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喹胺醇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药物性饲料添加剂,是二氮杂萘-N,N’-1,4-二氧化物不同侧链结构衍生物,和喹烯酮、喹赛多一样属结构创新类药物,毒性和残留均低于喹乙醇,抗菌促生长作用明显。本论文利用RP-HPLC技术,分析了喹胺醇的药代动力学及排泄途径;用RT-PCR技术,开展了喹胺醇对肝CYP450亚型基因表达及其同工酶活性影响研究;用酶学和放免法,研究了喹胺醇对机体自由基代谢、腹腔巨噬细胞NO、以及细胞免疫活性因子TNF、IL-2、IL-6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喹胺醇提供指导,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生产提供新的候选药品,并为兽医药理毒理学研究提供新思路。结果:(1)猪单次口服300mg/kg.体重喹胺醇后,药代动力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单次静脉注射3.0mg/kg.体重喹胺醇后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鸡连续口服100mg/kg.体重喹胺醇后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无论口服还是静注,靶动物体内喹胺醇的吸收和分布半衰期均较短,但高剂量或连续口服给药后消除半衰期相对较长;该药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45.56%),口服后53.76%以原形经肠道随粪便排泄,原药随尿排泄率仅为0.31%。(2)连续7d大鼠口服喹胺醇,200和400mg/kg.体重组鼠肝CYP2E1、CYP3A1 mRNA、400mg/kg.体重组CYP1A1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肝CYP450含量低于、Cyt b5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微粒体蛋白含量随给药剂量而升高;同工酶APND和EMND活性低于、ER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并有性别差异;肝微粒体GST活性50和100mg/kg剂量组高于、200和400mg/kg剂量组低于对照组。(3)单剂量给猪口服喹胺醇,2-48h血GSH降低、CAT活性升高(P<0.05),其它抗氧化酶以及MDA无明显变化;静注喹胺醇5min-1h,血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8h后接近给药前水平。小鼠连续30d口服喹胺醇,血GSH和CAT活性无明显变化、但GST活性先降后升、GSH-Px活性降低、SOD活性先升后降,停药10d后除GST外其它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180mg/kg.体重以上剂量组鼠血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羟自由基水平30d前均高于对照组(P<0.01),抗超氧阴离子水平仅10d时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10d后,仅400mg.kg剂量组羟自由基高于、抗氧化力低于对照组。(4)将LPS或LPS和喹胺醇加入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介质后,喹胺醇组细胞培养液NO水平均低于LPS组(P<0.01),但无剂量-效应关系;400μg/mL喹胺醇对NO水平影响最小,且6h有诱导iNOS活性的作用。(5)小鼠连续口服喹胺醇,雄鼠631.67mg/kg.饲料剂量、雌鼠105.56mg/kg.饲料剂量对TNF、IL-6有诱导作用,对IL-2无明显影响。(6)饲料添加75、150、300、600mg/kg的喹胺醇饲喂大鼠40d,血、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间无差异,亦无明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1)喹胺醇在靶动物体内吸收和分布较快,但高剂量或连续给药后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低,主要以原形经肠道随粪便排泄。(2)高剂量喹胺醇对肝CYP450酶及其亚型CYP3A1、CYP2E1有抑制作用,并有性别差异。(3)单次给药后不会导致机体发生氧应激性损伤,连续用药后可诱导机体抗氧化机能紊乱、自由基水平升高,休药期后均转为正常。(4)喹胺醇可抑制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能力。(5)喹胺醇对细胞因子TNF、IL-6有诱导作用,存在性别差异。(6)临床使用喹胺醇时,如严格遵循添加量、休药期和靶动物,均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潜在毒性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喹胺醇与鸡血浆蛋白结合的初步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04)
- [2].喹胺醇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J]. 中国兽医科学 2009(02)
- [3].喹胺醇诱导仔猪氧化损伤的潜在性作用[J]. 中国兽医学报 2008(02)
- [4].饲料添加剂喹胺醇在肉鸡组织中的消除及残留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