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川木通的品种: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的木质藤茎,具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的功效,主治水肿、淋病、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经闭、乳少。为四川省的特色中药之一,历代本草都有记载,已应用多年,是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经过文献检索,有关绣球藤化学成分的研究中主要报道含齐墩果酸.无羁萜.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常春藤皂苷。但对小木通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甚少,仅报道从小木通分得二氢黄酮、2,7-二甲氧基-5-甲基色原酮、勾儿茶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仅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用薄层色谱来定性控制川木通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川木通药材,并为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川木通进行系统的的研究。中国药典规定以齐墩果酸作为川木通鉴别的对照品。在我们的研究中,按药典方法处理,仅有白木通在薄层上检出比较明显的齐墩果酸斑点,川木通的两个品种小木通和绣球藤薄层上未检出齐墩果酸。试验结果表明药典方法存在缺陷,而在齐墩果酸Rf值的上方有一共同紫红色斑点。经过预试,此共同紫红色斑点存在于石油醚部位。我们对小木通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将50kg药材用95%乙醇回流提取,浓缩液用石油醚反复萃取。所得浸膏经反复硅胶柱色谱、C18反相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分离,分得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Ⅱ、Ⅲ、Ⅳ经熔点、紫外、红外、1H-NMR、13C-NMR等光谱数据与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为β—谷甾醇,豆甾醇和麦角甾醇。化合物Ⅰ为9,12-Octadecadienoicacid(z.z)-,2,3-dihydroxypropyl ester。化合物Ⅰ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用药典薄层方法进行TLC试验,化合物Ⅱ、Ⅲ和Ⅳ的Rf值与上述紫红色斑点的Rf值一致。因此初步推测该共同紫红色斑点为β—谷甾醇,豆甾醇和麦角甾醇的混合物。进一步用HPLC图谱比对,发现九个不同地方采集的小木通及绣球藤均含有豆甾醇。其中除四川天全二郎山和重庆南川外其余川木通均含有β—谷甾醇。除四川峨眉山鱼洞、四川峨眉四峨山、绣球藤均含有麦角甾醇。为了对川木通的药材质量进行初步控制,我们建立HPLC法测定川木通共有成分豆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适合用于川木通中豆甾醇的含量测定。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以小木通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川木通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川木通这一宝贵的传统药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