的组织保障。新时代有新思想、新技术、新路线、新方针和新原则,新时代的新特征为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思路。探析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深入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索,建构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既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基层党建工作,又有利于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有效延伸。本论文将围绕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探讨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阐释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概念进行界定,详细诠释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来源及其功能,为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中外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进行了细致详尽总结。一是将我国近现代以来的高校中共基层党组织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即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开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时代以来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阶段;二是探讨国外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成功经验: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日本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和朝鲜劳动党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国外的发展路径、问题解决思路与实施方案;三是分析中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异同,并结合国内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优秀经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第四部分以W市“大学之城”为分析案例,运用实证调查法了解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现阶段建设现状,分析得出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组织设置相对松散、队伍管理较宽松、党组织活动“碎片化”、服务平台载体单一、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滞后、党务工作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主体责任未落实、传统工作模式固化、经费保障机制欠缺等方面。第五部分从现实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组织通过架构“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为手段,进而解决现阶段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组织“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通过突出离退休党员主体性为模式引领、以规范规章制度为模式基础、以优化工作运行机制为模式核心、以构建新型服务载体为模式提升、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为模式保障,五项构成要素针对当下高校离退休党组织出现问题而提出,构成要素之间环环相扣、协同统一,自成体系,以期对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所创新。综上所述,建设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新时代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从而实现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的新发展。
李凤营[9](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顾天一[10](2020)在《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视听作品作为一种载体、媒介,它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视听作品可以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知。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视听作品也破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品随意传播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整体冗杂的作品现状加大了教育者对作品鉴别与应用的难度,一些不良的作品内容会冲击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通过多角度分析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影视传媒行业的责任与使命、高校对视听作品的传播管理、教育者运用视听作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以及大学生对视听作品的选择与鉴赏四个层面出发,趋利避害,发挥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二、浅议网络出版对高校学报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网络出版对高校学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高校体育协会是推动建设体育强国的有效途径 |
1.1.2 高校体育协会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
1.1.3 高校体育协会是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体育精神的载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协会 |
2.1.2 学生体育协会 |
2.1.3 高校体育协会 |
2.1.4 内蒙古学生体育协会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内蒙古学生体育协会概况 |
4.2 内蒙古学生体育协会发展历史价值 |
4.3 内蒙古学生体育协会的发展简述 |
4.4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发展基本状况 |
4.4.1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职能研究 |
4.4.2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性质的基本特征 |
4.4.3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规章制度与内部监管制度 |
4.4.4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内部组织结构 |
4.4.5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人力资源情况 |
4.4.6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资源与经费情况 |
4.4.7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宣传方式情况 |
4.5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作用 |
4.6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4.7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的发展对策 |
4.7.1 调整组织目标,健全职能并准确定位 |
4.7.2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内部监管体系 |
4.7.3 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明确相应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
4.7.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加工作人员数量 |
4.7.5 增加经费来源方式,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
4.7.6 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对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 2 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高校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话语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
2.3.1 输导功能 |
2.3.2 转换功能 |
2.3.3 激励功能 |
2.3.4 辩护功能 |
2.3.5 引领功能 |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
4.1.4 话语功能理论 |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
4.3.2 西方话语资源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
5.3.1 突出思想性 |
5.3.2 坚定自信心 |
5.3.3 提升亲和力 |
5.3.4 掌握主导权 |
5.3.5 彰显实效性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
6.1.1 组织领导机制 |
6.1.2 宣传引领机制 |
6.1.3 政策保障机制 |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
6.2.1 舆论监督机制 |
6.2.2 社会协同机制 |
6.2.3 公众参与机制 |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
6.3.1 全科育人机制 |
6.3.2 管理育人机制 |
6.3.3 队伍建设机制 |
6.3.4 综合评价机制 |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
7.2.1 掌握话语之“因” |
7.2.2 整合话语资源 |
7.2.3 丰富话语内容 |
7.3 创新话语介体 |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
7.3.3 拓展话语空间 |
7.4 优化话语环体 |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8.2.2 应对“话语陷阱” |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
8.3 建构“话语中国” |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儒家人文精神 |
1.3.2 高校体育教师 |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归纳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
4.4.1.1 以人为本 |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4.4.1.4 自省自克 |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
4.4.1.11 有教无类 |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基本概念 |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相关概念 |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及功能 |
三、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舆论引导思想 |
二、列宁关于党报的舆论引导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舆论引导论述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取得的显着实效 |
一、正确、正面的舆论宣传塑造了良好的学校形象 |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维护了校园稳定 |
三、部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赢得师生赞誉 |
第二节 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网络舆论引导者存在对舆论引导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当的情况 |
二、网络舆论引导的内容存在把关不足、阵地建设不佳的情况 |
三、网络舆论被引导者存在媒介素养欠缺、引导作用淡化的情况 |
四、网络舆论引导的环境存在软硬环境兼治力度欠佳的情况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强化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者的引导意识和引导措施 |
一、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引导意识 |
二、遵循规律,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 |
第二节 加紧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内容把关和阵地建设 |
一、重视网络舆论把关,扩大正效能、抑制负效能 |
二、加强高校网络阵地建设,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
第三节 提升高校网络舆论被引导者的媒介素养和引导作用 |
一、注重媒介素养教育,培育主体媒介责任意识 |
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环境 |
一、提供优质网络技术服务,构建媒体融合新发展 |
二、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确立系统的体系模式 |
三、监管网络法律法规实施,推动舆论引导自律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部纪录片的选题背景 |
1.2 本部纪录片的选题缘由及价值意义 |
1.3 军旅题材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
1.4 本部纪录片的创新点 |
1.5 部队新媒体技术科研成果——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 |
1.5.1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创作背景 |
1.5.2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创作手法 |
1.5.3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发展过程 |
1.5.4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口号使命 |
1.5.5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在本部纪录片中的意义 |
1.6 本部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
1.7 撰写第一章的思考 |
第二章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前期准备 |
2.1 本部纪录片的前期调研 |
2.1.1 对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现状的调研 |
2.1.2 对云南省人民政府征兵宣传工作的调研 |
2.1.3 对大学生征兵政策的调研 |
2.1.4 对被拍摄主要人群的调研 |
2.2 本部纪录片的主要策划 |
2.3 本部纪录片的主题确立 |
2.4 本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
2.5 本部纪录片的脚本设计 |
2.6 撰写第二章的思考 |
第三章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中期拍摄 |
3.1 本部纪录片的器材选择 |
3.2 本部纪录片的采访人物 |
3.3 本部纪录片的场地选择 |
3.4 本部纪录片的画面构图 |
3.5 本部纪录片的拍摄技法 |
3.6 本部纪录片的拍摄用光 |
3.7 本部纪录片的插画创作 |
3.8 撰写第三章的思考 |
第四章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包装与后期合成 |
4.1 本部纪录片中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运用 |
4.2 本部纪录片的平面设计 |
4.3 本部纪录片的动画渲染与后期包装 |
4.4 本部纪录片的音乐选择 |
4.5 本部纪录片的剪辑流程 |
4.6 本部纪录片运用到的电脑软件汇总 |
4.7 撰写第四章的思考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部纪录片的创作总结 |
5.2 本部纪录片的创作反思 |
第六章 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展望 |
6.1 军人形象立榜样 |
6.2 高校教育强责任 |
6.3 大学学子树新风 |
6.4 征兵部门重宣传 |
6.5 军队建设迎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保密审查表 |
附录2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人物设计图和项目策划 |
1.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人物设计图 |
2.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项目策划 |
附录3 :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所创作的军事漫画作品精选 |
1.系列漫画作品 |
2.精选插画合集 |
附录4 :本人的当兵感悟自述 |
1.《军营成就了我的艺术梦》 |
2.《用画笔,续写心中的迷彩梦》 |
附录5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解说词 |
第一版块:《军营风采作标榜明德任责创荣光》 |
第二版块:《不负青春报国志携笔从戎续辉煌》 |
第三板块:《不忘初心跟党走建功立业展锋芒》 |
附录6 :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研究成果 |
2.论文情况 |
3.获奖情况 |
4.知识产权 |
5.年鉴作品 |
6.出版书籍 |
7.发表的新闻文章 |
(8)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W市“大学之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内涵 |
2.1.2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内涵 |
2.1.3 新时代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建设理论 |
2.2.2 列宁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2.3 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功能 |
2.3.1 组织功能 |
2.3.2 教育功能 |
2.3.3 宣传功能 |
2.3.4 文化传承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比较研究 |
3.1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 |
3.1.1 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1949 年-1978 年) |
3.1.2 改革开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1978 年-2012 年) |
3.1.3 新时代以来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 年-至今) |
3.2 国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概况 |
3.2.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紧凑型的基层组织 |
3.2.2 日本共产党体系完备型基层党组织 |
3.2.3 越南共产党、朝鲜劳动党制度型基层党组织 |
3.3 中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研究经验借鉴 |
3.3.1 中外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异同 |
3.3.2 继承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优秀经验 |
3.3.3 借鉴国外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成功经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
4.1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组织总体概况 |
4.1.1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基本概述 |
4.1.2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制度建设情况 |
4.1.3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组织建设情况 |
4.1.4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阵地建设情况 |
4.2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组织设置相对松散 |
4.2.2 队伍管理较宽松 |
4.2.3 党组织活动“碎片化” |
4.2.4 服务平台载体单一 |
4.2.5 经费保障不足 |
4.3 W市“大学之城”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问题原因分析 |
4.3.1 思想观念滞后 |
4.3.2 党务工作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 |
4.3.3 主体责任未落实 |
4.3.4 传统工作模式固化 |
4.3.5 经费保障机制欠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构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 |
5.1 突出离退休党员主体性 |
5.1.1 以突出离退休党员主体性为引领 |
5.1.2 激发离退休党员主体政治性 |
5.1.3 以“优良家风”保障离退休党员主体性 |
5.1.4 发挥离退休党员纽带功能 |
5.2 规范规章制度 |
5.2.1 以规范规章制度为基础 |
5.2.2 规范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职责职能 |
5.2.3 增强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规章制度执行力 |
5.2.4 建立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监督管理制度 |
5.3 优化工作运行机制 |
5.3.1 以优化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 |
5.3.2 提升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
5.3.3 加强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领导能力与方式 |
5.3.4 建设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活动量化标准体系 |
5.4 构建新型服务载体 |
5.4.1 以构建新型服务载体为提升 |
5.4.2 打造“互联网+”智能服务信息平台 |
5.4.3 重视智能服务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 |
5.4.4 保障服务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
5.5 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
5.5.1 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为保障 |
5.5.2 健全规范党费管理机制 |
5.5.3 建立财政补贴机制 |
5.5.4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A 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9)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依据及研究意义 |
1.研究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二、视听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1.视听作品 |
2.思想政治教育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二)视听作品的分类与特征 |
1.视听作品的分类 |
2.视听作品的特征 |
(三)视听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1.视听作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形式 |
2.视听作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视听作品创作提供可用素材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影响影视传媒行业人才质量 |
三、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状分析 |
(一)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1.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 |
2.丰富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3.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 |
4.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知 |
(二)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1.视听作品良莠不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2.视听作品随意传播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
3.视听作品冗杂繁多影响教育者有效鉴别与应用 |
4.视听作品的不良内容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 |
四、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视听作品在生产与传播中存在问题 |
1.影视传媒行业过度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
2.生产传播者对生产传播视听作品的思想认知有偏差 |
3.视听作品的内容设计存在缺陷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视听作品传播的管理存在纰漏 |
1.高校传播视听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
2.高校传播视听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技能尚需提升 |
3.高校传播视听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有待规范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视听作品的能力不足 |
1.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运用视听作品教育观念滞后 |
2.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视听作品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 |
3.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视听作品评析解读能力不强 |
(四)大学生对视听作品的选择能力与鉴赏水平有待提升 |
1.部分大学生在复杂的视听环境中迷失价值取向 |
2.部分大学生对视听作品的喜好选择尚需优化 |
3.部分大学生对视听作品的鉴赏水平有待提升 |
五、提升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策略 |
(一)用科学的文艺理论强化影视传媒行业责任与使命 |
1.净化影视传媒行业环境 |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3.弥补视听作品内容设计不足 |
(二)规范视听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的管理 |
1.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听作品的传播管理理念 |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听作品的传播管理技能 |
3.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听作品传播的管理制度 |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视听作品教育能力 |
1.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视听作品教育发展的认知 |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视听作品教育资源利用率 |
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视听作品评析与解读能力 |
(四)提升大学生对视听作品的选择能力与鉴赏水平 |
1.大学生需丰富人生阅历坚定政治立场 |
2.大学生需强化对视听作品的选择能力 |
3.大学生需提升对视听作品的鉴赏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浅议网络出版对高校学报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内蒙古学生(高校)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 陈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 黄莹莹.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创作阐述[D]. 李紫贤.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W市“大学之城”为例[D]. 余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9]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视听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 顾天一. 渤海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