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论文摘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向前推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革命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产生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给文化、教育、学术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气象。他们勤于思考,不断创新,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使得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深入群众,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历史、现实和学术这三个角度论述选题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全文的主要结构、基本内容,理清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内涵及形成过程,进而从政治学领域、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史学领域及文艺学领域这五大布局来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主要代表人物,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特点,然后结合历史背景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求,是革命的实践需要,是理论传播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大众的心声。第三部分首先阐述了这一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起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重要机构——“社联”和“左联”,然后从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史学领域、文艺学领域及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这五个层面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最后总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目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拓的方式路径,大众化在向中国化提升中的影响。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通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1.1 从历史的角度看
  • 1.1.2 从现实的角度看
  • 1.1.3 从学术的角度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本文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本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求
  •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内涵
  • 2.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
  • 2.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学科布局
  • 2.3.1 政治理论领域
  • 2.3.2 哲学领域
  • 2.3.3 经济学领域
  • 2.3.4 史学领域
  • 2.3.5 文艺学领域
  • 2.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2.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求
  • 2.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的实践需要
  • 2.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传播的必然选择
  • 2.4.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大众的热切渴望
  • 第3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起及表现
  • 3.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起
  • 3.1.1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1.2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中的主要表现
  • 3.2.1 哲学领域
  • 3.2.2 经济学领域
  • 3.2.3 历史学领域
  • 3.2.4 文艺学领域
  • 3.2.5 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推动
  • 3.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3.3.1 深入思考和探讨了"什么是大众化"的问题
  • 3.3.2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和任务的深入研究
  • 3.3.3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及路径上探索与开拓
  • 3.3.4 科学引导大众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升
  • 第4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经验
  • 4.1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通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
  • 4.2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指南
  • 4.3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
  • 4.4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
  • 4.5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1(01)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4].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03)
    • [5].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文化传承[J]. 教育革新 2017(12)
    • [6].邓小平南巡讲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迪[J]. 科技风 2019(35)
    • [7].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结合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34)
    • [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流媒体担当[J]. 新闻战线 2019(23)
    • [9].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J]. 中共党史研究 2019(10)
    • [10].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峰论坛”综述[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1].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3)
    •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前提和核心[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13].客观规律与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概念的两重意蕴[J]. 科学社会主义 2019(06)
    • [14].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与旨趣——大卫·利奥波德教授访谈录[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06)
    • [1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始阶段的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马藏》第一部第一至五卷论要[J]. 教学与研究 2019(11)
    • [1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鲜明特征[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17].旅俄华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新思考[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19].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社会保障评论 2019(04)
    • [20].幸福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实践向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社科纵横 2019(12)
    • [21].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期刊主编高层论坛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06)
    • [22].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3].出场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转型的新视角[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1)
    • [24].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之基[J]. 四川党的建设 2019(23)
    • [25].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编委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03)
    •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7].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8].马克思主义占领人类精神制高点的理论思考[J]. 长白学刊 2020(01)
    • [29].生态扶贫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之维[J]. 人民论坛 2020(01)

    标签:;  ;  ;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