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少年游侠”诗研究

唐代“少年游侠”诗研究

论文摘要

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历来褒贬不一,但侠的人格精神及侠义观念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侠的人生的传奇性,处事的超异性,追求的理想化,受到了人们,尤其是文人的称赞和歆羡,使得侠与文人之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历来文人喜欢以侠自况,创作了诸多侠义之篇,为中国文学的发展长河中灌注了一股英雄之气,这无疑补偿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才子佳人模式,因此研究侠与侠文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时代原因促成了侠的产生。自此,侠作为特殊的阶层活跃于历史和文学舞台。从最早提及“侠”的《韩非子》、《汉纪》到《史记》、《汉书》,以及魏晋南北朝诗歌,无论是真实情况的记录,还是作为文学创作的构想,都描绘出了唐代以前游侠的基本形象。少年游侠作为诗歌题材,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初步发展,到唐代达到顶峰。本文主要研究唐代“少年游侠”诗的相关情况,对唐以前的情况也会适当提及。唐代是中国侠文学史上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重要阶段和黄金时期。整个唐代社会崇尚任侠,文人尤多任侠,歌颂少年游侠的诗篇在数量与艺术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本文立足于唐代侠风和侠的文献记载,立足于唐代诗歌中丰富多彩的任侠内容和任侠精神,通过对唐代侠风和侠的历时性的宏观关照和共时性的类型分析,以少年游侠诗作为文学载体,探讨唐代侠风与侠的时代特征及精神内涵,揭示文人与少年游侠在行为与精神上的相通之处,以及在对前代少年游侠继承基础上的改造,所形成的唐代特有的少年游侠精神,最终确立唐代在中国侠文化与侠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本文包括绪论、结论以及唐前的“少年游侠”现象、唐代侠风与少年游侠、唐代文人中的少年游侠与诗中的“少年游侠”、唐代“少年游侠”诗等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文人与侠的密切关系,同时对少年游侠及诗歌的范围作了简单界定。第一章唐前的“少年游侠”现象,包括三节。第一节“侠”的起源,简述“侠”这一概念及群体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第二节史家视野中的“游侠”,通过分析比较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和班固《汉书·游侠传》对于游侠的记叙,认识游侠在当时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人们对其持有的不同态度,以及自《汉书》后,各朝正史均不再为游侠立传的情况和原因。第三节从史家立传到文人歌咏的转变,主要通过文学体裁的转变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游侠的情况,并通过分析曹植及其代表作《白马篇》,了解这一时期游侠所具有的不同于前代的精神气质。第二章唐代侠风与少年游侠,包括两节。第一节大唐雄风浇铸下的侠风,主要分析了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侠风的高涨提供了优越条件以及高昂侠风所具有的时代特色。第二节唐代的少年游侠,主要论述了唐代少年游侠的出生、活动地域以及不同类型。第三章唐代文人中的少年游侠与诗中的“少年游侠”,包括三节。第一节唐代文人中的少年游侠。由于受到时代感召和自身向往,唐代文人不仅把游侠作为诗歌的主人公,同时很多人本身就是游侠或有过侠行。第二节唐代少年游侠诗人的代表——诗仙李白,以李白为代表,分析他的游侠行为和少年游侠诗创作,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节唐诗中的“少年游侠”,主要从身份和活动场景两个方面对唐代“少年游侠”诗中的主人公进行分析。第四章唐代“少年游侠”诗,包括三节。第一节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创作情况,从诗人以及诗歌数量方面简单介绍。第二节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发展变化,分析初盛唐和中晚唐少年游侠诗的不同及其原因。第三节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叙述模式和意象,主要分析唐代“少年游侠”诗的两种叙述模式以及诗中出现的“酒”与“剑”意象。第四节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地位和影响,概括总结唐代“少年游侠”诗在中国侠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结语主要论述了侠的历史、文学、文化三种形态,并对整个少年游侠诗的发展做了简单归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前的“少年游侠”现象
  • 第一节 “侠”的起源
  • 一、古典文献中对于“侠”的记载
  • 二、侠产生的社会原因
  • 三、“游侠”的涵义
  • 第二节 史家视野中的“游侠”
  • 一、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 二、班固《汉书·游侠传》
  • 三、史家对于游侠的不同观点及游侠从正史中消失
  • 第三节 从史家立传到文人歌咏的转变
  • 一、魏晋南北朝少年游侠诗
  • 二、曹植《白马篇》
  • 三、建功立业精神的上扬
  • 第二章 唐代侠风与少年游侠
  • 第一节 大唐雄风浇铸下的侠风
  • 一、唐代侠风的社会文化成因
  • 二、高昂侠风的时代特色
  • 第二节 唐代的少年游侠
  • 一、燕赵自古出豪杰
  • 二、活跃在都市与边塞的少年游侠
  • 三、少年游侠的群体构成
  • 第三章 唐代文人中的少年游侠与诗中的“少年游侠”
  • 第一节 唐代文人中的少年游侠
  • 第二节 唐代少年游侠诗人的代表——诗仙李白
  • 第三节 唐诗中的“少年游侠”
  • 第四章 唐代“少年游侠”诗
  • 第一节 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创作情况
  • 第二节 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发展变化
  • 第三节 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叙述模式和意象
  • 第四节 唐代“少年游侠”诗的地位和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唐代桃源诗看唐代文人仕与隐的矛盾[J]. 语文学刊 2011(03)
    • [2].唐代文人的旅游生活与文化[J]. 飞天 2011(20)
    • [3].唐代文人旅游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4].唐代文人和医学关系初探[J]. 榆林学院学报 2017(01)
    • [5].唐代文人园审美嬗变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4)
    • [6].论科举制度对唐代文人旅游风尚的影响[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7].唐代文人的音乐态度与西域音乐的吸收[J]. 兰台世界 2015(06)
    • [8].从唐代祭礼看唐代文人的心态变迁与文学选择[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 [9].由盛唐诗歌看唐代文人的文化自信[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唐代茶诗与酒诗的比较研究[J]. 福建茶叶 2017(06)
    • [11].李白的书剑飘零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02)
    • [12].唐代文人自然观的嬗变及其园林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评《唐代园林与文学之关系研究》[J]. 中国蔬菜 2020(07)
    • [13].唐代文人宦游视域下的岭南饮食题材诗歌文化表达[J].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3)
    • [14].试论唐代文人的儒侠精神及其社会原因[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02)
    • [15].唐代文人的诗思禅心及其传达的途径[J]. 前沿 2011(16)
    • [16].唐代文人执贽干谒现象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7].敦煌遗书保存的唐代文人佚诗——敦煌的唐诗讲座之二[J]. 丝绸之路 2012(16)
    • [18].论唐代文人的文化自信[J]. 现代交际 2018(15)
    • [19].唐代文人阶层的春游[J]. 青年文学家 2014(02)
    • [20].唐代田园诗与唐代文人的淑世精神[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1].唐代文人不得志[J]. 人才资源开发 2012(02)
    • [22].唐代文人“行路难”考论[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3)
    • [23].试论唐代文人城市情结的心理结构[J]. 嘉兴学院学报 2018(04)
    • [24].寺院中的“花开富贵”——试论唐代文人隐逸观[J]. 鸡西大学学报 2016(02)
    • [25].唐代文人的交游活动及其文学影响[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6].从唐诗中的灯意象品读唐代文人的情深与思深[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1)
    • [27].论唐代文人的恋京情结[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28].“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身处困境中的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9].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30].唐代文人执贽干谒现象研究[J]. 文史知识 2010(05)

    标签:;  ;  ;  ;  

    唐代“少年游侠”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