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制度直接关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效率和公正,公务员合法权益的保障以及法治国目标的实现。世界各国大都通过法律制度的设置明确了对于公务员权利的保护和救济。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仅限于行政救济,将司法救济排除在外。而司法救济制度的缺失成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将在《公务员法》的框架内,结合域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旨在对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进行重构。全文分为四章,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阐释了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中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权利种类,权利救济的概念与方式。该章在比较世界各国公务员法调整范围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务员法的调整范围进行了分析。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指向对象主要是领导成员、法官、检察官之外的公务员。第二章对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进行反思,介绍了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现行救济制度的内容。重点分析现行制度在救济范围、具体程序、救济机构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公务员权利不能有效救济的主要原因是司法救济途径的缺失,并且分析了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第三章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各国救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在理论方面,结合大陆法系“特别权利理论”的变迁以及英美法系契约理论的发展,从正当性和合宪性的角度论证应对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重要权利赋予诉权。在实践方面,分别对其内部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救济方式展开比较,总结其在并轨制,司法最终救济,救济程序司法方面的共同点。第四章对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进行重构。从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价值取向出发,确立“司法最终救济原则”、“穷尽行政救济”、“救济机关中立性”、“重大利益听证”的救济原则。并在此原则基础上指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应采用以行政救济为前置条件、以司法救济为核心的救济模式。在行政救济制度构建上,应促进救济机构中立性以及救济程序的正当化;在司法救济制度构建上,应明确司法救济的范围,注重司法救济制度与现有法律制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