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轴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随机振动,振动疲劳,多轴应力等效,偏应力投影法
多轴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毕鑫[1](2018)在《基于多轴应力等效的振动疲劳寿命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态载荷作用下,飞行器的局部会产生较大的响应,由此引起的疲劳破坏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对随机动载荷激励下飞行器典型结构进行振动疲劳寿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轴应力等效的角度对复杂应力下的典型结构进行寿命预估,以达到更准确地预估多轴振动疲劳寿命的目的。在多轴应力等效方法上,本文根据Von Mises等效方法将多轴应力等效为单轴应力,利用了偏应力投影法(PBP法)将多轴应力产生的结构损伤转化为等效的单轴应力结构损伤,并在频域内利用现有的单轴振动疲劳计算方法对典型的航空结构件进行寿命预估,解决了随机加载情况下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问题。为了验证多轴寿命预测方法的准确性,本文进行了随机多轴振动疲劳实验,设置不同的工况探究不同加载情况下试验件寿命的变化规律,试验件为LY12-CZ铝合金,然后在同等边界条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应力危险部位并预估其振动疲劳寿命。在此过程中分别使用PBP法和Von Mises法研究不同多轴应力比和不同相关系数下振动疲劳寿命的变化规律,得出下面结论:一方面结构承受的正应力和切应力之比越接近寿命越短,载荷的相关系数越低寿命越短,另一方面,虽然Von Mises法和PBP法预测的寿命与实验结果对比均5倍误差范围带内,但是材料的正应力和切应力较接近时或相关系数较低时Von Mises法预测的寿命与实验结果有较大偏差,而PBP法的寿命预测误差均在1倍之内,分析与实验对比表明PBP法是一种更加准确高效的多轴应力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2-01)
郭河杰,仲政,李东风[2](2018)在《多轴应力状态下单晶孔洞行为有限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韧性断裂的发生与材料微孔洞的形成,增长和聚合的过程有关。应力状态(包括应力叁轴度T和洛德参数L)对韧性断裂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理解孔洞发展导致的韧性断裂的物理机理,本文对5083铝合金材料提出了一个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有限元模型来准确分析材料中晶体滑移的非线性行为。基于此模型,本文检查了在单晶代表性体元中微孔洞发展对晶体取向的依赖性以及孔洞行为与应力状态(包括应力叁轴度T及洛德参数L)之间的关系。在叁轴度较高时,随着孔洞体积增大,胞元发生孔洞聚合。本文研究了胞元在不同晶体取向下临界聚合应变与应力状态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孔洞聚合应变随着应力叁轴度和洛德参数的增加而增大;叁轴度较高时,洛德参数对孔洞聚合影响较小。在应力叁轴度较低时,胞元孔洞体积分数减小,胞元发生孔洞坍塌。由于晶体取向与应力状态的共同作用,胞元变形及孔洞坍塌呈现不同形貌。值得注意的是,在孔洞聚合和孔洞坍塌的竞争机制下,存在一个既不发生孔洞聚合也不发生孔洞坍塌的过渡区。如图1所示,本文给出了不同晶体取向下基于应力状态的胞元失效机制分布相图,清晰地阐述了低叁轴度下胞元孔洞行为对应力状态,晶体取向的依赖关系。(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王玉梅[3](2017)在《再生混凝土在多轴应力下的强度及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其应用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应。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大多处于多向应力状态,混凝土多轴应力强度及本构关系是最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结构分析基础。再生混凝土由于微观结构与普通混凝土存在明显差异,用现有普通混凝土多轴应力强度和本构关系对再生混凝土进行结构分析已不适用,因此,再生混凝土多轴力学性能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本理论研究课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生混凝土在多轴应力下的强度及本构关系研究》(No.51478126),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单轴及多轴强度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SEM扫描电镜及电子显微镜对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过渡区界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发现再生混凝土新-旧过渡区界面处有明显的孔洞和微裂缝。利用高清摄像仪,对再生混凝土切片在不同加载阶段的裂缝开展情况进行了采集,并分析了再生骨料的使用对裂缝开展的影响。根据再生骨料微观特性,提出以“再生骨料效应层”作为再生骨料性能表征的微观结构模型,并建立了再生骨料效应层体积分数计算式。2、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的混凝土试件在单轴应力下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以及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各强度值之间的换算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单轴强度值逐渐降低。根据强度值与混凝土密度及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关系,提出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二元变量数学计算模型。试验测试了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再生骨料取代率越高,弹性模量越小,曲线上升段初始斜率越小,曲线下降段越陡峭。结合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分段有理式本构模型和损伤模型。同时,试验测试了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受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合适的受拉本构模型。3、对再生混凝土在二轴压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应力比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两个因素对二轴压强度、变形以及初始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二轴压强度值高于单轴强度,且强度值随应力比的变化规律为:α0.5>α0.75>α1>α0.25,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变化规律为RAC30>RACO>RAC50>RAC70>RAC100。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应变值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弹性模量值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随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方差计算,定量分析了应力比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两个因素对二轴压强度、变形以及初始弹性模量的影响率。根据强度和变形数据,提出了再生混凝土二轴压强度破坏准则和主应变空间破坏准则。试验测试了二轴压下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曲线形状的影响,结合曲线特点,提出了基于损伤理论的二轴压本构模型。4、对再生混凝土在叁轴压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及变形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应力比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在叁轴压下破坏形态、强度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叁轴压破坏形态影响不明显,混凝土试件发生层状劈裂破坏和斜剪破坏两种破坏形态。叁轴压应力下再生混凝土强度值约为单轴强度值的4.5~5.5倍,应力比为α=-0.1:-0.5:-1时强度值最大,强度值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变化规律为RAC30>RAC0>RAC50>RAC70>RAC100。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峰值应变在α=-0.1:-0.25:-1时值最大,应变值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叁轴强度提高值和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应变值随应力比及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提出了以应力比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为变量的叁轴压强度和应变计算公式。通过方差计算,定量分析了应力比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率。基于强度数据,给出了八面体应力空间的强度表达式,并提出了相适应的四参数破坏准则及本构模型。(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12-01)
李营,吴卫国,张磊,杜志鹏,张玮[4](2017)在《基于多轴应力损伤的薄板花瓣型破口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多种应力状态下的船用钢力学特性实验,基于多轴应力状态损伤的失效准则研究了局部冲击荷载作用下圆形板的花瓣型破口形成过程,划分了花瓣型破口形成的3个阶段,分析了裂纹区域、非裂纹区域应力状态变化过程及损伤情况。得到:(1)考虑多轴应力损伤的舰船用钢失效准则能有效预测受力状态复杂的花瓣状破口;(2)花瓣型破口的形成主要分为蝶形凹陷、中心区域裂纹扩展、花瓣形成与翻转等3个阶段;(3)花瓣型破口的裂纹区和非裂纹区均受力复杂,破口预测须考虑应力状态对损伤特性的影响;(4)花瓣形成过程中,第1阶段和第3阶段均匀变形,第2阶段损伤局部化明显,花瓣卷曲会造成花瓣根部的二次损伤。(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7年03期)
黄隆洋[5](2017)在《考虑单轴和多轴应力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材料的广泛使用得益于19世纪20年代硅酸盐水泥的出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经久耐用等特点,使得混凝土这种材料在全世界的土木工程应用中被广泛地推广和使用。虽然混凝土拥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但是其抗拉强度却只有不到抗压强度的10%,使得混凝土材料不能用于跨径较大的结构中。为了让混凝土能够在更复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于是在混凝土掺入钢纤维的方法便解决了这个难题。钢纤维混凝土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难题,而且还赋予了混凝土更长的疲劳寿命等新的特性,最大地发挥其使用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本文主要以钢纤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以单轴循坏加载试验和多轴侧压疲劳试验为主要内容,以钢纤维掺入率、应力幅值的大小和侧压力的变化为变量来谈论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特性。同时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在计算机中模拟出两个试验过程和结果,并将软件分析数据与试验实际数据进行比对来得出有关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性能的结论,并预测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疲劳寿命。第一,制作钢纤维混凝土试块,做单轴拉伸疲劳试验,通过试验收集整理出数据,作出S-N曲线,并用Matlab将数据做多项式拟合,得到在不同的钢纤维掺入度下应力与寿命的关系。第二,用规格相同的试块,在掺入度不变的情况下做多轴侧压疲劳试验,得到不同侧压下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值。找到并分析侧压力对钢纤维混凝土寿命的影响。最后,运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上述两个试验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模拟整个试验加载的过程,并计算出剩余寿命和损伤度。(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张玉财[6](2016)在《多轴应力状态下钎焊接头蠕变损伤与裂纹扩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钎焊技术在航空航天、燃气轮机及燃料电池等高温服役条件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温下,蠕变及蠕变损伤引起的裂纹扩展是导致钎焊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钎焊接头中存在的钎焊残余应力、热应力与外加载荷迭加使钎焊接头处于复杂的多轴应力状态,对钎焊接头的蠕变失效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以Inconel625/BNi-2钎焊接头为研究对象,对其多轴应力状态下的蠕变损伤及裂纹扩展性能进行研究,探讨钎焊接头的失效规律,为钎焊接头在高温条件下的寿命预测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相关结论如下:(1)对钎焊接头中的基体材料Inconel625合金和钎料BNi-2的蠕变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尺寸效应,特别针对钎料提出了一种与钎焊接头中钎料厚度相类比的小试样。通过高温单轴拉伸(常规试样、小试样)试验分别获得了Inconel625合金和钎料BNi-2两种材料的蠕变应变曲线,并基于Norton方程拟合获得相应的蠕变本构参数,为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的拟合和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2)结合Kachanov-Rabotnov蠕变损伤模型的优点,通过修正Liu-Murakami模型,建立了描述多轴应力状态下蠕变叁阶段的本构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ABAQUS的CREEP模块嵌入Fortran子程序,对Inconel625合金蠕变裂纹扩展行为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的蠕变损伤模型可准确描述Inconel625合金蠕变裂纹的扩展情况,解决了Kachanov-Rabotnov模型有限元计算收敛困难的难题,同时避免了Liu-Murakami模型因分析过程中σ1/σeq比值过大或比值小于0而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3)对钎焊接头Inconel625/BNi-2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微观金相组织,将钎焊接头分成母材、扩散区和钎料叁个区域。考虑残余应力和热应力的影响,基于上述修正的模型,通过赋予各区域不同属性,对钎焊接头的蠕变损伤及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进而采用紧凑拉伸(CT)试样对钎焊接头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钎焊接头的失效区域及蠕变裂纹扩展速率,证明了该修正模型可准确描述钎焊接头蠕变裂纹扩展行为。研究发现扩散区的性能对钎焊接头的蠕变裂纹扩展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提高扩散区的蠕变应变率有利于延长钎焊接头的使用寿命。(4)对钎焊接头蠕变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对不同钎料厚度、试样尺寸、残余应力和热应力下的钎焊接头蠕变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增大钎料厚度和试样尺寸均有利于提高裂纹扩展的孕育期;消除残余应力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钎焊接头的裂纹扩展孕育期,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裂纹扩展速率,有利于提高钎焊接头的使用寿命;而钎焊接头中热应力的存在改变了接头中的应力分布,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有利的。(5)基于上述本构模型及研究方法,本文以一航空发动机回热器的设计为例,对回热器整体结构在设计工况条件下(650℃、3MPa)的蠕变损伤和使用寿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回热器结构失效位置位于钎缝区域,连续运行34,900小时后,裂纹贯穿整个钎料区域,不能达到连续工作40,000小时的设计要求。当换热主管的壁厚增加50%,连续工作40,000小时后钎料区域的裂纹长度为1.1mm,约占管壁壁厚的1/3左右。此时,回热器能够继续正常工作,满足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行的要求。然而寿命的延长是以重量的增加为代价的,整个回热器的重量增加约10%。所以进一步提高钎料的抗蠕变性能是提高航空发动机回热器强度、降低重量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6-05-25)
张红才,郑小涛,彭红宇,轩福贞,王正东[7](2016)在《多轴应力条件下压力管道的热棘轮极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非循环理论方法推导出了多轴应力条件下压力管道的热棘轮极限解析解,并讨论了轴向压缩应力对棘轮极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并采用简化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轴向压缩应力会显着降低多轴载荷下压力管道的棘轮极限,本文的理论解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与只考虑内压引起的环向应力和轴向应力情况相比,本文的解析解更加精确。这说明本文设计方法可用于评估压力管道及类似工况下结构的棘轮极限,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刘静[8](2016)在《T92钢多轴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电站锅炉蒸汽参数是提高其效率和减少煤耗的主要途径,蒸汽参数的提高对电站锅炉材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T92钢由于具有优良的抗高温腐蚀、抗高温蠕变等性能,成为超超临界电站锅炉主要的候选材料。为了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有必要对其高温蠕变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T92钢在高温和多轴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特性,进行650℃不同应力水平下T92钢标准及缺口蠕变试验。为了研究T92钢在多轴应力状态下微观组织的变化以及析出物对其蠕变强度的影响,借助SEM、TEM等观察了其断口形貌、截面显微组织形貌及析出相的变化,利用EDS分析了析出相的成分组成。经历长期的蠕变过程后,材料的硬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利用维氏硬度计对断裂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检测。通过对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结合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硬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应力的分布对T92钢蠕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缺口的存在使得以颈缩为标志的塑性变形减弱,缺口越尖锐,塑性变形越小;缺口试样断口截面的韧窝尺寸较小,深度较浅;缺口试样与光滑试样的断裂机制不相同;T92钢在蠕变过程中的主要析出物为Laves相、M23C6型碳化物、MX型碳氮化物,缺口的存在有助于Laves相的析出;光滑试样硬度分析截面从中心到边缘硬度呈上升趋势,缺口试样从中心到边缘硬度呈下降趋势。Von-Mises应力是蠕变孔洞形核的原因,从而导致裂纹的萌生,进一步发生断裂。(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6-03-01)
周甲佳[9](2015)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多轴应力状态下力学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海洋平台、大跨度桥梁及其他特种结构等大型复杂构筑物不断涌现,这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混凝土由于强度低、耐久性较差等缺点已不能满足大型复杂构筑物的要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弥补了普通混凝土的不足,能够满足现代工程结构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的要求,已逐渐在大型复杂结构中得到应用。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采用一般处于多轴应力状态,研究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及本构关系,是对复杂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目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多轴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较为有限,开展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杂应力状态下力学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叁方面出发,研究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多轴力学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劈裂抗拉试验和压剪试验研究,获得了粗骨料与硬化水泥净浆之间界面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分析了粗骨料类型、水灰比及粗骨料尺寸等参数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骨料的性能对界面过渡区的粘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界面的粘结强度随着粗骨料尺寸的增大而减小;水灰比越低,界面的粘结性能越好;粗骨料类型对界面过渡区的粘结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2.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双轴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轴压应力状态下,单轴压强度、应力比及所处的应力状态对双轴强度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此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峰值强度均大于其单轴压强度,且随应力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从破坏模式来看,双轴压应力状态下,剪切破坏和受拉破坏共同作用,试件呈片状破坏,裂纹面与加载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并垂直于自由面方向。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裂纹面与主轴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从应力应变响应来看,双轴压应力状态下,侧向约束的施加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和延性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3.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双轴拉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轴拉压应力状态下,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极限强度均小于单轴压强度,且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从双轴拉压应力状态下,试件发生受拉破坏,试件中部产生一条明显的贯穿主裂纹。从应力应变响应来看,双轴拉压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弹性模量随着应力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呈现出明显的脆性行为。4.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双轴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轴拉应力状态下,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极限强度与应力比无关,可认为与单轴拉伸强度相等。双轴拉应力状态下,试件亦发生受拉破坏。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试件主裂纹的方向与最大主拉应力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双轴拉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更加明显的线性行为。而且,随着应力比的增加,最大主拉应力方向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加。5.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叁轴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叁轴压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单轴压强度、应力比及所处的应力状态对叁轴压强度影响更加明显。此种应力状态下,由于最小主压应力方向提供的约束,叁种混凝土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强度均较双轴压应力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当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最小主应力方向的应力比恒定时,由于中间主应力效应,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仍在应力比为0.5时获得最大极限强度。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叁轴压应力状态下的破坏为局部剪切破坏。剪切面形成于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构成的平面内。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可以发现,叁轴压应力状态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较单轴压应力状态下有明显的改善。6.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叁轴拉压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叁轴拉压压应力状态下,叁种混凝土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强度均远小于其单轴压强度。随着拉应力的增加,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强度减小程度十分显着。与叁轴压应力状态相比,叁轴拉压压应力状态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并不明显。与双轴强度规律相似,随着单轴压强度的增加,叁轴压相对强度逐渐减小。叁轴拉压压应力状态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呈受拉破坏模式,试件中部出现一条垂直于拉应力方向的宏观主裂纹。同时,在叁轴拉压压应力状态下,由于拉应力的存在,混凝土的刚度和延性均明显降低,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特性。7.基于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获得了双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通过对Ottosen强度准则的修正,获得了适用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并与已有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新提出的强度准则与试验结果的符合程度最好。8.通过对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正交各向异性增量本构模型的修正,得到了适用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多轴本构模型。通过编制程序计算发现,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9.采用大型离散元软件PFC3D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进行细观数值模拟,获得了混凝土多轴压应力状态下的裂纹扩展机理及基本力学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5-11-01)
冯志远,王军[10](2014)在《基于有限元法的连杆多轴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连杆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时,为了能够提供正确的边界条件,以某型柴油机连杆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直接积分法对其进行额定工况下叁个循环的瞬态计算,最后考察经计算得到的连杆各部位应力状态。结果表明:连杆在工作时,考察部位既有单轴应力载荷,又有多轴应力载荷,同时在多轴载荷中比例载荷与非比例载荷都有出现。该方法对连杆进行寿命分析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4年12期)
多轴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韧性断裂的发生与材料微孔洞的形成,增长和聚合的过程有关。应力状态(包括应力叁轴度T和洛德参数L)对韧性断裂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理解孔洞发展导致的韧性断裂的物理机理,本文对5083铝合金材料提出了一个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有限元模型来准确分析材料中晶体滑移的非线性行为。基于此模型,本文检查了在单晶代表性体元中微孔洞发展对晶体取向的依赖性以及孔洞行为与应力状态(包括应力叁轴度T及洛德参数L)之间的关系。在叁轴度较高时,随着孔洞体积增大,胞元发生孔洞聚合。本文研究了胞元在不同晶体取向下临界聚合应变与应力状态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孔洞聚合应变随着应力叁轴度和洛德参数的增加而增大;叁轴度较高时,洛德参数对孔洞聚合影响较小。在应力叁轴度较低时,胞元孔洞体积分数减小,胞元发生孔洞坍塌。由于晶体取向与应力状态的共同作用,胞元变形及孔洞坍塌呈现不同形貌。值得注意的是,在孔洞聚合和孔洞坍塌的竞争机制下,存在一个既不发生孔洞聚合也不发生孔洞坍塌的过渡区。如图1所示,本文给出了不同晶体取向下基于应力状态的胞元失效机制分布相图,清晰地阐述了低叁轴度下胞元孔洞行为对应力状态,晶体取向的依赖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轴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毕鑫.基于多轴应力等效的振动疲劳寿命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2].郭河杰,仲政,李东风.多轴应力状态下单晶孔洞行为有限元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3].王玉梅.再生混凝土在多轴应力下的强度及本构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7
[4].李营,吴卫国,张磊,杜志鹏,张玮.基于多轴应力损伤的薄板花瓣型破口形成机理研究[J].爆炸与冲击.2017
[5].黄隆洋.考虑单轴和多轴应力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6].张玉财.多轴应力状态下钎焊接头蠕变损伤与裂纹扩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
[7].张红才,郑小涛,彭红宇,轩福贞,王正东.多轴应力条件下压力管道的热棘轮极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刘静.T92钢多轴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9].周甲佳.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多轴应力状态下力学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5
[10].冯志远,王军.基于有限元法的连杆多轴应力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