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寿险消费潜力评价

中国城市寿险消费潜力评价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完善,我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为564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4个百分点,其中寿险收入3592.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7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也有显著的提高。保险公司的数量稳步增加,并且形成了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在内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公司结构。保险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保险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国内保险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成熟,区域发展不均衡等,这些问题将直接制约保险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已经把进入二级城市作为未来市场拓展的重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城市寿险消费潜力的指标体系,评价各个城市的寿险消费潜力。这一评价体系可以将我国寿险业的发展状况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认清我国寿险业发展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同时它可以指导寿险业发展的区域战略,为保险公司推动各级城市寿险业的发展提供参考,让寿险业选择最优路径实现其区域发展战略。本文在选取寿险消费影响因素的指标方面,结合了现有文献对保险消费研究,以及笔者对保险消费特点及用户群的分析,选取了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GDP,人口自然增长率等9个指标,比较科学和完整地把大部分影响寿险消费的因素纳入体系。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主成分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本文对全国80个主要城市寿险消费潜力进行了排序,排序结果显示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在未来寿险消费中仍存在巨大潜力,这一结论与我国保险业发展还不成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的事实相一致。东部的寿险消费潜力强于西部,南方优于北方,沿海城市优于内陆城市,这同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一致,证明了我国寿险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同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寿险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排名靠前的大城市虽然寿险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未来仍具有潜力,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本,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很多城市消费潜力很大,但实际的寿险深度却很低,这些城市将是寿险公司未来拓展业务的重点地区。对于排名靠后的城市,寿险公司应制定长期规划,不可冒进,让寿险业发展与经济水平、人口等因素相适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国保险业现状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创新点及文章结构
  • 1.3.1 本文创新点
  • 1.3.2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寿险消费潜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 指标的选取
  • 2.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2.1.2 影响寿险消费指标的选取
  • 2.2 方法的选取及改进
  • 2.2.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2.2.2 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 2.2.3 方法的改进
  • 2.3 中国城市寿险消费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寿险消费潜力实证分析
  • 3.1 我国寿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3.2 我国的寿险消费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
  • 3.3 我国寿险公司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优路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4.1 结论
  • 4.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中国城市寿险消费潜力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