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2B5/C 复合材料的反应合成与组织性能

W2B5/C 复合材料的反应合成与组织性能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适用于动密封的W2B5/C系列复合材料,以现代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成分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室温力学性、室温摩擦磨损性能和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和特点,阐明了复合材料的化机制,摩擦磨损机理和高温抗氧化机理。研究表明B4C与WC的反应路径如下:首先在较低温度下,B4C分解成硼原和碳原子,并在化学位梯度的作用下,硼原子向WC中扩散。当硼原子的渗入超过极限固溶度,便与WC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αWB和碳原子;随着温度的高,硼原子进一步扩散,并与αWB反应生成W2B5。微观组织结构分析表明,1800℃热压试样中的W2B5颗粒为球形,平均粒径寸为1μm;而在1900℃和2000℃热压试样中,W2B5颗粒长成多边形,并有定数量的板片状,粒径尺寸为24μm。随着碳黑掺量的增加,板片状W2B5颗逐渐减少,粒径尺寸也逐渐减小到1μm。TEM观察表明:板片状W2B5颗粒的度为0.41μm,晶体内部存在大量的层错,层错平行于{0001}面方向。W2B5颗间没有孔洞和微裂纹。HREM观察表明W2B5与C的界面结合良好,未发现界反应物和非晶层的存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70W2B5/C复合材料的断裂性与维氏硬度均增加。在1900℃烧结的70W2B5/C复合材料抗弯强度达到最大853MPa。W2B5含量的增加,使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2000℃结的70W2B5/C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786 MPa、9 MPa·m1/2和12.25GPa。摩擦磨损试验发现,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材料的组成和试验载荷密相关。当W2B5含量从30vol.%增加到70vol.%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从与石相当的0.2增加到0.8。30W2B5/C、40W2B5/C和70W2B5/C复合材料的体积磨率比石墨低,而在75N下,50W2B5/C和60W2B5/C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率却比墨高得多。覆盖在30W2B5/C和40W2B5/C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富碳机械混合具有润滑作用,是复合材料具有较低摩擦系数的主要原因;而W2B5含量0vol.%的复合材料磨损表面覆盖的贫碳层则不具有润滑作用,因此使摩擦系增大。机械混合层的分层、断裂和脱落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理。复合材料在7001000℃空气中的氧化失重与C材料相比显著降低。复合材在不同温度下生成的氧化层均由WO3和非晶B2O3组成。对于W2B5含量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炭材料
  • 1.2.1 炭材料的发展
  • 1.2.2 新型炭材料
  • 1.2.3 炭材料的研究热点
  • 1.3 碳/石墨密封材料
  • 1.3.1 现代工程对密封的要求
  • 1.3.2 密封材料的分类
  • 1.3.3 碳/石墨密封材料
  • 1.4 碳/陶瓷复合材料
  • 1.4.1 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 1.4.2 碳/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能
  • 1.4.3 碳/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
  • 1.4.4 碳/陶瓷密封材料
  • 1.5 反应形成碳/陶瓷复合材料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2 试验材料的成分设计与制备工艺
  • 2.3 材料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 2.3.1 致密度
  • 2.3.2 室温三点弯曲强度
  • 2.3.3 断裂韧性
  • 2.3.4 维氏硬度
  • 2.4 材料的组织结构分析
  • 2.4.1 XRD 物相分析
  • 2.4.2 组织结构的SEM、TEM 和HREM 观察
  • 2.5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2.6 抗氧化性能测试
  • 2.7 电性能测试
  • 2B5/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3章 W2B5/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3.1 热力学计算
  • 3.1.1 热力学计算的理论基础
  • 3.1.2 反应热力学计算及烧结温度的确定
  • 2B5/C复合材料'>3.2 反应无压制备W2B5/C复合材料
  • 3.2.1 XRD 物相分析
  • 4C的反应路径'>3.2.2 WC与B4C的反应路径
  • 3.2.3 烧结试样的线收缩
  • 2B5/C复合材料'>3.3 反应热压制备W2B5/C复合材料
  • 3.3.1 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 3.3.2 碳黑掺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2B5/C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第4章 W2B5/C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 4.1 XRD 物相分析
  • 4.2 致密度
  • 4.2.1 烧结温度的影响
  • 4.2.2 碳黑掺量的影响
  • 4.3 SEM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4.3.1 烧结温度的影响
  • 4.3.2 碳黑掺量的影响
  • 4.4 TEM 和HREM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4.5 室温力学性能
  • 4.5.1 抗弯强度
  • 4.5.2 断裂韧性
  • 4.5.3 维氏硬度
  • 4.5.4 增韧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2B5/C复合材料室温摩擦磨损行为'>第5章 W2B5/C复合材料室温摩擦磨损行为
  • 5.1 室温摩擦磨损行为
  • 5.1.1 摩擦系数
  • 5.1.2 磨损率
  • 5.1.3 磨损表面SEM 观察
  • 5.1.4 磨损表面截面SEM 观察
  • 5.1.5 磨屑
  • 5.2 摩擦磨损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2B5/C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与电性能'>第6章 W2B5/C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与电性能
  • 2B5复合材料在7001000℃氧化行为'>6.1 W2B5复合材料在7001000℃氧化行为
  • 1000℃的氧化动力学'>6.1.1 7001000℃的氧化动力学
  • 6.1.2 氧化层表面物相分析
  • 6.1.3 氧化表面SEM 观察
  • 6.1.4 氧化层截面SEM 观察
  • 2B5/C复合材料氧化机理'>6.2 W2B5/C复合材料氧化机理
  • 2B5/C复合材料中各组元的氧化'>6.2.1 W2B5/C复合材料中各组元的氧化
  • 2B5/C复合材料氧化过程控制因素'>6.2.2 W2B5/C复合材料氧化过程控制因素
  • 2B5/C复合材料氧化机理分析'>6.2.3 W2B5/C复合材料氧化机理分析
  • 2B5/C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模型'>6.3 W2B5/C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模型
  • 2B5氧化的重量变化'>6.3.1 W2B5氧化的重量变化
  • 6.3.2 C 氧化的重量变化
  • 2B5/C复合材料总的重量变化'>6.3.3 W2B5/C复合材料总的重量变化
  • 2B5/C复合材料的电性能'>6.4 W2B5/C复合材料的电性能
  • 6.4.1 电阻率
  • 6.4.2 电加工性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原创性声明
  • 涉密论文管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磨损表面粗糙度表征中的应用[J]. 中国激光 2008(09)
    • [2].机械磨损表面修复工艺分析[J]. 南方农机 2017(08)
    • [3].纳米凹凸棒石对磨损表面的摩擦改性[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4)
    • [4].发动机使用摩圣后磨损表面微观分析[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5].基于分形理论的气缸套磨损表面特征形貌表征[J]. 车用发动机 2012(01)
    • [6].基于弹塑性接触理论的金属表面磨损过程数值模拟[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7].基于统计和分形理论的气缸套磨损表面形貌表征[J]. 车用发动机 2013(02)
    • [8].磨损时间对金属磨损自修复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08(10)
    • [9].机械零件摩擦磨损的自修复[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3)
    • [10].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活塞杆失效形式分析与再制造技术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1)
    • [11].碳纳米管/PTFE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分形特性研究[J]. 化工机械 2010(06)
    • [12].闸门底枢摩擦副QT600-3/40Cr摩擦学性能及磨损表面功率谱密度表征[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17)
    • [13].民机襟、缝翼运动机构试验件磨损表面图像分析[J]. 飞机设计 2012(04)
    • [14].直流稳恒磁场条件下45钢的磨损性能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0(08)
    • [15].摩擦配副对TC4合金磨损性能和磨损表面组织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4(18)
    • [16].纳米氧化锌润滑脂的制备与摩擦表面自修复试验研究[J]. 粉末冶金技术 2015(03)
    • [17].缸套磨损表面波纹度和粗糙度形貌特征变化规律[J]. 中国表面工程 2014(05)
    • [18].Mg-Sn型复合纳米粒子的摩擦学和磨损修复性能[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9(S1)
    • [19].模具磨损表面激光熔覆修复层的数值模拟技术[J]. 电焊机 2020(07)
    • [20].不同环境温度下典型身管用钢磨损性能研究[J]. 工程科学学报 2017(11)
    • [21].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13(04)
    • [22].纳米WS_2对润滑脂抗磨性能及磨损表面修复性能影响研究[J]. 石油商技 2011(06)
    • [23].滑动轴承磨损表面与磨粒信息映射模型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12)
    • [24].奥氏体化温度对高铬复合轧辊磨损性能的影响[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5].自润滑衬垫磨损表面润滑覆盖层的形成及其性质[J]. 矿山机械 2011(05)
    • [26].PTFE填充氟橡胶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J]. 特种橡胶制品 2008(04)
    • [27].凹凸棒石黏土润滑油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 摩擦学学报 2012(05)
    • [28].纳米Fe_3O_4/油酸添加剂对磨损表面的修饰作用[J]. 润滑与密封 2010(03)
    • [29].热活化对凹凸棒石润滑材料减摩修复性能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14(11)
    • [30].凹凸棒石纳米纤维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5)

    标签:;  ;  ;  ;  ;  

    W2B5/C 复合材料的反应合成与组织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