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一名杰出的实验性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霍克斯凭借其出色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创作理念确立了自己在二战后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一些人常常批评他的作品晦涩难懂,但应当注意的是,他是一名致力于实验创作的激情艺术家——他要创造一个世界,而不是要表现一个世界。他勇于挑战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形式,不懈地创造一个梦魇、悲喜剧、断裂和非理性的世界。他不断打破读者的惯性依赖心理,终其一生创造了他的小说的标志—喜剧与恐惧的融合。他强烈的梦魇意识、对暴力的喜剧处理以及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其在后现代主义写作中独树一帜。正是他独特的原创性进一步加深了他作品中的梦魇色彩,赋予作品诗一般的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约翰.霍克斯是战后美国小说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一本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经典之作,《第二层皮》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该小说是关于主人公—一名前海军船长如何通过想象和回忆对自身的过去进行重新建构的心理历程。通过他诗一般的语言和幽默战胜死亡和邪恶,船长不仅在乱世中生存下来,而且应用内在的力量——想象和尊严建立了一种新的生活。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叙述信息巧妙的隐藏以及对事件时序的错乱安排,向读者清晰表明了他对理性意识的拒绝认同。小说中的叙事结构时而跳跃、中断,时而交叉、平行,全然不依赖于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梦魇般的心理叙述代替了人物刻画,而多重主题却深深地编织在漫不经心的叙述当中。值得一提的是,从《第二层皮》开始,霍克斯赋予主人公小丑的特质来应对世界的荒诞,从而从黑暗的哥特式的表现形式转向更喜剧、更荒诞的艺术表现。霍克斯将读者领入船长充满暴力、喜剧和压抑的黑暗世界,挖掘深藏在过去的痛苦与悔恨,与主人公一起在面对死亡威胁的同时创造对未来的憧憬。此外,作者在小说中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并巧妙的从第一人称的男性叙述中泄漏出女性的声音,暴露出男性如何强加静音于女性并力图将女性物化为自己的欲望。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试图勾画出这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导言开篇介绍了《第二层皮》的创作背景,以及它在美国文学界取得的成功。第一章主要介绍小说的社会思潮背景,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并指出战争是这个荒诞社会和人性腐堕的起因。第二章从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入手,分析作者将恐惧与幽默,怪诞与英勇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赋予主人公黑色幽默中作为反英雄的主要特征。主人公主动选择喜剧小丑与战斗英雄的双重角色,在苦涩的微笑中对抗邪恶与绝望,实行自我救赎。第三章分析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技巧,如极其纷乱的时空、对第一人称叙事新的探索、不确定的象征寓意、戏仿以及元小说等。第四章从船长与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的关系入手,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男性叙述者如何构建一个女性的静音世界来宣称男权世界的胜利,并通过女性的挣扎和反抗展现出真实的女性声音。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第二层皮》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对该小说晦涩难懂的原因给予了解释。简言之,在不断的追求梦魇、打破传统世界、创造自己独到的艺术技巧的过程中,霍克斯以《第二层皮》充分展现了他杰出的艺术创新,并使该作品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