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孕育了众多文化深厚、各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下简称名城)。我国名城数量丰富、文化价值高且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开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因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高、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产生不易调和的矛盾。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名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与意义,运用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等理论基础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整理文献资料,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发展的概况以及名城分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古都型、区域统治中心型、风景名胜型、地方文化及民族特色型、近现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六大名城类型,并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旅游系统也较为复杂,既包括了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旅游者等在内的多元化的利益相关主体,相应的也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地理区位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系统内的环境因素随着名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变化,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推动各利益相关主体采取行动以适应环境因素的变化,从而促成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演化,明确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结构有利于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在对名城旅游系统界定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名城旅游系统是基于名城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政治环境等)下的城市系统与旅游系统的交集。通过分析研究,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演化的内部动力源为名城各旅游利益相关者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利益相关者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以及旅游资源子系统在内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模型。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发展演化机制,并且以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为实证分析印证演化经济学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问题上的适用性。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运用经济学理论前沿——演化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名城旅游系统遗传、变异或创新、选择、共同演化的发展机制,并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模型,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与名城系统和旅游系统之间的共同演化,旨在为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矛盾提供建议,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当然,由于本人能力、时间及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本文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界定还不够明确,对演化经济学理论在实践运用方面的掌握不够,在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研究方面也显的有些肤浅,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作者希望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机制的分析研究,在新经济时代,继续延续其文化底蕴,发挥其经济作用,更新其发展活力,使其在新时期迸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研究
  • (二) 旅游地发展机制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 系统论
  •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 演化经济学理论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本文研究方法
  • (二)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 一、历史文化名城评选、概念及其地理分布
  • 二、历史文化名城分类
  • (一) 古都型
  • (二) 区域统治中心型
  • (三) 风景名胜型
  • (四) 地方文化、民族特色型
  • (五) 近现代史迹型
  • (六) 特殊职能型
  •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意义
  • (一)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势
  • (二)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对名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3章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与驱动系统
  •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 (一) 自然、社会环境因素
  • (二) 地理区位
  • (三) 经济环境因素
  • (四) 政治环境因素
  •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演化的驱动系统——利益相关者系统
  • (一) 历史文化名城名城利益相关者构成
  • (二) 历史文化名城利益相关者利益行为关系
  •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模型构建
  • 第4章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机制研究
  •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演化的涵义
  •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演化机制
  • (一) 遗传机制
  • (二) 变异或新奇的创生机制
  • (三) 选择机制
  • (四) 共同演化
  • (五)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机制模型
  •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演化机制的优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 (一)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突出矛盾
  • (二) 城市建设与名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
  • (三) 旅游环境的恶化
  • (四) 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低,缺乏创新
  • 第5章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实证研究
  • 一、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 (一)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 (二)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
  • 二、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分析
  • (一)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路径依赖”分析
  • (二)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变异或新奇的创生机制分析
  • (三)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选择机制分析
  • (四)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系统与旅游系统的共同演化分析
  • 三、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的不足
  • (一) 文化旅游项目缺乏规模,产品形式单一
  • (二) 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浅,“含金量”不高
  • (三) 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
  • (四) 市民素质不高,淳朴的民风民俗逐渐蜕化
  • (五) 对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
  • 四、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机制的优化
  • (一) 加强名城特色的保护,提升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 (二) 加快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三) 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意识
  • (四)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与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 第6章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一) 以利益相关者子系统驱动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
  • (二) 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演化机制
  • (三)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演化的实证研究
  • 二、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及旅游经济之间的联系[J]. 中外企业家 2016(27)
    • [2].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 祖国 2017(01)
    • [3].江西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2)
    • [4].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2)
    • [5].基于网络视角的区域旅游系统概念体系辨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7)
    • [6].海南宣传文化旅游系统11项重点任务[J]. 今日海南 2011(11)
    • [7].耗散结构理论在旅游系统承受阈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旅游系统熵原理视角[J]. 旅游论坛 2010(01)
    • [8].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1)
    • [9].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边境旅游规划——以瑞丽市为例[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10].江西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J]. 才智 2017(36)
    • [11].浅谈智慧旅游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电脑迷 2018(01)
    • [12].基于熵的区域旅游系统的自组织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旅游系统的实现[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0(07)
    • [14].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 才智 2010(22)
    • [15].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旅游系统发展机理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09)
    • [16].环境友好型农业旅游系统构建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7)
    • [17].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系统的解析与优化[J]. 中国商贸 2011(18)
    • [18].区域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耦合关系的时空分异——以广东省为例[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9].从“挂”与“摘”看原山人的担当精神——原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J]. 绿色中国 2016(24)
    • [20].2015年浙江省旅游系统职工书画展绘画类作品赏析[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 [21].临海市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研究[J]. 台州学院学报 2015(03)
    • [22].贫困地区区域旅游系统对重大机遇的滞后弱响应——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车后的柞水旅游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1)
    • [23].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06)
    • [24].重庆武隆荣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J]. 重庆与世界 2017(02)
    • [25].实景漫游与发布技术的电视智慧旅游系统构建[J]. 安徽科技 2014(08)
    • [26].大学生共享旅游系统设计与实现[J]. 福建电脑 2020(02)
    • [27].基于景区旅游系统视角的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构建[J]. 绿色科技 2014(07)
    • [28].基于移动平台的旅游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 电子设计工程 2018(17)
    • [29].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04)
    • [30].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03)

    标签:;  ;  ;  ;  ;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