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中碱金属的膜分离回收技术

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中碱金属的膜分离回收技术

论文摘要

稻麦秸秆是我国农村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具有分布广、资源量大等特点,对这类生物质原料的能源化利用对于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农村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其普遍富含钾、钠等碱金属,在常见的燃烧、气化等利用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床层反应器内聚团、受热面玷污、结渣以及金属高温腐蚀等,这些已经成为阻碍秸秆大规模能源化利用的主要障碍。秸秆机械热力脱水可以有效降低其中的碱金属含量,其产物对燃烧设备的腐蚀程度也随之减小,同时秸秆的燃烧值大大提高。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中富含碱金属和有机物,如何更有效更合理更经济的处理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并回收废水中的资源,从而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本文以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治理回收的需要为出发点,研究了膜分离技术处理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并回收资源工艺的参数条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实验研究了压力、温度、pH值、运行时间以及料液浓度对纳滤膜以及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将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浓缩100倍,大大减少了料液的体积,从而达到分离回收的要求。纳滤阶段在压力(ΔP)=0.8MPa、温度(T)=20℃的运行条件下,将料液浓缩10倍;料液中K离子浓度由102.2mg/L浓缩为931.8mg/L;COD由343.5mg/L浓缩为2519mg/L。浓缩初期,透过液K离子浓度为1.43mg/L;COD浓度为152.9mg/L。浓缩10倍后,透过液K离子浓度为33.27mg/L,COD浓度为491.5mg/L。反渗透阶段在压力(ΔP)=1.0MPa、温度(T)=20℃的运行条件下,能将料液再浓缩10倍;料液中K离子浓度由1108mg/L浓缩为10625mg/L:COD由2403mg/L浓缩为16993mg/L。浓缩初期,透过液K离子浓度为20.05mg/L;COD浓度为315mg/L。浓缩10倍后,透过液K离子浓度为329.38mg/L;COD浓度为5482mg/L。论文的研究是对膜技术处理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的初步探讨。实验结果对膜处理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的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1 生物质能能源化的背景
  • 1.1.2 我国秸秆利用现状
  • 1.2 生物质利用过程中的碱金属问题及危害
  • 1.2.1 碱金属引发的受热面沾污、沉积问题
  • 1.2.2 碱金属引发的炉内结渣、聚团问题
  • 1.2.3 碱金属对燃气轮机的危害
  • 1.3 农作物秸秆中钾元素的回收与利用
  • 1.3.1 我国农村作物秸秆的数量、分布与特点
  • 1.3.2 主要种类秸秆钾元素含量调查
  • 1.3.3 钾素的回收提取途径
  • 1.4 论文的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膜分离技术的基础理论
  • 2.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2.2 反渗透膜技术
  • 2.2.1 反渗透的基本原理
  • 2.2.2 反渗透膜的传质机理
  • 2.3 纳滤膜技术
  • 2.3.1 纳滤膜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 2.3.2 纳滤膜的分离模型
  • 2.4 影响膜性能的因素
  • 2.4.1 回收率/转变率
  • 2.4.2 温度
  • 2.4.3 压力
  • 2.4.4 压密
  • 2.4.5 浓差极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器材、方法和分析项目
  • 3.1 实验器材
  • 3.1.1 实验用膜
  • 3.1.2 分析测试仪器
  • 3.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方式和程序
  • 3.3.1 实验方式
  • 3.3.2 实验程序
  • 3.4 分析测试方法
  • 3.4.1 膜通量的测定
  • 3.4.2 钾离子的测定
  • cr的测定方法'>3.4.3 CODcr的测定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膜分离浓缩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概况
  • 4.1.1 分离浓缩的目的
  • 4.1.2 膜分离工艺流程的确定
  • 4.1.3 实验所用料液
  • 4.2 纳滤膜分离性能实验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及现象分析
  • 4.3 反渗透膜分离性能实验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及现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膜污染及其清洗保存技术
  • 5.1 膜的污染及其过程
  • 5.2 影响膜污染的因素
  • 5.3 膜的清洗方法
  • 5.4 实验用膜的污染及清洗方法
  • 5.5 膜的保存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社会效益分析
  • 6.2 课题实施的可能性分析
  • 6.3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玉米秸秆打捆回收技术特点及推广途径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12)
    • [2].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0(01)
    • [3].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J]. 环境与发展 2019(11)
    • [4].以“疏”代“堵”优化公共治理——对禁烧秸秆现象的思考[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05)
    • [5].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2)
    • [6].大姜秸秆的应用现状、对策及技术展望[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S1)
    • [7].不同机械化处理方式对秸秆回收品质的影响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1)
    • [8].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2)
    • [9].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科学种养 2020(03)
    • [10].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江西农业 2020(02)
    • [11].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3)
    • [12].秸秆作为建筑墙体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 低温建筑技术 2020(01)
    • [13].高邮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2)
    • [14].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农村新技术 2020(01)
    • [15].如何让废秸秆变成“软黄金”——睢宁县打造生态乡村循环农业的创新之路[J]. 当代农机 2020(01)
    • [16].玉米秸秆基材料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科学 2019(06)
    • [17].丘陵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0(05)
    • [18].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储量及其分布特征[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8)
    • [19].密山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7)
    • [20].高效利用“秸能”,共建美丽乡村——“互联网+秸秆”的离田创收思路[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21].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探究[J]. 山西农经 2020(06)
    • [22].庄稼秸秆切勿焚烧 过失酿祸也可定罪[J]. 云南农业 2020(02)
    • [23].玉米秸秆的机械化处理方式与发展特点[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4)
    • [24].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04)
    • [25].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5)
    • [26].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探析[J]. 农场经济管理 2020(04)
    • [27].黑龙江省两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途径及对策[J]. 湖北农机化 2020(05)
    • [28].浅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J]. 河北农机 2020(04)
    • [29].秸秆捆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现代化工 2020(07)
    • [3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 现代农业 2020(06)

    标签:;  ;  ;  ;  ;  

    秸秆机械热力脱水液中碱金属的膜分离回收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