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从文化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日益深入。性别话题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长期以来,翻译的女性气质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女人”和“翻译”同属于话语的边缘地位,因此女性主义把性别与翻译结合起来。女性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三个方面。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传到中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译论家们纷纷撰写文章传播其翻译理念。不过,国内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主要处于梳理和介绍阶段,缺乏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本土化的运用,尚未能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批评。本文首先回顾了女性主义影响下的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及翻译批评在西方的发展状况,然后通过梳理国内发表、出版的关于女性主义翻译的文章和书籍,讨论了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及其分别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中国女性译者表现出的不同于西方女性译者的翻译特点。最后,以孔慧怡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的英译本为佐证,证明了中国女性译者的翻译特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
-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翻译策略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12)
- [3].顺应论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启示[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2)
- [4].《野草在歌唱》改译本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汉英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索[J]. 上海翻译 2019(04)
- [6].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指导思想、策略及批评[J]. 海外英语 2018(20)
- [7].从女性主义翻译到性别与翻译[J]. 中国翻译 2016(05)
- [8].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
- [9].从费拉德的《翻译与性别》看女性主义翻译的局限性[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8)
- [10].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比较《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两译本[J]. 英语广场 2016(03)
- [11].交互主体性视角下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之译者主体性[J]. 海外英语 2015(22)
- [1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以张爱玲汉译本《老人与海》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 [13].再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4)
- [14].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觉醒》两个中译本比较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 2016(05)
- [15].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02)
- [16].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解读[J]. 新西部(理论版) 2014(22)
- [17].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 电子制作 2014(24)
- [18].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对中国译界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02)
- [19].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5(01)
- [20].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5)
- [21].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探索——《中国女性主义翻译:性别、性与审查》评介[J]. 翻译界 2018(02)
- [2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7)
- [2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简介(英文)[J]. 语文学刊 2008(23)
- [24].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J]. 英语教师 2015(19)
- [25].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中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运用[J]. 青年文学家 2016(36)
- [26].“青花瓷上的女翻译家”——张爱玲[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11)
- [27].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看译本《三体问题》中翻译策略[J]. 校园英语 2017(12)
- [28].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0)
- [29].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兴起和文学批评——读《翻译与性别-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J]. 长江丛刊 2017(07)
- [30].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性别与“忠实”[J]. 长江丛刊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