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人才流动机理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人才流动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人才流动现象日益普遍,大量的人才流向东南沿海地区和发达省市,给当地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带来了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比如人才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才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人才流动的具体过程等等。从理论上系统的分析人才流动,不仅有助于科学的认识人才流动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而且对其进行管理和规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我国人才流动的具体情况,基于生态学的理论,从人才生态系统和人生态位这一最新的角度对人才流动进行了分析考察。系统界定了人才生态系统、人才生态位的概念,从生态系统理论、数理推论、实证方面分别考察人才流动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并简洁描述了人才流动的动态过程,得出结论。本文具体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概述本文研究的背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别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述评。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生态学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将生态学运用到人才流动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是人才生态系统的建立。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人才生态系统。第四章是人才生态因子的界定。从生态学生态因子的界定出发结合人才这个种群的定义和特征设计出人才的生态因子,从侧面体现了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为后续人才生态位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第五章是人才生态位的设定。在综述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出人才的生态位,并创新性地阐述了人才生态位的“态”“势”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分析人才流动的机理做好理论铺垫。第六章是人才流的机理分析。分别从人才流动的前提、动因、推力、最终的决策以及实证研究方面来阐述人才流动的机理。第七章是结论和研究展望。在归纳本文分析和研究的结论的基础上,对本文做出后续研究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述评
  • 2.1 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
  • 2.1.1 国外对人才流动的理论分析
  • 2.1.2 国内对人才流动的理论分析
  • 2.2 关于生态学原理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才流动机理的意义
  • 第三章 人才生态系统
  • 3.1 人才与人才特征
  • 3.2 生态系统与人才生态系统
  • 3.2.1 系统论
  • 3.2.2 自然的生态系统
  • 3.2.3 人才生态系统构建
  • 第四章 生态因子与人才生态因子
  • 4.1 环境
  • 4.2 生态因子
  • 4.3 人才生态因子
  • 4.3.1 人才成长与时间因子的关系
  • 4.3.2 人才成长与地域因子的关系
  • 4.3.3 人才成长与人际生态因子的关系
  • 第五章 人才生态位的初步探讨
  • 5.1 生态位的概念
  • 5.2 人才生态位
  • 5.2.1 人才生态位的概念
  • 5.2.2 人才生态位类别
  • 5.3 人才生态位评价模型
  • 5.3.1 “态”“势”理论在人才生态位中的应用
  • 5.3.2 人才生态位模型
  • 5.3.3 人才生态位“态”“势”间的关系
  • 第六章 人才流动机理分析
  • 6.1 人才流动的前提——人才作为主观能动体具有主动选择生境的能力
  • 6.1.1 人类相对于动、植物对生境的选择具有主观能动性
  • 6.1.2 人才与人类对生境选择的区别
  • 6.1.3 人才对生境选择的分析
  • 6.2 人才流动的动因——人才的各种需要
  • 6.3 人才流动的推力——人才生态位的“态”“势”失衡
  • 6.4 人才流动的最终决策——人才流动的势垒效应
  • 6.4.1 流动与否的决策
  • 6.4.2 人才对流向的决策
  • 6.4.3 以生态位提升为目的的人才流动进化博弈分析
  • 6.5 实证研究
  • 6.5.1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6.5.2 问卷的样本情况
  • 6.5.3 问卷的分析
  • 6.6 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一流”建设中大学高端人才流动失序治理策略[J]. 管理观察 2019(36)
    • [2].党建引领 聚力战“疫”——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流动人才党员抗疫情纪实[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0(05)
    • [3].大连市高端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0(03)
    • [4].构建全球人才流动与集聚的新范式[J]. 探索与争鸣 2020(05)
    • [5].如何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J]. 现代企业 2019(08)
    • [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人才流动网络结构演化[J]. 地理科学 2019(11)
    • [7].人才流动的“爱恨情愁”[J]. 北京教育(高教) 2018(04)
    • [8].全球高端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7(01)
    • [9].让人才流动起来[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7(04)
    • [10].关于河南省人才流动的调查思考[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7(10)
    • [11].中国首份《大数据人才报告》发布[J]. 大数据时代 2016(01)
    • [12].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7)
    • [13].未来30年全球城市人才流动与集聚的趋势预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01)
    • [14].哪些员工最容易被淘汰[J]. 成才与就业 2015(Z1)
    • [15].山东省人才流动现状分析[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20(07)
    • [16].国际化进程中如何设计面向未来的人才流动安置方案[J]. 首席人才官商业与管理评论 2020(01)
    • [17].高校人才流动须合理有序[J]. 中小学电教 2017(03)
    • [18].美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6(06)
    • [19].浅谈企业人才发展的战略途径[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3)
    • [20].国内[J]. 新城乡 2017(09)
    • [21].我国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中国电子教育 2013(04)
    • [22].人才流动的是是非非[J]. 中国社会导刊 2008(09)
    • [23].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社厅等部门《湖北省紧缺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05)
    • [24].未来30年,如何做到不缺人才[J]. 智慧中国 2015(04)
    • [25].西藏: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区域治理 2019(48)
    • [26].“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的问题与对策[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16)
    • [27].对卫生院人才流动的障碍和途径探析[J]. 经济师 2019(05)
    • [28].人才流动的意向特征及其动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19(04)
    • [29].人才流动的时空模式:分析与预测[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9(07)
    • [30].民办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的对策与机制创新研究[J]. 国际公关 2019(08)

    标签:;  ;  ;  ;  ;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人才流动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